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野豬皮要膨脹

遼東,赫圖阿拉,和幾年前相比較來說,這裡儼然已經有了一國之都的景象,這些年來努爾哈赤東征西討,南征北戰,先後將海西女真的烏拉,輝發,哈達三部兼併,如今也只剩下了一個葉赫女真仗着有大明朝撐腰,還能苟延殘喘。

不過布塞和納林布祿先後病逝,繼位的布揚古顯然沒有他老子那份能耐,部衆逃散的事情時有發生,努爾哈赤之所以還留着葉赫,不過是心中尚且顧忌着大明朝廷罷了。

眼下的情況,卻又不一樣了,之前舒爾哈奇仗着李成樑的勢,另立營地,居然吵着嚷着要獨立,努爾哈赤雖然打壓,卻也不敢不顧李成樑的臉面,畢竟女真人臣服大明朝,已經兩百多年了,那個龐大帝國就好像一塊巨石一樣壓在努爾哈赤的心頭,始終都搬不開,擴充實力,他自然沒二話,可要是真個舉兵造反的話,他還真沒有這樣的膽量。

不過舒爾哈奇不夠走運,他確實給自己找了一個好主子,只不過這個主子自家的屋頂都是千瘡百孔了,哪裡還有心思去幫着他撐上一把傘。

朝鮮鬧倭寇,四川那邊也不太平,再加上各地天災不斷,大明朝自己都是一屁股的大糞,自然也就沒時間去看顧,舒爾哈奇這條忠犬了。

如今舒爾哈奇被囚禁,阿爾通阿這個吵着鬧着要自己當家作主的小輩也掉了腦殼。原本兄弟兩個說了算的建州女真,到如今就只剩下了努爾哈赤一個人的聲音,他豈能不爽。

可是努爾哈赤這邊剛剛膨脹起來,就有人跳出來給他找麻煩,不是別人就是布揚古。

如今建州女真的疆域增大,兵馬增多,當然這顯然是大明朝朝廷願意看到的,朝廷意在女真各部勢力相當,相互牽制,彼此攻打,以夷治夷。

如今建州勢盛,烏拉,輝發,哈達三部被滅,葉赫也是衰落不堪,好不容易扶持起來的一個舒爾哈奇,還沒等着汪汪叫上兩聲,就被努爾哈赤一頓亂拳給揍到西天去找如來佛祖述說冤枉去了。

李成樑也是一籌莫展,以夷制夷,沒有蠻夷了,還怎麼制,好在葉赫女真死而不僵,於是李成樑便又動起了心思,打算扶持葉赫,以圖他能與建州對立。

葉赫貝勒布揚古偏偏是個不長進的,覺得自己有了大明朝的支持,這下該沒人敢招惹她了,頓時又洋氣起來,打算聯合蒙古,拉住大明朝,共同孤立打擊努爾哈赤。

布揚古的想法是好的,他這邊上躥下跳的,天天給努爾哈赤添膈應,努爾哈赤卻根本就沒把布揚古當回事兒,由得他去。

努爾哈赤不願意搭理布揚古這個跳樑小醜,可是手底下人不答應了,第一個跳起來的就是安費揚古:“大汗!布揚古如此猖狂,讓我建州受辱,當討伐葉赫。”

扈爾漢到底要老成持重一些,並不贊同安費揚古的建議,道:“葉赫張狂是因明朝公開助兵,如今還不是和明朝兵戎相見的時候!”

安費揚古聞言怒道:“今日不行,明日不成,難道要坐等明朝皇帝把天下送到大汗的手中不成,現在我們兵馬增倍,當出征大明。”

努爾哈赤雖然膨脹,但是畢竟還沒到不知好歹的地步:“如果單獨討葉赫,必能勝,但是明兵助戰,不是讓自己前後受敵了嗎?如果徵大明,可破城得其人畜,但我們這兒糧少,得來人畜何以養活?若養活他們,就累及我建州的部民,都飢苦不能生存。眼前要緊的,是練兵馬修戰具,多種糧食。葉赫早晚是我建州所有,只是時機還沒到。”

提到出征打仗,人人歡呼雀躍,爭着出頭陣,一提糧食,誰都不吱聲了,沒人能想出辦法,除了打仗掠得俘獲。

努爾哈赤見沒人接話,自己說了一個辦法:“每個牛錄出人十個,牛四頭,耕種荒地,秋後打糧,都入倉庫。一個人種糧田五日,種棉麻一日。”

努爾哈赤這邊積極準備着出征葉赫,一統女真各部,布揚古那邊也沒閒着,要對付努爾哈赤,首先就要聯合蒙古,可蒙古自家還是紛亂不斷,赤峰以北的察哈爾,是蒙古的大部,牧地遼闊,起於遼東,西到甘肅洮河,畜牧孳生,部衆繁衍。現在的頭領林丹汗,是成吉思汗的第二十一世孫,繼任汗位以來,力圖再顯昔日大元可汗之威,養兵牧馬,已有十餘萬鐵騎,對外號稱四十萬蒙古,自認爲是蒙古各部的主子。

