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錢家落戶

鄭家的房子小,只有三間臥房,一家子住已是擁擠不堪,鄭母雖總唸叨着貼着大屋後面再起一間屋日後給天業住,可手裡的錢卻總是存不夠。

緊趕着在天業上學前,把堂屋邊上放雜物的耳房草草地收拾了一下,鄭天旺給壘了個炕頭,又打了一個核桃木的書櫃,一副桌椅,書房臥房兼用。

如今錢婆子遇了事,來家裡投奔,鄭母作爲嫂子又不好趕他們,於是只好讓錢貴全跟天業擠着小耳房裡,錢婆子並芳姐兒跟着鄭母、璧容擠在北屋的大炕上。

且不說旁的,單是錢婆子這夜裡打鼾的毛病就吵得璧容徹夜難眠,有時好容易睡着了,半夜又被芳姐兒搶了被子凍醒,兩宿下來眼底漸漸浮上了一層青色。

“喲,咋的又起這麼早?”秀蓮穿好了棉衣從屋裡出來,看見璧容已經在竈上燒起了水,走過去小聲地問了一句:“那老婆子又打鼾了?”

璧容湊到她邊上小聲地道:“快別說了,昨個兒芳姐兒也跟着打起了鼾,吵得我半邊耳朵都木了。”

秀蓮嚇了一跳,斜着眼撇着北邊依舊緊閉的房門,嘲諷着道:“好傢伙,本來就又饞又懶,再染上這麼個毛病,這要是讓外面人知道了,看哪家還敢娶她喲。”

“業哥兒這幾天起的也晚了呢,得趕緊叫他去,不然就吃不上早飯了。”

“你快上後院拿雞蛋,我去叫他去,趁着那一家子還沒起,給小叔蒸個蛋補補腦子。”

秀蓮去叫門的時候,天業已經醒了,正在穿衣服,倒是錢貴全還佔着大半個炕睡得跟死豬一樣,索性也不理他,讓天業輕手輕腳地出來吃了頓小餐。

璧容見天業一坐下就哈欠連天,吃着蛋羹也似味同嚼蠟,不由得爲之擔心,擦擦他嘴邊的油漬,問道:“你昨個也沒睡好?”

天業想起來就一肚子氣,忿忿地道:“別提了,我昨晚上洗好臉回去的時候,那小子擺着大字打着鼾睡得跟死豬一樣,我推了他半天才挪出半個身子地兒躺下,害的我這一宿光想着拽牀邊了,生怕他一腳給我踢下去!”

璧容感同身受地嘆了口氣,道:“哎,我比你也好不了哪裡去,感情這娘三可真是一家子。”

天業氣急的抓了抓頭髮,問道:“嫂子,他們什麼時候走啊,難不成就天天賴在咱們家了啊,二哥剛給我壘的炕,這倒好,全便宜錢貴全了!”

秀蓮鄙夷地看着北邊,道:“我也成天盼着他們走呢,不過,你瞅他們可有那意思?人家感情是不嫌睡不慣呢!”

早間大夥一塊吃早飯的時候,鄭母隨意問了幾句:“他姑,睡得可好,家裡地方小,委屈你們了。”

錢婆子伸手抹了抹了嘴角,笑呵呵地道:“不妨事不妨事,我以前沒嫁出去的時候,不也是帶着兩個娃娃住這裡的不是。”

秀蓮見錢婆子那表情就心生不爽,忍不住道:“全哥兒沒睡好吧?我瞅着業哥兒那困勁兒估摸着是沒睡好,你說這讓倆個小子擠在這麼張小炕上也是難受!”

錢婆子聽了,怪里怪氣地道:“喲,天洪家的這是嫌俺們了。”

秀蓮雖心裡罵着她不知悶,無奈嘴上卻不敢對長輩屋裡,半規半損道:“俺姑這是咋說的,俺是那愛嚼舌根子的人嗎,這大早起咋就這麼大火喲,可得吃點藥去去火哩。”

錢婆子似是早就洞察了一般,陰狠地白了秀蓮一眼,跟鄭母道:“嫂子,你這裡的狀況俺也不是不知道,俺們也不是以後在你這裡白吃白住,喏,這是五兩銀子,讓天旺趁着這幾日在北屋後邊給我們娘三個起兩間房子吧,連上業哥的也一塊,錢我都出了。”

鄭母聽了,眉頭直皺,心道且不說這銀錢不夠,自己家後面統共就那麼大點地,起了他們的兩間屋,哪裡還有地方給天業蓋。何況自己是早有打算在後面擴個小院,日後天業大了給他娶媳婦住的。眼下錢婆子這如意算盤是打在自己家身上了,想出言拒絕,卻是想不出個好說法,瞅着錢婆子這架勢可是不好糊弄的。

