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

“曹孟德,你當本宮果真是好戲弄的嗎?”何憶冷冷地道。

曹操好整以暇、腆着老臉跪在陛下,一點都不懼怕,因爲他早就料到了有今天。

曹操語氣輕快地說道:“娘娘何出此言?小臣對娘娘,何敢不敬?”

“哼!看看你上任以來,做的好事!”何憶重重地一拍書案,“你所謂新政,便是自天下所有世家大族手中明搶土地、奴僕和金銀?”

曹操說道:“娘娘放心,小臣雖是明搶,卻也是把世家大族的資源全都給搶到朝廷來。娘娘您想,世家大族擁有天下大半土地人口,若是將這些土地人**由朝廷開展屯田,不出一年,朝廷必定收穫金谷無數。”

何憶不滿地說道:“世家大族乃天下根本,不得擅動。而你,卻將全天下的世家大族都得罪了個遍。若是他們與朝廷離心離德,反叛朝廷,是你能擔當得起的嗎?”

“請娘娘放心。臣早已有計策,讓世家大族在付出如此之多代價後,依然對朝廷忠心耿耿。”曹操胸有成竹地說道。

何憶看了看曹操,說道:“那你殺貪官又是爲何?如今,各州刺史如打獵般在各郡捉拿貪官,致使郡縣動盪,官府大多癱瘓。又是何道理?”

曹操說道:“回稟娘娘,貪官污吏橫行州郡,若不殺之,恐朝廷之賦稅就會更加拮据。只有殺盡貪官,才能使賦稅自郡縣上交而無剋扣,朝廷有了足夠的賦稅才能辦大事。且娘娘有所不知,小臣這也是爲了維護社稷的安危。自黃巾亂起、劉範割據以來,各地官長多有不臣反叛之心。小臣正是要以反貪爲名,行祛除亂賊、控制天下郡縣之事。至於各郡縣官府幾近癱瘓,小臣也不是沒有主意。各郡縣已經向朝廷舉薦了孝廉,太學中也仍有衆多學生。只要他們授官,各郡自會平息。”

何憶聽了,雖覺得曹操說的很有道理,但還是不滿,說道:“你口口聲聲說,殺貪官是爲了增加朝廷之賦稅。那你爲何免除天下徭役,又廢除人頭稅?”

曹操仍然自如地回答:“這娘娘就有所不知了。小臣爲之,亦是爲社稷安危着想。想當年,秦之二世而亡,不就是因徭役太繁、致使陳勝吳廣等反抗嗎?廢除徭役,可安定民心,穩固朝廷,何樂而不爲?我朝亦可仿照涼國,出資僱民服役。至於人頭稅,本就是陳舊陋法,導致天下隱匿戶口。若廢除之,則戶口增加,朝廷對天下之掌控也可更嚴,其餘賦稅之徵收,也能更爲容易。”

何憶又不屑地說道:“什麼都要仿照涼國,那朝廷豈不是形同涼國了?你還下令使宮中各尚及郡縣工坊大制絲綢,豈不是要學劉範重商?”

曹操搖搖頭,說道:“豈敢豈敢。小臣只是想將絲綢售於涼國,以增加朝廷之收入。再說,這些尚坊皆在官府掌控之下,當然不是重商。”

問詢到這裡,何憶好似想不到有什麼可以詰問曹操的了,頗有些失落。

曹操說道:“娘娘可知,小臣就算如今致使天下世家、陛下、百官都恨小臣入骨,也要開行這新政之原因乎?”

何憶斜睨曹操一眼,笑道:“你別以爲本宮不知,你一直將劉範當做畢生敵手。他在涼國興風作浪、大刀闊斧,施行他所謂的新政,殺世家、開百業、重工商、興屯田、壯軍威、減賦稅、免徭役,竟也使涼國國力上升極快,以成天下一霸、朝廷之心腹大患。你之新政,本宮一看便知是效仿劉範之新政而來。”

曹操的拳頭突然被捏緊了,他滿是黑線的臉深深地低下去。曹操說道:“娘娘天資聰穎,小臣佩服。但娘娘有所不知。欲滅劉範,必先光大社稷、重振朝綱。朝廷爲何次次敗於劉範手中、國勢漸頹?還不是因爲朝廷多年來昏庸闇弱,以致國勢衰微、人心不附?小臣雖欲平克西涼,但朝廷虛弱,又何以對抗涼國?故而,小臣必先推行新政,使朝廷之實力逐漸壯大。等朝廷光大,兵強馬壯,國富民強,區區涼國又何足掛齒?”

何憶聽了,半天沒說話。忽而何憶說道:“故而,本宮還要爲你頂住來自皇帝、大將軍以及公卿大臣們的壓力,讓你繼續推行新政,是嗎?”

曹操拜服,說道:“娘娘大恩,小臣沒齒難忘。”

何憶嘆了口氣,說道:“你可知,整個朝廷、整個天下都在反對新政。本宮硬抗着天下人望,是何等地辛苦嗎?皇帝五年不見本宮,大將軍亦對本宮頗有怨言,至於公卿大臣,更有言本宮牝雞司晨之難。”

曹操再叩首,說道:“來日史書工筆,必定……”

“得了吧!本宮要何青史留名!”何憶揮手打斷了曹操的話,站起身來,繼續說道:“本宮要的,只不過是涼國之破滅、劉範之授首而已。”

曹操說道:“娘娘放心,新政只要推行順利,不出兩年,朝廷便有與涼國決一死戰的實力。屆時,娘娘夙願必償。”

何憶不屑地哼了一聲,頗有些疲憊地說道:“哼!但願如此吧!曹孟德啊曹孟德,本宮真是後悔,竟簡拔你這瘋子來爲本宮辦事,決斷漢室。但願許邵之言不虛,但願本宮沒看走眼吧!”