之前蒙古,韃靼聯軍進犯大明之時,林丹汗雖然出兵,卻並未盡全力,等到各部皆損失慘重之後,他一躍成了草原上最大的一股勢力。

林丹汗仗着兵強馬壯,騷擾明境,稱雄蒙古,侵襲四方,最受其害的是他東邊的扎魯特部和科爾沁部。

科爾沁部在開原正北二百里外,也是蒙古的大部,牧地東西寬八百七十里,南北長二千一百里,遼遠坦蕩的大平原,綠草青青,雕旋雁飛,一望無際,盡頭與天邊相連。然而兵馬比察哈爾部少,每次交鋒都是科爾沁潰敗,損失人馬牛羊蒙古包無數。

科爾沁貝勒明安爲了與察哈爾林丹汗抗衡,主動和建州女真聯絡,帶着兄弟子侄,偕同扎魯特部數個貝勒,來建州拜詣,送來汗血寶馬和羊絨毯子。

努爾哈赤率兵馬出迎四十里,客人接進赫圖阿拉城中,殺牛羊,取山珍,搬米酒,大宴各個貝勒。焚香撒血盟誓之後,蒙古兩部願再與建州聯姻。

建州女真與蒙古人攪合到了一起,這自然不是大明朝希望看到的事情,萬曆皇帝聽聞此事,立刻派人前往赫圖阿拉譴責抗議。

可派來這人卻是個沒腦子的,大概是覺得自己身爲天使,對待這些個通古斯野人就不用客氣,到赫圖阿拉城外時,坐在八擡大轎裡面,也不搭理出城迎接的人,敲鑼打鼓的儀仗隊直接開入城內,走在前面的差役還用皮鞭亂打路邊的人。

努爾哈赤聽了身邊戈什哈的回報,登時怒道:“小小的備禦,在遼陽城只能靠邊走路,來到我地,就飛揚跋扈,毫無禮數。”

安費揚古也憤憤道:“這種小人,有啥好說的,不如把他們打出城去。”

努爾哈赤制住了安費揚古,道:“他們不拘禮,我們卻不可讓人抓住了把柄。扈爾漢,你去接待來使,聽聽大明皇帝有啥意圖。來使說話如果和善,則以婉言迴應;如果語言傲慢,就正言斥責他。”

扈爾漢應聲出去接待,明使果然與扈爾漢言語不和,扈爾漢摔了巡撫的書信不看,將使者當即攆走。

努爾哈赤驅逐了名使,基本上就算是和大明朝決裂了,於是也開始籌備起來,將所有的人馬分爲了八旗,因爲收復烏拉及東海女真以後,各牛錄人馬多少不齊,所以趁着沒有戰事,統一牛錄的定員,以三百人爲一個牛錄,設一員牛錄額真統領。五個牛錄爲一甲喇,設一員甲喇額真統領。以五個甲喇爲一個固山旗,由固山旗主統領。每個固山旗中另有巴牙喇親兵牛錄五到十個,歸固山旗主直接統領。全軍共分出八個旗含有二百六十個牛錄,將原來的黑旗取消,保留餘下的黃旗、白旗、紅旗和藍旗四旗,增添的四旗是把原有四色旗幟的周圍加上紅色或者白色的鑲邊,成爲鑲黃旗、鑲白旗、鑲紅旗和鑲藍旗四旗,與原旗幟合稱爲八旗,有兵力十七萬八千人。

八旗人馬由努爾哈赤及其子侄統領,努爾哈赤親自帶領兩黃旗,代善統領兩紅旗,阿敏領鑲藍旗,莽古爾泰領正藍旗,皇太極領鑲白旗,杜度是褚英的長子,努爾哈赤的長孫,領正白旗。

又依據五行相生相剋及左右方位的關係,再將八旗分成左右兩翼,每翼各四旗,分別由費英東和安費揚古統領。費英東爲左翼四旗的固山額真,統領的四旗是:鑲黃、兩白和正藍。安費揚古爲右翼四旗的固山額真,統領的四旗是:正黃、兩紅和鑲藍。

兵馬分定,暫無戰事,努爾哈赤命令各旗加緊操練,養精蓄銳,準備與大明一比高低。

努爾哈赤的勢力越來越大,在這遼東的地面上基本上沒有敢和他叫板的了,努爾哈赤的野心也不斷的滋長了起來。

扈爾漢是努爾哈赤的心服之人,豈能看不出自家主子的心思,便趁機進言道:“遠古時候,商朝的成湯起兵做大王,是僅有七十里的小國;周文王起兵,只有一百里的封地;漢高祖稱王起於泗水亭,今大汗擁有建州,統領海西,踞有疆土千里,當稱皇帝。”