璧容見大夥都不說話,心裡也是着急,心想着錢婆子眼下沒糧沒地的,若是再跟了自己一家子住一個屋檐下,日後這娘三的口糧莫不是要鄭母來掏。何況這錢婆子實在不是個好相與的,尤其那全哥兒最近時不時在背後偷着看自己,鬼頭鬼腦的。

眼見着錢婆子就要拍板釘釘,璧容沒轍,只能伸手在桌下戳了戳秀蓮,衝她指了指劉氏的肚子。

秀蓮也不是那木頭人,當即琢磨了過來,笑着跟錢婆子道:“喲喲,俺姑忘了不是,招娣兒娘懷着身子呢,可是不敢動土的,若是觸動了胎神那可了不得呢!”

鄭母一聽也跟岔接道:“他姑,俺家這後面地方不大,雖說能給你起上兩間屋,可日後全哥兒娶媳婦可要咋整?不如眼前看看附近有沒有空屋要賣的,你們人少,買個三間屋也花不了多少錢,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錢婆子聽了鄭母這明顯不樂意起屋的意思,抿着嘴也不吭聲,心裡暗罵着秀蓮多事,又擡頭見劉氏護着肚子冷冷地盯着自己,弄得好像自己真想害她孩子一樣。

鄭天洪此時突然道:“娘,俺聽說東老榆樹底下的孫家要在鎮裡開了個點心鋪子,一家子準備搬鎮上去呢,不如去問問他家的屋子賣不賣。”

鄭母一聽,喜道:“可是和你姑家有緣不是,你趕緊吃了飯就去問問吧。”

待鄭天洪問了回來,那房子孫家確實要準備賣,連着家裡的幾米地也正尋着買家。院裡是兩間北屋,一間東屋,西邊是廚房,帶着一間放糧食雜物的小耳房,都是泥壘的牆,看着並不舊。

鄭母帶着錢婆子去瞧了一眼,錢婆子眼見着在鄭家起屋子的算盤撲了空,憋了幾天的氣也不見有人理她,也只好再另闢他徑。錢婆子看了房子,覺得三間屋子還行,只是嫌院子小,自己還想着養兩頭豬,卻沒有地方。

鄭母笑道:“這還不簡單,叫天旺在後頭給你給你圍個圈就是。”

錢婆子的臉色這纔好了些,便讓鄭天洪去問了價錢,一聽說房子要五兩銀子,錢婆子嫌貴,又跟人家幾番討價還價。

鄭天洪被磨得不行,但想起臨出來時,秀蓮千叮萬囑,就是天上下刀子也務必得把這房子買下來。只得厚着一張老臉,找了和孫家要好的鄰居幫着一塊說和,最終以四十二兩的銀子買下了這間屋院子並四畝良田。

如今已是十月中,待把銀錢交與換了房契地契,鄭天洪就緊趕着帶了錢貴全忙着種他家那四畝地的麥子。雖說這日子下種,又忙不上好好耕地,收成定不會多好,但是好那四畝地也能夠他們娘三吃,免得到時候又要自己家貼補糧食。

顧念着這點,每每錢貴全作怪耍滑,鄭天洪都厲聲呵斥,也顧不得錢婆子挑眉瞪眼,橫了心讓他跟着下地幹活。

趕上十月十六的吉日,宜入宅、宜安牀、宜謝土。寅時時分,大夥就忙活着起來,拿着成雙的水桶、臉盆、碗筷、簸箕等去了榆樹底下的新屋。按着習俗,捧了一鍋熱水進去,拿着蒲扇挨間屋子繞着扇風,取得個風生水起的好苗頭。擺了果品、紅燭、香臺,依次拜了土地公、開基主、竈公竈母。

鄭天旺帶着錢貴全到外面放了鞭炮,老鄭家在西坪村名聲不錯,兩個兒子,一個能種地,一個會蓋房,小兒子又剛入了學堂,加上家裡爲人謙和、厚道,附近的幾乎鄰居礙着鄭家的面子紛紛過來道了喜。

錢婆子卻不以爲然,半點沒有要招呼人家的意思,反倒挑着眉毛唸叨着:“連個紅包都不帶給的,還想在我家裡白吃頓飯,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事!”

