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父子密議

李如楠回到鐵嶺衛的家時,家中依然被白色和黑色妝點着,家中的下人也是面帶哀慼,他的那些嫂嫂們看到各自的丈夫能夠平安歸來,臉上也不敢帶上絲毫的喜意,李如鬆戰死,對全家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噩耗。

李如楠是在正廳見着李成樑的,他看上去蒼老了很多,長子戰死,對他的打擊太大了,原本就年近古稀,白髮人送黑髮人,這番苦楚,只有李成樑自己知道。

“去看看你娘,她這些天一直爲你擔心着呢?”

崔老夫人也病倒了,她雖然偏愛幼子,但是作爲一個母親,他對李如鬆的愛絲毫也不比對李如楠的少,乍一聽聞李如鬆戰死的消息,她就病倒了,偌大年紀,這一倒下,也不知道還能不能站起來了。

李如楠兄弟幾人先去看望了崔老夫人,這些日子崔老夫人爲了李如鬆的死,日夜哀嚎,眼淚流的已經看不見人了。

李如楠寬慰了幾句,便有下人過來,李成樑召喚,讓他前往書房一敘。

李如楠不敢怠慢,急匆匆的去了,進了書房,見李成樑正揹負着雙手,眼睛盯着當初張居正親筆手書的四個大字一一遼東磐石!

聽到響動,李成樑也不回身,像是喃喃自語道:“九兒!看看這四個字,遼東磐石,當初張大人對爲父的殷殷期盼,還猶然在耳,人人都只知道,在這遼東地界,爲父的一句話抵得上朝廷的聖諭,說爲父跋扈,驕狂,還有人說爲父養賊自重,可是他們誰知道這四個字的背後,咱們李家要付出的是什麼!”

李如楠不知道李成樑爲何要和他說這些話,只是安安靜靜的聽着,李如楠自然也聽人說起過,李家這些年來,戰死沙場的有多少人,李成樑的親弟,族兄,侄兒,外甥,如今又加上了一個李如鬆。

“九兒!你大哥戰死了,死得其所,爲將者便當戰死沙場,馬革裹屍,方不負一身的本領,像爲父這般老邁無用,最後只能纏綿病榻而終,與爲父看來,這不是幸運,是恥辱啊!”

李如楠聞言,忙道:“爹!何必說這些不吉利的話!”

李成樑轉過身,他的眼睛有些渾濁,但看人的目光還是炯炯有神,慨然長嘆一聲道:“九兒!方纔你五哥都和爲父說了,還是你看人的眼光準啊!爲父如何能想到畢恭畢敬的努爾哈赤,居然是一頭養不熟的餓狼!居然是他害了你大哥!不!是爲父害了你大哥,還有那數萬大明的將士啊!”

李成樑這些天,精神都已經要崩潰了,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在他面前搖尾乞憐的努爾哈赤居然害死了他的長子,還有那數萬大明的將士,這些可都是李家幾代人經營下來的資本啊!如今只是這一戰,就折損殆盡,即便是鐵打人也承受不住,更何況李成樑已經老了。

“老了!老了!爲父縱然是想爲你大哥報仇,也不能爲了。”

李如楠知道,李成樑自己也很清楚,不能報仇,無法報仇,絕不是因爲李成樑老了,而是他們李家已經沒有了報仇的本錢。

數萬將士戰死沙場,遼東精銳折損殆盡,在關外還有何人是努爾哈赤的對手?

而且現在李成樑最爲擔心的是,萬曆皇帝會因爲此事遷怒於李家,在這個君權至上的時代,一個家族所有的榮寵全部來自於皇帝的信任,如果失去了這份皇恩的話,對任何一個家族都將會是滅頂之災。

當年的張居正何等風光,內閣首輔,位極人臣,執掌一國之權柄,可是死後呢?

薄情寡義的萬曆皇帝甚至都沒掉一滴眼淚,反倒是長噓一口氣,像是壓在自己身上的一座大山搬走了的那麼快樂,要知道萬曆從開始學說話到張居正死去,這座大山一直壓了他二十年,當萬曆把張首輔當聖人一樣頂禮膜拜時,萬曆心中的偉光正的張首輔卻幹了不少缺德事,小萬曆從小接受張居正的教育,所接受的全是聖人言論,爲了把萬曆教育成完人,張居正甚至親自編寫教材配以圖片,用少年兒童能夠懂得語言教萬曆小皇帝,在這方面張居正可謂是洗腦專家,張先生在萬曆皇帝眼前是真正的金光閃閃的如來佛,當初張先生肚疼,心疼的小萬曆親手調製一碗辣面送給張先生治病,張先生沒有感激反而諄諄教導皇帝:不要把心事用在這些小事上,作爲君王要把握大事,幹大事,瞧瞧多麼動聽呀。