扈爾漢說完,一屋子人頓時沒有了言語,眼睛相互瞪着,不知道這個建議是好主意還是餿主意,正在猶豫不定之時,安費揚古和費英東率先表示了贊同。

費英東道:“扈爾漢說的不錯,當初就是因爲我們的國中失去了大汗,各部蜂起,皆稱王爭長,互相戰殺,甚至骨肉相殘,強凌弱衆暴寡,如今上天要使我們國人得享安康生養,是天的仁慈才讓國中有了賢明的大汗,將貧苦的人恩養,所以應當上尊號。”

安費揚古也跟着說道:“大汗睿智,才使得兵馬強盛,生存無憂,如今大汗不正式做咱女真人的汗,哪個能做?”

努爾哈赤一開始還故作推諉,但是在衆人的反覆勸說下,才“勉強”允許了,定下時日,就要舉行登基典禮。

歷來想要當皇帝的,沒有一個不是當了婊子還要立牌坊,非要左右推脫,好像做皇帝多爲難了他們一樣,可事實上呢?

無論是篡漢的曹丕,還是代魏的司馬炎,哪一個不是早就在肚子裡面沒憋着好屁,就等着別人先唱曲,他再登臺的。

這一日清晨,天空湛藍,旭日剛冒出山尖,集結號角響起,努爾哈赤的兄弟子侄侍臣,以及八旗各等額真護衛,齊集赫圖阿拉大殿廣場上,各自站立到插在四方四隅的八旗下面。四方是東南西北,四隅是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共八個方向,每一旗固定一個方向,無論圍獵征戰,還是居住集會,都依既定次序不變。

到了辰時,各旗集結完畢,努爾哈赤頭帶貂皮翻沿暖帽,身穿杏黃色龍紋長衣,率八名帶刀護衛升殿,面南背北,端坐在御座之上。

努爾哈赤入座後,從每個旗下,走出一個侍臣,手中都捧着紅色紙的文書。八個捧送文書的侍臣一齊走到大殿前跪下,八旗下的所有人隨着八個侍臣跪於後面。

御座右側近侍代善向前迎出來,接受八個侍臣呈上的請求上加尊號的文書,轉身捧回八份文書,把它們擺放在努爾哈赤前面的硃紅色的桌子上。

扈爾漢捧着詔書面對八旗下衆人,宣讀表文之後,大聲說:“上加尊號爲:阿卜凱、福靈阿、淑勒汗。”

殿外八旗下額真侍臣以及場外兵將,齊聲呼喊:“阿卜凱、福靈阿、淑勒汗。”

呼頌後起立,站在旗下。

阿卜凱福靈阿淑勒汗是女真話的尊號,意思爲天命覆育列國英明皇帝,反正都是好字眼,將努爾哈赤誇得好像海棠花一樣嬌豔。

努爾哈赤志得意滿,起身離開御座,走到殿外廣場上的香爐旁,親手點燃用杜鵑花製成的香粉,然後跪地拜輯上天,八旗各額真侍臣兵將,一同面朝香爐跪拜。

努爾哈赤對天拜輯道:“黃天在上,今努爾哈赤登基稱汗,重立大金國,建元天命,求上天保佑我國兵強馬壯,六畜興旺。”

三叩首之後,起身回到御座。八旗額真侍臣將士在鼓角爭鳴的樂聲中,依次向大汗行三叩首禮慶賀。

行禮完畢,努爾哈赤發佈上諭:“朕聞,上古治世,君明臣良,同心共濟。君臣無私,秉志公誠,勵精圖治,則天心必加眷佑,地靈亦爲協應。天無私,四時順序;地無私,萬物發生;人無私,則遮事鹹理。大金的君臣,皆當修身德清,以齊家治國,使黎遮安康。”

大金在建州立國,努爾哈赤隨即命文臣起草文書,分別遞交周邊各國,朝鮮當時倭寇進犯,自然無法通使,便送書至蒙古科爾沁部與扎魯特部,後又呈文遼東李成樑,文書裡說:“遼東女真人本是前朝金國之後裔,南方中原人不明北方語音,誤讀金爲女真或者諸申,又大多通稱建州。現在有淑勒汗努爾哈赤,收管建州國之人,再稱大金,踞守大明九百五十里邊疆。”

書信送出不久,蒙古科爾沁貝勒安明,率領本部的貝勒臺吉千人,帶禮品百車,前往大金都城赫圖阿拉慶賀。

李成樑接到文書之後,則是勃然大怒:“一個小小的養馬奴隸,居然也敢登壇稱帝,悔不該當初不聽子誠(李如楠的字,我都要忘了)之言,居然讓這跳樑小醜成了事。”

一旁的李如梅道:“父親不必着惱,那努爾哈赤不過是個小小酋長,他既然敢蹦躂,派人滅了也就是了,何必氣壞了自家身子!”

