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

“曹孟德,你當本宮果真是好戲弄的嗎?”何憶冷冷地道。

曹操好整以暇、腆着老臉跪在陛下,一點都不懼怕,因爲他早就料到了有今天。

曹操語氣輕快地說道:“娘娘何出此言?小臣對娘娘,何敢不敬?”

“哼!看看你上任以來,做的好事!”何憶重重地一拍書案,“你所謂新政,便是自天下所有世家大族手中明搶土地、奴僕和金銀?”

曹操說道:“娘娘放心,小臣雖是明搶,卻也是把世家大族的資源全都給搶到朝廷來。娘娘您想,世家大族擁有天下大半土地人口,若是將這些土地人**由朝廷開展屯田,不出一年,朝廷必定收穫金谷無數。”

何憶不滿地說道:“世家大族乃天下根本,不得擅動。而你,卻將全天下的世家大族都得罪了個遍。若是他們與朝廷離心離德,反叛朝廷,是你能擔當得起的嗎?”

“請娘娘放心。臣早已有計策,讓世家大族在付出如此之多代價後,依然對朝廷忠心耿耿。”曹操胸有成竹地說道。

何憶看了看曹操,說道:“那你殺貪官又是爲何?如今,各州刺史如打獵般在各郡捉拿貪官,致使郡縣動盪,官府大多癱瘓。又是何道理?”

曹操說道:“回稟娘娘,貪官污吏橫行州郡,若不殺之,恐朝廷之賦稅就會更加拮据。只有殺盡貪官,才能使賦稅自郡縣上交而無剋扣,朝廷有了足夠的賦稅才能辦大事。且娘娘有所不知,小臣這也是爲了維護社稷的安危。自黃巾亂起、劉範割據以來,各地官長多有不臣反叛之心。小臣正是要以反貪爲名,行祛除亂賊、控制天下郡縣之事。至於各郡縣官府幾近癱瘓,小臣也不是沒有主意。各郡縣已經向朝廷舉薦了孝廉,太學中也仍有衆多學生。只要他們授官,各郡自會平息。”

何憶聽了,雖覺得曹操說的很有道理,但還是不滿,說道:“你口口聲聲說,殺貪官是爲了增加朝廷之賦稅。那你爲何免除天下徭役,又廢除人頭稅?”

曹操仍然自如地回答:“這娘娘就有所不知了。小臣爲之,亦是爲社稷安危着想。想當年,秦之二世而亡,不就是因徭役太繁、致使陳勝吳廣等反抗嗎?廢除徭役,可安定民心,穩固朝廷,何樂而不爲?我朝亦可仿照涼國,出資僱民服役。至於人頭稅,本就是陳舊陋法,導致天下隱匿戶口。若廢除之,則戶口增加,朝廷對天下之掌控也可更嚴,其餘賦稅之徵收,也能更爲容易。”

何憶又不屑地說道:“什麼都要仿照涼國,那朝廷豈不是形同涼國了?你還下令使宮中各尚及郡縣工坊大制絲綢,豈不是要學劉範重商?”

曹操搖搖頭,說道:“豈敢豈敢。小臣只是想將絲綢售於涼國,以增加朝廷之收入。再說,這些尚坊皆在官府掌控之下,當然不是重商。”

問詢到這裡,何憶好似想不到有什麼可以詰問曹操的了,頗有些失落。

曹操說道:“娘娘可知,小臣就算如今致使天下世家、陛下、百官都恨小臣入骨,也要開行這新政之原因乎?”

何憶斜睨曹操一眼,笑道:“你別以爲本宮不知,你一直將劉範當做畢生敵手。他在涼國興風作浪、大刀闊斧,施行他所謂的新政,殺世家、開百業、重工商、興屯田、壯軍威、減賦稅、免徭役,竟也使涼國國力上升極快,以成天下一霸、朝廷之心腹大患。你之新政,本宮一看便知是效仿劉範之新政而來。”

曹操的拳頭突然被捏緊了,他滿是黑線的臉深深地低下去。曹操說道:“娘娘天資聰穎,小臣佩服。但娘娘有所不知。欲滅劉範,必先光大社稷、重振朝綱。朝廷爲何次次敗於劉範手中、國勢漸頹?還不是因爲朝廷多年來昏庸闇弱,以致國勢衰微、人心不附?小臣雖欲平克西涼,但朝廷虛弱,又何以對抗涼國?故而,小臣必先推行新政,使朝廷之實力逐漸壯大。等朝廷光大,兵強馬壯,國富民強,區區涼國又何足掛齒?”

何憶聽了,半天沒說話。忽而何憶說道:“故而,本宮還要爲你頂住來自皇帝、大將軍以及公卿大臣們的壓力,讓你繼續推行新政,是嗎?”

曹操拜服,說道:“娘娘大恩,小臣沒齒難忘。”

何憶嘆了口氣,說道:“你可知,整個朝廷、整個天下都在反對新政。本宮硬抗着天下人望,是何等地辛苦嗎?皇帝五年不見本宮,大將軍亦對本宮頗有怨言,至於公卿大臣,更有言本宮牝雞司晨之難。”

曹操再叩首,說道:“來日史書工筆,必定……”

“得了吧!本宮要何青史留名!”何憶揮手打斷了曹操的話,站起身來,繼續說道:“本宮要的,只不過是涼國之破滅、劉範之授首而已。”

曹操說道:“娘娘放心,新政只要推行順利,不出兩年,朝廷便有與涼國決一死戰的實力。屆時,娘娘夙願必償。”

何憶不屑地哼了一聲,頗有些疲憊地說道:“哼!但願如此吧!曹孟德啊曹孟德,本宮真是後悔,竟簡拔你這瘋子來爲本宮辦事,決斷漢室。但願許邵之言不虛,但願本宮沒看走眼吧!”

