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二荀優劣

第二更。

——

秦干將縣君的嘉獎傳達完後,吩咐從吏從軺車上擡下了一筐錢,放到堂上,笑道:“荀君,已問得清楚,那夥賊人乃是從郟縣來,賊首名叫王申,已死。他們從郟縣一路北上,犯下了甚多案子,沿途諸縣多有購賞。這五萬錢是縣君先單獨賞給你的,等查驗清楚、移文給列出購賞的諸縣後,會將它們的懸賞再加上本縣的購賞,過幾天一併發下。”

“本縣的購賞?”

“這夥賊人膽大包天,來入我境內後,圍攻北鄉沙亭的亭舍,殺了沙亭求盜,不可不嚴懲誅滅,便在你殺賊的前一天,縣君已決定設下購賞,凡有能捕斬其渠率者,購錢十萬,有能捕斬其黨羽一人者,購錢五萬。……,只是沒想到,還沒來得及傳檄鄉、亭,你已滅了彼輩。”

頭領一人十萬,黨羽一人五萬。合計算下來,差不多能得到賞錢一百多萬。再加上“沿途諸縣”的購賞,沒準兒都能破二百萬了。這可真是天降之財。

秦幹知道荀貞的家庭情況,曉得他只是個“中人之家”,家資在十萬上下,因此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有意無意地關注着他的反應,卻見他從始至終,表情如一,半點也沒有想象中的驚喜失態之色。

秦幹暗暗點頭,心道:“驟聞百萬之財,從容淡定,看來縣君前日對他的評點一點沒錯!”笑道:“荀君聞鼓披衣,夜馳鄰部,親冒矢火,盡將羣賊捕、誅。縣君聞之,爲之讚歎不已!一再誇獎荀君不但文質彬彬,仁德澤被鄉里,並且勇於任事,剛強堅毅,實在是文武兼資。並說如果縣中諸鄉、亭部吏皆能如荀君,則他便可以像曹相國一樣,日夜但飲醇酒自娛,不必理事了!”

曹相國,即曹參。蕭規曹隨,他接任丞相之後,一遵蕭何約束,無有變更,崇尚清靜無爲。縣令朱敞舉曹參爲例,不但是在誇獎荀貞,也是在讚美前任的縣令,同時也可看出頗有壯志。

荀貞謙虛地說道:“若無鄉薔夫謝武、遊徼左球,貞亦不能成事。”

“鄉薔夫謝武?……,忘了給荀君說,縣君已將他擢爲門下主記。只等郡中把升任你爲鄉薔夫的任命批覆下來,他就要去縣中爲吏了!”秦幹捋着鬍鬚,越看荀貞越是喜歡,笑道,“……,‘若無鄉薔夫謝武,則你亦不能成事’。荀君,你還要瞞吾麼?”

荀貞心中一動,想道:“聽秦幹意思,似乎已知道了我推功相讓?”故作不解,問道,“秦君此話何意?”

“謝武都在縣君的面前說了!說那夜殺賊全是你的功勞,只因你念及他與左球算是你的上官,所以推功相讓。……,荀君,你此舉可是頗有許縣陳太丘之風啊!善則稱君,過則稱己。爲臣之道,正該如此。”

“善則稱君,過則稱己”,說白了,意思就是功勞讓給上官,黑鍋自己來背。陳太丘早年爲縣中功曹時幹過這樣的事情,“天下服其德”。蓋因兩漢民風質樸,朝廷規章也不嚴格,如郡守、縣令都有闢除屬吏的權力,故此,一些爲下吏者就會視上官爲“君上”。君憂臣勞,君辱臣死。——這也是“尚氣重義”的一個表現。

秦幹是一個標準的儒生,對這些很講究,因而非常欣賞荀貞的作爲。對不算真正上官的薔夫、遊徼尚且如此,那麼對真正的上官當然更會如此了!推而廣之,對天子自然就更不用說了。

老實說,荀貞還真是沒有想到他一個讓功的舉動,居然會被秦幹聯繫到許縣陳寔,並贊他有陳寔之風。——陳寔何等人也?那是他族父“二龍”荀緄的長輩,與荀緄的父親“神君”荀淑以及長社鍾皓、舞陽韓韶並稱爲“潁川四長”的老前輩,可以說是海內碩果僅存的名士泰斗。

他真的是誠惶誠恐,連聲說道:“秦君謬讚,秦君謬讚了!”

“你可知縣君在知你越境擊賊、推功相讓後,是怎麼評點你的麼?”