鄭母也沒接茬,只客氣地一一送走了來道喜的人,嘴裡說着:“孩子姑家剛搬來,家裡實在是亂的很,招待不週,改日再請大夥吃頓便飯。”

圍好了豬圈,搭了雞棚,錢婆子來家裡時又跟鄭母唸叨着家裡的大門不結實,夜裡透風,於是鄭母又讓鄭天旺做了一扇榆木的大門,豈料錢婆子半句銀錢的事也沒提,態度也不客氣,弄得好像自己家欠了他家一樣。

氣得鄭天旺道:“早知道就用楊木給他們做,沒得騷死他們!”

等錢婆子家的事情全部忙活完,已經進了十一月。趕上十一月初鎮上趕集的時候,璧容帶着繡好了的一套窗幔、帳子跟着秀蓮坐着宋金武的車一塊去了鎮上。

年掌櫃收了東西,大方地給了二兩銀子的工錢,又唸叨着臨近過年,店裡的繡娘人手不夠,問璧容可願意過來幫一個月的工,月錢給五兩銀子,個人單獨繡的東西銀錢另附。

璧容心裡雖然很樂意,但秀蓮卻說明年她該準備說親了,這樣在外面拋頭路面影響不好。再三商議,只能婉言拒絕。因着家裡這裡日子準備做棉衣棉被,故而只接了幾幅外定年禮的屏風繡面。

拿了銀錢璧容就徑自拉着秀蓮去稱棉花,如今天氣日漸寒冷,籽棉已經漲到了十二文一斤,皮棉則是四十文,秀蓮說三斤籽棉約麼能出一斤皮棉。

璧容和秀蓮算計着,天業的棉衣是不能省下的,還有福哥兒、豆芽兩個孩子過年的新衣,索性也趁早買了棉花做出來,免得日後棉花又漲錢。鄭母那屋的棉被小正好可以換給天業蓋,再稱上十五斤的棉花,做一牀大被即可。

如此算來便花了八百文錢稱了二十斤的皮棉,省去了那去籽的功夫到能多做點別的賺錢的活。

回去的時候,璧容突然想起前陣子秀蓮提過宋大娘手凍裂的事,心裡便唸叨着不知道小虎子可有厚棉衣穿,猶豫着推了推秀蓮,小聲地問了問。

秀蓮聽了笑着逗了她半天,直到璧容有了微怒的模樣,才老老實實地對宋金武問道:“大兄弟,大娘的手可好點了沒?”

宋金武嘆了口氣道:“每年一入了冬就得犯上一回,怎麼擦藥也不見好,只能等着開了春。”

秀蓮又問道:“喲,那你家這些日子誰幹活啊?”

“嗨,總歸就我們三人,我好歹弄一口吃就行了。”

秀蓮撇了個眼看了看璧容,笑着道:“你我就管不着了,可小虎子可不能跟你受罪,以後到了飯點你就叫他上我家找福哥兒來,等到了晚上你忙完了活再來接他就是。”

宋金武忙着推拒:“那怎麼好意思呢……”

“這有啥的,一個孩子也吃不了啥,咱們家孩子多熱鬧,小虎子也省的自己悶得慌。”

見宋金武謝着答應了,秀蓮這才慢悠悠地引到正題上,道:“對了,你家小虎子的棉衣可做了?今年這天可不比去年,大人棉衣裡面套件夾衣還能將就,孩子可不能大意嘍。”

宋金武猶豫着一臉難言地道:“我娘那手這樣,我也不忍心讓她拿針線,回頭拿了錢上鎮上買套成衣就是了。”

秀蓮喝的一聲,毫無顧忌地氣急道:“你說你個宋石頭怎麼不上調,眼麼前擺着個全鎮頂好的繡娘,還勞什子地花錢上外面買那個缺斤少兩的去!”

秀蓮的一番話說的宋金武一張臉紅成了豬肝色,也不敢回頭,憋着聲半天不說話。

璧容見這人一副木頭相,尷尬之餘,不免慍氣橫生:“我可不是白做活的,棉花布料可都是要給錢的,半分也不許少。”

宋金武一聽,高興不已,連聲道:“要的要的,該多少錢給多少錢。”

