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年關諸事

昨日夜裡伴着呼嘯的習習北風,驟雪紛紛而落,今早雪後初霽,忽見外頭枝椏上的點點花蕊迎雪吐玉,暗香千里。

晌午飯後,嚴宓心念着那早上見的那幾枝開得正好的紅梅,急着叫丫鬟綠珠去剪了梅枝插瓶。一衆夫人小姐都有午後小憩的習慣,璧容只怕攪了嚴宓的盹兒,又礙着之前說的在宓園陪她繡花解悶,離去不得。

索性便陪了綠珠一同去剪梅。

一出了宓園,便見那花間小路中寸寸臘梅含苞怒放,拿着剪子左右猶豫半天,竟是哪支也捨不得剪。

一旁剪枝子的綠珠見了,便道:“莊姐姐若覺得哪支好,剪下來回去也插在自己屋裡,我以前本來不喜歡梅花的,可日日在小姐屋裡見了,也開始喜歡上了。你說這麼個寒冷的天,到處都枯丫丫的一片,偏偏這個花開的倒豔!”

璧容聽了晦澀一笑,輕聲道:“無意苦爭春,一任羣芳妒,本不惹世俗,平生傲骨,卻終究不過是被人賞玩的物件,越是開得鮮豔,越是難逃被剪下的命運。”

恰好一陣寒風拂過,縷縷幽芳,終狠下心一剪子下去,丟進籃子裡,了了心中的無限眷念。

正說着,突然傳來一陣笑聲,打遠處走來一個人,綠珠呀的驚叫了一聲,手裡的花籃子掉在地上。

何秀才快步走上前來,彎腰想拾起來,卻終是花不由人,碎了一地。

綠珠見了便蹲下去一同撿,低着頭嬌聲說道:“真是巧呢,遇上何先生了。”

“都是小生的冒失,讓綠珠姑娘白剪了這麼好的花。”

綠珠聽了連連擺手,道:“不不不,是綠珠不小心,怎麼能怪先生呢。”

璧容見綠珠臉上一片春心浮動的紅潤,又想着此處離宓園不遠,便出言提醒:“快些回去重新剪了吧,小姐午睡就要醒了,仔細一會尋不見你又要生氣。”

綠珠聽了心裡惋惜,卻又畏懼小姐的脾氣,不捨地擡頭看了何秀才兩眼,才向他告辭。

“這位便是莊姑娘吧,早就聽說是個心靈手巧的人,今日能得一見,實乃小生之福。方纔聽姑娘所言,只覺分外有趣,故而才擾了姑娘雅興,但實是被姑娘蕙質蘭心的幾句妙語所感,小生枉讀了這些年的聖賢書,竟不及姑娘的半分通透,委實汗顏。”

璧容一連聽得他幾句“姑娘”“小生”的酸腐之語,只覺渾身發顫,更是不想多做糾纏,微點了下頭,便欲離開。

卻聽得何秀才道:“綠珠姑娘,小生早聞貴府所種品字梅乃是定襄之最,恰得小生也是愛梅之人,嚮往已久,不知今日可有幸鑑賞一二,一嘗所願。”

璧容本欲提點綠珠一二,莫要忘了自己身份,就聽綠珠說道:“先生若是喜歡,那便與我們一同去吧。”

何秀才笑着謝過,雙手背在身後,徑自提步走在了前面。

待他走了兩人之遠,璧容纔對綠珠道:“你好生糊塗,中了美人計不成,這離小姐的宓園這麼近,這麼個適齡男子諸多不便不說,你家小姐一向不喜此人,你竟還邀他去賞梅!”

“我……不過是看看花,這兒又沒有別人……老爺的朋友每回來也經常去呢,還喜歡在那燙上一壺酒的,何先生是小少爺的教學先生,應該,應該不會……”

璧容被她這幾句話氣得罵也不是,不罵也不是,只得搖頭,心中暗想不知嚴宓的陪嫁丫鬟帶了誰同去。

——————————

眼見着離過年沒幾日了,各家各戶都不乏賓客往來,送上年關之禮,今日一早便有小廝通報,沈記布莊的年掌櫃親自替東家送了禮來,因趕着嚴家小姐不日便至的婚事,各家各戶送的禮都不輕,嚴老爺也都是一視同仁,親自招待。