許邵,就是給曹操下了定義“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評論家。曹操再叩首,竟感動得嗚咽起來,說道:“娘娘啊,小臣就算是死,也定不會忘了娘娘大恩的!”

……………………………………

曹操出了宮,就碰到在宮外等候的荀彧。曹操嚴肅地說道:“文若,看來我等要快了。皇后娘娘那裡,也快頂不住了。”

荀彧點點頭,說道:“如今之策,唯有拉攏世家,方可使朝綱穩定,新政大行。”

“可世家大族如今被我等剝奪衆多田地、人口、糧食和財富,以來開展屯田、充實倉廩。如何才能拉攏他們?”

荀彧一挑嘴角,笑道:“主公忘了,屬下出身何族嗎?”

曹操恍然大悟,大喜道:“潁川荀氏歷來在天下世家中頗有名望,若能說動荀氏支持新政,便是事半功倍了。”

荀彧點點頭,說道:“主公英明。另外,主公素來與兗州鮑氏、汝南袁氏有舊。若主公能說動他們兩家支持新政,示以天下世家大勢所趨,則新政便可無憂了。”

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五百五十一章 南鄭有伏第六百六十七章 虛假瘟疫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諾千金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十二章 定策擊張寶第六百六十三章 姐弟再見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宮之議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三百七十三章 陰謀始作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八百八十八章 青隼傳書第六百二十章 驚夢之助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一百五十三章 修路之意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二百六十章 戰法奏效第二百九十九章 底線所在第四百九十九章 出城決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九十九章 妻妾成羣第四百三十八章 西涼軍容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三百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讓傲嬌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第二十九章 現出原形第七百五十七章 告一段落第二百三十三章 離京返家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從天降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七百七十章 大戰告停第六百四十二章 兩相交兵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二十一章 蘇陵泄密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戰已止第八百八十二章 聞風而動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四百九十三章 坑殺降兵第四百三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二百九十六章 何進論策第八百七十六章 驚天交易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第三百四十六章 流言再起第二百二十章 逼上絕路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八十一章 鮮卑無謀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夏陷落第三百八十一章 貂蟬之子第三百三十七章 權衡利弊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價牛馬第四百九十五章 西域以西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三百七十三章 陰謀始作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三百章 主僕合謀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一百一十九章 叛軍三雄第一百六十一章 驚天消息第九百一十二章 紹之謀算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之媾和第七十六章 全軍反響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大志向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三十六章 天下無賊第五百五十八章 攻入長安第三百二十六章 金城書院第二章 新的征程第八百二十六章 騎兵出擊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神之戰第七百零七章 醉後之怒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四百二十九章 賈龍惶惶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間第二百五百五十六章 狼狽爲奸第八百七十七章 篡位方針第二百六十八章 帥帳策論第八百四十章 軍團裝備第九十一章 再設州牧第一百八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五百一十九章 佯裝伏擊第四十六章 拜將封侯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六百五十九章 如夢如幻第七百二十一章 稅改金改
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五百五十一章 南鄭有伏第六百六十七章 虛假瘟疫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諾千金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十二章 定策擊張寶第六百六十三章 姐弟再見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宮之議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三百七十三章 陰謀始作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八百八十八章 青隼傳書第六百二十章 驚夢之助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一百五十三章 修路之意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二百六十章 戰法奏效第二百九十九章 底線所在第四百九十九章 出城決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九十九章 妻妾成羣第四百三十八章 西涼軍容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三百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讓傲嬌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第二十九章 現出原形第七百五十七章 告一段落第二百三十三章 離京返家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從天降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七百七十章 大戰告停第六百四十二章 兩相交兵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二十一章 蘇陵泄密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戰已止第八百八十二章 聞風而動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四百九十三章 坑殺降兵第四百三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二百九十六章 何進論策第八百七十六章 驚天交易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第三百四十六章 流言再起第二百二十章 逼上絕路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八十一章 鮮卑無謀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夏陷落第三百八十一章 貂蟬之子第三百三十七章 權衡利弊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價牛馬第四百九十五章 西域以西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三百七十三章 陰謀始作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三百章 主僕合謀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一百一十九章 叛軍三雄第一百六十一章 驚天消息第九百一十二章 紹之謀算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之媾和第七十六章 全軍反響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大志向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三十六章 天下無賊第五百五十八章 攻入長安第三百二十六章 金城書院第二章 新的征程第八百二十六章 騎兵出擊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神之戰第七百零七章 醉後之怒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四百二十九章 賈龍惶惶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間第二百五百五十六章 狼狽爲奸第八百七十七章 篡位方針第二百六十八章 帥帳策論第八百四十章 軍團裝備第九十一章 再設州牧第一百八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五百一十九章 佯裝伏擊第四十六章 拜將封侯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六百五十九章 如夢如幻第七百二十一章 稅改金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