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羅馬軍團

張郃說:“這一制度,倒是比較合理。相比起漢制,戍卒要一直服役到六十歲,而且也得不到多少軍餉,合理得太多了。”

劉範道:“一個羅馬軍團,通常有四千人到六千人不等。除了羅馬軍團,羅馬帝國還有輔助軍團。羅馬軍團是主力,兵源是羅馬公民;而輔助軍團的兵源是行省居民。羅馬軍團與輔助軍團之間的關係,就相當大漢帝國的官軍和屬國兵。故而羅馬軍團的兵器、鎧甲、戰馬和待遇,全面高於輔助軍團,自然戰鬥力也就要高於輔助軍團。

但這並不代表羅馬帝國不需要輔助軍團,相反,羅馬帝國也十分依賴於輔助軍團。因爲每個羅馬軍團都是以重步兵爲主,輕騎兵爲輔,組成相對簡單。而輔助軍團因爲兵源來自各個行省,反而能提供更豐富的兵種。比如敘利亞行省有十分出色的弓箭手。每次出戰,羅馬帝國一般派出十萬到二十萬大軍。比如圖拉真第一次征討達契亞人,即出動八個羅馬軍團和七個輔助軍團,一共十五萬大軍;第二次征討達契亞人,則派出十萬大軍。在第二次達契亞戰爭中,達契亞人不得不向圖拉真臣服投降。圖拉真開其國庫,得黃金白銀無數。”

其實劉範想告訴兩人,圖拉真其實得到了達契亞人的黃金一百六十五噸和白銀三百三十一噸。但換算成現在的重量單位太麻煩,劉範乾脆就說“無數”。

劉範接着說:“圖拉真去世之後,羅馬軍團繼續延續着圖拉真時代的規模,推測應有五十萬到六十萬。而安息帝國在嶺西之戰中,被我涼軍剿滅了三十多萬,損失過半。羅馬帝國一次派出二十萬大軍,當爲二十多個軍團,來勢洶洶。若安息帝國不慎,很容易被羅馬帝國大敗,乃至吞併掉其最重要的新月沃土。”

聽了劉範的介紹,趙雲和張郃算是對羅馬帝國和羅馬軍團有了些初步認識。

劉範道:“說說看,你們二人準備如何應對羅馬軍團?”

趙雲道:“回主公,羅馬軍團雖然強大,但我大涼軍隊,也不是弱旅。羅馬軍團以重步兵和少量輕騎兵組成,而我大涼軍隊正好以強大的騎兵爲主,靈活多變,攻勢迅猛。只要以不變應萬變,發揮大涼騎兵靈活機動的優勢,當有較大勝算。”

張郃道:“大涼的弓弩,獨步天下。有撅張弩、腰引弩和臂張弩,經過工部的改良,撅張弩最遠能射達四百步之外,基本達到戰國時韓國勁弩的射程。安息軍隊中有衆多的重騎兵,身披重甲,但卻在嶺西之戰中輕易被我軍的弓弩射穿,基本毫無用處。末將認爲,如果能運用好大涼軍隊的強弓勁弩,當能有較大勝算。”

劉範點點頭,心想西方人確實在製造弓箭方面比較落後。西方比較優良的弓,都要等到英法百年戰爭時,英國的英格蘭長弓問世。現在的羅馬軍團中,弓箭手基本上都來自輔助軍團,也就是藉助於那些行省居民。而羅馬軍團中,重步兵以投擲標槍爲能;其數量極少的輕騎兵,則不會騎射,主要承擔通信傳令的任務,以及保護重步兵組成的隊列的兩側的安全。

劉範心想,大涼軍隊,既有強大的騎兵,又有強弓勁弩,這是極爲有利的條件!

劉範便道:“你們二人說的不錯,既然大涼軍隊有騎兵又有弓弩,那麼或許可以這樣:當在戰場上與羅馬軍團狹路相逢時,不必向其衝鋒。而是先在遠距離用弓弩射殺羅馬軍團,使之死傷慘重。若羅馬軍團派出騎兵前來追擊,就帶上弓弩逃開。等甩開了追擊,再折返回去,故技重施,繼續用弓弩射殺羅馬軍團。等羅馬軍團被箭雨攻擊得陣型大亂,再集合騎兵,向之發動衝鋒,定能取勝,而且傷亡較小。”

聽了劉範的計謀,趙雲和張郃不約而同地,都是一拍腦袋,張郃說:“對啊!如此簡單又行之有效的方法,末將怎麼沒想到!”

趙雲不由得讚歎道:“主公真是天下最擅於指揮騎兵的統帥,末將真是心服口服!”

劉範笑道:“得了,不必再拍馬屁了!這個方法雖好,但也不能保證百試百靈。戰場之上,瞬息萬變。而且羅馬軍團和輔助軍團,兵種衆多。兵種衆多,也就意味着只要指揮得當,就可以使用衆多的戰法。等與羅馬軍團狹路相逢,你們二人可要審時度勢,因地制宜,按照實際情況來決定戰法。可不能照搬孤的計謀,須知用兵靈活多變的道理。”

趙雲和張郃齊聲回答:“喏,末將謹記主公教誨。”

劉範道:“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安息帝國。這次戰爭,表面上看,我大涼軍隊只需要戰勝羅馬軍團,其實也要暗中抵擋安息帝國。比如,大涼軍隊擁有許多安息軍隊所沒有的軍事裝備,馬槊、明光鎧、弓弩等,都明顯優於安息軍隊。

安息帝國這個新任的皇帝沃洛吉斯五世,比起其父來,更爲精明強幹,詭計多端。你等定要提防他偷取我軍先進的軍事裝備,甚至還要提防他卸磨殺驢,偷襲我大涼軍隊。”

趙雲和張郃點點頭,說:“放心吧,主公,論打仗、論計謀,沃洛吉斯五世還遠不如我等。”

見兩人並不懼怕沃洛吉斯五世,劉範心裡也有了底。

趙雲道:“主公,在擊敗羅馬軍團對安息帝國的入侵之後,又將如何?”