壓抑的萬曆皇帝聽到張先生死去,喜悅的心情不可能溢於言表,萬曆已經二十歲了,知道怎樣控制自己的表情,表面文章還是要做的,他下詔罷朝數日,然後太后,皇上,皇弟,賜銀一千兩,司禮監太監張誠監護喪事,追贈上柱國,賹號文忠公,文忠,這幾乎是一個文臣所能得到的最高諡號了,然後更是由萬曆皇帝派內閣大臣護送張居正靈柩回到江陵下葬。

當萬曆皇帝自己當權行政時,他突然發現權力原來這麼美妙,他就好像孫猴子逃脫五行山的五百年的重壓一樣,快活極了,這時的他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原來萬曆的前十年張居正居然扮演着皇帝的角色,把本是自己的權力奪走了。

這個時候萬曆皇帝陷入無比的尷尬之中,生前那麼推崇張居正,把張居正成爲元輔,差那麼一點就要叫父親了,原來上當受騙了,本來皇上大婚以後,一切有皇上親政,但萬曆皇帝大婚後並沒有嚐到權力的滋味,一切行政都在張居正的安排下進行,沒萬曆的份,當然萬曆當時還覺得落得清閒。

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的思考有了變化,張先生的教育洗腦是圍繞着讓萬曆聽他的話爲中心的。皇帝聽了大臣的話,不就等於把權下放給臣子了嗎?

回顧明朝歷史即使嚴嵩當政二十年,也沒有張居正那麼有權力,嘉靖皇帝從沒有假手權力給嚴嵩,萬曆那個心中的恨那。

很快有明眼人揣測出皇上的心事於是張居正死後的第一次政潮來了。

萬曆皇帝的糾結從冬天轉年的春天,對張居正的怒火越燒越旺,導火索是張居正舉薦的潘晟被張四維參奏,潘晟本就由原籍浙江新昌出發到京任職,聽到此事便中途請辭,接着御史江東之上疏攻擊馮寶門客徐爵,在看到萬曆皇帝皆默不作聲,於是膽子大起來,直接攻擊馮寶,御史李直直疏馮寶十二條大罪,司禮監太監張誠,張鯨更是在萬曆面前攻擊馮寶,這一些在之前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事情,但萬曆並沒有反對,這個時候他的思想已經發生了變化,馮大伴並不是不可離開的,離開了馮大伴事情還好辦呢?一切都在萬曆皇帝的默許下進行了。

馮寶被炒家,萬曆發了財,得金銀一百萬兩,珠寶無數。貪財的萬曆皇帝開始知道抄家的好出,終於陪伴萬曆二十年的馮寶走了,發配南京去了。

張居正死了,馮寶走了,剩下了李太后老了,萬曆這個時候才嚐到當皇帝的滋味了,一切自己做主,美呀,於是萬曆皇帝想到了死透了的張居正。

張居正的改革觸及了權貴集團的利益,張居正死去他的改革全部廢止,大明朝一切迴歸到以前的樣子,那些嚐到張居正改革的好處的人反過來清算張居正了,萬曆就是第一個。萬曆二十一年,詔奪張居正上柱國,太師,再奪文忠公縊號,罷張居正兒子張簡修的錦衣衛指揮職務,這個時間據張居正死去僅僅過去九個月。

想想過去張居正生重病時,全國各地都在爲張居正見生詞建在祈禱。一切變化的如此之快,真正的世事難料。

原來張帝師教的那些話如聖經一般,經常縈繞在他耳畔,如今看來一切都是假的,騙人的玩意,萬曆皇帝被洗腦二十年,長大了才發現張居正在耍他呢,耍的他丟掉大權,傻乎乎看了十年熱鬧,還屁顛屁顛的爲帝師張目。心中這個痛啊,自從馮寶被趕走後,在萬曆皇帝的默許下,張居正的罪惡一點一點的被揭露,當他的美麗的畫皮被一層一層的剝掉後。萬曆對老師的仇恨一天一天的增加,於是對張居正的清算也一天天的加碼了。

張居正的罪惡:一,馮寶賣官民爵和張居正勾結騙得太后懿旨。把高拱逐出朝廷,此罪證來源於高拱的《病榻遺言》。這部《病榻遺言》來得蹊蹺,有人懷疑是僞託高拱所作,但對於清算張居正來說,這無異於重磅炸彈,拿來就是。

