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

雙方對峙,勢均力敵,大戰一觸即發。

看着對方前壓並且命令炮營還擊,率先動手的王爭自然是想到這一層,淡淡道:

“各部待命,不得輕舉妄動,黃陽,你帶着玄武營迂迴到火器營前面,保證後方軍械糧草的安全!”

“傳朕的旨意,讓任胡抽出三成的火炮,別的不用打,對準張獻忠的炮營往死了轟,還有,任漢立即帶着鳥銃隊開始射擊,好酒好菜的招待着這些大西的賊子們!”

王爭命令下達,傳令的龍騎兵立即分出兩人朝左右飛奔而去,沒多久的功夫,三個方陣開始離開中軍,向火器營的方向移動。

“鳥銃隊,預備——”

任漢一直在留意對方的動向,回頭看見一身金色甲冑的龍騎朝自己這邊跑來,當時就明白該自己上陣的時候到了,便是讓鳥銃隊準備好。

明確旨意後,任漢立即命令兩千餘人的鳥銃手來到陣前。

這些鳥銃手分成三列,擺着整齊的三段擊陣型,將手中鳥銃端平,黑洞洞的銃口面向對面山巒上衝過來那些密密麻麻的流賊。

許多大西軍兵將沒有注意到的是,這些禁軍火器營的鳥銃手準備工作明顯和以往遇到的任何一支官軍火器兵都不一樣。

他們手中的鳥銃上沒有引線,也沒有用手緊緊按着龍頭,原本那繁雜的準備工作變得異常簡單,大部分大西兵士只是向前衝了三五步的功夫,齊軍鳥銃手驀地就是一陣齊射。

“砰砰砰——”

陣前的白煙剛剛消散,震耳欲聾的聲響還在耳邊迴盪,對面那些大西軍兵士們立時倒下一大片,並且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下一輪齊射居然又到了。

“砰砰砰——”

三段擊這種輪番齊射許多人都聽說過,但齊軍手中的到底是什麼,就算是前明官軍手中都沒有發射如此之快的火器,是對方鳥銃手動作快到他們看不清,還是他們根本不需要任何準備工作?

事實上,上次從畢懋康兩位少師家中找出來的箱子中,除了有幾大篇的人名以外,還要有數不清的火器圖紙,其中一樣,就是遂發火銃的改進方法。

王爭首先派諜報司將名單上的人一一找來,打算全部錄用到火器局中。

要是願意的自然一切好說,待遇極好,遇到那些老頑固就是不願意的,王爭也發過話,就算生拉硬拽,在肩上扛着也要帶過來。

過來之後,大部分的人都會屈服於王爭的淫威之下,但事事總有以外,有些老頑固端的不懼權不怕死,甚至覺得大齊是反賊,硬是不跟你合作。

對於這個,王爭的處置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派人把他們的家人“請”到北京,威逼利誘樣樣都試,反正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逼迫這些人爲自己做事。

不管心肝情願,還是不情不願,有那個才能不給朕做事,留着你幹什麼?

所以現在齊軍火器營中的鳥銃,已經淘汰掉了前明的火繩槍,開始普及推廣畢懋康研究出來的遂發火銃,並且在傑姆等一些西洋傳教士的協助下,對已有的遂發槍不斷的加以改進。

王爭個人對此非常期待,甚至想自己造出一種嶄新的遂發火槍,連名字都叫好了,就叫‘步槍’。

以往用火繩點火,有很多缺點,遇到風雨的天氣,火門裡的火藥不是被風吹走,就是被雨打溼,以致不能發射,甚至就連齊軍這等號令嚴明的隊伍,都時常有未曾瞄準好就過早誤放的情況發生。

火繩槍被環境制約的因素太多,王爭一直都在尋求改進,只是苦於沒有人才。

畢懋康圖冊上記載的是撞擊式燧發槍,王爭拿到之後,如獲至寶,立即命人研究仿造,經過校場檢驗無誤後列裝全軍。

這種撞擊式遂發槍的原理是扣板機龍頭下壓,因彈簧的作用與火石磨擦發火,這樣不但節省了原本火繩槍裝卸繁雜的步驟,而且克服了風雨對射擊造成的困難。

齊軍的遂發火槍不須用手緊按龍頭,使瞄準較爲準確,原本複雜的準備工作變成了端槍瞄準,隨時都可發射。

這種新式燧發槍配有火石自動打火裝置,不怕風雨並不須事先火繩點火,發射速度與精確度大爲提升,配合西方的三段擊戰術,幾乎能達到連續不間斷的輪番齊射。

大西軍的隊伍現在遭受齊軍遂發火器的不間斷攻擊,騷動一直都沒有停下來,看着幾百步外整齊列隊的齊軍大軍,各個都是感到前所未有的壓迫。

每個方陣前面三排的兵士,全都是頂着重甲,就連臉上都戴了面罩,一手提着朴刀,一手拿着大盾,是全軍最強壯的戰士。

這重甲和八旗軍的甲冑還不一樣,本來大齊的匠戶們覺得八旗軍防護力強悍,想要直接取用關外清虜的重甲。

但經過短時間的列裝後,發現就連最強壯的兵士穿戴時間久了都不堪重負,所以只能被迫放棄,重新研製了一種中規中矩的重甲,取名‘齊武甲’。

這所謂的齊武甲,就是大齊兵械局批量生產出來的重甲,用於和對方正面衝鋒保護戰士身體,渾身上下都泛着獨特的光澤,遠遠望去是壯觀無比。

衝在前面的也都是大西中的老兵,自然知道預備這樣一套從頭到腳的盔甲有多麼困難,他們跟着八大王走南闖北,到如今好些的不過也纔是穿着一整套的前明官軍鐵甲而已。

就這個,在大西中已經非常稀有,許多人穿戴着都不願意脫下來,每日都在不斷的到處炫耀。

再回頭看看,和對方一比,自己這身就顯得太過寒酸。

就算是大西軍中的一些軍官,身上的盔甲和裝備怕還不如齊軍衝鋒陷陣的普通兵士,更何況後面還有許多披着全身罩甲的斧槍兵。

齊軍兵士們就那麼站在那裡一動不動,給對方造成的壓迫也是無可比擬,這種心理上的壓迫最爲恐怖,加上對方那佔據絕對優勢的火器,許多大西的兵卒們已經趨於崩潰。

兵士們身上都是精光閃閃的全套盔甲,手裡的刀槍泛着寒光,舉手投足之間,無不顯示着大齊對張獻忠這所謂大西全方面的碾壓,象徵着一個大齊帝國崛起的雄厚實力。

幾名身穿黃色甲冑的騎兵跑過前陣,似乎嘴裡在喊着什麼,但大西軍的兵卒們聽不清,他們只知道,對方寂靜許久的軍陣忽然動作起來。

齊軍位於最前面十幾個方陣在壓陣軍官的帶領下高喊大齊必勝,邁着整齊的步伐,轟隆隆朝大西軍壓迫過去。

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腦袋一用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二百二十二章:山東告急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四百二十六章:滄州兵諫(上)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
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腦袋一用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二百二十二章:山東告急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四百二十六章:滄州兵諫(上)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