滅了?

要是當真能滅的話,李成樑會等到今天嗎?

如今努爾哈赤勢力已成,麾下兵馬十幾萬,遼東雖然也有兵有將,可當初的精銳都因爲漠北一場大戰,損失殆盡了,靠着現在的這些人馬能幹什麼?

更何況,李成樑此時對努爾哈赤還保佑着一絲期望,總覺得自己面子大,如果他出面的話,努爾哈赤或許能夠收回皇帝的稱號。

當即命人給努爾哈赤送去了文書,稱:昔日女真承皇命,分爲海西和建州,海西分成四部,建州分成三衛。現今建州努爾哈赤未經過朝廷允許,侵佔海西各部領地,統一於一家,此非聖上旨意。故命令建州歸還哈達、輝發和烏拉的人口財物土地,恢復海西四部。

努爾哈赤接到了李成樑的文書,當即召集衆臣上殿,令扈爾漢宣讀了李成樑送來的文書,衆人聽了無不憤怒,紛紛請求帶兵出戰,打下遼陽找李成樑討個說法。

努爾哈赤也是心下憤恨,他這邊好不容易小爽了一下,李成樑就給他添堵,當即便道:“朕計已決,今歲必定要出征大明。”

決定出徵後,打發走李成樑的使者,不給他明確的答覆,只是準備出兵。

“大汗!如今出兵和大明徵戰,我們可有勝算?”扈爾漢還是隱隱有些擔心,“明國地大物博,人口衆多,只怕~~~~~~~~~”

努爾哈赤的次子代善卻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當即便道:“南人軟弱,一個女真勇士便能殺了一百個軟弱的漢人,他們人多又如何,早晚都是咱女真人的奴隸!”

努爾哈赤聽代善說的硬氣,也頗爲欣喜,道:“代善說的不錯,明國已經不是當初的明國了,他們的皇帝昏庸,官吏無能,將官軟弱,兵士可欺,況且這時節明國北方精銳,皆在朝鮮徵繳倭寇,南方又有楊應龍作亂,正是我們起兵的好時機。”

五日之後,努爾哈赤集結了兩萬多人馬,出征前,努爾哈赤率領貝勒大臣們,到城東拜堂子祭天神,宣讀出徵的理由七大恨:“朕的瑪法、阿瑪,未曾損明邊一草寸土,明無端起釁邊陲,害朕瑪法、阿瑪,是恨一。明雖起釁,我國尚要修好,設立石碑盟誓說:建州或者大明人有越界者,即誅殺,見到了不殺的,殃及不殺之人。然而剛立完誓言,明兵就越界衛助葉赫,是恨二。明人入境搶奪,我兵遵守誓言誅殺,大明揹負誓言,拘禁我國使臣綱古裡和方吉納,挾持取十人殺於邊境,是恨三。明督撫李成樑縱子行兇,殺害額亦都,褚英,是恨四。柴河、三岔及撫安是我國部民累世家園,大明不許部民收割自己種糧谷,派兵驅逐,是恨五。大明偏信葉赫,遣使凌辱我國,是恨六。哈達輝發烏拉葉赫多次侵犯我國,朕削平列國,大明又阻擋,挾令歸還各國。昔日葉赫數次掠奪哈達,大明不曾過問一回。大國之君,天下共主,爲何單獨構怨於我國?今大明依然兵助葉赫,倒置是非,妄爲剖斷,是恨七。欺凌太甚,情所難堪,因爲這七大恨的原因,纔出徵大明。”

總之不管努爾哈赤是顛倒是非,還是睜着眼睛說瞎話,反正這個道理他算是站住了,至於刷出來的這些免費仇恨,別人相不相信,努爾哈赤不管,反正他是相信了。

宣讀完,打鼓敲鑼吹號,努爾哈赤親手點燃香火,跪地拜天,將手裡的七大恨表文點燃,放在香爐上,立誓言許願。

之後兩萬多八旗兵馬分兩翼開拔,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旌旗獵獵衝雲霄,塵埃飛揚出城堡,車水馬龍,列隊出城。夾路兩旁,男女家眷,不分老少,各個興高采烈,歡送出徵的兵將,如同節日,人人盼望的是多得俘獲的財物。

大軍行進第一天,晚上紮營古勒山,第二天,兵分兩路,費英東帶領左翼四旗走渾河南岸,攻取東州和瑪根單兩地;努爾哈赤統帥右翼四旗及巴牙喇護衛,走渾河北岸,攻取撫順城。同時命何和禮帶領一百人,裝扮成大金的商人,多帶貨物,先進入撫順城,打探明兵的消息,並且散佈傳言,說來日將有三千女真人,到撫順城交易,貨好貨多價低。