二:王大臣案件,進入皇宮的王大臣來自戚繼光的麾下,本來馮寶想借此置高拱於死地,但牽連住戚繼光,所以王大臣突然變成啞巴,被處以斬刑,死了去球。

三:應天府鄉試命題事件,應天府鄉試張居正命題《舜亦以命禹》,據考察這是張居正暗示要萬曆皇帝讓賢,混蛋。

很快張居正被抄家,餓死親屬十幾口,僅留一處宅子和一點土地供張居正老母養老,這還是首輔申時行請求得來。緊接着,張居正的三個兒子官職被剝奪,沒過幾年,再次抄家,張敬修被逼死。

這裡面最讓萬曆忍受不了的是蔽塞朕聰,專權亂政。好一個萬曆皇帝,這個時侯才知道被人賣了。

處罰措施,張居正掘墳戮屍,但可能又覺得太過絕情,所以又念多年效勞姑念多年效勞,加恩寬免,張居正的弟弟和兩個兒子送到煙瘴之地充軍。

張居正聰明一世,沒想到留給後代的是一個這樣的結局,反思他專權十幾年,應該來說是咎由自取,他把萬曆永遠當成了聽話的小孩,從沒有想到萬曆會長大,會用自己的頭腦想問題,再也不是他的牽線木偶,永遠要記住伴君如伴虎,老老虎長大是要吃人的。

李成樑沒有張居正那份能耐,李家更沒有當初張家的榮寵,更加可怕的是,如今李家要面對的可是一個已經學會了如何吃人的萬曆皇帝。

先前那點兒恩寵算個屁啊!

單單是折損大明數萬將士這一個罪名,就足以讓李家上上下下百餘口人頭落地了,朱家的皇帝,殺起人來,可是從不手軟的。

一念至此,李成樑豈能不擔心,豈能不憂慮,再加上長子戰死,多年經營毀於一旦,李成樑當真是心力交瘁了。

想着想着李成樑突然笑了:“這遼東是要變天了,只是不知道我李家倒了,這遼東會變了何名姓。”

李如楠忙道:“爹!無需如此,這事或許還不至於走到這一步!”

李成樑擺了擺手,道:“九兒!你不懂,一朝龍顏怒,四體不周全,爲父混跡官場一輩子了,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啊!不過有一節,你們兄弟幾個要記住了!”

李如楠道:“爹請講!”

李成樑道:“努爾哈赤雖然該死,該殺,可是眼下你們兄弟卻不能動他,他如今羽翼已經豐滿,輕易制不住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你要是手裡面沒有本錢的話,就不要提報仇的事,可記下了?”

李如楠雖然不甘心,卻也知道,眼下他絕對不是努爾哈赤的對手,點頭道:“爹爹教誨,兒子謹記於心!”

李成樑點了點頭,道:“九兒!你們兄弟幾個,爲父最不放心的就是你,你性子焦躁,做事全憑一時之怒,須知一個道理剛則易折,當初張閣老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才爲後輩兒孫落下了這麼大的禍患,這一點,你要謹記於心!”

李如楠見李成樑像是要交代後事一般,心中也是悽苦,忙道:“爹!事情絕不至於這般不堪,大哥征伐蠻子,好歹也是勝了的,況且孩兒此去,還得了一件寶物,若是獻給萬歲爺的話,說不定能保我李家不倒!”

李成樑眼皮也不擡,隨口道:“什麼寶物,居然這麼金貴能保得我李家不倒?”

李如楠知道這件事兄弟幾個都沒對李如楠提及,便道:“傳國玉璽!”

