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

來的是一行穿着各色儒衫,頭戴網巾的學子們,看樣子從前的日子也不是十分如意,都是寒門子弟,鹽丁頭目心中不禁有些同情。

聽到問話,再看看眼前這名鹽丁頭目,那領頭的學子從衣襟內拿出一份學帖遞過去,笑着說道:

“可算是趕到睢州了,希望能求個好學績。”

這學帖沒什麼毛病,那鹽丁頭目熟練的翻了幾頁,順口應道:

“哦~,原來是夏邑的學子,聽說前陣子那頭有些蝗災,鄉親們地裡的收成怎麼樣?”

那學子從容的笑了笑,拱手說道:

“承蒙大哥掛念,多虧了安東侯爺的田莊,我家也算是有些餘糧,這次的蝗災勉強能撐過去,來之前爹孃不斷叮囑,讓我一定要去廟裡給侯爺上柱香,說是州城的廟靈驗。”

鹽丁頭目笑着和他說了幾句,將學帖交回去,指了指後面說那就是寺廟,又是回頭問道:

“這些,都是夏邑來的?”

領頭的學子點點頭,看了一眼城上正在站崗的幾名山東軍外系長槍手,說道:

“都是夏邑的父老鄉親,哎對了,有不少都是半路碰見的,就湊個伴前來。”

順着他的目光看過去,這鹽丁頭目停在一個頭戴網巾的學子面前,上下打量一番,忽然問道:

“學帖呢,也是夏邑的?”

那學子聽到後渾身明顯一顫,擡起頭磕磕巴巴的說道:

“回,回軍爺...咱們,也是夏邑來的,家裡人都死光了...”

聽見這話,那鹽丁頭目哦了一聲,往前走幾步,忽然想起什麼,回頭過來問道:

“等等,聽你口音不像是夏邑的,像是...像是...”

這鹽丁頭目拍了幾下腦袋,似乎是正在細想,那學子眼神一緊,不經意間將手伸到後身,似乎隨時都能有動作。

這時候,後面的一個學子出來笑着說道:

“大哥好敏銳,咱們祖上是開封的,前陣子山東軍的好漢們和闖軍在歸德大戰,自是那時候逃難纔來到歸德。”

聞言,鹽丁頭目一拍大腿,恍然大悟,笑着說道:

“原來如此,你方纔所言極是,咱們山東軍的轄地,自然不是那些流賊隨隨便便能進來的,行了,進去吧,再等會御史大人怕等急了。”

說完,這鹽丁頭目大笑幾聲,邁步走了回去,揮揮手示意下一批。

他沒有注意,方纔和他說話那個學子,聽到流賊那兩個字的時候,眼中明顯露出一絲殺氣,不過卻很快忍下來。

初九日也是平靜得很,初十那天的晚上,督學御史劉仲周和睢州知州李樂安在學府考較,無數的學子和百姓都聚在那邊圍觀,對裡面指指點點。

守備陳璜身爲武將,到場致辭後也就不方便留在那裡,將學府周圍的戍衛兵力增派了幾倍,自己也在學府外守着。

但是這個時候,從城內的小巷子裡轉出不少學子模樣的人,他們互相無聲的點點頭,藏匿在巷子裡。

沒多久,一行約莫五六個山東軍外系巡邏兵持着火把走過,這條路他們每天都要來回走上好幾遍,從沒出過什麼問題,所以並沒有在意。

忽然間,從黑暗中奔出無數的學子,手持短刃,一擁而上,這幾個山東軍巡邏兵連聲息都沒來得及發出就被放倒在地上,眼見是活不成了。

城門處,千總董琦身披盔甲,手握鋼刀在這邊徘徊,開口說道:

“今夜本官的眼皮老是亂跳,都看仔細點,學府考學,朝廷的御史可在咱們睢州,千萬不能出了什麼意外。”

聽到這話,城門上下的外系兵都是高聲應答,目不轉睛的盯着城外,卻沒想到,危險從他們背後悄悄襲來。

董琦感覺身後一陣風聲,猛的回頭去看,卻只是看見黑洞洞的街市,一個鬼影子都沒有,當下嘀咕幾聲:

“孃的,老子今天是怎麼回事。”

可纔剛剛回過半身,一柄短刃猛然洞穿他的小腹,董琦“噗嗤”噴出一口鮮血,握着刀就回身去砍。

只是這倉促間的一刀卻撲了個空,董琦左手捂着血流不止的小腹,大聲吼道:

“有人賊人進城,快去通知守備大人!”

聽見他這話,來人卻並不緊張,嘿嘿一笑,說道:

“另外兩處城門都被咱們控制住,你就是喊破了喉嚨,也不會有人來救你。”

城內平白生出無數賊寇,造出殺人放火,一下子,井然有序的睢州城變成了人間地獄,到處都是慘叫和噼裡啪啦的燒燬聲。

由於李過那邊是早有預謀,消息控制的很嚴,直到火光驟起,身在城北學府的守備陳璜纔看出端倪,但是在這之前,他竟然沒有得到一點消息。

睢州城的常駐兵力只有三千餘外系兵馬,除此之外,還有八百多緝鹽署鹽丁,這些和七千的順軍老營相比,簡直是不值一提。

“守備,城門已經被流賊佔領,快撤吧!”

“城東全是打着順軍旗號的賊寇。”

“董千總戰死在西城,那邊的兵馬已經全都陣亡了!”

聽着突如其來的噩耗,守備陳璜無力的靠在門上,這怎麼可能,怎麼會有這麼多的賊寇騎兵突然打過來,前面那些地方都是吃屎的不成!?

眼下陳璜手底下只剩下兩千不到的外系兵,對方還不知道來了多少人,將睢州城包圍的水泄不通,根本沒有人能跑出去傳遞消息。

“傳本官的命令,所有人,死守學府,學子們千萬不能落到賊人手裡!”看着標兵騎上馬跑出去,陳璜面向徐州方向噗通一聲跪了下來,大哭着喊道:

“侯爺,侯爺,末將無能,末將無能啊!山東軍這一敗,竟然是我陳璜的手筆,讓我有何顏面去見我陳家祖上!!!”

......

崇禎十六年六月十二日,睢州之事驚雷一般的傳遍了中原各地,山東軍敗了!

順軍老營制將軍李過,率七千精騎潛伏黃陵崗數日,恰逢督學御史劉仲周來睢州考較學子,遂僞裝學子混入城內。

初十日晚,城內陡然燒起大火,城門大開,七千順軍精騎三面殺入城內,經過一陣激烈的巷戰,山東軍外系兵馬三千以及緝鹽署鹽丁八百無一脫逃,全部陣亡。

守備陳璜、千總董琦等戰死,知州李樂安降賊被李過所殺,督學御史劉仲周率城內學子千餘學府與民衆自發抵抗,失敗後自焚身亡,竟是無一軟骨。

此役,順軍攻陷山東軍駐守之睢州,飽掠整晚,由於城內居民抵抗激烈,梟首三千,天一亮便攜大勝之威回師襄陽。

順王李自成聽聞睢州大捷,大喜,盛讚李過爲三軍虎將,封權將軍,與賀錦同列。

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九十一章:守備坐營官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五十四章:震懾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一百六十三章:均田令 免賦三年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
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九十一章:守備坐營官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五十四章:震懾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一百六十三章:均田令 免賦三年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