許邵,就是給曹操下了定義“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評論家。曹操再叩首,竟感動得嗚咽起來,說道:“娘娘啊,小臣就算是死,也定不會忘了娘娘大恩的!”

……………………………………

曹操出了宮,就碰到在宮外等候的荀彧。曹操嚴肅地說道:“文若,看來我等要快了。皇后娘娘那裡,也快頂不住了。”

荀彧點點頭,說道:“如今之策,唯有拉攏世家,方可使朝綱穩定,新政大行。”

“可世家大族如今被我等剝奪衆多田地、人口、糧食和財富,以來開展屯田、充實倉廩。如何才能拉攏他們?”

荀彧一挑嘴角,笑道:“主公忘了,屬下出身何族嗎?”

曹操恍然大悟,大喜道:“潁川荀氏歷來在天下世家中頗有名望,若能說動荀氏支持新政,便是事半功倍了。”

荀彧點點頭,說道:“主公英明。另外,主公素來與兗州鮑氏、汝南袁氏有舊。若主公能說動他們兩家支持新政,示以天下世家大勢所趨,則新政便可無憂了。”

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六百四十六章 包圍漸成第三百九十五章 購買和平第六百八十八章 藥到病除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結束第三百零二章 首輪舌戰第八百三十四章 攻營對策第四百零九章 驚天危機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一百四十二章 撥雲見日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第四十九章 交易達成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紹暴走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八百七十五章 宣室之談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第二百九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七百三十九章 宮名之議第三百六十七章 賈龍鷹揚第六百零五章 力排衆議第兩百章 萬國衣冠第一百九十三章 比賽結束第一百二十五章 先殺羌氐第三百八十六章 曹袁恩仇第七百零二章 文武爭名第八百四十三章 虛假和約第五百六十三章 取或不取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一百二十章 殺機已起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六百零七章 作別家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結束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虜將軍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攏文良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五百五十六章 獻計獻策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劍客史阿第八百七十四章 使團進城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三百九十章 多路兵馬第四百二十八章 作說客乎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無縫第九百一十五章 密信又至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談甚歡第六百八十九章 嶺西之戰第兩百零二章 大戰之始第四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四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十七章 幾言定廣宗第二百六十九章 付出代價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二百二十八章 皇后有請第一百三十七章 羌氐改革第六百八十五章 無藥可救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卦連營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三百八十九章 纔多異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攬流民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一百零二章 帝后之賞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敗收場第三百零二章 首輪舌戰第三百九十五章 購買和平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條不紊第三百五十六章 …轉變態度第三百四十九章 吊人胃口第八百七十九章 裸遊暴病第四百四十七章 盟軍潰敗第四百九十七章 胡毗色伽第三十六章 天下無賊第一百五十九章 擴軍十萬第兩百章 萬國衣冠第八百五十七章 達成一致第五百五十六章 獻計獻策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七百六十二章 街巷酣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八章 張角來襲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六十二章 又收二將第四百九十一章 令明奇謀第九百一十六章 秘密審訊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防之策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州醫院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二百六十三章 撤軍回國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下大同第二百五十八章 敵人相見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六十章 欲攬猛虎第七百三十章 對症下藥第七百二十二章 新政之行(上)
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六百四十六章 包圍漸成第三百九十五章 購買和平第六百八十八章 藥到病除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結束第三百零二章 首輪舌戰第八百三十四章 攻營對策第四百零九章 驚天危機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一百四十二章 撥雲見日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第四十九章 交易達成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紹暴走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八百七十五章 宣室之談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第二百九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七百三十九章 宮名之議第三百六十七章 賈龍鷹揚第六百零五章 力排衆議第兩百章 萬國衣冠第一百九十三章 比賽結束第一百二十五章 先殺羌氐第三百八十六章 曹袁恩仇第七百零二章 文武爭名第八百四十三章 虛假和約第五百六十三章 取或不取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一百二十章 殺機已起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六百零七章 作別家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結束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虜將軍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攏文良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五百五十六章 獻計獻策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劍客史阿第八百七十四章 使團進城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三百九十章 多路兵馬第四百二十八章 作說客乎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無縫第九百一十五章 密信又至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談甚歡第六百八十九章 嶺西之戰第兩百零二章 大戰之始第四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四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十七章 幾言定廣宗第二百六十九章 付出代價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二百二十八章 皇后有請第一百三十七章 羌氐改革第六百八十五章 無藥可救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卦連營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三百八十九章 纔多異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攬流民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一百零二章 帝后之賞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敗收場第三百零二章 首輪舌戰第三百九十五章 購買和平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條不紊第三百五十六章 …轉變態度第三百四十九章 吊人胃口第八百七十九章 裸遊暴病第四百四十七章 盟軍潰敗第四百九十七章 胡毗色伽第三十六章 天下無賊第一百五十九章 擴軍十萬第兩百章 萬國衣冠第八百五十七章 達成一致第五百五十六章 獻計獻策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七百六十二章 街巷酣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八章 張角來襲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六十二章 又收二將第四百九十一章 令明奇謀第九百一十六章 秘密審訊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防之策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州醫院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二百六十三章 撤軍回國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下大同第二百五十八章 敵人相見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六十章 欲攬猛虎第七百三十章 對症下藥第七百二十二章 新政之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