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兵來將擋(上)

此刻,壽和院裡

華媽媽剛糊里糊塗地打發了一個,才進了屋裡想要歇個片刻,便見人推門進來。

全媽媽穿着一身深杏色春衫,手裡拿着個灰布包裹,華媽媽不知所以,心裡不由得納悶。

這全婆子從前是太夫人屋裡伺候飯食的,後來太夫人做主配給了外面一個小廝,又生了一個小子,只是她那小子出生沒幾天便因爲風寒夭折了,二爺便是趕在這個時候出生了,老太太索性便叫全媽媽去做了乳孃。

只是如今她跟了二爺二十幾年,早跟這邊沒了聯繫,老太太之所以這回把她尋來好吃好喝地養着,也不過是想看看二奶奶有沒有真本事罷了。

“老姐姐,說來不怕你笑話,在老太太這待的這些日子,別的沒長,肉倒是長了不少,這件衣服去年我穿着還正好,如今卻生生小了一寸,聽說你家的梧姐兒針線好,我這才厚着臉皮過來想請她幫着看看,可還有法子改改。”

華媽媽笑着招呼她坐下,道:“這有什麼麻煩的,只管交給我就是了,我一會叫她娘拿回去給你看看。”

全媽媽笑着道了聲謝,略想了下才道:“反正今個已經麻煩了你,索性就厚着臉皮再給添一件吧。華家老姐姐,二爺在大同開分號的事情,想必你也是清楚的,前陣子聽二爺身邊的小子說最近正尋麼着庫房上的人手,雖不是大同的鋪子,想來這地方嘛,我估計也不會太遠了去的。”

說着,全媽媽拽過華媽媽的手,頗爲誠懇的道:“我這些年不在朔州,比不上老姐姐你,認識的人多,還得請老姐姐幫二爺留意着些,不論身家,只要做事本分便可,當然如若是府裡相熟人家的小子,那自然就更放心了。”

華媽媽聽了全媽媽這話,心裡不由得生了旁的念頭。她的小兒子今年正好十五,平日裡跟着他哥哥在外院當跑腿的總不是個長事,如若能去了二爺的鋪子裡,那可真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了!

只是,這樣好的差事,恐怕府裡有不少人惦記着了,哎,自己若是能和二奶奶搭上點關係就好了……

正懊悔着先前自己沒有看清楚形式,她突然想起方纔那個叫夏堇的小丫頭來找她,莫名其妙地就張嘴說二奶奶身邊缺個照顧身子的媽媽,想請自己幫忙找一個。

當時她還納悶這丫頭莫不是瘋了,這事情要找也是大奶奶、或是大太太、老太太,怎麼也輪不到她這個奴才幫着找。

此刻全媽媽便這麼巧地也過來找她,還說了這麼一通話,她不禁懷疑地看了眼全媽媽。莫非全媽媽這話也是二奶奶早就吩咐好了的?二奶奶想找的人莫不是全媽媽?

可即便如此,二奶奶親自去跟老太太說,難道老太太還能不允嗎。看來自己還得好好探探消息纔好。

華媽媽心裡藏着未解的疑惑,也不敢貿貿然說話,便應付着點點頭,道自己一定好好留意。

待全媽媽離開了,華媽媽卻是早沒了睡覺的念頭,便招來了門外的小丫鬟暗自吩咐了幾句話,看了看時辰,估摸着老太太快要醒了,這才快步回了正屋。

不一會兒那個派出去打聽消息的小丫鬟便回來了,華媽媽給她使了個眼色,叫她去了一旁的耳房,待自己伺候老太太梳了頭後,才接着出去張羅晚飯的功夫叫了她來回話。

“回稟媽媽,婢子聽二奶奶院裡的粗使婆子說今個兒只有大奶奶去過,好像是說大夫人派了原先伺候大少奶奶的月子的李媽媽去伺候二奶奶。”

“哦?你可打聽清楚了,果真如此?”華媽媽臉上顯出一副驚訝。

那小丫鬟連連點頭,又道:“說是人明個兒一早就要到了。”

