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

是夜,山海關戰役仍在繼續,關外喊殺聲震天。

關寧軍已經與大順軍在關外廝殺一日,血流成河,橫屍遍地,兩方兵士已然是精疲力竭,但大家都知道這次取勝的重要性,沒有人後退一步。

對於大順來說,只有拿下山海關,纔有了在北直隸立足的資本,纔有能力和南方的魯監國朝廷分庭抗禮。

對於關寧軍,這場戰鬥意義重大,是所有人的生死之戰,若是打不贏,就連自己的家人都要盡數死在賊兵的手裡。

雙方兵士你來我往,每時每刻都有人慘嚎着倒下。

大順軍雖然佔據了戰場上的主動權,壓着吳三桂打,但關寧軍也不是吃軟飯的衛所兵,再加上已經得到南京魯監國朝廷的支援,潰敗自然更不可能,一時倒也是殺的難解難分。

“將軍,平西伯已經是第三次請求援軍了,咱們,還不出關援助嗎?”

一片石,約莫兩萬人的大順軍正在關下列陣,關上負責防衛的則是山海關總兵高第麾下那一萬兵士。

聽着把總這句話,高第卻沉默下來。

這一萬兵不是關寧軍,是原本守衛山海關的邊軍,眼下他們已經和關寧軍是一根繩上的螞蚱,都歸附了南京魯監國朝廷。

崇禎殉國以後,明朝實際上大一統的時代已經過去,山海關的明軍成了一支孤軍,高第雖然是山海關總兵,但大權實際上被吳三桂掌握,手中並沒有什麼籌碼。

大順、南京朝廷,甚至是關外的清軍,招攬吳三桂和關寧軍都要用非常重要的籌碼,自己就好像是嫁妝,誰都不在意,這讓高第暗自憎恨不已。

原本手握山海關這個重要籌碼的應該是自己,封候拜將的也應該是自己,憑什麼他吳三桂帶着關寧軍進城後,就全都成了他的?

“不甘心,我不甘心......”

高第也明白自己手下東拼西湊的這一萬多人戰鬥力如何,吳三桂手握關寧精銳,掌控山海雄關,所以能對各方勢力的招攬權衡利弊。

相比之下,高第更像是個無家可歸的人,手裡這點力量根本不算什麼,一個翻手就可能被滅,甚至連個浪花都掀不起來,所以急於找到自己的靠山。

除了一萬本部以外,高第所能調動的只有幾萬義勇,在他看來,這點人數面對十萬的大順軍,就連守關都不夠,又怎麼能出去援救其他人。

眼下,高第找到的靠山,正是擁魯王在南京監國的齊王王爭。

一方面,齊王是正統,崇禎帝遺旨親封,另一方面,僅僅從給關寧軍贈送的物資來看,眼下的齊軍家底殷實,確實比大順軍要強上很多。

щшш●тт kan●℃o 既然已經歸順了南京朝廷,那高第就要暗自爲自己考慮了,前段時間祁耀武曾派人來找他,暗中許諾以定西侯爵之位,並且說了一些不能讓外人知道的悄悄話。

這些話高第全都聽在心裡,默默記來,這個時候忽然想起來,讓他不寒而慄的同時,又覺得是個巨大的機遇。

吳三桂手握關寧軍三萬精銳,的確是一支不容忽視的軍力,而且這支關寧軍不像自己部下這一萬兵馬,說裁就能裁,那可都是隻聽吳三桂命令而不知王爭的私兵。

齊王不會忌憚高第手下這些雜兵,但要是說絲毫不忌憚吳三桂手裡的關寧軍,就連高第自己都不信。

把話說白了,祁耀武向高第傳達的意思,就是齊王對吳三桂的死活其實並不關心,對關寧軍的存亡與覆滅,一樣是毫不在意。

那麼放眼這天下,齊王在意的是什麼,只有山海關這座雄關的主人是不是自己,自己要是守住山海關獻給王爭,獎勵定然異常豐厚。

祁耀武派來的人,當時分析得條條是道,說就算吳三桂此次戰死在關外,關寧軍隨之全軍覆沒,齊王最多也就是明面上斥責一下,根本不會爲此多說什麼,更不會懲處高第,因爲他這可是幫助解決了一個心腹大患。

仔細想想,倒還真是這麼個道理。

不知不覺,高第手心都有些出汗,要是自己拒不出兵,關寧軍勢必損傷慘重,吳三桂會因此憎恨自己。

不過這麼一來,高第就能借此向王爭表示赤誠忠心,自己的靠山成了當今齊王,吳三桂會怎麼樣,這些都已經不再重要。

幫助齊王解決吳三桂這個麻煩,正是祁耀武許諾高第今後飛黃騰達的捷徑,也是高第人生的分岔口。

話說回來,帶領這兩萬大順兵的將領和高第算是老熟人,一個是密雲總兵唐通,一個是冀州總兵白廣恩,都是從前崇禎皇帝委以重任的大將。

鬆錦之戰,齊軍撤退後,官軍立即成了一盤散沙,王樸跑的最快,緊隨其後的就是唐通和白廣恩幾人,這幾個人膽小如鼠,歸降大順也在情理之中。

高第甚至想着要不要替齊王招攬這兩個人過來,但回頭再一想,覺得還是算了,這守住山海關的功勞很大,但人多分起來,可就不大了。

是爲了兄弟情義而出關送死,還是遵從齊王的暗許,間接的害死吳三桂和關寧軍將士,這是高第一生中最難的抉擇。

答案異常明顯,散發着讓人無法拒絕的誘惑。

遵從齊王,會得到自己想要的,像是侯爵之位,開朝功臣,這一切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眼下似乎都唾手可得。

高第不斷安慰自己,自己要尊奉南京朝廷的意思,而且也要爲關上的兵士和義勇們負責,爲自己的家人着想,所以是不得已而爲之。

“關緊城門,不許放一個人進來。”

高第下這道命令的時候,聲音都在顫抖,把總甚至以爲自己聽錯了,驚愕的想要得到確認,但迎來的卻是高第憤怒的咆哮:

“沒聽清嗎,我說關閉城門,再不去砍了你!”

“是是是!”

把總渾身一個機靈,心道真是見了鬼,平日性子溫和的軍臺這次卻這麼暴躁,趕緊下令將城門上閘。

這上閘的聲音許多人都不是第一次聽,白廣恩遠遠聽見了,就指着關城上笑起來:

“高第這傢伙應該是怕了,要不要趁勢攻上去?”

唐通哈哈大笑,聽見這話後卻趕緊搖頭,拽住白廣恩,生怕這貨一個犯渾衝上去,他附耳過去低聲說道:

“兄弟,難道你忘了,咱們身後的可都是老營!闖王的意思是封住後路,不讓援軍進入石河,咱們就算下令,這些人怕也是不會尊行。”

這話倒是提醒了白廣恩,他連連點頭:

“你這話說得對,是我犯糊塗了。”

此刻跟在自己身後的人,其實大部分都只是名義上尊奉而已,全都是李自成多年征戰積攢下來的勇悍之輩,大順真正的嫡系部隊。

要是自己稍有違抗李自成的舉動,怕立即就會被一擁而上給抓起來,到時候可就鬧了大笑話,面子往哪擱。

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六十八章:迴歸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圍 崩潰 擊斃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一百七十六章:霹靂手段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九十章:指點江山
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六十八章:迴歸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圍 崩潰 擊斃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一百七十六章:霹靂手段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九十章:指點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