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雙城(六)

努力了這麼久,卻仍然是一粒微不足道的棋子而已。前進後退,甚至生死存亡,都不歸自己所掌握。明知道張通儒說的都是事實,孫孝哲依舊無法甘心接受命運的擺佈,沉吟良久,嘆了口氣,幽幽地反駁道:“陛下,陛下他福澤深厚,這次自然是能逢凶化吉,遇難成祥。況且,況且嚴莊老賊雖然與孫某不睦,卻也應該看到,這有關於長安城的爭奪,涉及到安、李兩家的氣運興衰,如果萬一被安西軍把長安奪了去,天下人眼裡,又會怎麼看待大燕?!”

“如果陛下身體康健的話,他當然不會允許允許這種事情發生!”張通儒咧了下嘴巴,滿臉苦澀,“可太子殿下和嚴相兩個,卻未必有聖武皇帝陛下的魄力。如今唐將張巡、許遠兩人死守睢陽,硬生生拖住了令狐潮的十二萬大軍,使其遲遲不得寸進。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淮南和江南的財富源源不斷地運往蜀中,然後再源源不斷地轉到各路殘唐兵馬之手。而我朝自南下以來,雖然從各地府庫裡得了不少錢糧,可在各個方向一天天干耗下去,慢慢地也就坐吃山空了.......”

張通儒的話說得極慢,彷彿唯恐孫孝哲跟不上自己的思路一般。後者把每個字都聽在耳朵內,心中頭的感受未免越來越淒涼。

大燕國去年南下之時,一路燒殺搶掠,將所過之處都變成了一片廢墟。大夥當時只覺得快意,並沒認真去想這樣做會給自身帶來什麼不利影響。如今戰勢陷入僵持階段,報應便一點點顯現出來了。

沒有城市,則意味着沒有了商稅。沒有了田莊,則意味着軍糧也失去了穩定徵募渠道。大燕國當初雖然從各地官府的倉庫中繳獲了不少財貨,可給每名將士分一份,也就消耗得七七八八了。如今各地戰線長時間不能繼續前推,新的繳獲不能保證,舊的征服地區又沒有任何收益,日子難免就要過得一天比一天困窘。

站在孫孝哲的位置上,他清楚地知道,如今大燕國各路諸侯,除了自己與史思明兩個尚且能夠自給自足之外,其他處都得靠洛陽的供應才能繼續維持下去。而洛陽城內的錢糧,也慢慢臨着坐吃山空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具備大胸襟、大氣魄的人,纔會繼續堅持過去的方略,以徹底剷除殘唐餘孽,擒殺李隆基父子爲首要目的,把靈武和蜀中作爲進攻重點。測試文字水印4。換了一個眼界稍稍差一些的,恐怕就要改弦易轍,把戰略重點放在淮南、江南兩道,先徹底解決了吃穿問題纔是正經。

而無論安慶緒還是嚴莊,都不具備與聖武皇帝安祿山同樣的眼界和胸襟。可以預見,萬一聖武皇帝陛下駕鶴西去,恐怕長安城被放棄,便成了定局了。至少,它不會再被當做與殘唐爭奪的重點。

“說實話,如果換了張某在嚴相那個位置上,也很難取捨?!”唯恐孫孝哲誤會了自己的意思,張通儒又畫蛇添足地補充。

“唉!”孫孝哲報以一聲長嘆,然後久久不語。

睢陽、長安,想着如今的形勢,他眼前就彷彿出現了一盤棋局。兩座城,兩個劫點。雖然大小不同,堅固程度也不可同日而語。對全局的重要性,卻很難分得清楚誰主誰次。如果大燕國在唐軍積蓄起反攻力量之前拿下睢陽,便可長驅直入江淮各郡,徹底切斷殘唐的稅源,釜底抽薪。測試文字水印4。而萬一長安城在睢陽被攻破之前落入安西軍之手,便意味着大燕國的氣運已經結束了,各地殘唐勢力必然大受鼓舞,趁勢高歌猛進。

這局棋,非目光長遠者看不透,非志在天下者不能執子。可聖武皇帝陛下,偏偏又病得無法再站起來!“老天爺,你不能這麼不公平啊!?李家父子無論怎麼折騰都由着他們,聖武皇帝陛下只是偶感小恙,,就......”想着越來越絕望的未來,孫孝哲忍不住仰天長嘯,“啊——啊——”

“大帥,大帥!”張通儒被嚇了一哆嗦,趕緊跳上前,伸手去拍孫孝哲的後背,“大帥切莫如此,你是一軍之膽,任何舉動,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

“啊啊啊——!”“啊啊啊——!”孫孝哲又聲嘶力竭地喊了幾聲,直到把門外的侍衛都招了進來,才悻然閉上了嘴巴。“那又怎樣,莫非我心裡再難過,也只能自己憋着不成!他奶奶的,大不了老子這西京道節度使不做了,誰願意來當誰來當。老子自己回塞上找塊沒人的地方放羊打獵去,免得天天看着局勢憋氣.......”

