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

“將軍有所不知,現在的盛京城,可不再是從前那瀋陽中衛城了,韃子將城內原本的城桓拆得差不多,重建後分爲八門八關。”

石明雄說話的樣子一點都不似作假,陸井榮盯了他好一陣,這才放下手中的刀,示意他坐到一邊,問道:

“你且說說,盛京城內如今,是怎麼個八門八關,難道還要一個個的攻下八道關隘不成?”

聽這話,石明雄趕緊搖頭,說道:

“八門八關是與韃子八旗軍對應,每旗負責一門一關,外圍居住的都是八旗漢軍,韃子將咱們稱呼爲伊徹滿洲,便是新滿洲的意思......”

陸井榮不斷詢問,石明雄最開始便是屯駐在此地的千總,滿清盛京城的興建還有擴建,他就算沒有參與其中,一些大事小情也都是熟知。

換句話說,石明雄對如今盛京城內的佈局可以說是瞭如指掌。

眼下的盛京城曾經過兩次擴建,從天上看去,形狀爲不規則的抹角圓形,是讓遼東的匠戶夯土築造,設八個關門,雖然是滿洲的都城,但建築手法卻依然源自於漢家。

這八道關門與北京城內的各個城門無論各個方面看上去,那都毫無可比性,結構相當的簡單,磚砌二個門柱,上有一橫枋,上蓋爲起脊灰瓦,僅此而已。

這種建制的城桓門垛要是建起來,在明初的時候,負責的匠戶都被定性爲消極怠工,要是碰見朱元璋這等鐵腕君主,甚至會因此丟掉性命。

大明對城桓的營建歷來非常重視,早在中書省還未被裁撤的時候,左丞相胡惟庸便根據匠戶粗製濫造弊端提議,說是讓匠戶在石塊中刻印姓名、籍貫,以此避免豆腐渣工程的出現。

所以說,盛京城的八道關門要是在中原地區,其實也就是普通屯堡的規模。

這八道關門分別爲撫近門外大東關的大東進門,內治門外小東關的小東邊門,德盛門外大南關的大南邊門,天佑門外小南關的小南邊門,懷遠門外大西關的大西邊門,外攘門外小西關的小西邊門,福勝門外大北關的大北邊門,地載門外小北關的小北邊門。

據石明雄所說,從城牆到關牆之間的地帶叫做“關廂”,當時住在關廂裡的多是所謂“伊徹滿洲”,就是漢軍旗人。

滿清明確劃分了滿蒙漢旗丁的居住界限,滿洲人到漢軍關廂中爲非作歹,一般都不會得到什麼嚴重的懲罰。

曾經有過一個滿洲正藍旗牛錄殺了一家漢人,但最後卻因爲軍功,只被罰了一頭豬,讓人心涼。

在遼東就是這樣,雖然皇太極和多爾袞等人表示尊重漢人,但下面的滿洲旗人卻並不買賬。

若是漢人竄到滿蒙界限中,即便什麼都不做,懲處也是極爲嚴格。

撫近關內及大東關爲漢軍鑲紅旗界,內治門內及小東關爲漢軍正紅旗界,德盛門內及大南關爲漢軍鑲黃旗界,天佑門內及小南關爲漢軍鑲藍旗界,懷遠門內及大西關爲漢軍鑲白旗界,福勝門內及大北關爲漢軍正藍旗界,地載門內及小北關爲漢軍正白旗界。

除此之外,外攘門內及小四關爲漢軍正黃旗界,便是石明雄隸屬的部隊,陸井榮便是打算從這外攘門和小四關下手。

這次,齊軍不再是當初偷襲赫圖阿拉的那支小分隊,他們帶來了三倍於當初的水陸兵馬船隻,步軍、驍騎、定海軍,都是一應俱全。

按事先在南京的定策,這次陸井榮就是要將盛京一帶攪他個天翻地覆,讓滿洲人徹底斷了入主中原的心思,就算與同等人數的滿洲人同歸於盡,齊軍也是賺大了。

“石明雄,你要明白,這次前來本將可是帶足了兵馬,就算強攻,拿下盛京城也是輕而易舉,若是你方纔所言有什麼作假——”

聽到這裡,石明雄渾身一抖,趕緊諂媚道:

“將軍放心,奴才身在滿洲,卻心繫華夏,聽聞齊王一統江南後激動的是徹夜未眠,心中實是高興萬分,只求齊王能網開一面!”

