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拜將封侯

黃琬這句話,又將朝堂上的口風撥轉到他這一邊,有很多依靠地方官舉薦爲官的大臣,紛紛點頭。劉範不禁笑了出來。

鄭泰到底不是簡單人,不然以何進的眼光也看不上他。鄭泰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他立即撲通一聲跪下,伏在地上高呼道:“陛下啊!此事萬萬不可啊!雖有甘羅、終軍之典故在前,但讓一個未曾加冠的少年人掌管天下軍事,在我朝簡直是聞所未聞的奇恥大辱啊!作爲天朝上國,大漢竟讓一個孩子管帶數十萬兵馬,這要是傳到了那些蠻夷們,特別是鮮卑檀石槐的耳朵裡,豈不是讓他們恥笑我大漢無人,正好讓他們生出覬覦之心,進而引兵來戰嗎?且天下人的安危,全系在一個乳臭未乾的孩子身上,試問天下億萬人中,有誰又會信服呢?”

另一個大臣也添油加醋道:“是啊!陛下!況且劉範不過只是擔任過屯騎校尉一職,官職如此低下,就算僥天之大幸立得大功,資歷如此缺乏,而且,很多臣僚就算是過了古稀之年,都未必能當上個東曹掾,如此陛下真讓一個未成年,又無甚經驗的小孩上驃騎將軍之高位,恐怕會寒了那些老臣的心啊!這纔是丟失天下人心啊!陛下!”

劉宏還沒反應過來,又有一個何進黨羽,義正言辭地道:“陛下,之所以劉校尉能立得大功,其中未嘗就沒有盧大人、朱大人和皇甫大人的準確指揮,其他部曲配合得當的因素!此乃以偏概全,恐怕於其他將領中有失偏頗,更是讓其他的將領心生嫉妒怨恨之心!如此得不償失,還請陛下三思!”

說完,更多的大臣陸陸續續地站了出來,道:“請陛下三思!”劉範見站立着的大臣竟然有全體的一半時,感覺不妙了。這麼多大臣反對,那就是皇帝也很難反對,除非皇帝很強勢。那漢靈帝劉宏強勢嗎?答案是否定的,要是他強勢的話,也就不會受十常侍的哄騙了。

果不其然,劉宏面對這多麼大臣激烈地反對,真的猶豫起來了,遲遲不表態。劉宏轉向一旁偷笑的何進,詢問道:“何卿啊,你是朝廷的大將軍,又錄尚書事,責任不可謂不重大。依你看,朕該如何決斷啊?”

何進裝作一副正義凜然、大公無私的模樣,道:“稟陛下,臣也覺得劉屯騎做當朝驃騎將軍不合適。這倒不是因爲他功不高、勞不苦,而是因爲他的年歲,相較於驃騎將軍這個職位來說,實在是太過於年輕了!況且他資歷也不夠老,又沒有在朝廷內部做過事,料想他肯定不懂朝廷,乃至全國各郡縣的諸項事宜,故此,臣覺得,劉小屯騎雖天賦異稟,少年英雄,恐怕也難以勝任驃騎將軍一職。”

劉宏琢磨了一會,又點點頭,誇讚道:“何卿所言,甚合朕意,朕也這麼認爲的。”

何進趁熱打鐵,道:“陛下英明啊!依臣愚見,不如另外再找一個稍顯低下的官職,封賞給劉屯騎,正好可以鍛鍊鍛鍊他的資歷和能力,等到他年歲合適時,陛下愛才,再提拔他也不遲!此舉也可彰顯陛下愛才之心,想必,這劉屯騎一向忠君愛國,一定是不會有所異議的。我說的對不對啊?劉小屯騎?”說着,何進滿面春風地看着劉範,劉範心裡一萬匹草泥馬奔騰而過。

劉範對何進執禮,對劉宏道:“臣不敢妄言朝政,爲臣者,不敢不爲君主盡忠。故而臣,只聽從陛下聖裁。”一句話,又把皮球踢到漢靈帝腳下。

劉宏心裡恐怕也是不好受,於是他又把氣球踢給了別人!這個人。就是好似神遊天外的司徒袁隗。劉宏挑了挑眉頭,道:“袁卿,你是三公之一啊,職責重大!你一向都踊躍獻策獻言的,怎麼到了這個時候卻又不說話了?說說看,你怎麼看啊?”

