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

“嫩孃的,劉四,你小子又站歪了!五文河寧海洲都用命趟過來了,日常操訓你咋還是站不齊?”

“那個誰,劉四再歪你就狠狠的踹他!”

“別!我錯了還不行。”

九月份中旬的膠東,已經有絲絲寒意,不過軍營中正在操訓的軍士們可沒有這種感覺,都是熱汗淋漓。

相比於戰前,現在王爭對於他們的操訓已經更上一層樓,較高強度的操訓讓士卒們根本感覺不到任何涼意,甚至有人光着膀子,此刻正是鄧黑子在訓人。

劉四生的一副粗狂模樣,不亞於董有銀,臉上一圈大鬍子,這時候臉上一紅,應該又被發現了有點不好意思,還好臉有點黑也看不出來紅色。

不知爲何,操訓簡直成了劉四的夢魘,不是不用心,但他就是站不齊。

趕緊朝裡面挪了一步,劉四嘿嘿一樂不再說話。

黑子也明白,這不是劉四的錯,五文河水門戰的時候他可是看的清楚,劉四衝的比任何一個人都要靠前,在十幾個什長之中的表現也是相當出色。

“劉四,你去屋裡一趟,王千總找你有事兒商量。”這個時候,黃陽從屋裡出來,遠遠的朝這邊喊了一句。

黑子答應的比劉四都快,趕緊踹了一腳。

“千總找你一定是有要事,趕緊去,別耽擱了大事,回來再收拾你。”

“嘿嘿,知道了。”

劉四也是第一次被王爭單獨叫過去,有些驚訝的同時也是不敢耽擱,一溜煙的跑進屋子裡,進門後看見王爭坐在那揉頭,遂試探的問了一句。

“千總~,俺來了..”

“哦,四兒啊,我聽黑子說你小子操訓老是站歪?”

劉四嘟囔一句,見到王爭看過來也不敢怠慢,一臉的苦笑:“千總,我..我這...實在是站不齊啊...”

“不礙事,我找你來是爲了另一件事,想把你派到五文河去,不知你可願意。”

劉四身爲什長,自然知道五文河水寨明着還是水匪,暗地裡卻是自家地盤的事,聽了這話後臉上止不住的露出驚喜。

“千總,這你可就找對人了,俺劉四操訓站隊列是不行,但出去賣命沒說的,有什麼需要知會俺一聲,就算是油鍋也給你趟一遭!”

王爭的臉上露出滿意的神色,也是笑道:“我要你趟油鍋做什麼,五文河只有黑魚一個人總是有些不放心,你帶着這封手信交給他,之後沒有我的命令,你就先留在那,協助黑魚掌管五文河。”

劉四大老粗一個,根本不懂王爭什麼意思,嘿嘿笑着接過手信,抱拳道:“千總放心,俺一定將信帶到黑魚兄弟手上。”

“行了,你今天的操訓就不用去了,回去好好收拾收拾。還有,你老孃是義井莊村民中年歲最高的,走之前陪着好好說說話,這點銀子雖然不多,但給你回去添補些肉食還是夠的,明日準備好了來找我。”

說到老孃,劉四眼中有些溼潤,接過銀子後重重的點頭,有些感激。

“俺知道了,以後老孃還要千總多幫忙,她老人家腿腳不好。”

“嗯,大夥都是義井莊的,這點事即使我不說,有銀和黃陽他們也會多去照顧,我也會常去看看。”

劉四哽咽不已,擦了擦鼻涕,抱拳道:“這俺就可以放心去了!”

此次王爭升爲千總,也算做是文登營的三把手。

麾下也擴充到了三個哨的兵額,但是王爭現在都沒有招募新兵,原因一是兵源地還沒有選好,王爭不想在文登招兵,想要過幾日去寧海轉轉再說。

二是軍械糧餉依舊沒有着落,五文河繳獲雖然不少,但也不能撐很久,這段時間裡裡外外的也花了不少。

王爭現在的兵都是義井莊的爺們,再招兵就不能和他們一樣不用給餉銀,這個年代當兵要餉,天經地義。

招兵後的餉銀還是一方面,衣甲軍械營盤樣樣都需要銀子來填,那點繳獲只能撐一段時間,需要想個周全的法子再動手。

正想着,忽的‘哐啷’一聲,一人推門而入,看過去卻是吳惟忠的家丁,這家丁帶來了一個王爭等待已久的消息。

在這些日子裡,吳惟忠和韓大虎終於商量好。

若是在平日,現在的知州王得樂可是個寶,整日都忙着見各方士紳與各地文武官員,是不會見王爭這個小小的千總的,即使掛着署指揮僉事的頭銜。

他們二人打聽到,三日後便是王得樂三十八歲的生辰,那一日王得樂將在州治內大宴親朋,各方人員都該到場,這是王爭最可能見到王得樂的法子。

說起來,王得樂也是一個悲劇人物。

他於萬曆二十九年鄉試第一,高中解元,當時的他可謂是意氣風發、如魚得水,與所有文人一樣,王得樂也曾幻想自己能“連中三元”,但是接下來他的人生卻不如意,更加是連連觸黴了。

會試屢考不中,這一來二去的耽擱了七八年的時間,最後也沒考中,這才徹底放棄,先後在幾地幹了知縣等,官場沉浮數年。

前段時間打聽到寧海知州董成平升入蓬萊,繼任又是空懸,就開始不斷找人託關係,總算是來到寧海州這個其他人都不願意來的極窮之地做了一個知州。

本來以爲這輩子就這樣了,未成想卻撿了個寶地,這讓以往別人愛搭不理的王得樂整天做夢都要笑醒。

最近的時日吳惟忠和韓大虎打聽到,王得樂有一個最信任的一個家僕,甚至到了看其爲家人的地步。

這個家僕名爲孔正,在萬曆年間就陪王得樂鄉試、屢次會試,苦寒數年,直到現在終於開始享福,總歸是有些貪心的。

收了吳惟忠的兩百銀子,打包票說會讓王得樂見王爭,這樣一來,周圍上下都被買通,剩下的就只是王爭自己了。

通過這件事,也讓王爭看清了明末的官場,真是到處都散發着腐敗貪婪的氣息,衛所的武官隨隨便便就可以花錢買,雖然沒有什麼職權,但怎麼說也是朝廷的官。

那些花錢上來的人又有幾個是有真才實學,多半隻是尸位素餐之輩,爲了撈銀子而花銀子罷了,這樣的官場,怎麼能打贏剛剛崛起的韃子。

比如現在的大同總兵王樸,韓世猛戰死大淩河後,王樸就是花錢納級買了大同鎮的總兵官,搞的大同鎮烏煙瘴氣。

在後來決定明清雙方命運的松山之戰中,王樸也不負厚望,第一個帶着大同官兵逃跑。

這先頭一開,便導致當時甚至是佔據稍許優勢的明軍全盤崩潰,爭相潰逃。

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五十四章:震懾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六百零三章:建立大齊,開元彰武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一百九十二章:這不是海盜!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六十八章:迴歸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一百零八章:昌尤一怒違軍令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九十九章:倭寇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
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五十四章:震懾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六百零三章:建立大齊,開元彰武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一百九十二章:這不是海盜!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六十八章:迴歸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一百零八章:昌尤一怒違軍令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九十九章:倭寇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