華媽媽眯着眼睛沉思了一會兒,此刻她的雜亂的心緒已經全都理清了大夫人的打算,看這形勢,二奶奶儼然是知道的清清楚楚,她先叫夏堇來糊里糊塗地知會自己,繼而又叫全婆子來說了一番話引誘自己,無非是想自己出面幫她解了個難,要知道大夫人可以賜人,老太太更是可以,只是這給的和自己要的卻是不同的。

呵呵,二奶奶這步棋走的當真是妙,不過,自己既然能得利,何樂而不爲呢。

到了吃晚膳的時候,華媽媽一邊照常伺候着,只是動作卻遲鈍了許多。

“今個兒怎麼這麼安靜啊,莫不是你也學會了那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

“原是今個兒聽說了一件事,這不正琢磨着,怎麼能逗老太太樂樂。”

“有樂子就還不快說,這吞吞吐吐地也不怕憋着自己。”

華媽媽呵呵笑了兩聲,便緩緩道:“方纔佈置晚飯的時候,聽她們說太太準備把大少奶奶屋裡的李媽媽派到二奶奶屋裡去照顧,大少奶奶卻以爲自己有地方惹的太太不高興了,連忙就去太太那請罪,等去了才知道不過是一場誤會。”

“不過說起來那李媽媽在府裡照顧月子確實是有名的,想當年大少奶奶懷初哥兒的時候,那害喜的症狀可是厲害的嚇人,多少大夫都無能爲力,李媽媽卻只是在吃食上下了些功夫,便叫大少奶奶得了胃口吃飯,也難怪現在大少奶奶捨不得李媽媽走了。”

郎氏(太夫人)恍若沒聽見一般,照常慢悠悠地吃着碗裡的粥,半響才問了句:“結果呢?”

華媽媽笑着回道:“那李媽媽原本就是太太屋裡的人,何況太太又是請她去了二奶奶屋裡,大少奶奶哪敢跟自己的嬸嬸爭個奴才,自然是跟太太說清楚便回去了。”

郎氏聞聲笑着眯了眯眼睛。

華媽媽候了太夫人大半輩子,此刻只看着郎氏面上的神情,心裡便大致猜到了她的想法。

想當年大少奶奶有身子時,老太太也派去了一個姓蘇的嬤嬤,沒想卻被那李媽媽處處打壓,甚至有一次還藉口說那蘇媽媽腦子糊塗,拿了性涼的東西給大奶奶吃,不知道還以爲老太太故意找了人去害大奶奶的孩子,老太太嘴上不說,心裡記得牢牢的。

華媽媽眼睛轉了轉,計上心來,“說起來,二爺這般年紀纔有了血脈,確實應該重視一些,單一個嬤嬤想必是忙不過來的,老太太對待這些孫兒們一向大方,這次不如再大方一回。”

郎氏挑着眉毛問道:“聽你這麼說,便是有了相中的人吧。”

“您看,全媽媽如何?”華媽媽試探着問了一句。

“全媽媽本是佑哥的乳孃,又跟着佑哥在忻州待了這麼些年,自是與他們極爲親密的。”郎氏笑着說了句極爲含糊的話。

華媽媽斟酌了一下,隨即又道:“奴婢斗膽說句不中聽的話,這賞人賞人,自是要賞個讓人家心裡舒坦的,若是反倒讓人家覺得芒刺在背,整日提防小心,那這賞人豈不成了傷人?”

華媽媽這話說的一語雙關,郎氏聽了眼角驀地擡起來看向華媽媽,那看似柔和的目光中卻彷彿藏着刀劍一般,鋒利無比,華媽媽只覺得身上一陣寒顫。

郎氏臉上仍舊帶着笑,贊同地點了點頭,“你說的不錯,任是何人的身邊,芒刺都是留不得的。”

華媽媽見郎氏點頭原本心中大喜,可看着郎氏耐人尋味的神情,又把郎氏剛纔那句話暗自琢磨了一遍,心裡不由大駭。

且說另一邊,全媽媽正在屋裡給未出世的小少爺做着衣服,料子都是二爺早錢給她的,撿了一匹淺色的淨面絲綿,那絲綿是南方極有名的,柔軟保暖不說,摸在手裡比雞蛋還要細膩。小少爺出生時是十二月份前後,這樣的料子拿來做包布最適合不過了。