第二天晚上,右翼四旗行進到挖共萼漠,紮下營盤,這時,何和禮領的一百人,已經住進了撫順城的客店裡。

右翼四旗中營大帳中,努爾哈赤正和部屬一同議事,努爾哈赤道:“朕觀自古帝王,雖然身經戰伐勞苦,得到天位之尊,卻沒有永世享有的。朕此次興兵,不是欲圖大明皇位,只因大明屢次構怨於朕,憤恨而征討。女真人在前朝金國的時候,多次引兵進關,佔據了半個中原,學了中原的文弱習俗,失掉塞外的剛烈氣息,終爲北方的成吉思汗所滅,今我國雖然兵強馬壯,但是安居塞外苦寒之地,也不圖中原富澤。”

努爾哈赤當真不貪圖中原的錦繡河山嗎?

當然不是!

只不過雖然起兵了,可是他的心裡其實沒沒底,明朝畢竟太大了,遠超女真百倍,豈是那麼好打的。

不過既然已經帶兵出來了,不打也不行,說這話,不過是再給自己尋後路罷了。

扈爾漢道:“大汗之言極是,我等居住的地方,雖是苦寒,可是部民都能生存,況且我們的山裡河裡,有用不盡的物產,能吃的能用的,無所不有,何必費力與大明爭搶。大汗何不忍耐一時憤恨,熄滅兵火,在自己的地盤永享汗位呢?而且大明在遼東駐軍甚衆,即使大汗能夠全滅他們,中原兵馬不知道有幾百萬,大汗認爲我等能跟他們匹敵嗎?”

努爾哈赤聽了,心中不快,也不說話。

代善立刻說:“阿瑪,現在我們已經兵臨其境,如果回兵,將來是與大明和好呢,還是與大明做仇人?就算此時退兵,大明到時候問罪,我們該如何回答!?到時候失了先機,只怕我們這些人都要死無葬身之地了!”

努爾哈赤聞言,這才堅定了信心,轉天兵馬起營出發,隊伍綿延幾十裡,旌旗蔽空,刀槍如林,馬拉戰車,上綁雲梯,疾馳如飛,猶如絕堤江水,奔向撫順城。

天大亮時,撫順城外已經亂糟糟匯聚數千人,有建州的,有大明城外的,人們討價還價,嘈雜聲傳出老遠,這時,城門開啓,城內已經等了很久的兵民一擁而出,建州人陸陸續續往城中走,城裡城外都成了大市場,市場慢慢往城內移動,這時,南城門外,一隻尖叫的響箭射向東方,不多時,城東遠處出現了大隊人馬,旌旗飄動似火,利刃閃耀寒光,如粼粼秋波。撫順城上的哨兵發現了奔馳的兵馬,感覺不對,立刻吹響低沉的螺號,把守城門的士兵馬上關閉四門,正在買賣交易的人有九成關到了城裡,稀稀拉拉幾個關在了城外,何和禮也趁機帶着人躲進了城內,準備等努爾哈赤攻城之時,以爲內應。

城門剛關嚴,女真人的兵馬就衝到城下,四面合圍,把一座城池圈個嚴嚴實實。城外沒有來得及進城的,悉數被捉。

努爾哈赤隨即命令一個被俘軍官回城,去給撫順守將李永芳送信,軍官顫抖地接了書信,走到城下,向上喊話,城門沒有開,城牆上順下一個土籃子,軍官坐裡面,被拽到城上。不一會兒,李永芳內穿盔甲,外披戰袍,出現在城頭上,向下喊話說:“末將願意投降,但是還要和部將們商議一下。”

沒多久,便聽得城中人馬跑動有聲,四面城牆上增加數千兵馬,各個高舉刀槍或者張弓搭箭,又有人在搬動滾木礌石。這哪裡是商議投降,分明是延緩時間,調兵譴將。

努爾哈赤在南門外見李永芳不投降,當即便下令攻城。

一時間,鼓聲陣陣,女真兵士四面出擊,進楯車,架雲梯,短甲兵揮刀爬梯子,如巨浪擊岸,弓箭手萬箭齊發,似狂風捲沙。城上明兵也毫不示弱,推動滾木礌石,飛槍發箭還擊。

女真兵士到底稱得上是強兵,冒着箭雨,拼命上衝,這個時候城內也有了動靜,何和裡率領城中兵馬也突然暴起發難,不到片刻的工夫,何和禮便率領人馬殺到城牆上,斬了南城牆上的守將千總,其餘明兵潰退。何和禮隨後又率兵殺到了城門前,打開了城門,代善立刻率領兩紅旗的兵士,如同狂風一般涌入城中,城中明軍頓時四面潰敗。