璧容不知往日嚴家與自己的東家交情如何,只聽得前院的小廝說送了一個雕刻極好的半月形玉石座屏。璧容心裡還納悶,既是做布匹買賣的,送哪門子玉石,也不知道是不是懂行的。

臨走時年掌櫃又特來尋了璧容,道東家今年生意好,爲着犒勞大夥發了紅包。璧容顛了顛約麼有個四五兩重,心裡嘀咕,自己纔來了一個月,怎麼就給了這麼大的禮,原本想張嘴問問別人可是也得了這麼多,轉念一想這倒顯得人家對自己有所圖一般,故而自得連聲道謝,也拖年掌櫃替自己給沈老闆拜個早年。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晚上和嚴宓各吃了一個剪成鯉魚模樣的花饃饃,就聽得丫頭替嚴夫人過來傳話,說是趕上團圓年,放給璧容十天假。

璧容喜得蹭的就從凳子上跳起來,想到已有一個多月未曾見過家中人,此前在沈記還能遇上宋金武拖他捎些銀錢東西,自己突然來了嚴府也來不及相告……

“姐姐可是想家了?”

“哎,想想自己出來這些時日,也不知母親可好……”

“你放心吧,既是沒有人來找你,自是一切平安吶!明天我便和綠珠一起幫你收拾東西,一定讓你趕在三十之前回去。”

二十九那天一早,嚴宓就吩咐了小廝牽了馬車在後院等着,待幾人收拾了行囊和一衆物品,趕着晌午前便裝上了車。且說嚴宓給璧容備下的一批捎回家去的年禮,足足裝了一大車兩牀十斤重的嶄新緞面棉被,兩套自家鋪子裡的瓷碟碗,瓜子、果脯等乾果點心十來包,十斤紅棗,四包紅糖,兩幅給孩子戴的銀手鐲,還有幾個木雕娃娃。因着璧容無意中提起過天業讀書的事情,嚴宓還特地送了一件和嚴暉相仿的緞面布袍。

原本嚴宓還塞了五兩銀子的紅包,卻被璧容推拒了,只道是收了這些東西還能當做姐妹之間的心意,但若混了銀錢,便是感情之外的事了。

嚴宓只得把錢拿回來,依依不捨地送了璧容上車,還不忘唸叨着說過了年叫小廝駕了馬車再去接她,璧容亦是不捨得連連點頭答應。

且說璧容坐着馬車回了西坪村,一路上遇見的村民們全都在旁邊好奇地瞅着,猜測着車裡坐的何人,見馬車停在了大槐樹底下的老鄭家,甚是驚訝。

“這老鄭家啥時候啥時候有了這麼門親戚?瞅這馬車,俺就在鎮裡見過一次。”

“這老鄭家不就錢婆子那麼一個親戚嗎?”

“你們都在這瞎猜啥呢,停他家門口就是他家的親戚了啊,前陣子周地主家的車還停俺麼家門口了呢!”

“去!你那是給人家交糧食!”

待看見璧容從車裡出來,左鄰右舍更是一陣竊竊私語,璧容也不理他們,徑自下車去敲了門。

秀蓮剛做熟了飯,還唸叨着誰這麼會挑時候,好歹擦了把手就急急忙忙地過來開門,一見來人,驚得張着嘴說不出話了,只道璧容笑出了聲,才大聲地嚷嚷起來:“娘,當家的,咱家姐兒回來了!”

鄭母在屋裡聽見了音也顧不上穿外衣就跑了出來,鄭天洪只得在旁邊一路攙着她,鄭天旺和劉氏也聞聲抱了豆芽福哥兒出來,因爲臨近過年,學堂提前放了假,故而一家人倒湊了個齊整。

“哎喲,我的閨女啊,這走了一個多月,竟是一面也見不上!可想死娘了……”鄭母見了璧容就一把攬過來哇哇地哭了起來。

旁人拉也拉不動,等鄭母哭的有些氣喘,秀蓮才道:“娘,姐好容易回來,這是喜事,您這是哭啥喲。”

鄭母拿袖子抹了抹淚,啞着嗓子道:“對對,你嫂子說的對,是喜事,我竟在這跟着添亂,趕緊着先進屋,你嫂子剛弄了飯,咱們一家可算能吃回團圓飯了。”

璧容笑着道:“大老遠就聞見飯味了,一路上叫趕車的小哥尋着味兒回來的呢!”