正忙着,門外有人輕釦了兩聲。

全媽媽忙放下剪子下地去開了門。

“老太太叫媽媽過去說話,媽媽快跟婢子過去吧。”

全媽媽此刻想起秋桐白日裡跟自己說的話,心下坦然,想必那華媽媽已經把事情辦成了,不由得讚歎璧容這般用人的本事。

“老太太方纔正與我說起二爺小時候的事,便想到了你,這才大晚上的把你拽了過來,好在咱們也不用幹別的,只好好坐下陪老太太動動嘴皮子就是。”

全媽媽恭敬地向郎氏請了安,才聽了吩咐坐到郎氏下邊的腳踏上,拿過華媽媽手邊的另一個美人錘,力道適中地幫郎氏捶着腿。郎氏笑着又說起了沈君佑當年讀書時的事情,全媽媽接着郎氏的話應聲附和了幾句。

郎氏微閉着眼睛,嘴上道:“早前照哥兒佑哥兒幾個讀書的時候,我便知道佑哥將來是個有出息的,就是那股子做事不服輸的勁頭,有哪個比的了,果不其然,現在家裡最不用我操心的便是他了。”

全媽媽笑了笑,跟着道:“二爺小的時候就常和老奴唸叨,姨娘去的早,家裡最疼他的人就是老太太了,從吃穿到讀書,無一不是老太太替二爺打點着,二爺如今這般成就,那也是老太太悉心培養的功勞。”

郎氏聽了眉眼之間盡是笑意。

華媽媽便插嘴道:“老太太嘴上說着不操心,心裡可不是這麼想的,剛纔您不是還和我說要留意着給二奶奶找個有經驗的老人過去伺候的嘛。”

“恩,你說的對,還真是有的操心。原先我屋裡的蘇媽媽倒是個好的,只是早前給了言哥媳婦兒,卻也不好要回來了,眼前還真是……”郎氏皺着眉頭,一臉的苦惱模樣。

“老太太,虧得咱們這般費勁琢磨,眼前不就正有一個好的嗎?”

郎氏聽了一驚,琢磨了幾下,贊同地點了點頭,擡頭看向全媽媽。

全媽媽把進來以後的事情從頭到尾思忖了一遍。

這事情華婆子和老太太應該已經說過了,老太太心裡估麼也是同意了的,那麼此刻當着自己的面裝着無意提起,無非是想看看自己如何回答。自己若點頭,那這些日子便是“身在曹營心在漢”,而自己若搖頭,那便成了恃寵而驕,敢違背主子的意思。

心思不由得沉了沉。

“老奴原就是老太太屋裡的奴才,當初老太太是念在我喪子之痛,這才叫我去照顧襁褓中的二爺,雖然一別幾年,老奴卻從不敢忘了自己的身份,一切事情只請老太太吩咐,老奴萬死不辭。”