此戰,明軍盡滅,守將李永芳被俘,只有十幾個兵士逃出城外,去了遼陽。

明兵主帥被捉,餘下的人再不反抗,何和禮押着李永芳去見努爾哈赤,遠遠的看見李永芳騎馬走過來。

代善對努爾哈赤道:“李永芳這個奸詐的小人,讓我們損兵折將,應當馬上斬了。”

努爾哈赤卻不理會,頓繮繩推馬前迎,何和禮下馬跪見努爾哈赤,並擡頭招手示意李永芳跪見,李永芳在馬背上疑疑遲遲,主意不定,下也不是,不下也不是。

這時,努爾哈赤卻對李永芳拱手道:“李遊擊不必下馬。”

李永芳見努爾哈赤拱手行禮,也拱手還禮。

努爾哈赤道:“李遊擊方纔已經答應歸順,請進營說話。”

說完,撥馬領路就走。李永芳這一還禮,就算答應投降了,無可奈何地跟着往前走了。

努爾哈赤在撫順城外駐營兩宿,第五天回兵,帶走城中人口牲畜財物一切東西,留下四百兵馬做後衛,大軍走到撫順城東邊二十里遠的甲版,紮下大營,等待費英東率領的左翼四旗兵馬來此處會和。

第六天上午,費英東率領左翼四旗,搭浮橋越過渾河,與努爾哈赤匯合一處。

俘獲的漢人百姓,這一次也不像之前那樣殺掉,或者賞賜給有功的將士,而是全部劃歸給了李永芳,李永芳這還糊里糊塗的,也沒鬧明白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就成了努爾哈赤招降的第一個漢奸了。

撫順城敗兵逃入遼陽,李成樑得知努爾哈赤出兵,明軍覆沒,先是憤怒,後是驚恐,慌忙傳令五子李如梅引兵追趕。

李成樑完全沒有料到努爾哈赤居然如此膽大,令他損失慘重,自知萬曆皇帝知道此事,肯定不會輕饒他,當務之急,是要找個補救的辦法。

同時李成樑此刻心中也是後悔不已,當初李如楠就曾勸說他,殺了努爾哈赤,永遠後患,可李成樑卻以爲努爾哈赤對其恭順,必不會有異心,反而屢次責罵李如楠,如今想起當初之事,心中也是懊悔。

李如梅得了軍令,當即便引了一萬兵馬,起程上路,人馬不走大路,因爲走瀋陽,再奔向撫順,肯定追不上努爾哈赤的兵馬,所以李如楠命令大軍向本溪走,過本溪,去清河,然後兵進赫圖阿拉城,從遼陽到本溪的清河,路程是二百里,清河到赫圖阿拉是一百六十里,而撫順城到赫圖阿拉是二百四十里,雖然路程遠了一百二十里,但是回去的探馬報告李如梅,努爾哈赤在撫順城駐兵兩天,到甲版又駐紮下了,李如梅估計建州兵馬走的慢,能追過去,他準備不攻打赫圖阿拉,而是迂迴堵擊努爾哈赤,搶回撫順城的兵馬和遊擊李永芳。

李如楠帶領着人馬星夜兼程,終於領先一步到達赫圖阿拉,他雖然在山巒中,遠遠地繞城轉向西北,但是還被努爾哈赤派出的遊騎發現,一個遊騎回城稟報,其餘的人,悄悄跟蹤。

李如梅想的倒是很不錯,心急要追趕努爾哈赤,卻不想居然迷了路,越過赫圖阿拉後竟然錯過了去撫順的大路,走到了清原西面謝里屯。

努爾哈赤得到探馬的報告,知道李如梅率大軍過城不攻,而轉到了謝里屯,於是命令代善和扈爾漢率領兵馬,尾隨明朝的兵馬,打探虛實。

代善發現明朝的一萬兵馬後,派信使奏報努爾哈赤,問是出戰還是等待,努爾哈赤對費英東等大臣說:“李如梅兵臨城下,不攻戰,繞行到偏遠的謝里屯,看來是不敢交戰,帶兵出邊,是應付他們的主子,代善他們兵少,不要出戰,明兵會自己退去。”

代善得到努爾哈赤的命令,又派信使上奏說:“明兵如果是來堵截我們的,就應該出兵攻擊他們,如果見到我兵就退去,就應該乘勢追擊,不然的話,我兵既沒有俘獲財物,明兵又嘲笑我們怯懦。”