秀蓮見兩人都是紅着臉側向一邊,終於忍不笑出聲來。

第78章 高燭暖帳第4章 巧認乾孃第101章 再回定襄第78章 高燭暖帳第111章 秋桐之情第124章 不請自來第101章 再回定襄第28章 初進嚴府第90章 烽煙乍起第7章 端午之忙第93章 燈下柔情第23章 錢家落戶第13章 鬧劇再起第8章 肉糉爭端第121章 剎那芬芳第4章 巧認乾孃第5章 鄭家瑣事第46章 等待提親第78章 高燭暖帳第26章 先斬後奏第21章 心懷不軌第102章 以靜制動第142章 吳府壽宴第27章 沈記作坊第87章 借刀殺人第23章 錢家落戶第146章 貴人相助第56章 是福是禍(上)第122章 別後溫情第86章 嬌豔有毒第76章 兵來將擋(下)第85章 血光之災第21章 心懷不軌第112章 千載一時第82章 請君入甕第29章 年關諸事第106章 落花有意第55章 年關瑣事(下)第59章 正月堂會(上)第3章 誤撞醜事第35章 曇花一夢第111章 秋桐之情第148章 狗急跳牆第74章 見縫插針第49章 朔州沈家第117章 順利中選第128章 恍然如夢第34章 暗香浮動第97章 歸心似箭(上)第118章 突聞噩耗第109章 緣何情淺第21章 心懷不軌第72章 蠢蠢欲動(上)第56章 是福是禍(上)第114章 沒安好心第106章 落花有意第39章 突染瘧疾第135章 秦淮燈會第122章 別後溫情第1章 貞節牌坊第61章 正月堂會(下)第25章 人情冷暖第109章 緣何情淺第19章 河蟹傳情第5章 鄭家瑣事第66章 廚房改革(上)第5章 鄭家瑣事第60章 正月堂會(中)第140章 暗度陳倉第31章 佳人珍饈第50章 朔州沈家(中)第107章 機緣巧合第73章 蠢蠢欲動(下)第22章 世態炎涼第11章 錢氏母子第104章 緣何收留第81章 口蜜腹劍第23章 錢家落戶第97章 歸心似箭(上)第71章 漁翁之利(下)第46章 等待提親第149章 謀定後動第33章 一場比試第68章 四月芳菲第89章 各自爲盟第11章 錢氏母子第91章 主動結盟第30章 攀龍附鳳第52章 認親之禮(上)第74章 見縫插針第80章 端午風波(下)第21章 心懷不軌第79章 端午風波(上)第79章 端午風波(上)第76章 兵來將擋(下)第89章 各自爲盟第57章 是福是禍(下)第147章 姐妹重逢第93章 燈下柔情第20章 束脩六禮
第78章 高燭暖帳第4章 巧認乾孃第101章 再回定襄第78章 高燭暖帳第111章 秋桐之情第124章 不請自來第101章 再回定襄第28章 初進嚴府第90章 烽煙乍起第7章 端午之忙第93章 燈下柔情第23章 錢家落戶第13章 鬧劇再起第8章 肉糉爭端第121章 剎那芬芳第4章 巧認乾孃第5章 鄭家瑣事第46章 等待提親第78章 高燭暖帳第26章 先斬後奏第21章 心懷不軌第102章 以靜制動第142章 吳府壽宴第27章 沈記作坊第87章 借刀殺人第23章 錢家落戶第146章 貴人相助第56章 是福是禍(上)第122章 別後溫情第86章 嬌豔有毒第76章 兵來將擋(下)第85章 血光之災第21章 心懷不軌第112章 千載一時第82章 請君入甕第29章 年關諸事第106章 落花有意第55章 年關瑣事(下)第59章 正月堂會(上)第3章 誤撞醜事第35章 曇花一夢第111章 秋桐之情第148章 狗急跳牆第74章 見縫插針第49章 朔州沈家第117章 順利中選第128章 恍然如夢第34章 暗香浮動第97章 歸心似箭(上)第118章 突聞噩耗第109章 緣何情淺第21章 心懷不軌第72章 蠢蠢欲動(上)第56章 是福是禍(上)第114章 沒安好心第106章 落花有意第39章 突染瘧疾第135章 秦淮燈會第122章 別後溫情第1章 貞節牌坊第61章 正月堂會(下)第25章 人情冷暖第109章 緣何情淺第19章 河蟹傳情第5章 鄭家瑣事第66章 廚房改革(上)第5章 鄭家瑣事第60章 正月堂會(中)第140章 暗度陳倉第31章 佳人珍饈第50章 朔州沈家(中)第107章 機緣巧合第73章 蠢蠢欲動(下)第22章 世態炎涼第11章 錢氏母子第104章 緣何收留第81章 口蜜腹劍第23章 錢家落戶第97章 歸心似箭(上)第71章 漁翁之利(下)第46章 等待提親第149章 謀定後動第33章 一場比試第68章 四月芳菲第89章 各自爲盟第11章 錢氏母子第91章 主動結盟第30章 攀龍附鳳第52章 認親之禮(上)第74章 見縫插針第80章 端午風波(下)第21章 心懷不軌第79章 端午風波(上)第79章 端午風波(上)第76章 兵來將擋(下)第89章 各自爲盟第57章 是福是禍(下)第147章 姐妹重逢第93章 燈下柔情第20章 束脩六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