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

山東,守備......

聽到這些話的祖克勇心中那塊巨石總算是放下來,哈哈笑着拍了拍尹德功的肩膀,感受到肩甲的份量,順口說道:

“尹兄弟想必是劉總兵麾下的家丁隊官吧!”

聽到這個話,尹德功與周圍幾名隊官互相對視,也是大聲的笑了出來,直笑到祖克勇等人露出一副不明所以的神情,這纔是開口道:

“現在山東不是劉澤清那慫蛋當總兵了,俺家大帥叫王爭,前段時間受了朝廷封賞,已經是都督府的右都督!”

五軍都督府右都督,距左都督的武人至高榮勳只有一步之遙,雖說是個虛銜,但確實當得大帥稱謂,不過祖克勇左思右想,卻依然搞不懂這王爭是哪裡的將領。

這次增援的既不是孫傳庭、洪承疇這種天下聞名的督師幹臣,又不是曹變蛟、吳三桂那種猛人,甚至就連馬科、王樸那些九邊大帥都不是,竟然是一個從前聽都沒聽過的小人物。

見到對面遼東士卒驚奇的眼神,尹德功不知道對方在想什麼,只是以爲他們想起山東軍的筆筆戰績而心生羨慕。

過了一陣,尹德功打破沉寂,大聲道:

“大帥說錦州城被圍了一年多,你們聽不見這些事情也是理所應當!”

щшш☢ тt kān☢ c○

祖克勇擺擺手,呵呵一笑表示沒什麼,緊跟着卻忽然忐忑起來,四下看了一眼,張口說道:

“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尹兄弟,咱們還是回城內見將軍細談吧!”

祖克勇說完,他身後的家丁隊官也是笑着說道:“是啊,將軍要是知道朝廷來了援兵,說不定有多高興呢!”

可這時候尹德功卻毫不猶豫的搖搖頭,立刻正色說道:

“不行,大帥給的軍令就是守着這一片,要是俺擅自走了讓韃子援軍過去,東南大營那邊可就不好打了!”

聞言,祖克勇點點頭表示理解,忽然又想起什麼似的,張嘴問道:

“尹兄弟,你們在打什麼,方纔那些炮聲可是你們山東軍搞出來的?”

祖克勇“哦?”了一聲,悶聲回答道:

“你們遼東軍還不知道?俺山東軍的弟兄們正在攻打韃子的東南大營,方纔那炮聲,就是火器營搞出來的!”

說到這裡,尹德功面露可惜之色,冷哼着道:“就是沒讓俺抽到圍攻的籤,不然......”

尹德功的話好像得到了大多數山東軍兵士的贊同,而祖克勇身後的那些遼東軍士卒則是面面相抵,不明白這些中原人在想什麼。

他們和韃子打了十幾年,起初還有不少立功心切的將領帶兵出戰,但卻沒有幾個能活着回來的,即便是守城,韃子的戰鬥力也非常恐怖,往往都是敗多勝少,根本不是剿剿流寇可比,怎麼這些人說起來就好像白送的軍功一般,根本沒在他們臉上見到害怕的樣子。

當下,祖克勇對這支山東軍能否成功解圍已經不太看好。

其實山東兵早些年在劉澤清的統領下,雖然沒什麼大敗,但也基本沒有任何勝利,基本上遇賊就逃,若是聽到東虜入寇的消息甚至都要跑到邊境去躲。

那次多爾袞帶着兩白旗從山東境內路過,身爲山東總兵的劉澤清不僅沒阻擋,反倒藉着“肚痛”的名義一路往南行軍,直跑到日照境內才停下。

在祖克勇和這些遼東軍士卒心底,這些中原來的援軍其實都是不堪一擊,可總比沒有強。

要說稍稍能打一些的,也就是秦良玉的白桿兵,盧象升的天雄軍,李輔明的山西兵等寥寥數支。

至於這山東的兵馬,則是被他們排到了最末尾,從前劉澤清給人的印象並不算好,不少人都戲稱其爲“逃跑將軍”,足見此人貪生怕死。

這可能是朝廷唯一的一支援軍,統率王爭卻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年紀輕輕竟然取代劉澤清,坐到了五軍都督府右都督的高位。

要說他是以戰功升遷,祖克勇是不信的,劉澤清在山東多年不是那麼輕易就能搞下去的,所以極有可能是北直隸的勳戚子弟外放來歷練。

不過這個王爭作爲勳戚子弟,少見的沒有貪生怕死,反倒領軍出關相助寧錦,就算有些自大,就衝這種勁頭也委實他值得結交一番。

想到這裡,祖克勇下定決心,抱拳說道:

“那就請尹兄弟派人領路,友部有難,遼東軍義不容辭!”

