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

“下官,下官是臨清的知州王之然,總鎮麾下軍兵,真乃個個虎威啊——”

見到王爭以及一干的登州營將官走來,王之然本來到嘴邊的“本官”說出去卻變成“下官”,無論前世今生,這位臨清的一把手都是頭一次對一名武夫露出這般謙恭的嘴臉。

不過王爭好像並不理睬,只是淡淡的點點頭,就連王之然身後的那些士紳老爺們都沒看,徑直越過人羣走到一羣互相攙扶的兵士身前。

衆人詫異的看過去,只見那邊的城牆邊上橫七豎八的躺靠着一羣互相攙扶的兵士。

眼下還能勉強挪動身子的臨清兵只剩下幾百人,臨清守備見到來人便知道是那勇冠三軍的王爭王總鎮,當下也是咬牙上前,抱拳道:

“卑職臨清守備岑繼祖,參見總鎮!”

王爭趕緊趕上幾步將岑繼祖低下的身子扶住,環視周圍,見到那些臨清兵身上個個帶着傷,面色動容的說道:

“岑守備不必如此多禮,眼下登州營全殲革裡眼所部流寇,若沒有臨清官軍的配合也是難以做到,你們功不可沒!”

說到這裡,王爭高聲道:

“臨清守備岑繼祖,今日你立有大功,任遊擊將軍,仍駐守臨清,所部就地入籍爲登州營正兵,你等可願意?”

聽到王爭這慷鏘有力的話,臨清兵士們都是不可置信的互相對視,寂靜了半晌後,忽然爆發出一陣猛烈的歡呼聲。

“願意!”

“我等願爲總鎮效死!”

岑繼祖也沒想到,這可是聞名天下的登州營,這可是在遼東斬首建奴三百,俘獲老奴酋家眷遺孀的登州營啊!

儘管他還不是個戰兵將軍,但是他終究是成爲登州營的一員了,岑繼祖當着衆人的面,面色激動的朝王爭跪地而拜,抱拳大聲道:

“末將願爲總鎮效死!!”

岑繼祖和他手下那些倖存的臨清兵,搖身一變都成了登州營的人,原本只是個小小守備的岑繼祖本人直接原地晉升,成爲實鎮一方的遊擊將軍。

對待武夫都這般,文官們想當然的認爲王爭會更加拉攏自己,但他們卻失望了,王爭對於文官和士紳並沒有絲毫的表示,這種落差讓他們十分失落。

王爭一步一步走到臨清知州王之然的眼前,隨意的說道:

“本鎮來之前已經有所瞭解,知州大人在任上兢兢業業了數年,也是勞苦功高,如今既然登州營駐守在臨清,一些不該管的事情,就該放放權了。”

“在這臨清頤養天年也好!”

說着,王爭利劍一般的眸子緊緊盯住這位知州,方纔他已經從兵士口中聽說了來龍去脈,臨清兵迫於知州和士紳的壓力,幾乎是與家人訣別後棄城出戰。

若不是自己率軍及時趕到,岑繼祖等幾百名驍勇敢戰的臨清勇士,怕就要戰死在城外,這種事情王爭絕不容許在自己的地盤上發生。

聽到這番赤裸裸的話,王之然儘管心中又驚又懼,但也知道事情的不可爲,忽然轉念一想,或許能在城中安安穩穩的享福也挺好的。

想到這裡,王之然上前幾步,拱手賠笑道:

“總鎮所言極是,下官也該享享清福了。”

聞言,王爭滿意的笑了笑,帶着一衆的將官大搖大擺走進臨清州城。

......

崇禎十二年夏,革左五營聚衆萬餘連破廣平府數縣,明軍無不望風而逃,轉入山東境內後,革裡眼所部更是隻用了一天就攻破東昌府之門戶邱縣,遠近震動。

新任山東總兵王爭率登州營疾馳往援,最終雙方臨清州城大戰,登州營強勢擊敗革左五營,聚殲賊寇達四千之衆,斬賊首革裡眼賀一龍。

捷報傳至北直隸,崇禎皇帝大喜下旨嘉勉,經內閣諸臣商榷,議升王爭爲五軍都督府右都督,位居山東武將之首,將賀一龍首級懸掛西市,以此彰顯朝廷天威。

自從張獻忠、羅汝纔等人復起後,流寇各路遙相呼應,官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各地州縣接連失陷,但卻在這時傳出這樣一場大勝。

朝廷上下都是將登州營的再次勝利通檄各地,加大力度宣傳,一些文官藉機揮灑筆墨寫出錦繡文章,有言是流寇大勢已去,官軍即將全面清剿。

五省總督熊文燦得知張獻忠谷城又反的消息,立即調令已經潰散的左良玉和山西總兵羅岱領兵進剿,可問題是張獻忠在谷城厲兵秣馬一年有餘,此時復起定然是準備充分。

相比之下,官軍則是倉促成軍,其中人數最多的左營更是被張獻忠打的喪膽,張獻忠在房縣以西的羅睺山設伏,派一支小隊引官軍如山。

羅岱奮勇有餘而沉穩不足,以爲賊軍大敗,領山西兵窮追猛打,衝進山中後流寇四面忽起,山西兵一萬多人全部被打散,就連總兵羅岱都被生擒。

左良玉跑的倒是一如既往的快,左營按兵不動,等內中傳來殺聲後,左良玉派人查看情況,見到成羣的流寇從山中衝出來,左營立刻一鬨而散。

由此,足見左營素質之低。

消息快馬加鞭傳到京師,崇禎皇帝大怒,下旨撤熊文燦五省總督之職,派錦衣衛逮捕入京斬首,相比熊文燦的身死名裂,左良玉接連大敗卻處罰甚輕。

最後只是降職三級,仍舊戴罪立功,這戴罪立功的字眼也不知道出現在左良玉身上多少次。

聽到中原再起戰火,朝堂上一時間也是風雲變色,接連幾日朝議都沒有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

▪ ttκд n▪ ¢Ο 但是這個時候兵部尚書楊嗣昌卻再也坐不住了,其實自從清兵入塞後他就承受朝堂上巨大的壓力,今年四月,言官李希伉、王志舉上疏彈劾楊嗣昌。

崇禎皇帝嚴厲斥責了這兩個言官,並且予以降級罰俸處罰,對楊嗣昌的信任之情再次顯露無疑,但眼下已經不是四月份了。

熊文燦這個五省總督還是楊嗣昌向崇禎皇帝舉薦的,已經就撫的張獻忠、羅汝才、等人再次叛亂,致使崇禎大怒,逮殺熊文燦。

若是追究起來,楊嗣昌自知,他顯然也難以逃脫干係。

朝廷仍舊是混亂異常,不是這個彈劾那個,就是某某官員被憤怒的崇禎皇帝免職入獄,快一個月下來了,依舊沒有人能拿出任何剿賊的方案來。

明廷自顧不暇的時候,李自成卻從商洛山中悄悄潛出來,帶着十八騎回到他的河南老本營繼續招兵買馬,醞釀一場更大的變亂。

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一百九十二章:這不是海盜!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五十章:意外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六十三章:殺價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六十八章:迴歸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六十三章:殺價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
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一百九十二章:這不是海盜!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五十章:意外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六十三章:殺價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六十八章:迴歸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六十三章:殺價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