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

走在回京的路上,這一行錦衣衛加上那個傳旨太監都是垂頭喪氣,根本沒有來時候那種神氣勁,等到出了山東的境內,太監鬆了口氣,轉頭詢問道:

“劉千戶,後頭那些山東地騎兵,還在跟着嗎?”

聞言,一身華麗盔甲的劉千戶回身看了看,不服不忿的開口道:

“自從出了濟南府就沒見影子,不過鄧公公,咱們這可是去傳旨,往常沒見你有這種樣子,那王爭不過一個外地總兵,有什麼好怕的?”

嗨了一聲,這從大內來的鄧公公說道:

“咱家還當是什麼事兒呢,原來是這檔子,劉千戶你是勳戚子弟,自然不懂得咱們宦海沉浮的規矩,要是沒點保命的本事,咱家這顆腦袋早在天啓年間就搬家了,哪還能坐在這裡和你談笑。”

劉立因爲是勳戚後裔,從小就過着錦衣玉食的生活,聽說當時提督京營的太監曹化淳是皇帝心腹,喜愛銀子,好說話,所以其他人都把自家子弟安排到京營吃空餉。

劉家自然也就是這麼做,劉立在京營舒舒服服當了幾年兵,除了穿上紙殼製作的華麗盔甲搞搞依仗,糊弄下皇帝以外是屁事都沒幹,再後來才託關係當了這錦衣衛千戶,到現在都是順順當當的。

其實說起來,這次劉立還是頭一次出京,來之前劉家也找到過鄧巡,說是讓他好生照料。

還真是這銀子起了效果,要不是這姓鄧的老太監拽着,劉立那種桀驁的性子怕當場就會和王爭吼起來,在他眼裡,什麼總兵副總兵的,不過就是條狗罷了,哪能和他們勳戚子弟相比。

當然了,若劉立真的那樣做,十有八九是回不來了,這時候他聽到老太監鄧巡的話,神情有些納悶,又是問道:

“此言何意?”

鄧巡呵呵一笑,邊走邊解釋起來,聽完這些話後劉立這纔是陡然驚醒,剛剛還真是撿了條命回來。

眼下的大明已經不是從前,什麼勳戚子弟,什麼天子家奴,在外不過是空有尊貴的名頭罷了,除了對那些愛好名節,同樣沒什麼實權的文官們有些威懾力,其餘有兵有權的武夫誰還會把你當回事。

要說將驕橫跋扈做到骨子裡的人,平賊將軍左良玉稱第二絕對沒人敢搶第一,對於皇帝的旨意他雖然都是遵奉下來,但那已經是極限,多的不會再做。

至於地方上督師、督臣的軍令,那也是要看心情纔會考慮是否尊行,對於左良玉來說,只要手裡還握着左軍的兵權,頭面上遵從朝廷,其餘的不還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朝廷也害怕這個天底下最大的兵頭子一怒之下反叛朝廷,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所以無論崇禎如何怒不可泄,摔盆砸碗,最後下來的旨意無非都是四個字爲主——戴罪立功。

左良玉戴罪立功這個段子已經被天下的兵將們廣爲傳頌,就連農民軍裡都當成個笑談。

朝廷不敢動手握實權的軍將那是定性,所以只要待在自己的軍營和地盤裡,要做什麼不還是自己說了算。

現如今的形勢真可謂是越來越爛,整個湖南,除了劉國福率本部外系駐守的濟南府開封城一帶,其餘的大大小小城鎮已經完全成了闖王李自成的天下。

闖軍的人數每日都在增加,而唯一有能力遏制的山東軍,卻在幾月之前被崇禎下旨給調了回去,山東軍一走,闖軍在河南再沒有任何麻煩,地主豪強紛紛結寨自保,大大小小的流賊到處亂竄,攻寨掠地。

湖廣幾地,張獻忠在攻破了襄陽誅殺襄王之後,立刻成爲天下農民軍最有威望的幾支,僅次於闖王李自成。

獲得了襄陽城內的大部分軍餉物資後,張獻忠立即轉頭東進,聲威浩大的攻破光州,盡殺朝廷有司一應官員和城內大戶豪紳,將他們血淋淋的頭顱懸掛在城上,因此得到赤民百姓的一致讚揚。