“不知。”

“謝武、左球走後,縣君與右尉劉德對談,時吾與功曹李艾、椽吏胡勉並及文直諸君陪坐在側,聽縣君說道:‘荀家老龍在前,乳虎在後’。”

荀貞遜謝說道:“貞家諸父皆知名天下,諸兄羣弟無不英才傑出。貞何德何能,敢稱‘乳虎’二字?”別的都可以謙虛,但是說到族人的時候不能謙虛。

秦乾笑道:“若論人才之盛,君家固潁川第一。縣君說完這句話後,功曹李艾問道:‘南陽何顒以爲文若有王佐才。貞爲乳虎,則文若何如’?你猜縣君怎麼回答的?”

荀貞誠心實意地說道:“文若之才,勝我百倍。”

“縣君答曰:‘文若,雛鳳也’。”

“雛鳳?”

“‘虎重有威,能行千里;鳳雖俊逸,非梧桐不棲’。”

縣令朱敞的這十七個字評語,分別概括了他對荀貞和荀彧的印象。

荀氏乃潁陰名族,朱敞自來任縣令後,與荀家人多有來往,對荀彧、荀攸等荀家的晚輩都很熟悉,雖然之前與荀貞見的次數不多,但這幾個月荀貞多次給他驚喜,也算較爲了解了。這十六個字的評語分別以虎、鳳的特點來比喻人,言簡意賅。

荀貞心道:“‘虎重有威,能行千里’,這是在說我才學有不及,但能自立。‘鳳雖俊逸,非梧桐不棲’,這是在說文若才學高,志氣也高。”

他默然片刻,還是剛纔那句話,說道:“文若其才勝我百倍。雛鳳之評,精妙恰當。……,只是請教秦君,縣君因何以爲我能行千里呢?”旁觀者明,既然縣令朱敞說出了這個評價,他也很想知道原因是什麼。換而言之,他也很想知道在別人的眼中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椽吏胡勉當時亦有此問。縣君答道:‘貞之治境三月,一亭晏然,聲威遠播,使高素折腰,令羣盜不敢犯’,非有幹才且腳踏實地者不能如此,故吾知他雖身重,卻能行千里。……,椽吏胡勉又說道:‘設若以此論之,文若有王佐才,區區十里之宰,一亭之治,何足掛齒’!縣君答道:‘文若固有此才,但是文若會肯去做這一個亭長麼’?故吾知其爲雛鳳,非梧桐不棲。”

朱敞的言外之意,荀貞和荀彧兩個人相比,一個濁重,能腳踏實地;一個清高,如鳳翔九天。

荀貞回味了一會兒,不得不承認朱敞的這兩句評點很有道理,當下說道:“良禽擇木而棲。文若志存高遠,我所不及。”

儘管在朱敞的眼中,他還是不如荀彧,但這個評價不算低了。

在士子們視名聲如性命的當代,他一箇中人之資,能夠得到這樣一個“好評”已該知足了。潁川郡人文薈萃,潁陰縣賢人輩出,來這裡當縣令的人都是士族出身。朱敞雖非名士,對人物的點評也遠不如汝南許氏兄弟,可以一言使人天下知,一言使人海內棄,但也是有點分量的,至少等這幾句話傳出去後,潁陰縣裡的人就會對荀貞有一個更高一層的觀感了。

秦幹說道:“有一句話,不知當問不當?”

“秦君請講。”

“縣君早有意擢君爲門下主記,此次聞君之功後,更是要當場傳檄,但是謝武卻說,君之志向不在縣廷,而在鄉野。荀君,你有這樣的才幹,卻爲何就是不肯在縣中爲吏呢?”

這個問題,荀衢問過、縣令朱敞問過、謝武問過,幾乎每個人都不能理解。荀貞解釋得都快煩了,但是又不能不解釋,他恭謹地說道:“縣君既以爲貞爲乳虎,那麼請問秦君,可曾見過有虎不願放縱山林,卻願困於柙中的麼?”

秦幹一怔,隨即哈哈大笑,說道:“此真妙答!待吾回到縣中後,必恭喜縣君:今我潁陰有一臥虎矣!”堂外日頭西移,時辰不早,他起身告辭,說道,“君且耐心等待,多則四五日,少則兩三日,等郡中的批覆下來,購賞賜下,你便可纏錢上任,嗷嘯山林了!”

荀貞把他送出亭外。

秦幹上了軺車,待要走,忽然以手撫額,說道:“只顧與君敘談,險些忘了一事!”

“何事?”

“漢家律法,生擒賊一人,或斬賊二人,拜爵一級。你們前夜總共斬殺了十五個賊人,生擒了三人。殺賊者是誰,擒賊者是誰,你列一個表,寫好了送到寺中,方便論功行賞。”秦幹是門下賊曹,若是單純爲傳達縣君的嘉獎不需他來,派他來正是爲了此事。

他笑問荀貞,說道:“荀君加冠不久,對麼?”