“啊啊啊——!”

“啊啊啊——!”

還沒等他把抱怨的話說完,外邊忽然傳來一陣聲嘶力竭的吶喊。測試文字水印2。彷彿剛纔的回聲一般,充滿了無奈與不甘。

“誰在學老子!”孫孝哲大怒,推開身邊的張通儒,大步向門外走。才走了三、五步,又是幾陣聲嘶力竭的吶喊聲傳來,寒風般,灌進每個人的耳朵。

啊啊啊——!”“啊啊啊——!”“嗚嗚嗚嗚——”“娘咧——”剎那間,哭聲、喊聲、絕望的尖叫聲響徹了全城。饒是見慣了風浪,孫孝哲也是汗毛倒豎,三步兩步衝回屋子內,從兵器架上抄了一口橫刀在手,“怎麼回事?今晚誰當值,趕緊把他給老子叫來!”

“蔣方!”親兵們迅速報上一位將領的名字。然後紛紛拔出刀,將孫孝哲團團護了個嚴實。外邊的吶喊聲與哀哭聲越來越大,越來越大,聲聲透着恐懼,聲聲透着絕望。孫孝哲的臉色也越來越冷,越來越蒼白,白得像冬天牆角處的積雪。

再看西京留守張通儒,早已嚇得兩股戰戰,動彈不能。測試文字水印5。一雙手軟軟地按在柱子上,嘴裡喃喃地叫嚷:“安西軍,安西軍進城了。安西軍進城了!完了,完了,姓王的殺人如麻,我等今夜落到他手裡......”

“安西軍進城了,安西軍進城了!”彷彿要驗證張通儒的推斷一般,行轅之外,也傳來了同樣絕望且充滿恐懼的聲音。聽到叫聲,衆親衛當機立斷,簇擁着孫孝哲便往外闖。孫孝哲被推得跌跌撞撞,努力掙扎了好幾次,才擺脫了衆親衛的控制,舉起刀,怒氣衝衝地呵斥:“慌什麼慌,慌什麼慌。倘若安西軍進了城,就憑着你們幾個,能保護我逃出去麼?都給我原地站好,不準再推我。誰再敢對本帥拉拉扯扯,本帥直接砍了他!”

“大帥.......”衆侍衛的好心被當成了驢肝肺,委委屈屈地停住了腳步。孫孝哲強壓下心中的慌亂,豎起耳朵又聽了片刻。憑着多年的帶兵經驗,他堅信外邊的情況並沒有大夥想象的那麼糟。舉起橫刀,大聲命令:“劉福,張順,杜遠,李戈,你們四個,各自去帥案上拿一支令箭,去巡視全城。命令各營將士,沒有接到本帥的命令之前,任何人不準輕舉妄動。測試文字水印5。崔護,你也拿着一支令箭去,招今晚當值的蔣方,命令他帶領本部人馬沿街巡視,碰見趁火打劫者,立刻就地斬首。許奇,你帶一支令箭,去把阿史那從禮、安守忠、張忠志、盧渝等人全給我叫來,就說本帥有緊急公務,需要找他們商議。讓他們無論手頭有多少事情,都立刻趕到節度使行轅。三鼓不到者,軍法從事!”

“諾!”衆親衛見自家主帥如此鎮定,心中的慌亂頓時減輕了大半兒,拱手領命,拿着令箭匆匆離去。

“該死!一羣廢物!真該都閹了去犁地。”孫孝哲舉刀虛劈,大聲咒罵。也不知道是罵遠在洛陽的安慶緒和嚴莊等人,還是罵麾下衆將。

張通儒聞聽,臉色登時漲成了紫茄子色。雙臂用了幾次力,顫顫巍巍地離開柱子,衝着孫孝哲躬身致歉,“屬下,屬下剛纔,剛纔失態了。請,請大帥勿怪!”

“不關你的事!”孫孝哲不耐煩地擺動橫刀。“不可能是安西軍入了城,更可能是炸營!一羣膽小鬼,被人家幾句話就嚇丟了魂。測試文字水印5。真給聖武皇帝陛下丟人。等我查到是誰的手下出了事情,非斬了他不可!”