努爾哈赤得奏,同意代善的話,令費英東率領鑲黃旗前往謝里屯,增援代善。

李如梅此事也發現了八旗兵馬,卻沒有退走,立刻拉開決戰的陣式,據險要之地,擺下三座大營與八旗兵對陣,三座大營橫立一面山坡上成犄角相對,大營後是高山險峰,不通人跡,兩側是山澗峽谷,即使大軍勉強通過,也是馬不成行,兵不成列,的確是易守難攻的必爭之地。營盤的四周,都深挖壕塹,裡邊再排放戰車,戰車後是兵將持盾牌,架着火槍弓箭大刀長戈,李如梅坐陣中營指揮,欲與八旗一決生死。

費英東率鑲黃旗趕到,代善和扈爾漢立刻分兵攻擊,代善在中路,費英東和扈爾漢分佔兩翼,一聲長螺響徹山谷,三路鐵騎頂着徐徐的西北風,打馬上坡,射箭進攻,明兵大營立刻放火槍還擊,頃刻間,喊殺震山谷,煙塵起四林。

左翼費英東作戰勇猛,打頭衝向明軍大營,忽然,西北風一下子改了方向,變成呼嘯的東南風,颳起地上的積雪,連同明兵火槍的濃煙,一齊撲向李如梅的大營,明兵的火槍手,弓箭手都睜不開眼睛,火槍弓箭失去了準頭。

費英東乘風勢急進,縱馬跳過壕塹,雙手持大刀,挑倒眼前一個攔路的戰車,衝進大明兵營,身後的鐵騎順着這個戰車的豁口,依次衝殺進來,突然,費英東的戰馬被火槍發射出的煙火嚇驚了,不聽主人的控制,轉頭往回跑,其他的八旗兵也不衝了,漸漸後退,費英東死拉繮繩,馬不停,驚恐亂闖,費英東單手揮刀,砍向馬頭,馬立刻倒死,費英東摔落馬下,腳從馬蹬裡抽出來,持刀站起身,另一隻手一伸,把旁邊的一個騎兵拽下馬,費英東自己翻身跨上那個騎兵的馬匹,舉刀大喊,再次打頭往敵營裡面衝,後面鐵騎又跟隨衝殺。

這時,其餘兩路的女真兵士也衝了上來,明兵頓時潰不成軍。

亂兵之中,李如梅被亂箭射死,倒在亂石堆旁,一匹匹八旗的戰馬,在他的身邊踏過,其他幾個隨他出戰的兄弟也死在了亂軍之中。副將頗廷相與樑汝貴率殘兵突圍到陣外,一口氣跑出三裡之外,剎住人馬,稍微清點,還不足兩千人,逃出來的人馬不到大軍的十分之一二。

樑汝貴問頗廷相:“眼前山路不熟,往哪面走?”

頗廷相道:“幾位公子還在陣中,生死未卜,咱們豈能自己走,當回兵救出幾位公子纔是。”

樑汝貴點頭道:“你言之有理,怎能不救恩主。”

當下整理隊伍,列成方陣,頗廷相對全體兵將說:“幾位公子還在陣中,難出包圍,老子現在要帶着你們殺進陣裡,救出幾位公子,願意跟隨進兵的,就跟着走,不願意的,可以留下。”

說完,打馬前行,近兩千兵士,無一人留下,持刀槍齊步前進,走進煙霧迷漫人喊馬鳴的戰場裡。

從八旗兵衝鋒,到明兵旗倒聲熄,不足一個時辰,一萬明朝兵馬,全軍覆沒,沒有一人生還。八旗兵大獲全勝,消滅所有明軍兵馬,繳獲戰馬九千匹,盔甲七千副,刀槍盾牌,火槍弓箭以及戰車器械不計其數,堆積如山。

李成樑正在遼陽急等着李如梅帶回來點兒好消息,可是派出的探馬回報:李如梅全軍覆沒,一萬兵馬,沒有剩下一個人。

李成樑得報,心傷愛子戰死,又惱恨努爾哈赤,頓時一口血噴了出來,昏倒在地,來福見狀,連忙上前救護。

好半晌李成樑才悠悠轉醒,喊來筆墨,顫顫抖抖地給朝廷寫奏章,上報戰況,也不隱瞞。

寫好奏摺交給了手下人,又將來福喊了過來,道:“如今如梅兄弟幾人戰死,老夫恐怕也不久於人世,如柏爲人怯懦,難以理清遼東亂局,你速速前往朝鮮,喚回小九兒,讓他爲父兄報仇雪恨!”

