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

黃陽想了想,沒提出什麼異議。

既然已經決定要實行這個均田免賦的政策,首先就需要重新丈量土地、分配土地,這些都是準備工作,正好可以在第一步打通濟寧商路時完成。

管清天反應也很快,王爭明顯是對這個事十分支持,那他也就沒必要抱着死規矩不放,緊跟着便提出一點異議。

如果按照每戶的實際人口分配,還要避免一個人名下的土地不能太多。

王爭點頭同意,決定每戶每人的名下田畝不能超過四十五畝,這也是防止土地兼併的需要。

其實真正算起來,王爭的下轄有足夠的荒地提供給百姓們開墾。

然而能耕種的田地大多數都握在鄉紳富戶的手裡,等打通商路後,也就到讓他們吐出來的時候了。

黃陽說道:“平日巡城的時候,不少兵士都說城中太多人無事可做,雖然不出亂子,但他們一直這樣無所事事不是辦法。這下好了,只要他們願意來,咱們完全可以劃分一塊地給他們,反正也不徵稅,讓他們自己去折騰算了。”

王爭吩咐一聲,管清天派小吏取來田畝的賬冊。

抱着文冊一算,僅僅是養馬島附近的金山左地界,未開墾的荒地就要有接近三百五十萬畝,其餘威海、成山所、海陽所等地的荒田加在一起就有更多。

現在擔憂的不是荒地不夠,而是怕到時候去墾荒的人手不夠!

王爭拿來文冊後也是不斷點頭,看來自己下轄的地界還是有很大的墾荒空間,除了乳山之外,其餘絕大部分都是平原地區。

五文河、金水河、大沾河、昌水幾條大河枝脈灌流其間,水源也並不是問題,只要人手足夠,開墾出百萬以上的田地肯定是沒什麼懸念的。

這樣的土地面積,足可以養活幾萬人了。

事實上,王爭對目前治下的真實人口有很大程度的擔憂,其餘衛所還沒有功夫去細看。

不過僅僅是金山左目前的人口,也只是勉強達到一萬人,這還是近兩年王爭掌管後好轉,其餘的靖海、成山等地想必還不如金山左。

這樣的情況下,挪騰空間非常大,已經可以預見,來年墾荒時的人手將會嚴重不足,吸納接收幾萬乃至十多萬的流動人口,根本不成問題。

王爭曾問過韓大虎,經過孔有德兵亂的折騰,登萊兩府的百姓逃的逃,死的死,實際人口肯定是沒有一百萬人。

整個山東的實際人口據說在天啓年時曾達到一千萬人以上,不過這麼些年過去了,山東戰亂不斷,到眼下的崇禎十年,王爭保守估計,最多也就在七八百萬人左右。

這麼點人想要開墾整個山東的荒田,那是萬萬不夠的,需要從外地吸納接收流民,也就是把北方各省的流動人口吸引到山東來安家,均田免賦令對他們來說就是天大的誘惑。

管清天也沒有意見,只是謹慎的問道:

“將軍,一旦發佈了均田免賦令,外省流民定然蜂擁而來,是否同樣按照李公子定下的標準實施?”

王爭聽到後沉吟半晌,說道:

“要加上一點,到時各地的流民錯綜複雜,規定每戶身高在四尺以上的才能開始領田,其餘的都按同樣標準實施。”

管清天有些疑惑:“將軍,爲何不是規定年齡,這樣也好詢問記冊。”

王爭說道:“那是太平時的規定,眼下戰亂連年,就要有對應的措施,規定身高記冊便於統計,根本沒有作假的可能。”

年齡是隱性的,到時候若是來了一羣流民,有遼東的也有中原的,有老實巴交的莊稼漢,也有偷盜爲生的毛賊,成份錯綜複雜根本辨識不得。

就連地方籍貫都不知道是真是假,還要靠口音才能確認一部分,至於年歲,那等虛無縹緲的東西還不是他們說多少就是多少,誰知道他們的年齡到底多大。

黃陽讚道:“確實!只要他們往那一站,夠不夠四尺,只要不是青天白日的瞎子都能瞧個仔細。”

一般十幾歲的半大小子就有四尺高了,這時候的農戶家裡,這麼大已經可以下地幹活了,再小可就是五六歲的娃娃了,娃娃給他們分田也沒什麼用。

李巖見幾人討論的熱切,也是忍不住說道:

“丈量可不是個輕鬆的事情,一定要劃分清楚,還要及早開始準備,也要儘早向將官們透露口風,免得到時反應不及。重新分配田畝,均田免賦,到時候可就不是寧海州城一地的事了。”

管清天滿臉擔憂,來回轉悠幾步,說道:

“李公子說的不錯。到時候各個衛所、村莊的田畝制度都要改變,受到影響的可不僅僅是鄉紳,就是一些衛所的軍將手裡也都有佃農和官田,怕不會輕易的善罷甘休了。”

“萬一生了兵亂被朝廷知道,那可......”

王爭定坐如常,不緊不慢的看了看幾人,神態自然道:

“難道你們怕了?”

李巖微微一笑,躬身道:

“只要是有將軍支持,有文登營鎮守,小生什麼也不怕。”

聞言,黃陽則是冷哼一聲。

“憑他們手裡那些鳥兵,又能掀起什麼風浪!就算他們不鬧事,咱們不是還要帶兵去找他們,把他們手裡握着的田地都一畝畝的摳出來,交還給窮苦百姓!

王爭不擔心是有原因的,現如今他屬下的鹽丁系統已經普及成熟,不是一朝一夕暴動就能動搖的。

最下層的關口遍佈各地,每個關口都有十幾二十個鹽丁輪流查緝,往上一層,又有星羅棋佈的莊子修建在衛所周圍,監管着衛所的朝廷軍兵一舉一動,只要是有絲毫的異動,第二天就會飛報到王爭桌上。

再往上,每個地區都有一個大頭目統管全部的地方鹽丁,如金山左的牛平亮一般,這些人都對王爭最爲忠心,什麼命令都是貫徹實施。

最上面,六支嫡屬參將王爭的鹽丁大隊把控要地,幾月一輪防,互不統屬又互相支援。

王爭手下的鹽丁形成緊密的四級天網系統,爲他監管各地的大事小情,履行官府盡不到的職責,維護各地百姓,每天都有文書不斷飛入寧海州城參將府。

本週打賞名單:esp686(1300幣),都是不是哥(700幣),瘋狂的土豆花(200幣)。

月票名單:白雲過隙01(2月票),當世自逍遙(4月票),雪落話音(2月票),ququ(1月票)、瀟瀟毫客(2月票)、沙丁魚(2月票)、exp686(2月票)。

有些由於作家助手原因未能顯示,石頭道一聲抱歉,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厚愛!

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一百零一章:赴任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四十六章:納級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五十四章:震懾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
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一百零一章:赴任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四十六章:納級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五十四章:震懾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