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

彭掌櫃也明白王爭的意思,大喊磁窯裡的幫工都讓開,自己領着王爭來到最裡頭,抱起一個青瓷的小罈子。

王爭也不怕髒,伸手就接了過去,這瓷罐不重,就算是力氣稍小的人抱起來也不會吃力。

這小瓷罐做工很粗糙,應王爭的要求,把成色做的老舊一些,看上去一點都不起眼,當下是不斷點頭。

彭掌櫃彎着腰笑道:“大人可還滿意,這可都是按照您的要求做的,可花了小的好些時候呢。”

忽然彭掌櫃反應過來,啪抽了自己一嘴巴,賠笑道:

“將,將軍恕罪,這這...往常大人大人的叫習慣了,忽然一改口...”

“不妨事,把剩下的銀子交給掌櫃的,我王爭說話算話!”

王爭大度的揮揮手,彭掌櫃連連叩頭,但是這眼睛一直都盯着外頭,果然,一個兵士抱着小木箱過來放到地上。

看見彭掌櫃又驚又喜的樣子,王爭微笑道:

“掌櫃的,要不要數一數?”

彭掌櫃剛打開木箱就被晃的睜不開眼,這輩子還是頭一次見到這麼多銀子,拿起一個正要好好數一數,卻聽到王爭滿臉的微笑問出了這麼一句。

當下是冷汗直冒,趕緊關上木箱,彎着腰低聲下氣的道:

“不,不必了,將軍怎生會誆騙小人,稍後再數不遲。”

平日時戰兵要操訓、休息與輪換值守,所以現在這種體力活都交給鹽丁來做,王爭一聲令下,鹽丁們魚貫而入,將瓷罐與木盒裝到早就準備好的大木箱裡運回府庫。

“輕拿輕放!”

“小心些,這可都是將軍要的!”

本來王爭以爲寧海鹽的高銷量是這些鹽梟與鹽商示好的原因,不過兩個多月過去了,銷量依舊很好,這就說明問題了,寧海鹽應當還不錯?

在決定將寧海鹽流通到登州府以外地界之前,王爭親自到庫裡查驗一番,發現自己鹽場的精鹽看上去都是粉末狀,細細的,白花花的,看起來感覺很不錯。

後來王爭又把範若海叫來詢問,這才知道寧海鹽這個賣法其實是賣低了。

範若海直言,其實他也沒想到各地鹽場做出來的精鹽會如此優質,簡直和中原魯鹽、淮鹽等出名的精鹽品種不相上下。

因爲原來製鹽時大夥可都是冒着生命危險的,乾的也都是隨時可能掉腦袋的活計,注重的都是數量,趕工之下也就沒了質量。

現在王爭掌控鹽路,鹽丁再也不是威脅,境內清平,水匪山賊爲之一空,平日就連個行竊小毛賊都沒有。

加上王爭對屬下的待遇素來優厚,安全和生活質量都上去了,這些人做鹽時定然是全身心投入。

別的不說,就連粗糙的海鹽,寧海洲出產的都比萊州等其他地方要優質,雜質顆粒越來越少,寧海精鹽能有這個效果也就不足爲奇了。

王爭對於各地的邸報和公文一直沒落下的看,一來是當個新聞消遣,二來也好了解當今的各地形勢。

原本精鹽都是從陝西、青海等地運過來的,現在那些地方都發展起聲勢浩大的民亂,官兵都被打的抱頭鼠竄。

鹽道與商路被阻斷,不提已經在山東斷貨的青鹽,就連尋常的魯鹽、淮海等精鹽運過來都很難。

現如今青鹽的價格已經是天價,一般的精鹽也是往上翻了好幾番。

一直以來,青鹽都有鹹、寒、涼、血、明目等效用,不過在大明朝,青鹽最大的作用不是用來做菜調味,而是用來漱口清牙的。

一般的富貴人家早上起來一般都是用青鹽漱口,所以對這些人來說,青鹽不可或缺。

山東本地的富貴人家已經很難見到青鹽的影子,就連尋常的精鹽,能平安運過來的都越來越少,價格也是越擡越高。

可想而知,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是能有寧海鹽這種質量上乘的大批精鹽打入市場,每擔至少賣到三四兩銀子,那是絕對不成問題的。

王爭手裡還有一批純正的青鹽,而他不準備以這時候的每擔去賣,那樣達不到最大的收益,而且也賣的太快了。

主要的售賣人羣是那些富貴人家,若是按現代的商家套路來,同樣的東西只要是在包裝上下下功夫,價格往往能提上去不少,而這些人也都是心甘情願的購買。

所以王爭將這些青鹽分批裝到瓷罐裡,以每罐的價格出賣,山東地界最後的青鹽,加上這古色古香的瓷罐,價格一定會吵到天上。

很明顯,這將是一筆暴利,而王爭並不打算放過它。

同樣的,僅僅是在登州府以每擔一兩幾錢銀子價格的寧海鹽,所得就已經是足夠支撐千餘新兵的操訓。

青鹽畢竟數量不多,而且原產地太遠,在寧海是怎麼都不可能做出質地上佳的青鹽,只能做一時之用,所以也要想個一勞永逸的法子。

可以預見,青鹽一出,必將轟動山東各大鹽梟、鹽商。

依王爭來看,這只是爲寧海鹽打入濟寧等地鋪路,是壟斷山東精鹽市場計劃的第一步。

王爭打算將寧海鹽裝到這些精美的小盒子裡,同樣以每盒的價格出售。

長此以往,所得甚至十倍於青鹽,若是能成功壟斷市場,價格還能再提一提!

範若海提醒王爭,要想達到這個目的,寧海鹽的製作方法也就必須只有咱們自己才能知道。

若是被別人學了去,那用不了多久整個山東都是精鹽,價錢也就賣不起了。

這倒給王爭敲響了一個警鐘,好比現代的科技手段,自然是要嚴加保密,不能讓其他人也得到。

沒多久,駐寧海蔘將王爭一聲令下,各地的小鹽場停止生產寧海鹽,只有在赤山、養馬島、溫泉鎮幾個大鹽場才能繼續生產。

緊跟着嫡系鹽丁大隊出動,趕赴這幾個地區,幾日之間,地方鹽丁的關卡比往常多了幾倍,嫡系大隊層層交織,出入鹽場的人盤問的更加仔細。

這樣一來,雖然寧海鹽的產量少了幾成,但安全係數卻大大提高。

這麼嚴密的防備之下,就算是隻靈活的猴子,它也避不開無孔不入的巡檢司鹽丁。

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兇戰危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處博弈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四十六章:納級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五十二章:反轉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兇戰危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
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兇戰危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處博弈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四十六章:納級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五十二章:反轉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兇戰危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