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

“你是登州營的朋友,何來放你一條生路之說?”

王爭笑了笑,彎身扶起渾身顫抖的趙滿融,又是說道:

“趙家的田畝,我王爭只要六成,而且是按照市價花銀子購買!”

這顆重磅炸彈放出去,不僅被扶起來的趙滿融驚愕的看着王爭,滿臉的不可置信,周圍那些神色蒼白的大戶們也都是議論紛紛。

沒過多久,一個身穿紫色綢袍,胖的有些發福的中年人出來說道:

“王總鎮此言可當真,按市價購買,那登州營可是要大出血啊。”

聞言,王爭隨意的點點頭,緊跟着說道:

“不僅如此,各位手中因災害而荒蕪廢棄的土地,若是不想轉賣,不想出資出力來複耕的,都可以與登州營合作!”

“在家裡坐着等銀子到手就是了,一切都由登州營來辦!”

隨着王爭面色和眴下來,二層的氣氛也是越來越輕鬆,方纔那種令人窒息的感覺消失不見,大戶們放鬆下來,嗡嗡的聚在一起出聲討論。

濟南府的荒地,眼下可還有近兩百萬畝,除去各家各戶轉到王爭名下的那些,剩下的也要有近百萬畝。

這些田地由於連年的兵災和旱災早就是成片的荒蕪,倒不是在座的不想復耕,只是這麼去做投入太大,賺取的那點銀子與投入照着一看,根本不成正比。

從最底下的佃戶、種籽,到採買牛羊、打井灌溉等一些工作,都是要他們花銀子來準備,況且這田地荒蕪下去容易,想要復耕起來卻沒那麼簡單。

退一步來說,即便所有條件都滿足,荒地成功復耕,但眼下這種兵荒馬亂的年頭,就算東虜韃子一時半會打不進來,其餘的官軍和賊寇經過了一樣是個災難。

這些大戶們可是一點保護能力都沒有,手裡的家僕欺壓窮苦百姓還行,遇到窮兇極惡的官兵立刻都成了綿羊,到時候被毀於一旦,投入的銀子全都會打水漂。

崇禎即位以來,年年都有大災,而且這種災難隨着時間的推移是更加頻繁和長久,莫說山東,北方各省的農田一樣在成片成片的絕收。

在這種連年的災難下,別說最底層的平頭老百姓,就是一些中小地主階級都受到影響,破產的也有不少。

這點王爭深有體會,現在自己手下就有不少子弟原來是大戶人家子弟,破產後變成流民,最後輾轉來到登萊兩府的。

王爭笑眯眯的靠在欄杆上,這種先給個下馬威,然後再攤派甜棗的功夫,他早已是運用的爐火純青,見大戶們商量的熱鬧,他也沒有多說。

“按照王總鎮方纔所說的,大家的田畝只需要轉售六成,其餘四成依然留在我等的名下,而復耕、組建田莊的一切事宜都由登州營來管?”

“王總鎮,敢問那買賣六成田畝的銀兩,登州營是實銀到付,還是打銀票收據?”

“王總鎮,登州營真的能保證大家名下田畝不受外賊侵擾嗎?”

“王總鎮,......”

現在這些大戶們已經有些放鬆下來,注意力完全放在王爭方纔提出的政令上,正在爭前恐後的問一些十分關注的問題。

王爭聽到後也是來者不懼,一一仔細的回答起來。

大約兩炷香的功夫,王爭嘴都有些說幹,那些大戶們再沒有想問的話要說,經過方纔的斟酌,不少人都滿意的笑起來,覺得這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登州營的戰鬥力有目共睹,五千員戰兵在山東內已經是所向無敵,再加上那不知數量的正兵,輔兵和鹽丁,又有哪裡的官軍和賊寇敢觸摸虎鬚?