大夥這才注意到門口停着的馬車,聽得璧容說是嚴家小姐特地吩咐送她回來的,又見了車裡給的諸多禮品,把一家子驚得不知這麼着纔好。鄭母忙叫趕車的小哥兒進屋吃個便飯,小哥連連推拒,讓他們不要客氣,又說都是主家吩咐的,自己還趕着回去交差。

鄭母聽了也不好勉強,便又讓鄭天洪去撿一籃子雞蛋給人家送過去,虧得璧容攔下,道了句那邊什麼都不缺,鄭母想想也覺得是,人家豪門大戶怎麼還能缺了這點東西,當下只得又連連謝過。

一進了屋,鄭母又叫秀蓮去廚房蒸了一盆昨個剛做好的豆包、饃饃,炒了個蔥花雞蛋。拉着璧容坐下,一家人圍在飯桌前,好是一頓噓寒問暖。待聽得璧容說起自己臨時被派去嚴家做繡孃的事情,鄭母才點頭,說前幾日鄭天洪兄弟倆打縣裡回來,上沈記鋪子去找她,卻是沒找着,以爲出了什麼事,着實嚇了一跳。這下見璧容一切都好,鄭母懸着的心才放下。

璧容聽鄭母提起纔想起來,低頭見鄭天旺拄着副拐,面色如常,便問了問這次去縣裡看病的事。

“早就好了,如今只剩下在家養傷些時日便可,可得說這縣裡的大夫就是有能耐啊。”

璧容聞言,點了點頭,又叮嚀道:“可是不能疏忽,還是儘量少走動,不行就把飯拿去屋裡吃,老話都道傷筋動骨要養傷百日呢。”

鄭天旺撓了撓頭,撇着嘴道:“你們叫我幹啥都行,就是別叫我在屋裡躺着,連躺了這一個多月可是憋屈死我了。”

劉氏瞥着眼掐了他胳膊一下,又極爲不好意思地對璧容說:“爲了你二哥這點事,害的姐兒受這份罪,我心裡……”

璧容趕緊止了她的話,道:“嫂子非要這麼說,那我如今也算是因禍得福了。”如此璧容便和他們說了與嚴家小姐結了手帕交,又道是這些禮都是她特地囑咐給家裡帶來的,盛情難卻實在推拒不得,索性東西都是年下用得上的,便捎了回來。

說罷,就從包袱裡取了給福哥兒豆芽的兩幅銀手鐲,依次把他們往懷裡抱了抱,套在手上,道了句一個多月竟都長了不少。

又拿了那件學士長袍叫天業進屋去試試大小,待出來一看,衆人不禁連勝嗟嘆,唸叨着還以爲是哪裡來的小公子了。

“嚴小姐念着家裡孩子多,點心可是捎回來了不少,且分些給左鄰右舍,權當是送了年禮了。”

秀蓮見那點心包裡都是整塊的綠豆糕、桂花糕、芙蓉糕,並一些米花糖,果脯十大包,驚歎不已。

看完了年禮,璧容又拿了年掌櫃給的五兩重的銀錠子給鄭母,說是沈家老闆給的紅包。鄭母硬是不要,說往日她已經往家裡捎了不少銀錢了,何況這次年下買布料年掌櫃也給便宜了許多,如今家裡存錢不少。