尹德功哈哈一笑,叫來一名標兵,說道:

“恕尹某有軍務在身,就不遠送了!”

......

“砰——”

此刻,在錦州城東南的清軍大營內,這樣一聲微弱的銃響夾雜在震天的喊殺聲中,沒有人注意到,但是卻有一名蒙八旗的韃子兵轟然倒下。

這韃子倒下後,露出被擊倒在地上的山東軍斧槍手,他爬起來感激的看了一眼那鳥銃手,見對方點點頭,這才轉身挺着斧槍一頭扎進戰團。

王爭彎下腰,單手握着家傳的那柄鋼刀,看着前面衝來的那些漢軍步卒,不僅不怕,卻隱隱有些憎恨和興奮。

要是天底下少一些這樣賣國求榮的漢奸就好了。

王爭舉起鋼刀,在周圍山東兵驚訝的目光中躍然而上,猛的一腳將一名漢八旗步卒踹倒在地,緊跟着手中鋼刀轉了個花,朝下扎去。

“噗嗤......”

這漢八旗步卒只能是眼睜睜看着頭頂的鋼刀越來越近,最後在他小腹中來回亂攪,這種扎心的疼痛總算是讓他抑制不住的發出慘嚎聲。

可這個時候他才發現自己有多麼渺小,就連臨死的慘叫聲都沒能激起絲毫水花,這八旗漢兵眼前忽然晃過無數道畫面,終於頭一歪昏死過去。

看他臨死的神情,既有深深的恐懼,又帶有一絲悔恨。

輕易擊殺這個僞韃子兵後,王爭突然感受到側面襲來的勁風,下意識舉刀橫擋,只聽“鏘”的一聲,一抹火花在戰團中陡然出現。

那名手持巨刃的漢八旗參領哈哈一笑,彷彿遇見到下一刻對方驚訝自己的大力而屁滾尿流逃走,可惜,事實總是與願望相反,緊跟着一柄鋼刀狠狠插進他的身體。

將刀從這名參領身體抽出來,王爭沒有理會連帶出來的一飈鮮血,卻是馬不停蹄的在他脖頸上劃出一刀,繼而飛快的一腳踹過去。

這參領倒在地上的時候還不明白,剛剛明明是自己先出刀,對方只有勉強招架的功夫,可爲什麼他的動作這麼快?

這問題只能留着到陰曹地府再問了,因爲王爭現在已經衝到了幾步開外,在三五個漢八旗步卒的圍攻中游刃有餘。

將身邊最後一個僞韃子兵砍倒在地,王爭踩在他們的屍體上,單手舉刀,高聲喝道:

“山東軍,殺!”

“殺!殺!殺!”

身爲主帥的王爭居然在戰場上如此勇猛,那些後面的山東軍兵士還管什麼其它,紛紛挺起血雨槍林,大喊着殺賊邁步前進,遇見的敵人無不是倒在血泊之中。

不過這衝鋒雖然看似無序,但卻也有規劃在裡面。

黃陽、董有銀、高亮、鄧黑子每人負責一個方向,而全卓帶領的騎兵營則遊走在周圍彌補缺漏或追擊潰逃,力求不讓任何一個韃子漏網。

這場戰鬥來的突兀,但結果卻讓明軍各部大振。

崇禎十四年十月初二,同幾年前的赫圖阿拉大捷如出一轍,王爭率山東軍兩萬餘人悄無聲息的在錦州城外出現,繼而連夜猛攻清軍設在錦州城東南的大營。

激戰一夜,東南大營內蒙八旗八千,漢八旗四千,以及周圍不斷增援的清軍總計三千餘人,幾乎是無一逃脫。

後來遼東軍副將祖克勇率部兩千出城馳援,同樣趁勢擊斬清軍首級三千,那一夜,錦州城外屍橫遍野,喊殺聲直持續到第二天一早才宣告平息。

位於錦州城北面的濟爾哈朗聞訊,立即派滿洲正紅旗增援過去,卻發現明軍早已撤進城內,只是剩下戰後的一片狼藉。

消息傳到關內,天下震動。

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二百一十二章:勢如破竹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六十八章:迴歸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圍 崩潰 擊斃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第一百九十二章:這不是海盜!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五十二章:反轉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
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二百一十二章:勢如破竹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六十八章:迴歸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圍 崩潰 擊斃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第一百九十二章:這不是海盜!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五十二章:反轉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