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

“瞧好吧虎爺,小袁營那些人,在弟兄們眼裡就和土寇沒什麼區別,保管殺個乾淨!”

這些陝西漢子說話不含糊,做事也不猶豫,在李過的一聲令下,三千餘名順軍老營馬隊繼小袁營之後,轟隆隆的趟過了琿河。

袁時中帶着那一千多點的馬兵,早就被嚇破了膽,根本連抵抗都做不到,估摸着也就是一個對衝就能拿下,所以李過雖然焦急,但佈置的也算是有條不紊。

除了讓副官帶着兩千馬兵去追,自己還留下剩餘那一千多的老營馬隊在渾河邊壓陣,這附近可是在歸德府和翁州府交界,難保不會出什麼變故。

李過雖說平日作戰的時候勇猛,但性子卻像是猛張飛,粗中帶細,這種戰鬥明擺着只要追上就能打贏,根本沒必要全軍壓上,留着預備隊做個反應也是極好的。

眼下跟在袁時中跟前的,多半都是當年在河南的老底子,剩下那些就算不是死忠,也知道一個人難以獨活的道理,跟着大部隊互相有個照應。

順軍馬隊只來了兩千人,而且還在兩側各分出五百精騎迂迴包抄,這次他們好像是開足了馬力,十分順暢的就接近袁時中的本隊。

小袁營剩下這千把騎兵連人帶馬都是累的齜牙咧嘴,眼睜睜看着對方跑到自己前面包圍上,既不敢衝過去,也不敢太慢,根本就是毫無辦法。

已經形成包圍圈,李過看了一眼遠處,仍然沒什麼動靜,心道山東軍可能對小袁營這點騎兵不在意,當下也就不再着急。

李過橫下挑刀,招招手,身側的副官見到了嘿嘿一笑,在馬腹旁的小麻袋裡拿出豆子餵馬。

其他的順軍精騎也是如此,一邊拿豆子餵馬,一邊對包圍圈內的小袁營騎兵譏諷,整個戰場都是笑聲和馬咀嚼豆子的聲音。

“李過,士可殺,不可辱,你要來就來,別磨磨蹭蹭像個陝西娘們!”

袁時中的騎兵隊官吳世傑也是縱橫南北,砍死不少官軍的角色,根本受不了這個窩囊氣,舉起刀對準李過大聲喝罵。

聽到這個話,方纔還是笑容滿面的李過笑容頓時凝固,策馬出陣,反問道:

“怎麼,吳世傑,就憑你,還敢和我一隻虎叫囂?”

吳世傑當仁不讓的出陣,冷笑道:

“李過,你這一隻虎名頭怎麼來的,大家都是一清二楚,上次對上山東軍騎兵營那隻虎,還不是立刻就成了病貓。”

說完,吳世傑身後的小袁營騎兵一頓大笑,李過被人戳到痛處,怒吼一聲,手中豆子灑了一地,拍馬衝上。

見狀,吳世傑一聲大喝:

“來的好,老子等你半天了!”

兩人在陣前對戰,小袁營的騎兵不斷加油打氣,看樣子緊張的很,但順軍那邊就比較放鬆,不少人還在吊兒郎當的餵馬,似乎對結果並不擔心。

果然,幾個過馬的功夫,吳世傑的坐騎首先承受不住,尥蹶子來了個馬失前蹄,李過抓住這個機會,將吳世傑一刀斬落馬下。

“還有誰?”

李過手持帶血的挑刀,割下吳世傑的腦袋,像個修羅一般的在小袁營騎兵面前策馬徘徊炫耀,引得衆人又驚又懼,不斷後退。

吳世傑的水平如何,小袁營中人心中都是明白得很,那可是跟隨袁時中轉戰南北的老資格,馬上功夫了得,不然也不會做到隊官。

可這才幾個過馬的功夫,吳世傑就被李過給砍了?