第四章 報仇!報仇!第二十七章 好鐵不打釘,少爺要當兵!第六十六章 撤軍第六十八章 家人第二十六章 九少爺回來了!第四十三章 募兵第十八章 海狸子第八章 王妃第九章 小人第五十一章 造福日本人民的九少爺第五十八章 血戰碧蹄館第十六章 煙花三月下揚州第三十四章 要動真格的了第七十章 刺客第五十三章 大發橫財第三十五章 九少爺進村了第九十一章 名將隕落第一章 動盪的日本第六十章 萬曆皇帝第十七章 求婚還是搶親第八章 護犢子第十九章 果然豪傑~~~個屁!第十二章 皇帝駕崩第五章 無恥是有原因的第四十七章 經濟第三十九章 狗日的女真人第三十五章 北上第十一章第三十六章 不夠啊!第六十一章 不了了之第一章 落魄君臣第十章第四十章 大軍前驅第四十九章 朝鮮王子第二十七章 好鐵不打釘,少爺要當兵!第三章 內牛滿面的九少爺第一章 落魄君臣第四十二章 牡丹峰第三十五章 九少爺進村了第三十四章 一丘之貉第七十章 總算熬出頭了第五十一章 加藤之怒第五章 大虎第五章 夢想照不進現實第三十五章 俺的哥啊!第八章 天使到來第九十六章 回師第十一章 被鄙視了第六章 專打不要臉第三十三章 臨行第十七章第五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九章 初見野豬皮第九十八章 矚目第九十章 援兵第七十二章 年節第八十一章 復國瘋子第四章第二十二章 金陵第十六章 定計第九十五章 傳國玉璽第五十章 商機第九十章 援兵第五十三章 喋血城門第十二章 系統升級第三十六章 不夠啊!第六章第二十七章 退兵第四十八章 突襲北青城第五十二章 海汀倉第九章 北上第八十六章 出兵第一章 野豬皮要膨脹第十一章 將軍衛隊第三十五章 九少爺進村了第二十八章 憤怒的猴子第三章 另類打劫第三十一章 當個兵也要實習?第八十九章 勝第八十三章 遇險第四十一章 悶頭髮展第五章第十九章 果然豪傑~~~個屁!第二十六章 大明使臣第二十四章 定計第五十九章 無奈的宋應昌第六十章 萬曆皇帝第五十六章 這下真的賺翻了第五章 無恥是有原因的第一章 落魄君臣第四十四章 老不死第十章 養虎爲患第四十章 大軍前驅第六十四章 恨!第八十九章 勝第二十四章 定計第三十七章 看法寶第五十七章 痛打落水狗第四十六章 一個聲音
第四章 報仇!報仇!第二十七章 好鐵不打釘,少爺要當兵!第六十六章 撤軍第六十八章 家人第二十六章 九少爺回來了!第四十三章 募兵第十八章 海狸子第八章 王妃第九章 小人第五十一章 造福日本人民的九少爺第五十八章 血戰碧蹄館第十六章 煙花三月下揚州第三十四章 要動真格的了第七十章 刺客第五十三章 大發橫財第三十五章 九少爺進村了第九十一章 名將隕落第一章 動盪的日本第六十章 萬曆皇帝第十七章 求婚還是搶親第八章 護犢子第十九章 果然豪傑~~~個屁!第十二章 皇帝駕崩第五章 無恥是有原因的第四十七章 經濟第三十九章 狗日的女真人第三十五章 北上第十一章第三十六章 不夠啊!第六十一章 不了了之第一章 落魄君臣第十章第四十章 大軍前驅第四十九章 朝鮮王子第二十七章 好鐵不打釘,少爺要當兵!第三章 內牛滿面的九少爺第一章 落魄君臣第四十二章 牡丹峰第三十五章 九少爺進村了第三十四章 一丘之貉第七十章 總算熬出頭了第五十一章 加藤之怒第五章 大虎第五章 夢想照不進現實第三十五章 俺的哥啊!第八章 天使到來第九十六章 回師第十一章 被鄙視了第六章 專打不要臉第三十三章 臨行第十七章第五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九章 初見野豬皮第九十八章 矚目第九十章 援兵第七十二章 年節第八十一章 復國瘋子第四章第二十二章 金陵第十六章 定計第九十五章 傳國玉璽第五十章 商機第九十章 援兵第五十三章 喋血城門第十二章 系統升級第三十六章 不夠啊!第六章第二十七章 退兵第四十八章 突襲北青城第五十二章 海汀倉第九章 北上第八十六章 出兵第一章 野豬皮要膨脹第十一章 將軍衛隊第三十五章 九少爺進村了第二十八章 憤怒的猴子第三章 另類打劫第三十一章 當個兵也要實習?第八十九章 勝第八十三章 遇險第四十一章 悶頭髮展第五章第十九章 果然豪傑~~~個屁!第二十六章 大明使臣第二十四章 定計第五十九章 無奈的宋應昌第六十章 萬曆皇帝第五十六章 這下真的賺翻了第五章 無恥是有原因的第一章 落魄君臣第四十四章 老不死第十章 養虎爲患第四十章 大軍前驅第六十四章 恨!第八十九章 勝第二十四章 定計第三十七章 看法寶第五十七章 痛打落水狗第四十六章 一個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