就算是東虜韃子入寇,遍觀各省官軍,山東的登州營也是唯一在一場戰役中斬獲三千級以上的。

這種種實打實的戰績,也是登州營令大家放心的原因之一。

在這樣的年頭,能保留一些土地在名下,而且又能產出糧食往外提價售賣,這已經是不敢想象的好處。

況且,原來的荒地佔地極大,即便留在大戶們的名下,他們也沒有能力管理,莫不如轉賣到山東總兵王爭的名下賺取銀兩外快,何樂而不爲呢。

以登州營如今的能力,要想建立一個濟南府內的莊田系統已經相當簡單。

不久之後,軍議司下轄的各分署、巡檢司下轄的各分署以及登州營的正兵軍營都會先在濟南府的大小城池建起來。

鹽丁巡街護衛鄉里,正兵駐守各地城池,登州營分派軍將往各地鎮守的一系列動作將在濟南府開展,這已經是大勢所趨。

登萊兩府眼下的靖平印證了登州營這種政令的有效之處,其實許多百姓都在盼着登州營儘快開始大動作。

登州營可不只是各色各樣的兵丁,除卻這些人以外,內部同樣包含各色各樣的人員。

下到各地蜂擁而來的流民難民,上到一些破產的大戶子弟與失意士子,都將在登州營系統內部找到自己的去處,有巨大且廉價的勞力可供使用。

僅從這點上來說,登州營管理莊田就要比這些單打獨鬥的縉紳大戶們強出百倍。

這些大戶們認定自己會在這種聚耕田莊的政令中得到好處,而且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沒多久便紛紛喜笑顏開的去辦理轉賣手續。

一場宴會,王爭兵不血刃的拿到了一百多萬畝的荒地,這讓登州營內部有些緊張的田地頓時寬鬆下來。

消息傳出去以後,不少人都爲新任山東總兵的手段折服,得到普通百姓和地主階級一同支持的軍隊,這還是頭一次出現。

話說回來,整個大明的文武將吏,都是出自於這些大戶人家和勳戚子弟,所謂的貧苦出身在永樂盛世、萬曆中興這種年代纔有。

登州營殺雞給猴看,其實只是爲了後續的政策能貫徹實施,只要實行下去,時間會告訴這些勳戚和大戶們答案。

眼下的崇禎年間,文官入仕的路子幾乎都被東林黨把持住,這種貧寒出身的官員用百不存一來形容也是毫不誇張。

不是東林黨士人幾乎都別想出人頭地,反觀,若是東林士子,則可以在官官相護之下平步青雲。

這些王爭也明白,只有在這個較富裕階級下的子女們,纔有精力去學習一些別的東西,那些貧寒子弟就連吃飯都成問題,哪裡還有心思學習各種知識。

其實說些實話,登州營自從成立以來,就一直有一個缺陷暴露出來,到現在這個問題也沒有解決——那就是“人才短缺”。

即便王爭通過軍議司不斷引進落魄文人爲自己效力,但依舊是遠遠不夠。

眼下的登州營系統中,最上層幾乎都是粗狂出身的軍漢,在這種兵荒馬亂的年頭,這些人在登州營以軍功爲主的政策下迅速從草根平民崛起,成了手握實權,統兵一方的武將。

他們也是登州營能連戰連捷,達到眼下地步的最主要功臣。

但是在王爭看來,這些人多是操練兵馬,上陣廝殺有餘,真正亦文亦武可以獨鎮地方的,除了黃陽、鄧黑子、高亮、董有銀四個人之外卻沒有幾個。

王爭經常是拿着文冊左挑右找,即便這樣也很難尋到一個真正放心的武將去獨自鎮守地方。

這就是登州營面臨的人才窘境,這種狀況王爭早在登州府做副總兵的時候就有所發覺,之所以創立“軍議司”就是爲了引進落魄的文人士子與軍將互補。

起初軍議司成立後,這種問題得到了暫時性的緩解,王爭也就不放在心上。

但是到了崇禎十二年的六月末,軍議司還是最初在登州府成立的規模,只有三個分處,幾百個吏員。

這相對於整個山東省來說,已經遠遠不足,全面改變迫在眉睫。

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一百九十二章:這不是海盜!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五十二章:反轉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六百零三章:建立大齊,開元彰武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一百零四章:討餉明神宗平倭詔第三百八十二章:傳奇山東
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一百九十二章:這不是海盜!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五十二章:反轉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六百零三章:建立大齊,開元彰武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一百零四章:討餉明神宗平倭詔第三百八十二章:傳奇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