緊跟着,張獻忠與別號曹操的羅汝才合兵,實數十幾萬,號稱二十萬東攻商城。

說來也是巧,剛剛升任開封同知的知縣盛以恆還沒來得及離開,張、劉聯軍就已經來到城下,並且將四處圍的水泄不通。

無奈之下,盛以恆只好找到當地豪紳頭面楊所修,招募義勇與官軍共同守城,但當時的天氣不景氣,開春居然還下着大雪。

莫說兵器盔甲,官軍和義勇們連棉服手套都沒有普及,還沒等開戰大部分就已經被凍得沒有知覺,失去了戰鬥力。

由此,商城被張獻忠、羅汝才聯軍一擊破之,開封同知盛以恆一介文人猶有血性,殺賊兵十數人後氣力不支,這才被生擒。

見對方有意招降,盛以恆竟然直接撞死城頭,臨死嗔目呵斥,誓不與賊共存。

左良玉自從開縣一敗之後被崇禎皇帝勒令訓斥,但訓來訓去,無非又是讓他戴罪立功,現在正屯駐於葉縣、舞陽一帶到處搜找軍需。

賀人龍率部退回延綏閉門不出,保定總督楊文嶽爲了收縮實力,將駐守在陽武的副將吳惟忠調回,與其他幾名將領一同合兵屯守禹州。

除了這幾支比較有力量的官軍,其餘的也都是各掃門前雪,像是河南巡撫李仙風,他在一個月前轉來開封佈置防禦。

說起來,巡撫親自來到開封佈防,對官軍的士氣還是有些提高的。

當然了,對於高謙、陳永福兩人與山東軍外系劉國能之間若有若無的關係,他也聽到些風聲,只不過眼下開封的防備還要靠劉國能這部的山東軍來支撐。

聽聞前段時間王爭連聖旨都不遵,這可震動了河南、湖廣各省。

雖然王爭沒有明說,但卻暗指皇帝身邊有奸臣爲禍,讓傳旨太監回去問問這到底是不是皇帝本人的意思。

一方面來說,這實在是大逆不道,有違綱常之舉,就連左良玉都沒有直接拒絕遵行聖旨的舉動,起碼在明面上還是要裝一番樣子,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王爭眼下的確有這個資本。

誰都知道,山東軍在山東的地位已經同鄭家在福建沒什麼兩樣,莫說有司官署,就連大小城鎮的地方官員都已經完全換了一批人,足足的土皇帝。

而且李仙風還隱隱約約的聽到風聲,王爭除了在河南的歸德、開封兩府有勢力以外,甚至還插手了南直隸境內,不過具體的他就不知道了,畢竟太過山高水遠。

可這還是能讓他倒吸一口涼氣,山東軍戰兵十二營,水軍兩營,火器營、騎兵營等等,這些編制都是衆所周知,但真正的實力究竟在哪,誰都沒個譜。

只說山東六府境,王爭到底攥着多少正兵營,保安司下轄又有多少鹽丁和護院,這些人要是全都算上,李仙風不敢想。

況且這還只是王爭擺在明面上的實力,這等橫空出世的人物,要說他暗地裡安安穩穩的沒有任何發展,鬼才會相信。

雖說崇禎氣的大怒,連殺了幾名太監宮女,但可能是畏懼對方兵強馬壯,到現在竟也沒什麼消息傳回來,只是一昧的督促山東軍期出關。

聽到這個消息的李仙風也同各地大多數官員的想法一樣,崇禎這次逼的太急了,連着給王爭下了幾道聖旨。

第一道是嚴厲斥責,倒沒什麼,彰顯皇帝天威罷了,但緊跟着又是一道斥責,並且讓王爭從河南撤兵。

這已經讓不少官員緊張,要是左良玉受到這等待遇,怕還真就會在開封待着不動,看你老皇帝能怎麼樣。

可王爭還算聽話,沒什麼猶豫,直接就是將戰兵撤回山東,並且不再過問任何河南之事,表現的很有誠意,但崇禎還是不依不饒,第三次竟然要撤了人家山東總兵的職務。

誰都知道,那可是在亂世中安身立命的資本。

王爭從登州一步步走上來,經歷了這麼多才到如今的地步,怎麼能輕易之間就放手?

李仙風看得明白,這連續三道聖旨已經將那位一向聽從朝廷號令的山東總兵徹底逼急,說的那句話也是不管不顧起來,頗有威脅的意思。

有道是皇帝身邊奸臣當道,並且不遵聖旨,許多文官聽到這消息便後背直冒冷汗,直接聯想到三個字——清君側。

歷朝歷代,麾下有兵有將的大將受到朝廷猜忌,打出清君側的旗號掀起叛亂這種事屢見不鮮,每次都是一場災難。

要是山東軍真這麼做,那可是朝原本就搖搖欲墜的大明上再狠狠踹一腳,山東到京師直線距離並不遠,按以往山東軍的行軍速度,也就是五天之內。

這已經屬於赤裸裸的威脅,能說出這種話,那說明王爭已經根本不把什麼君臣情義放在心裡,對朝廷完全換了一個態度。

李仙風清楚,這又是一個被逼成走投無路的例子。

可能是襄陽陷落,襄王受難,再加上楊嗣昌畏罪自殺,官軍連潰,五省剿匪徹底成了一灘亂局,這些事情一起拍過來讓崇禎失了去應有的判斷。

那些六部有司的京官們最擅長扇風點火,聽到山東傳回來的消息後,他們這纔是急了,在朝議中不斷上疏,懇求崇禎皇帝要好生安撫王爭。

崇禎依舊聽不下去,甚至當庭仗責了幾名六科廊的言官,但幾日過去後卻擋不住滿朝的部院大臣,話口漸漸鬆了下來,說是讓王爭仍領山東總兵,率山東軍出關與洪承疇會合,戴罪立功。

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五十八章:緝鹽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五百六十章: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二十四章:節節而制排槍陣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
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五十八章:緝鹽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五百六十章: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二十四章:節節而制排槍陣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