當下,小袁營騎兵的馬匹有些躁動不安,都在不斷的安撫馬匹,不知道是李過太過勇狠把馬兒驚嚇到,還是另有原因。

看見吳世傑就這麼死了,袁時中起先是震驚,緊跟着就是一陣怒氣衝上心頭,可也沒敢露頭出去找死,只是在陣中喊道:

“好你個一隻虎,仗着咱們袁營人困馬乏,趁人之威斬我隊官,看來世傑說的不假,你還真是個十足的陝西娘們!”

聞言,李過冷哼一聲,把吳世傑的首級扔給自己副官,面目表情的說道:

“你拿着去領賞吧,老子要的,是他袁時中的人頭。”

那副官平白撿了個大功,當下樂的合不攏嘴,寶貝似的接過來,騎在馬上笑着抱拳道:

“俺多謝虎爺大度!”

李過這番做派,既有身爲順軍老營統領的桀驁,又對小袁營帶着濃濃的不屑,那傳聞馬術精湛的吳世傑都是如此不堪一擊,其他人又有什麼所謂。

接下來已經沒什麼好玩,馬匹也休息的差不多了,李過遂是下了結束戰鬥的命令,順軍兩千五百名老營精騎養精蓄銳,正色朝中間的小袁營千餘騎兵壓了上去。

......

“啓稟將軍,前方有喊殺聲。”

大約是一個山頭的距離,一千餘名頂盔披甲的騎兵停在這裡。

這些騎兵看上去與順軍、小袁營的馬隊都不同,他們頭戴鐵盔,每個人身上除了鎖子甲以外,還揹着騎槍、鋼刀、轟天雷等多種兵器,就連馬都披着簡單的薄甲。

雖說僅僅一千餘名騎兵,但陣內旌旗飄揚,最中央豎着那黃龍“王”字大旗,停在這裡,除了馬匹的嘶鳴聲以外,竟是肅殺一片。

方纔說話的,是一名標兵營的標兵,刑一刀帶着一千餘名正兵營騎兵走在最前面,聽到後隨意的擺擺手,扯起脖子仔細的聽了聽。

小袁營派出不少人,但最後到曹縣的只有三個騎兵,其他那些不知道是死在路上,還是半途朝其他方向跑了。

當時還是凌晨,但刑一刀已經在曹縣加固好的城牆上巡視,聽到第一個小袁營的人彙報時還有些懷疑,只是一笑置之,並沒什麼出兵的打算。

但是當第二個小袁營的騎兵來到,說了一樣的話後,刑一刀纔有三分相信,看這些人又驚又怕的模樣,不像是在說謊。

況且,就算人會說謊,馬可不會,他們的座椅都像是長途奔襲很久之後的樣子,倒是有幾分可信。

斟酌再三,刑一刀覺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小袁營投奔山東,那對山東軍來說,得到的可不僅僅是袁時中一人,若今後其他人再和李自成有隔閡,或者李自成勢頭減弱,他們首先想到的,自然還是山東。

但此事若爲假,是李自成和牛金星的奸計,欲奪取山東,貿然出兵折損力量不說,更是有可能造成曹縣實守,他刑一刀難辭其咎。

當時,刑一刀奉了王爭的軍令,統帶翁州府正兵十七營,算上輔兵,總計三萬有餘的兵力駐紮在曹縣一帶。

刑一刀要一探究竟,但又不能因此動用太多守城兵力,所以思慮再三,決定親自帶着一千騎兵打頭,再令翁州府副將任漢率五千正兵列陣緩緩跟進。

一路上走的不算很急,刑一刀始終和後隊本陣沒有拉開多少距離,畢竟,今時不同往日,以穩妥爲上上策,遇到什麼事也好隨時撤退和接應。

推薦朋友的一本書,回到南明當皇帝,大家可以去看看。

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五十二章:反轉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腦袋一用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
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五十二章:反轉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腦袋一用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