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

入得關內,見到一路上如狼似虎的山東軍兵士,伍岱他們好像幾隻進入狼窩的小羊,沿途畏畏縮縮,只想儘量不引起注意。

清流關的歷史要追溯道南唐建國初期,元朝末年,洪武皇帝朱元璋從鳳陽一帶出兵攻破清流關,轉瞬間克取滁州。

崇禎九年,闖王李自成率流賊與四省總督、兵部尚書盧象升在清流關一帶的廣武衛、珠龍橋發生激戰,戰況慘烈。

有人說當時漫山遍野都是屍體,所謂“填溝委壑,河水爲赤”,便是形容這場戰鬥,那一戰,李自成毫無懸念的敗於盧象升之手。

古往今來,清流關雖然稱不上什麼名塞,但同樣有無數激烈且不爲人知的慘烈戰鬥發生於此,是南下迅速控制滁州的先決條件,也是南來北往一條重要的通道。

崇禎十六年七月,安東候王爭率山東軍與各路官軍雲集在清流關下,將敗破的城牆修復完善,日夜訓兵。

“啓稟侯爺,一人自稱是滁州守備李景光手下千總,名爲伍岱,帶着一封書信前來,此刻就在帳外。”

帳內,黃得功、董有銀、高亮、鄧黑子、翁之琪,還有盧久德等人正在議事,聽見黃陽這話,都是互相看了看,議論幾聲。

王爭坐在上首,微微點頭示意。

可能是怕山東軍的人不相信自己身份,所以伍岱進來之前就已經把證明自己身份的手札恭恭敬敬端起來,想着要面呈安東候。

不過山東軍的人十分警惕,還沒等他前進幾步,董有銀便是站起身攔在中間,虎目眈眈的盯了他好一陣,然後將手札親自送到王爭的軍案上。

王爭只是微微一瞟,當時並沒有多說什麼,盧久德眼珠一轉,破破口大罵一聲,站起身指着伍岱叫道:

“好你個大膽的伍岱!爲何不叫那李景光親自來迎,派一個小小的千總算怎麼回事,莫非是看不起侯爺不成?”

伍岱來之前就想過這茬,沒想到怕什麼來什麼,當下滿頭冒汗,“噗通”一聲跪在地上,連聲的道:

“侯爺息怒,提督大人還有衆位將軍大帥息怒,昨夜我們在城內發現呂府的細作,人手不足,所以在城內整肅治安十分費力,李守備爲了抓住這個細作更是追出城十幾裡啊。”

說到這裡,伍岱有些心虛,不敢去看周圍各人的眼睛,只是低着頭屈聲道:

“眼下里守備剛剛回城,正在設宴爲侯爺接風洗塵,實在是走不開。”

王爭斜着眼,拿起軍案上的刀,佯裝慍怒,一步步走到伍岱眼前。

所有人都不知道王爭要幹什麼,那些朝廷的軍將基本都是隻求自保,並沒有任何勸阻的想法,山東軍的軍將們這種場面見多了,只是冷眼旁觀。

盧久德下意識的捂住眼睛,心道這位侯爺可真是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不僅心思縝密,殺人向來連眼睛都不眨。

伍岱聽見這腳步聲,端的是驚嚇不已,跪在那連連叩頭,絲毫面子都顧不上了,胸間一陣的七上八下,心說難道天要絕我。

不過等了半晌,王爭卻若無其事的從他身邊經過,淡淡說道:

щщщ ⊕ттκan ⊕CO

“衆位,既然滁州李守備盛情相邀,我等自不能怠慢,這便整軍出關,進入滁州吧!”

“謹遵侯爺軍令!”