不多時,高山從門外走進來,此時他已經換上一副漢軍章京的衣甲,雖然很合身,但他還是邊走邊罵罵咧咧:

“主將,咱們還是快殺進城去,將那些韃子砍他個四腳朝天,這身漢奸衣甲穿着渾身難受,可比咱齊軍的差遠了。”

陸井榮看過去,原本高大威猛的高山卻顯得有些滑稽,滿臉都是不情不願,不過還沒等他說出什麼,高山卻抽出刀瞪視道:

“這廝怎麼還活着,主將退後,讓灑家來砍了他!”

高山一副凶神惡煞的模樣,本就擔驚受怕的石明雄見到了更加是連大氣都不敢出,縮到陸井榮身後瑟瑟發抖。

“將軍,將軍快替奴才說句話啊...是自己人哪...”

“放屁,誰和你是自己人?”高山眼瞅着就要衝上前來,卻被人伸手一把攔住,擡眼一看,卻是陸井榮。

“高副將,齊王說過,對於肯棄暗投明的人,無論他投降過順賊,還是在韃子手底下做事,都要網開一面。”

“對對對,這可是齊王的旨意,高副將,您可不能不遵哪!”石明雄好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連聲說道。

高山提着刀停下來,但顯然還想要再說什麼,這時候卻見站在眼前的陸井榮不斷對自己擠眉弄眼,當下有些遲疑,這是幹啥?

牛平亮原本和高山的身材差不多,但這些年在蓬萊和小紅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給養肥了,好不容易纔找到一套合身的甲喇額真盔甲。

他剛進門的時候,碰巧聽到了高山和陸井榮之間的對話,當時就明白髮生什麼事,頓時有些氣急。

牛平亮氣的不是這漢奸還活着,他是在想,怎麼說陸井榮都是齊王親自封下來的主將,並且此人久經善戰,在軍中威望不低。

高山在主將面前提着刀怒吼算怎麼回事,這已經違背了軍規。

傳到齊王耳朵裡,高山這莽漢無論和齊王最初有什麼千絲萬縷的聯繫,最後爲了維持軍紀,他怕是都會性命不保。

看陸井榮臉上已經有些怒意,牛平亮趕緊上去當和事佬,打着哈哈大聲笑道:

“哎呀哎呀,高山兄弟,你這廝的暴脾氣就不能改改,怎麼也是和王爺在文登營的老人,這麼些年下來還沒有長進,怪不得還是個營官。”

“牛老弟,你......”高山揮揮手,看樣子打算今天和陸井榮槓上了,必須要殺這個漢奸,可他話都沒說完,就被牛平亮給生拉硬拽出去。

出門後,高山氣的跳腳,怒吼道:

“你小子傻了不成,那狗漢奸留着什麼用?咱們就是給殺了,齊王還能包庇漢奸不成!”

牛平亮一出來臉色就變得嚴肅起來,拉着高山一直來到偏僻的房子裡,這纔是叫道:

“我傻了?我看你高山纔是傻了!”

說着,牛平亮靠在牆邊,怒氣衝衝的道:

“你就不能稍微動動腦子,這漢奸現在留着還有用!”

“他能幫咱們騙開盛京城門,等打進城去,誰還管一個漢奸的死活,到時候,你想怎麼殺就怎麼殺,老子要是還管你,就不是爹生娘養的!”

說着,牛平亮將自己佩刀“噌”的抽出來放在高山眼前:

“你現在違反主將的命令,觸犯軍規,就爲了殺個漢奸,值嗎?不值!你這不是在給王爺出難題嗎,你讓王爺怎麼辦,殺你,還是不殺你?”

“得,老子也不和你廢話,喉嚨都幹了,你要是殺,就拿我的刀去,我有家有室有兒子,齊王追究起來,也會從輕發落。”

“你小子還沒成親,不能就這麼沒了。”

高山愣愣的看着眼前這口鋼刀,最後卻是重重嘆口氣,一屁股坐在地上:

“灑家不能連累了你,牛老弟教訓的對,是哥哥糊塗了,齊王待咱們恩重如山,令旨既出,就不能違背,這漢奸留到進城後再殺!”

聽到後,牛平亮哈哈大笑,拍了拍高山的肩膀:

“這就對了,咱們要是打進盛京城,就算戰死了,這輩子他孃的也值了!”

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一百零八章:昌尤一怒違軍令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五十八章:緝鹽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
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一百零八章:昌尤一怒違軍令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五十八章:緝鹽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