璧容無奈只得收了回去。

第45章 破釜沉舟第123章 休息瑣碎第4章 巧認乾孃第131章 故人來訪第65章 寺廟偶遇(下)第13章 鬧劇再起第57章 是福是禍(下)第137章 信陽茶商第125章 虛驚一場第84章 心思難測第100章 歸去來兮第52章 認親之禮(上)第62章 一箭三雕第56章 是福是禍(上)第55章 年關瑣事(下)第129章 沅娘心事第90章 烽煙乍起第98章 歸心似箭(下)第142章 吳府壽宴第42章 浮上水面第44章 奮力一擊第131章 故人來訪第50章 朔州沈家(中)第82章 請君入甕第50章 朔州沈家(中)第110章 小試牛刀第29章 年關諸事第60章 正月堂會(中)第16章 豆芽改名第119章 進京相助第117章 順利中選第29章 年關諸事第88章 自食惡果第128章 恍然如夢第52章 認親之禮(上)第38章 前因後果第28章 初進嚴府第38章 前因後果第6章 掌勺之路第7章 端午之忙第86章 嬌豔有毒第64章 寺廟偶遇(上)第139章 明修棧道第79章 端午風波(上)第122章 別後溫情第50章 朔州沈家(中)第66章 廚房改革(上)第15章 劉氏有孕第94章 欲蓋彌彰第149章 謀定後動第108章 流水無情第109章 緣何情淺第102章 以靜制動第35章 曇花一夢第133章 寺廟避雨第86章 嬌豔有毒第42章 浮上水面第88章 自食惡果第123章 休息瑣碎第70章 漁翁之利(中)第23章 錢家落戶第74章 見縫插針第99章 成算在心第75章 兵來將擋(上)第2章 營生手段第31章 佳人珍饈第148章 狗急跳牆第1章 貞節牌坊第112章 千載一時第114章 沒安好心第18章 鳳穿牡丹第3章 誤撞醜事第98章 歸心似箭(下)第147章 姐妹重逢第86章 嬌豔有毒第6章 掌勺之路第47章 百年好合第75章 兵來將擋(上)第6章 掌勺之路第43章 義兄義妹第125章 虛驚一場第89章 各自爲盟第134章 初入京師第83章 雪上加霜第15章 劉氏有孕第147章 姐妹重逢第7章 端午之忙第134章 初入京師第7章 端午之忙第103章 一枚瘋子第17章 沈記布莊第96章 暗藏玄機第118章 突聞噩耗第116章 大展拳腳第146章 貴人相助第110章 小試牛刀第147章 姐妹重逢第131章 故人來訪第119章 進京相助第39章 突染瘧疾
第45章 破釜沉舟第123章 休息瑣碎第4章 巧認乾孃第131章 故人來訪第65章 寺廟偶遇(下)第13章 鬧劇再起第57章 是福是禍(下)第137章 信陽茶商第125章 虛驚一場第84章 心思難測第100章 歸去來兮第52章 認親之禮(上)第62章 一箭三雕第56章 是福是禍(上)第55章 年關瑣事(下)第129章 沅娘心事第90章 烽煙乍起第98章 歸心似箭(下)第142章 吳府壽宴第42章 浮上水面第44章 奮力一擊第131章 故人來訪第50章 朔州沈家(中)第82章 請君入甕第50章 朔州沈家(中)第110章 小試牛刀第29章 年關諸事第60章 正月堂會(中)第16章 豆芽改名第119章 進京相助第117章 順利中選第29章 年關諸事第88章 自食惡果第128章 恍然如夢第52章 認親之禮(上)第38章 前因後果第28章 初進嚴府第38章 前因後果第6章 掌勺之路第7章 端午之忙第86章 嬌豔有毒第64章 寺廟偶遇(上)第139章 明修棧道第79章 端午風波(上)第122章 別後溫情第50章 朔州沈家(中)第66章 廚房改革(上)第15章 劉氏有孕第94章 欲蓋彌彰第149章 謀定後動第108章 流水無情第109章 緣何情淺第102章 以靜制動第35章 曇花一夢第133章 寺廟避雨第86章 嬌豔有毒第42章 浮上水面第88章 自食惡果第123章 休息瑣碎第70章 漁翁之利(中)第23章 錢家落戶第74章 見縫插針第99章 成算在心第75章 兵來將擋(上)第2章 營生手段第31章 佳人珍饈第148章 狗急跳牆第1章 貞節牌坊第112章 千載一時第114章 沒安好心第18章 鳳穿牡丹第3章 誤撞醜事第98章 歸心似箭(下)第147章 姐妹重逢第86章 嬌豔有毒第6章 掌勺之路第47章 百年好合第75章 兵來將擋(上)第6章 掌勺之路第43章 義兄義妹第125章 虛驚一場第89章 各自爲盟第134章 初入京師第83章 雪上加霜第15章 劉氏有孕第147章 姐妹重逢第7章 端午之忙第134章 初入京師第7章 端午之忙第103章 一枚瘋子第17章 沈記布莊第96章 暗藏玄機第118章 突聞噩耗第116章 大展拳腳第146章 貴人相助第110章 小試牛刀第147章 姐妹重逢第131章 故人來訪第119章 進京相助第39章 突染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