衆人不敢有任何怠慢,立即齊聲接令,伍岱更是長呼了一口氣,心道老天有眼,等他回過神來,卻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衣甲內已經黏糊糊的溼成一片。

十幾萬大軍其中半數以上都是山東軍的戰兵,王爭的軍令下達沒有多久便已經集結完畢,在關內整裝待發。

其他那些官軍經過山東軍簡單的裁撤老弱之後,人數雖然少了一些,但行動和意見得到統一,雖然慢了很多,但同其他官軍相比,已經算是不錯。

王爭讓奮威營負責清流關的防務,這擔子自然落到振威營主將高亮的身上。

事先山東軍內部的軍議已經說的很明白,清流關雖然重要,但那是在大軍進入滁州之前,一旦佔據滁州,清流關立刻就成了雞肋。

因爲這個關卡只能防住從鳳陽府定遠一帶南下的兵馬進入滁州境內,對周圍的廬州府、來安一帶的防禦十分有限,就連在滁州北上返回,也不是非要經過。

元末的朱元璋,還有現在的王爭,都是因爲想要迅速的南下襲取南京,佔據先機,所以纔會用佔領清流關的方法。

其實話說回來,想要繞過清流關抵達滁州的方法實在不少。

山東軍的隨軍參謀中不乏本地人士,都知道沒有任何必要在此地耗費額外的資源,高亮得到軍令後回去和奮威營的戰將們商議。

最後決定,奮威營會派出一名軍功不低的哨官,統帶一整哨戰兵駐守在清流關,缺額會從輔兵中暫時補充,不久之後山東方面會給這名哨官守備的銜頭。

除此之外,黃得功部、盧久德部各自要選出兩名百總配合,這兩名百總同樣會擢升到千總,但是其他的東西暫時都不會變。

這樣一來,算上後勤輔兵,山東軍總計留下一千左右的兵馬駐守在清流關。

這倒是和元末的歷史差不多,朱元璋攻取滁州之後,同樣把留守在清流關的人馬和輜重調去了八成。

......

“卑職滁州守備李景光,恭迎安東候率山東王師入城!”

當天正午時分,山東軍十數萬大軍,在安東候王爭的率領下昂首闊步開進滁州城,進城之後便接管了原州城官兵的防務。

滁州還是那樣的滁州,但入城的軍隊已經不同於當年。

山東軍接管防務後,王爭沒有一刻閒下來,首先做的就是調出賬目補充些許物資和軍需,緊跟着就進行了一次大刀闊斧的裁撤和整改。

滁州乃是要地,更是進入南京的緩衝帶,必須要穩穩攥在手裡。

走到這個地步,山東軍南下的消息走漏與否,王爭已經根本不在乎,眼下唯一重要的是要儘快做好過江前的一切準備事宜。

所以山東軍入城後沒有任何留手,藉此時機,順帶着將那些會和過來的各部官軍徹底整改一遍。

最開始在鳳陽一帶的整改,只是爲了穩定人心,所以王爭之裁撤掉各部老弱,其實這些官軍中不乏混事的兵痞,這種人一概不能留。

山東軍的戰兵幾乎全員出動,戰將們手捧兵冊來到軍營中,對所有的人一一覈對,四個時辰不到的功夫,整改的進程已經完成了一大半。

第二天下午,整改工作順利完成,在王爭先前的鐵腕鎮壓之下,官軍們雖然有些躁動,但並沒有人願意當出頭鳥。

一番整改,算上滁州城的那些,總數在六萬左右的官兵被裁撤了半數,最後還留在外系中的不過是三萬多人。

黃得功所部是最少的,可就算這樣,也被裁下去兩千多人,只剩下八千左右。

說來有些可笑,經過堂堂南京史尚書大力整改的南都京營是最讓人吃驚的那個,兩萬人足足被撤了一萬多。

對於那些態度不服不忿的,山東軍實行一則警告,二則殺頭的政策,一夜過去,滁州的城頭上陡然出現了三百多顆尚在滴着血的頭顱。

血腥味的刺激下,那些蠢蠢欲動的宵小才明白來到他們眼前的兵馬是什麼存在。

山東軍進入滁州後的第三天,控制了滁州全境,並且雷厲風行的完成了本地官軍裁撤和改編入冊的全部工作。

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五十章:意外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五十章:意外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
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五十章:意外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五十章:意外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