“安西軍沒有入城?真的只是營嘯?!大帥何以知之?”張通儒哆哆嗦嗦向前走了幾步,試探着追問。論及領兵打仗的本事,他照着孫孝哲相去甚遠。但是他這人貴在有自知之明,從不幹打腫臉充胖子的事情。

“肯定是營嘯!”孫孝哲伸出手,將張通儒拉到一扇窗子前。推開,用刀尖指向外邊烏濛濛的天空。“你聽聽外邊的聲音,亂七八糟的,根本沒有什麼規律。如果是安西軍入了城,肯定是由外而內,沿着街道直撲咱們這裡。你再看看那些火頭,東一股,西一股,沒任何章法。如果是安西軍放的,那他們的兵力得分散到什麼地步?就不怕被本帥逐個擊破麼?”

此刻外邊的天色還沒有黑透。張通儒沿着孫孝哲的刀尖所指望去,果然看見幾股濃煙,飄飄蕩蕩直衝夜空。聲勢雖然看起來甚大,所處位置卻甚爲分散,明顯不是軍隊所爲。他心中登時大定,又壯着膽子聽了聽四周的聲音,亦果然如孫孝哲描述的那樣,混亂而毫無規律,並且一點兒也沒有向節度使行轅靠近的跡象。測試文字水印6。

“弟兄們都分散在城中各處,一個地方發生營嘯,影響不了整個城市!!”見張通儒的神情漸漸安定,孫孝儒又皺着眉頭補充,“應該還有刁民在趁火打劫,蔣方這廝,就是個廢物。這麼久了,居然連個準確消息都沒送過來!”

“也許,也許蔣將軍認爲,事態尚在他掌控之中。不想讓大帥操心吧!”張通儒本着與人爲善的原則,主動替蔣方開脫。

“哼!”孫孝哲哼了一聲,不置可否。二人耐着性子繼續等待,從天色剛剛擦黑一直等到天色全黑,也沒等到也沒等到當值將領蔣方的回報。倒是被派往西苑就近監督衆部族武士的安守忠,滿身是血地趕來了。一進門,就趴在地上,大聲哭訴道:“稟大帥,阿史那從禮,阿史那從禮勾結安西軍,造反,造反了啊!”

“造反?!”孫孝哲手中的刀哆嗦了幾下,強作鎮定,“你怎麼知道他造反?他造反了,你怎麼不抓他?!”

“末將,末將沒想到他現在就會動手。測試文字水印4。末將,末將奉命轉移駐地,才,才搬了一半兒,阿,阿史那從禮就帶人衝了出來。先,先打傷了末將,然後奪了西苑的庫房和馬廄,直接殺向西門了!”

“廢物!”孫孝哲氣得連殺了安守忠的心思都有,上前一腳將對方踢翻,快步衝向屋門。“來人,把本帥部曲全召集起來,去殺阿史那從禮。殺了他啊,本帥今天一定要趕在安西軍入城之前殺了他!”

留在行轅內的親信答應一聲,紛紛去召集部屬。就在這個當口,其他駐紮在城內各處的將領也奉命趕到了,一邊主動向孫孝哲彙報自己那邊的情況,一邊跳着腳大罵阿史那從禮卑鄙無恥。

“罵什麼罵,都給我回去調兵。把所有兵馬都召集起來,趕在安西軍發起進攻之前,圍殺阿史那從禮!快去,都愣着幹什麼,你們這幫廢物,明知道阿史那從禮造反,居然都不帶兵去攻打他,都跑到本帥這邊來看熱鬧!”孫孝哲氣急敗壞,發出的命令一道比一道混亂。

不是你剛纔命令我等不準輕舉妄動的麼?衆將肚子裡腹誹,臉上卻不敢帶出絲毫怒色。測試文字水印1。躬身領命,快步走出行轅。

大約一炷香時間之後,孫孝哲的嫡系聚齊,衆將也把各自的隊伍,帶到了節度使行轅附近。總共大約有八千多人,超過了阿史那從禮所部武士的兩倍。這讓孫孝哲心中的對平息叛亂的把握更大了些。他滿意地朝大夥點了點頭,跳上坐騎,一馬當先向西門衝去。

西門附近,數百部族武士正像瘋了一般,沿着街道兩側殺人洗劫。孫孝哲見狀,立刻帶領士卒衝了上去,將這夥武士砍了個人仰馬翻。

“饒命,饒命!”衆部族武士寡不敵衆,果斷地選擇了投降。孫孝哲卻不肯再放任這夥養不熟的白眼狼,親自動手砍死了兩個,然後將刀尖指向另外一個身穿四品將軍服色的傢伙,厲聲問道:“阿史那從禮呢?他跑到哪裡去了。你給你等安排的是什麼任務,安西軍和你等的聯絡信號是什麼,速速如實招來?”

