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

實際上,齊軍火炮和火槍造成的不僅僅只是殺傷,更重要的是,他們擊垮了對方賴以頑抗的最後一絲底氣。

張獻忠以猝不及防的方式畫上了人生的休止符,沒有人知道這個結局會不會比李自成好,但他一死,大西軍就徹底成了一盤散沙。

包括劉文秀在內,所有的將領和基層軍官都已經約束不住自己的部下,不少弓手和銃手無人去管,甚至被哄亂四散的亂兵頂到最前面。

這些遠程兵種面對齊軍的方陣,更是毫無獲勝的希望,很多人在絕望之下,舉起手中各種長短弓和火銃投降。

齊軍最開始並沒有斬盡殺絕,往往是就地留下一部分人將大西軍降兵的盔甲和武器都給下了去,將他們都給看押到一起。

其餘的兵士沒有由於,繼續穩步向前,意圖將還在亂竄的大西軍圍死殲滅。

透過最前排的齊武甲刀手,能看到後面層層疊疊不斷調動的斧槍手和長槍兵,這個時候火槍兵的齊射倒是變得稀稀落落,開始逐漸向後移動,遠離戰場。

誰都知道,仗打到這個地步,其實已經結束了。

畢竟火槍兵身上全是易燃易爆的東西,彈藥袋和各種工具,要是一個不小心被飛射的火星濺到,那造成的損失可就大了。

戰士們緊緊握着手中長槍,聽着周圍的嗡嗡聲,心中仍然有些震撼,即使到了這種時候也沒有誰敢鬆懈,操訓的時候可不止一次聽上頭說過,戰時分心一刻,都可能是你身亡的瞬間。

在這眼看着就要天下太平的時候,好日子就在眼前,誰都不想再去死,親眼看看自己跟着彰武皇帝打下來的天下變成什麼樣子,這纔是大家心中所想。

......

後山巒,一頂黃色大帳穩穩立在上面,周圍恭恭敬敬立着大約三十來個大齊的文武臣工。

其實很多人看火器營前面那十幾個方陣淹沒在大西軍的海洋中的時候,心中還曾有些緊張,但隨着其餘三路軍合圍過來,戰局逐漸的明朗,這纔是紛紛放下心。

換句話說,從其餘幾個人方面更出現齊軍旗幟的那時候起,這場戰鬥就已經結束了,就算是關外的清虜,都不可能在齊軍已經圍死的陣中衝出來。

伴隨着一陣馬蹄的“得得”聲,負責偷襲大西軍炮營的驍騎營副將祁正玉炮回來,還沒下馬就是喊道:

“皇上,末將不辱使命,這些賊兵的炮營沒了!”

“哈哈!”王爭起身迎接,拍了拍渾身沙塵的祁正玉,大笑道:

“好,你小子可是立了大功,日後敘功少不了你的!”

祁正玉倍感榮幸,當即就是大喜,謙虛幾句之後趕緊奉承道:

“哪裡哪裡,都是皇上馭下有方,末將這點功勞算不得什麼。”

這個馬屁拍的王爭渾身舒服,又是大笑,見到一向老實的祁正玉都學會了阿諛奉承,周圍人也跟着笑起來,個個心照不宣。

這個時候,遠遠走來一羣人,爲首的是那郝搖旗,他見到王爭後立即半跪在地,興沖沖的喊道:

“皇上,看俺給你把誰抓回來了,可是能敘一功!”

聽這話,衆人回頭看過去,卻見到郝搖旗像提着小雞一般將大西的撫南將軍劉文秀帶回來,現在這傢伙就像一隻鬥敗的公雞,再也沒了狠色。

劉文秀身後還跟着至少十幾個大西軍的將領,各個見到王爭的面就開始不斷求饒,說是什麼要改過自新,在大齊中從頭再來。

在這鳳凰山一戰後,大西軍三十萬主力灰飛煙滅,如今可不再是明朝末年,進入陝西的成了齊軍,想要在他們眼皮子低下集結這樣一支兵馬出來,那可是難如登天了。

而且八大王能有如今這個地盤,那全是靠着人家王爭、關外韃子和李自成互相爭鬥的時候沒騰出手來解決。

對上這三方任何一個,大西軍都不可能獲勝,更何況是擊潰清虜,攻滅大順的王爭,這些道理在大西軍內部早就是公開的秘密,只不過爲了顧及張獻忠的面子,沒人敢說而已。

這次鳳凰山之戰後,基本確定了大齊一統天下的格局,天下人都明白誰強誰弱,這些投降的大西軍餘部還只是個開頭。

可王爭不是崇禎,齊軍上下也不是大明的文官武將,之前招降大順軍,那是因爲大順佔領的地盤不小,是想要短時間內穩定局勢後南下的必要之舉。

鳳凰山之戰後,大勢已定,天下間已經再沒有一支成建制的軍隊與大齊作對,自然就沒有必要用這種忍讓的懷柔手段了。

對於大西軍這種在前朝屢屢降而復叛的貨色,王爭自然要斬盡殺絕。

至於什麼劉文秀、艾能奇都是良將之才的說法,王爭則是嗤之以鼻,華夏自古就不缺有才能的人,還是要看自己這個做皇帝的怎麼任用和發掘。

況且,現在的大齊戰將如雲,甲兵百萬,冒出了許多歷史上根本沒有的名將和名臣,說一千道一萬,王爭還真不稀罕張獻忠手底下這些賊兵。

王爭沒有優柔寡斷的性子,想到什麼自己認爲是最好的法子就會立即去做,萬萬不會因爲這些大西餘孽耍一點小伎倆,就更改自己的態度。

不論這些人怎麼求饒,幾乎都逃不過一個人頭落地的結局。

......

鳳凰山一戰,大齊全殲大西軍近三十萬主力,火槍隊主將任胡陣中擊斃張獻忠,接下來在成都的大西守將開城相迎,齊軍兵不血刃進入成都城,遠近爭相歸附。

沒多久,傳來高傑、陳永福合力絞殺定北王艾能奇,擊潰大西軍東十九營兵馬的消息,此時正在向成都獻捷。

半個月之後,西部軍再度奏捷,劉國能、左光先、劉芳亮等人分別率部攻克濰州、雅州,嘉定,孫可望兵敗歸降,正在壓縛成都的路上。

齊軍各路兵馬高奏凱歌,一路勢如破竹的開始收復陝西全境。

原本明朝在陝西的督撫大臣,還有陝西本地倖存的,有身份和名望地位的豪紳都寫信來恭賀大齊彰武皇帝王爭鳳凰山大捷之事。

消息所至,四海鹹服,遠近爭相歸順,萬民稱道。

很少人知道的是,這場戰鬥後齊軍沒有留下任何俘虜,近三十萬大西軍沒有留下一個,至於這些人都去了哪,這就要看大齊的史官怎麼動筆了。

反正王爭無論怎麼去做,在史書上都一定會是個文治武功的明君,這件事肯定一丁點都不會提起。

當然了,這些都是後話。

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三百八十二章:傳奇山東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九十九章:倭寇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十一章:狗仗人勢義井難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漸起 閹黨!?
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三百八十二章:傳奇山東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九十九章:倭寇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十一章:狗仗人勢義井難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漸起 閹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