李成樑言罷,再度昏厥,當晚就死在了遼陽城內。

第十八章 罷戰第七十五章 衝突第二十二章 猴子關白第五十章 商機第七章 立威第七十三章 褚英之死第四十三章 募兵第九十三章 死戰第八章 王妃第十六章 煙花三月下揚州第一百零二章 面聖第五十三章 大發橫財第一章 這是哪裡?第二十五章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第十二章 系統升級第三十章 李家是一個奇葩,我們人人都愛他!第二十一章 金手指還是催命符?第八十二章 神秘莫測第四十三章 募兵第十四章第二章 萬曆皇帝第二十三章 返程第六章第三十三章 惱羞成怒的倭賊第一章 這是哪裡?第三十章 泉州第二十二章 金陵第二十一章 倭影初現第五章 大虎第五章 大虎第十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九章 小人第十五章第六十六章 萬家生佛第二十四章 夠了嗎?走人!第七十二章 年節第十八章 拯救大兵3920第二十四章 夠了嗎?走人!第七十三章 雙喜臨門第十七章 求婚還是搶親第四章 等啊等第五十二章 飄飄欲仙的猴子第六章 禍事了?第二十章 軍權第六十六章 萬家生佛第十五章第二十一章 秘密第六十九章 聖旨第八十六章 出兵第五十三章 喋血城門第十七章 求婚還是搶親第五十二章 飄飄欲仙的猴子第四十八章 突襲北青城第九章 小人第四章 金州亂局第三十五章 北上第二十三章 鬱悶的小西行長第十七章 作死者必死第七十六章 啓程第二十一章 金手指還是催命符?第六十五章 逃奴第三十八章 回返金州衛第十一章 將軍衛隊第二十三章 返程第十四章第三十一章 佛郎機人第十五章第三十五章 北上第六十三章 一件事第八十六章 出兵第三章 薩爾滸大戰第二十二章 猴子關白第五十章 商機第一章 落魄君臣第二章 遼東也不太平啊第八十七章第五十四章 皇帝也來打秋風第十章 養虎爲患第七十六章 啓程第六十九章 聖旨第五十七章 痛打落水狗第二十八章 憤怒的猴子第六章第四十八章 紅毛鬼第一百章 樑上君子第七十三章 雙喜臨門第三十章 李家是一個奇葩,我們人人都愛他!第九十七章 父子密議第六十三章 一件事第四十五章 情報網第四十四章 倭寇要投降第四十七章 加藤清正第四章 全面戰爭之大明遠征軍第三十五章 俺的哥啊!第三十四章 要動真格的了第十五章 初戰第六十八章 玩火自焚第二章 李府九少爺第十三章第九十九章 進京
第十八章 罷戰第七十五章 衝突第二十二章 猴子關白第五十章 商機第七章 立威第七十三章 褚英之死第四十三章 募兵第九十三章 死戰第八章 王妃第十六章 煙花三月下揚州第一百零二章 面聖第五十三章 大發橫財第一章 這是哪裡?第二十五章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第十二章 系統升級第三十章 李家是一個奇葩,我們人人都愛他!第二十一章 金手指還是催命符?第八十二章 神秘莫測第四十三章 募兵第十四章第二章 萬曆皇帝第二十三章 返程第六章第三十三章 惱羞成怒的倭賊第一章 這是哪裡?第三十章 泉州第二十二章 金陵第二十一章 倭影初現第五章 大虎第五章 大虎第十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九章 小人第十五章第六十六章 萬家生佛第二十四章 夠了嗎?走人!第七十二章 年節第十八章 拯救大兵3920第二十四章 夠了嗎?走人!第七十三章 雙喜臨門第十七章 求婚還是搶親第四章 等啊等第五十二章 飄飄欲仙的猴子第六章 禍事了?第二十章 軍權第六十六章 萬家生佛第十五章第二十一章 秘密第六十九章 聖旨第八十六章 出兵第五十三章 喋血城門第十七章 求婚還是搶親第五十二章 飄飄欲仙的猴子第四十八章 突襲北青城第九章 小人第四章 金州亂局第三十五章 北上第二十三章 鬱悶的小西行長第十七章 作死者必死第七十六章 啓程第二十一章 金手指還是催命符?第六十五章 逃奴第三十八章 回返金州衛第十一章 將軍衛隊第二十三章 返程第十四章第三十一章 佛郎機人第十五章第三十五章 北上第六十三章 一件事第八十六章 出兵第三章 薩爾滸大戰第二十二章 猴子關白第五十章 商機第一章 落魄君臣第二章 遼東也不太平啊第八十七章第五十四章 皇帝也來打秋風第十章 養虎爲患第七十六章 啓程第六十九章 聖旨第五十七章 痛打落水狗第二十八章 憤怒的猴子第六章第四十八章 紅毛鬼第一百章 樑上君子第七十三章 雙喜臨門第三十章 李家是一個奇葩,我們人人都愛他!第九十七章 父子密議第六十三章 一件事第四十五章 情報網第四十四章 倭寇要投降第四十七章 加藤清正第四章 全面戰爭之大明遠征軍第三十五章 俺的哥啊!第三十四章 要動真格的了第十五章 初戰第六十八章 玩火自焚第二章 李府九少爺第十三章第九十九章 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