袁隗這會再也不能置身事外了,他道:“陛下,臣以爲,劉屯騎小小年紀,擔任驃騎將軍確實不妥!”劉範萬念俱灰,袁隗於朝堂上還是很有影響力的,其地位不亞於何進。

劉宏點點頭,道:“嗯,袁卿果然是老臣謀國。那袁卿覺得,劉範當什麼官合適?”

袁隗轉了轉兩顆眼珠,道:“陛下,幽州處於邊塞之地,鮮卑族和烏桓族時時入侵,幽州百姓也是飽受胡人荼毒!且鮮卑單于檀石槐此人,狼子野心,對我大漢疆土虎視眈眈,沒有一員威武霸氣的武將鎮守於幽州,這是萬萬不可的。而這員武將,臣以爲,這劉屯騎深謀遠慮,銳意進取,最合適不過!但至於官職和爵位嘛,臣就拿不定主意了!唯請陛下聖裁!”

劉範笑了。劉範要的就是要離開雒陽這個颱風眼,去到邊塞借幾個遊牧民族來練練;更可以爭取軍功,於日後統兵一方大有好處。劉範瞟一眼,見何進也癡癡地笑了。

劉範琢磨,他一定是覺得,幽州離雒陽遙遠,劉範的觸手難以再伸到朝堂上來;一代梟雄檀石槐也不好惹,劉範身嬌肉貴的,肯定打不過,如果戰敗,正好可以繼續打壓,將他踩到底去;如果被俘被殺,那就更加好了!

劉範自問肯定不會落入那種境地。劉宏又道:“嗯!還是袁卿最爲穩重,識大體。那你說說,該給劉範什麼爵位,什麼官職啊?”劉範瞪大了眼睛;何進也瞪大了眼睛。

袁隗身上彷彿揹負着劉範和何進兩人,他感到疲憊,不知道該丟下誰,留下誰。袁隗轉了轉眼睛,然後道:“臣愚鈍,唯恐言多必失,還是聽從陛下聖裁!”

“老狐狸!”溫德殿裡所有人都在心裡如此罵道。劉宏也不例外。劉宏艱難地點了點頭,想了一會兒,下了決定了!他道:“好!朕下旨了,你們都聽着:朕意,加封劉範爲亭侯、鎮北將軍!”一句話,像一道閃電似的將劉範雷得外焦裡嫩的,沒想到劉宏倒還真是真捨得。

劉範不給何進機會,立即跪伏於地,道:“臣劉範,領旨謝恩!”何進本來想要站出來反對的,但劉範已經謝恩了,他有隻能退回去。

劉宏樂呵呵地道:“呵呵!劉卿平身!雖然朕,加封你爲亭侯,卻沒有想到哪個亭適合。這樣吧,你自己挑選一個如何?”

劉範想了想,靈機一動,道:“陛下,臣是高祖的後人,願當泗水亭侯!”泗水,就是劉邦的家鄉,他曾經當過泗水亭的亭長,天下皆知。要是劉範得了泗水亭侯,那天下人一定會將他宗親的身份銘記在心。

劉宏驚奇不已,笑道:“哈哈!還是劉卿聰明伶俐啊!那好,朕準了!以後你就是泗水亭侯了!”