第86章 嬌豔有毒第61章 正月堂會(下)第145章 旁敲側擊第69章 誰是漁翁第32章 容姐發威第68章 四月芳菲第6章 掌勺之路第78章 高燭暖帳第131章 故人來訪第121章 剎那芬芳第41章 千鈞一髮第53章 認親之禮(下)第131章 故人來訪第21章 心懷不軌第109章 緣何情淺第133章 寺廟避雨第59章 正月堂會(上)第121章 剎那芬芳第142章 吳府壽宴第53章 認親之禮(下)第1章 貞節牌坊第47章 百年好合第49章 朔州沈家第67章 廚房改革(下)第133章 寺廟避雨第47章 百年好合第17章 沈記布莊第19章 河蟹傳情第33章 一場比試第5章 鄭家瑣事第89章 各自爲盟第53章 認親之禮(下)第104章 緣何收留第93章 燈下柔情第106章 落花有意第137章 信陽茶商第19章 河蟹傳情第54章 年關多事(上)第12章 一場鬧劇第49章 朔州沈家第110章 小試牛刀第41章 千鈞一髮第77章 夢魘之局第41章 千鈞一髮第1章 貞節牌坊第90章 烽煙乍起第100章 歸去來兮第144章 靜女其姝第16章 豆芽改名第72章 蠢蠢欲動(上)第93章 燈下柔情第37章 心思各異第46章 等待提親第27章 沈記作坊第69章 誰是漁翁第57章 是福是禍(下)第105章 離間不成第8章 肉糉爭端第50章 朔州沈家(中)第78章 高燭暖帳第137章 信陽茶商第79章 端午風波(上)第110章 小試牛刀第57章 是福是禍(下)第125章 虛驚一場第22章 世態炎涼第126章 作繭自縛第85章 血光之災第119章 進京相助第86章 嬌豔有毒第124章 不請自來第15章 劉氏有孕第17章 沈記布莊第24章 災事連連第138章 黃雀在後第72章 蠢蠢欲動(上)第78章 高燭暖帳第69章 誰是漁翁第40章 無妄之災第67章 廚房改革(下)第72章 蠢蠢欲動(上)第71章 漁翁之利(下)第29章 年關諸事第111章 秋桐之情第10章 五月農忙第92章 撥開雲霧第44章 奮力一擊第3章 誤撞醜事第128章 恍然如夢第98章 歸心似箭(下)第143章 御用大選第57章 是福是禍(下)第103章 一枚瘋子第102章 以靜制動第52章 認親之禮(上)第38章 前因後果第120章 初生艱險第117章 順利中選第25章 人情冷暖第73章 蠢蠢欲動(下)
第86章 嬌豔有毒第61章 正月堂會(下)第145章 旁敲側擊第69章 誰是漁翁第32章 容姐發威第68章 四月芳菲第6章 掌勺之路第78章 高燭暖帳第131章 故人來訪第121章 剎那芬芳第41章 千鈞一髮第53章 認親之禮(下)第131章 故人來訪第21章 心懷不軌第109章 緣何情淺第133章 寺廟避雨第59章 正月堂會(上)第121章 剎那芬芳第142章 吳府壽宴第53章 認親之禮(下)第1章 貞節牌坊第47章 百年好合第49章 朔州沈家第67章 廚房改革(下)第133章 寺廟避雨第47章 百年好合第17章 沈記布莊第19章 河蟹傳情第33章 一場比試第5章 鄭家瑣事第89章 各自爲盟第53章 認親之禮(下)第104章 緣何收留第93章 燈下柔情第106章 落花有意第137章 信陽茶商第19章 河蟹傳情第54章 年關多事(上)第12章 一場鬧劇第49章 朔州沈家第110章 小試牛刀第41章 千鈞一髮第77章 夢魘之局第41章 千鈞一髮第1章 貞節牌坊第90章 烽煙乍起第100章 歸去來兮第144章 靜女其姝第16章 豆芽改名第72章 蠢蠢欲動(上)第93章 燈下柔情第37章 心思各異第46章 等待提親第27章 沈記作坊第69章 誰是漁翁第57章 是福是禍(下)第105章 離間不成第8章 肉糉爭端第50章 朔州沈家(中)第78章 高燭暖帳第137章 信陽茶商第79章 端午風波(上)第110章 小試牛刀第57章 是福是禍(下)第125章 虛驚一場第22章 世態炎涼第126章 作繭自縛第85章 血光之災第119章 進京相助第86章 嬌豔有毒第124章 不請自來第15章 劉氏有孕第17章 沈記布莊第24章 災事連連第138章 黃雀在後第72章 蠢蠢欲動(上)第78章 高燭暖帳第69章 誰是漁翁第40章 無妄之災第67章 廚房改革(下)第72章 蠢蠢欲動(上)第71章 漁翁之利(下)第29章 年關諸事第111章 秋桐之情第10章 五月農忙第92章 撥開雲霧第44章 奮力一擊第3章 誤撞醜事第128章 恍然如夢第98章 歸心似箭(下)第143章 御用大選第57章 是福是禍(下)第103章 一枚瘋子第102章 以靜制動第52章 認親之禮(上)第38章 前因後果第120章 初生艱險第117章 順利中選第25章 人情冷暖第73章 蠢蠢欲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