“是的。”

“近三十年來,只有當今天子登基之時,在建寧元年曾賜天下民爵。荀君如今的爵位應該是公士吧?”建寧元年是十三年前,當時荀貞只有七八歲,託天子登基之福,得到了平生的第一個爵位。他回答道:“是的。”

“前夜殺賊,君功最偉,只最後生擒的那三個賊人便足夠使君拜爵一級,升爲上造了!”

雖說有漢以來,因爲多次賜天下民爵的緣故,——不說前漢,只從本朝建武三年的第一次賜爵開始,至今一百五十四年間已總計賜爵三十四次,平均不到五年一次,並且這其中有時候還不止是賜爵一級,往往一次就賜爵兩級、三級,爵位早已不如前秦時珍貴,但對黔首百姓來說,爵位高一點還是很有好處的,比如可以用來減免刑法、減輕徭役、提高地位、優先多得國家賜予之田宅等等。

不過,荀貞是“有所圖”的人,連那百萬錢財都不重視,自然更不會把這點爵位看在眼裡。他說道:“前夜之事,多賴亭部鄉民出力。貞已得縣君舉薦拔擢,怎麼好意思再領取爵位呢?”

“噢?……。”秦幹扶住車軾,傾身問道,“你什麼意思?”

“貞決定將爵位與縣君今番賜下的五萬賞錢一併讓給別人。”

按照律法的規定,多人共捕賊,可以把自己該得的獎賞讓給別人。荀貞的這個決定雖然出人意料,但卻也是合乎律法的。秦幹忍不住拍打車軾,讚道:“荀君之德,吾未曾見!”

——

1,購賞。

《居延漢簡》中一例:“羣輩賊殺吏卒毋大爽,宜以時伏誅,願設購賞,有能捕斬……渠率一人,購錢十萬,黨與五萬”。

2,賜爵。

按日人西嶋定生之研究,兩漢的賜爵是面向全體編戶良民男子,並且“民爵賜予是對小男亦即十四歲以下男子即已實行”的。——《中國古代帝國的形成與結構——二十等爵制研究》

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41 虛虛實實8 清洗潁陰(下)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1 飛書問君何所欲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22 枉費心機空費時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34 招攬樂進32 破敵(中)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1 飛書問君何所欲42 三見遲婢7 置彀在此請君入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71 擒得鄭相逃呂尉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49 登門12 馳援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73 忠孝勇武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45 得士親附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4 飛檄琅琊御冀方94 願以區區當芹獻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63 不朽曰三次爲功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8 勢先造成計乃行98 幸有螟蛉機變才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46 盜馬33 鸞鳳擇良木而棲74 花開是爲迎卿來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23 文聘(中)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71 擒得鄭相逃呂尉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14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一)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7 置彀在此請君入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36 我所邀者仁民名2 獲名82 光陰似苒流如箭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23 甲光向日來者誰19 辛璦(上)15 原盼勸賊38 初步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47 武貴立功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36 第三兄弟33 破敵(下)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60 文直26 威震郡北14 臧霸風從元直言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雷電災害啊,晚點更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11 寇至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92 虛席問賊進退意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44 高家4 飛檄琅琊御冀方21 徐羊各獻破敵策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39 點將封侯趁少年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19 圍不赦以威生仁3 誰人不知荀貞之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63 田邊斷案(上)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33 破敵(下)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20 屯田從來積糧策上架感言
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41 虛虛實實8 清洗潁陰(下)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1 飛書問君何所欲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22 枉費心機空費時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34 招攬樂進32 破敵(中)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1 飛書問君何所欲42 三見遲婢7 置彀在此請君入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71 擒得鄭相逃呂尉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49 登門12 馳援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73 忠孝勇武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45 得士親附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4 飛檄琅琊御冀方94 願以區區當芹獻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63 不朽曰三次爲功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8 勢先造成計乃行98 幸有螟蛉機變才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46 盜馬33 鸞鳳擇良木而棲74 花開是爲迎卿來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23 文聘(中)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71 擒得鄭相逃呂尉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14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一)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7 置彀在此請君入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36 我所邀者仁民名2 獲名82 光陰似苒流如箭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23 甲光向日來者誰19 辛璦(上)15 原盼勸賊38 初步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47 武貴立功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36 第三兄弟33 破敵(下)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60 文直26 威震郡北14 臧霸風從元直言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雷電災害啊,晚點更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11 寇至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92 虛席問賊進退意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44 高家4 飛檄琅琊御冀方21 徐羊各獻破敵策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39 點將封侯趁少年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19 圍不赦以威生仁3 誰人不知荀貞之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63 田邊斷案(上)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33 破敵(下)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20 屯田從來積糧策上架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