劉範奸笑道:“陛下隆恩,臣感念在心,必不敢忘!”說着,劉範行五體投地大禮。當劉範擡起頭來,看到何進時,何進臉上就像一個鍋底一樣黑沉沉的;而袁隗則是頗有玩味地捋着鬍鬚,饒有興致地打量着劉範全身。

第六百九十五章 又興二州第四百零八章 天道所致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食其果第四百二十七章 舌戰蜀人第五百一十九章 佯裝伏擊第四百五十章 內訌初起第九十四章 涼州之牧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零六章 計策之爭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次受挫第二百五十八章 敵人相見第一百三十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一十九章 叛軍三雄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三百章 主僕合謀第八百五十章 戰象出擊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四百章 鬼才東來第四百二十六章 噩耗頻至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燒貴山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紹暴走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無縫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政之行(又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談甚歡第七百九十九章 銀刀制敵第五百八十八章 關下笑談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甲騎兵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二十四章 拜見劉焉第八百九十四章 我心匪席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心得第二百七十六章 沆瀣一氣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八百八十二章 聞風而動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三百五十三章 無敵鎧甲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五百二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七百七十九章 處置鐵礦第三百九十二章 四方皆險第六百四十八章 闖陣擒將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陽驚變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面勝利第六百八十一章 蝕骨銷魂第六百五十四章 設計退敵第七十二章 鮮卑單于第五百七十四章 確定合約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六百四十一章 鼓舞士氣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一百二十章 殺機已起第七百一十章 何人知意第一百一十九章 叛軍三雄第六百五十九章 如夢如幻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七十九章 各自備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陽驚變第六百零七章 作別家人第五百九十章 大亂禍根第二百五十二章 誓師大會第二十八章 劉關張來了第七百零四章 慶典結束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五百二十八章 軍糧再斷第六百二十七章 突遭重圍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十三章 計定殺賊第九十章 打定主意第八百一十五章 西行見聞第六百九十一章 臨別贈言第三百三十九章 反應過度第四百六十四章 十將之戰第二百五百五十六章 狼狽爲奸第一百二十八章 窮途末路第九十七章 父子夜謀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六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七百七十五章 宮中之伏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二百零八章 本初危險第五百二十七章 西線告平第四百零五章 無可避免第二百零八章 本初危險第六百一十章 備戰情況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目成仇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五百二十七章 西線告平第三章 初識盧植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部署第三百八十六章 曹袁恩仇第八百八十九章 情報傳回第六十一章 黃忠歸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田豐論勢
第六百九十五章 又興二州第四百零八章 天道所致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食其果第四百二十七章 舌戰蜀人第五百一十九章 佯裝伏擊第四百五十章 內訌初起第九十四章 涼州之牧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零六章 計策之爭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次受挫第二百五十八章 敵人相見第一百三十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一十九章 叛軍三雄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三百章 主僕合謀第八百五十章 戰象出擊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四百章 鬼才東來第四百二十六章 噩耗頻至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燒貴山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紹暴走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無縫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政之行(又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談甚歡第七百九十九章 銀刀制敵第五百八十八章 關下笑談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甲騎兵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二十四章 拜見劉焉第八百九十四章 我心匪席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心得第二百七十六章 沆瀣一氣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八百八十二章 聞風而動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三百五十三章 無敵鎧甲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五百二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七百七十九章 處置鐵礦第三百九十二章 四方皆險第六百四十八章 闖陣擒將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陽驚變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面勝利第六百八十一章 蝕骨銷魂第六百五十四章 設計退敵第七十二章 鮮卑單于第五百七十四章 確定合約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六百四十一章 鼓舞士氣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一百二十章 殺機已起第七百一十章 何人知意第一百一十九章 叛軍三雄第六百五十九章 如夢如幻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七十九章 各自備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陽驚變第六百零七章 作別家人第五百九十章 大亂禍根第二百五十二章 誓師大會第二十八章 劉關張來了第七百零四章 慶典結束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五百二十八章 軍糧再斷第六百二十七章 突遭重圍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十三章 計定殺賊第九十章 打定主意第八百一十五章 西行見聞第六百九十一章 臨別贈言第三百三十九章 反應過度第四百六十四章 十將之戰第二百五百五十六章 狼狽爲奸第一百二十八章 窮途末路第九十七章 父子夜謀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六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七百七十五章 宮中之伏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二百零八章 本初危險第五百二十七章 西線告平第四百零五章 無可避免第二百零八章 本初危險第六百一十章 備戰情況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目成仇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五百二十七章 西線告平第三章 初識盧植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部署第三百八十六章 曹袁恩仇第八百八十九章 情報傳回第六十一章 黃忠歸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田豐論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