劉範道:“羅馬帝國極其富有,又正好極爲癡迷我大涼售賣的絲綢。大涼可以借向羅馬帝國傾銷絲綢,來賺取羅馬帝國的財富。所以,在戰勝羅馬軍團之後,你等二人須派人出使羅馬帝國,要求他們派遣使者,或者由我大涼派遣使者前去羅馬帝國也可以。總而言之,兩國必須展開對貿易問題的談判,重點是定下商稅稅率和貨幣結算規則。”

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詭計第七百六十九章 撲了個空第五百五十章 下陽平關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士之利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紹暴走第二百八十章 緊急會議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二百九十九章 底線所在第七百六十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二十章 後代取名第八百七十九章 裸遊暴病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六百六十八章 渡河擊狂胡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德破局第二百五十二章 誓師大會第六百九十五章 又興二州第八百章 王越之死第六百八十一章 蝕骨銷魂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五百六十六章 喜上加喜第一百五十五章 涼州大興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七百七十六章 脫身遁逃第五百三十三章 郭嘉破局第七百九十二章 糧食問題第八百七十九章 裸遊暴病第六百三十五章 月國中計第三百五十六章 …轉變態度第三百五十六章 …轉變態度第八百七十一章 錢幣錢莊第一百零四章 喜事臨門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面勝利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詭計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目成仇第一百三十八章 處置兩族第二百二十一章 勝券在握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馬鎧甲第七百二十八章 王越史阿第六百二十章 驚夢之助第七百零五章 慶功盛宴第三十三章 猛將投效第四百九十九章 出城決戰第五百二十八章 軍糧再斷第八百三十三章 守營不出第二百六十八章 帥帳策論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四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三十五章 涼州改革第四百九十一章 令明奇謀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五百零四章 再次衝鋒第六百零二章 禍事又起第十七章 幾言定廣宗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五百五十七章 妙計奪城第五百六十三章 取或不取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擊戰成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攏文良第二百三十九章 纏綿悱惻第四百九十七章 胡毗色伽第七百七十六章 脫身遁逃第一百六十一章 驚天消息第四百零三章 新任長史第五百零一章 迂迴包抄第六百三十二章 最後準備第三十九章 梟雄本性第一百章 正式成婚第六百六十五章 以其人之道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量價錢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一百四十四章 商業改革第四百一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間第三百一十五章 劉虞之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喜從天降第七百五十七章 告一段落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諾千金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七百五十八章 爭執不休第二十九章 現出原形第四百二十二章 最後安排第二十七章 父子同謀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過一劫第四章 第一次殺人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兩百零二章 大戰之始第一百二十七章 羌氐末日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第三百二十七章 講武堂立第二百七十六章 沆瀣一氣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之媾和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征西域
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詭計第七百六十九章 撲了個空第五百五十章 下陽平關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士之利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紹暴走第二百八十章 緊急會議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二百九十九章 底線所在第七百六十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二十章 後代取名第八百七十九章 裸遊暴病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六百六十八章 渡河擊狂胡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德破局第二百五十二章 誓師大會第六百九十五章 又興二州第八百章 王越之死第六百八十一章 蝕骨銷魂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五百六十六章 喜上加喜第一百五十五章 涼州大興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七百七十六章 脫身遁逃第五百三十三章 郭嘉破局第七百九十二章 糧食問題第八百七十九章 裸遊暴病第六百三十五章 月國中計第三百五十六章 …轉變態度第三百五十六章 …轉變態度第八百七十一章 錢幣錢莊第一百零四章 喜事臨門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面勝利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詭計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目成仇第一百三十八章 處置兩族第二百二十一章 勝券在握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馬鎧甲第七百二十八章 王越史阿第六百二十章 驚夢之助第七百零五章 慶功盛宴第三十三章 猛將投效第四百九十九章 出城決戰第五百二十八章 軍糧再斷第八百三十三章 守營不出第二百六十八章 帥帳策論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四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三十五章 涼州改革第四百九十一章 令明奇謀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五百零四章 再次衝鋒第六百零二章 禍事又起第十七章 幾言定廣宗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五百五十七章 妙計奪城第五百六十三章 取或不取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擊戰成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攏文良第二百三十九章 纏綿悱惻第四百九十七章 胡毗色伽第七百七十六章 脫身遁逃第一百六十一章 驚天消息第四百零三章 新任長史第五百零一章 迂迴包抄第六百三十二章 最後準備第三十九章 梟雄本性第一百章 正式成婚第六百六十五章 以其人之道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量價錢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一百四十四章 商業改革第四百一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間第三百一十五章 劉虞之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喜從天降第七百五十七章 告一段落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諾千金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七百五十八章 爭執不休第二十九章 現出原形第四百二十二章 最後安排第二十七章 父子同謀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過一劫第四章 第一次殺人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兩百零二章 大戰之始第一百二十七章 羌氐末日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第三百二十七章 講武堂立第二百七十六章 沆瀣一氣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之媾和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征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