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

“守備大人有令,文登營平亂,全城戒嚴,當街者殺。”

“巡檢司進城協助文登營平亂!”

“街市肅清,全城戒嚴,違者立斬不饒!”

幾個文登兵騎着快馬,手中不斷搖晃着文書從西門闖入城中,進城後便是分散開來,到處喊着王爭的軍令。

百姓們好像聽到天籟之音,亂兵卻是惶然四顧,不知如何是好。

幾名文登營軍將大聲喝令下去,兩哨戰兵緊隨而上,鹽丁們也是跟着大小頭目魚貫入城。

方纔的巨響驚動了大半個寧海州城,就連州治和守備官邸都能聽到,亂兵們殺的得興起自然不甘心,被有心人鼓譟幾句後便是蜂擁而出。

“董哨官、邵兄弟,鄙人替小女靈芝多謝你們,多謝你們的救命之恩了!”

郝思成本以爲死定了,爬起來哭着與郝靈芝抱在一起,郝靈芝也是哭花了臉,父女二人就好像從鬼門關走了一遭。

“哈哈哈,用不着謝俺,這還要多虧了協臺,邵勇,運那啥帷啥來着?”

董有銀本想裝裝讀書人,未成想剛說出去幾個字就發覺自己都忘了,驢脣不對馬嘴,不過他臉皮向來厚實,當下只是撓着頭嘿嘿一樂。

邵勇拍了拍董有銀的肩膀,笑道:

“我也沒讀過書哪裡知道,不知道就少顯擺,這要是讓陽子聽見了,少不得一陣笑喲。”

董有銀嘿嘿一樂:“對對對,邵勇兄弟說的不錯,俺老粗一個,日後還是少說這些文縐縐的話。”

黃陽從城內大步而來,見到幾人圍在一起,遂是問道:“有銀,笑什麼呢?”

“沒啥,沒啥。”董有銀連連擺手。

黃陽知道當務之急是什麼,用鳥銃殺那幾個亂兵一來是爲試試鳥銃的威力,二來是爲震懾亂兵。

緊跟着黃陽也沒顧上閒聊,立即率文登營控制了城門,指揮戰兵入城劃定戰區後,這纔是緩步走回來。

見董有銀不想說,黃陽也不勉強,衝郝靈芝抱拳道:

“眼下亂兵鬧餉,城中大亂,依末將看,郝掌櫃還是帶着姑娘避避風頭吧,待會怕還要血流成河,姑娘家看見不好。”

黃陽說話的時候,郝靈芝也是回過味來,上下打量一番,起身施施作揖道:

“小女代家父感謝黃大哥、董哨官、邵頭領,以及各位好漢的救命之恩。”

郝思成勉強起身,連連拱手道:“是啊是啊。”

黃陽這才注意到郝靈芝的正臉,驚豔一番,趕緊低下頭抱拳道:

“那個,姑娘太客氣了,救你全家性命的不是我們兄弟三人,而是協臺,其實協臺早就料到城中有變,這都是奉了軍令趕來。”

郝靈芝聽到後,覺得有些詫異,輕聲道:“協臺?就是城中新任的王守備,他早就料到會發生鬧餉嗎?”

“正是。”

郝思成喘着粗氣,看到一地的屍體,唉聲嘆氣道:“黃哨官,協臺有沒有說,這州城還能太平嗎?”

黃陽最後戀戀不捨的瞟了一眼郝靈芝,翻身上馬後說道:

“有文登營和巡檢司在,何以不太平?”

說完,也是駕馬而去。

郝靈芝側目向前,微笑道:“爹爹,不若就不走了,靈芝想看看協臺是如何處置叛亂的。”

郝思成連忙擺手,說道:“不可啊,那王爭素來殺伐果斷,既然連黃兄弟都說寧海洲將血流成河,那就一定不會錯啊...”

郝靈芝看向城內,正看到黃陽在馬上一刀將一個亂兵劈倒,舉刀喝令,身後的文登營戰兵列隊前進,步伐整齊劃一,鹽丁們則是在邵勇的帶領下分成數股鑽進小巷之中。

“文登營來了。”

“是啊,有救了!”

百姓們歡呼雷動,走出家門,自發的伏跪在道路兩側迎接大軍入城。

見到這一幕,郝靈芝的纖手隱隱抖動,輕聲道:“當世之強軍,必屬王協臺麾下。”

......

“奉軍令殺賊,護衛百姓,文登營,列陣!”

一名文登營隊官抽出鋼刀,大聲下令,身後的幾名長槍手列成一排,恰巧此時亂兵揮舞着腰刀衝來。

文登兵軍士臨危不亂,以陣型緩步前進,手中長槍排列向前,一刻鐘不到,那些亂兵便是鬼哭狼嚎,不少人被當場戳成了血刺蝟,其餘人的扔下兵器就是四散而逃。

那隊官並沒有下令追擊,深度貫徹王爭的軍令,文登營只負肅清大街市集,而亂兵跑入的小巷,自然有人在等着他們。

亂兵們跑入小巷,見文登兵並沒有追來,剛剛鬆下一口氣,從周圍突然傳來陣陣腳步聲,緊跟着,手持鋼刀的鹽丁出現在他們面前。

“鹽丁,好多鹽丁!”

“巡檢司的人。”

王爭手中鹽丁的威名不下於文登營,尤其是赤山鎮那場血戰,更是讓人不敢小覷鹽丁的戰鬥力。

三百餘鹽丁與兩千多水匪苦戰了一日一夜,最後拼的只剩下包括大隊長刑一刀在內的三名嫡系鹽丁還能站着家裡,自那以後便是威名遠揚。

“弟兄們,橫豎是個死,拼了,說不定還能殺出條活路!”

鹽丁與亂兵在寧海州城內的巷子中廝殺起來,喊殺聲躍然而起,鹽丁的人數比亂兵還要多,這次進城的鹽丁加上邵勇的一大堆嫡系鹽丁,足要有七八百人。

寧海州城不開北門,西門被文登營控制,東門又要橫穿州城,餘下能走的無非就是南門。

何剛和許千總的家丁見大勢已去,便是盤算着從南門殺出一條活路,趁着文登營還沒有殺過來,這些家丁帶領亂兵浩浩蕩蕩朝南門殺過去。

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明神宗平倭詔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二百四十八章:登萊水軍“十二營”(爲舵主exp686加更!)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二百四十八章:登萊水軍“十二營”(爲舵主exp686加更!)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一百四十二章:紅娘子大鬧船頭第四百二十六章:滄州兵諫(上)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四百二十六章:滄州兵諫(上)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六十八章:迴歸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
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明神宗平倭詔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二百四十八章:登萊水軍“十二營”(爲舵主exp686加更!)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二百四十八章:登萊水軍“十二營”(爲舵主exp686加更!)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一百四十二章:紅娘子大鬧船頭第四百二十六章:滄州兵諫(上)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四百二十六章:滄州兵諫(上)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六十八章:迴歸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