“冤枉!”部族武士頭領大聲喊冤,“大帥饒命,我們冤枉啊。我們幾個奚族,阿史那從禮是突厥族。根本不是一夥。他今晚跟我等說,大燕國要完蛋了,要帶着我等回塞外。結果走到了城門口,卻又欺負我等人少,強逼着我等留下來斷後!”

“斷後,回塞外?”孫孝哲無法相信對方的招供。阿史那從禮居然不是跟安西軍勾結,而是準備跑回塞外去當他的土酋?那他何必又走得這般突然,好像要跟安西軍裡應外合一般?

“他說您根本不敢招惹鐵錘王,準備向他投降了,準備把我們這些外族殺了,拿首級去當投名狀。我等本來不相信他的話,可今天,今天傍晚,安守忠的人又進駐西苑——啊——!”沒等部族武士頭領把話說完,孫孝哲手起刀落,將其砍成了兩半。

“殺,全殺了,一個不留!”揮舞着血淋淋的橫刀,他大聲命令,宛若一頭發了瘋的魔鬼。

衆親信將士奉命動手,頃刻之間,將剩餘的俘虜殺了個乾乾淨淨。望着四敞大開的西城門,大夥再度將目光投向了孫孝哲,“大帥,追還是不追!”

“追個屁!”孫孝哲沒好氣地瞪了衆人一眼,大聲迴應。“跟阿史那從禮拼個兩敗俱傷,讓安西軍坐收漁翁之利麼?關門,把蔣方和盧渝兩個廢物給老子找來,老子要親手砍了他們的腦袋!”

既然阿史那從禮不是跟安西軍裡應外合,懸在衆將士心中的石頭也轟然落地。紛紛跳下坐騎,七手八腳關閉城門,重新扯起吊橋。片刻之後,有人擡着西門當值武將盧渝和城內當值武將蔣方兩人的屍體,前來向孫孝哲覆命。原來二人爲了阻止阿史那從禮叛逃,早就爲大燕國“盡忠”了。

“死了?”孫孝哲楞了楞,臉上難得露出了幾分悲慼之色。“這兩個笨蛋,怎麼不早些向本帥彙報!就這樣稀裡糊塗地死了,讓本帥,讓本帥.......”

走到屍體前,他慢慢合攏兩位部將圓睜的雙眼。片刻後,忽然又擡起頭,衝着黑漆漆的夜空哈哈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個王明允,一招攻心之計,就廢掉了本帥四千大軍。本帥對你,可真是心服口服!可本帥就是不會放棄長安,就不讓你如願。本帥倒是要看看,是你先打下長安城,還是我大燕國兵馬,先過了睢陽!”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 ,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3章 早寒(二)第4章 社鼠(二)第6章 大唐(三)第4章 霜降(六)第5章 春曉(二)第2章 初雪(二)第2章 初雪(七)第3章 壯士(二)第3章 早寒(一)第5章 不周山(九)第6章 驚蟄(六)第2章 初雪(三)第4章 霜降(五)第4章 樓蘭(二)第6章 大唐(六)第2章 礪鋒(一)第2章 天河(四)第5章 異域(六)第5章 紫袍(七)第6章 驚蟄(五)第3章 正氣(三)第3章 壯士(一)第6章 大唐(一)第5章 春曉(五)第6章 大唐(一)第6章 雪夜(三)第1章 秋聲(四)第6章 驚蟄(五)第5章 不周山(四)第1章 笳鼓(九)第5章 紫袍(三)第5章 春曉(一)第1章 看劍(五)第2章 天威(六)第3章 國殤(六)第3章 壯士(六)第4章 英魂(九)第2章 初雪(四)第5章 異域(七)第2章 霓裳(六)第4章 樓蘭(四)第1章 看劍(四)第4章 英魂(二)第3章 正氣(四)第2章 天河(八)第2章 天河(六)第3章 壯士(六)第4章 英魂(一)第2章 礪鋒(二)第2章 霓裳(五)第3章 早寒(二)第2章 天威(二)第1章 秋聲(三)第5章 春曉(二)第5章 雙城(四)第2章 霓裳(一)第4章 破軍(二)第6章 驚蟄(一)第1章 秋聲(三)第2章 天威(四)第4章 英魂(五)第3章 國殤(二)第3章 壯士(四)第5章 不周山(一)第2章 天威(六)第3章 壯士(四)第1章 長生殿(三)第4章 英魂(七)第1章 秋聲(二)第6章 雪夜(二)第1章 看劍(四)第1章 笳鼓(三)第4章 霜降(一)第5章 不周山(七)第2章 霓裳(一)第5章 紫袍(四)第6章 大唐(一)第3章 早寒(三)第2章 天河(八)第4章 破軍(四)第3章 霜刃(七)第3章 陽關(七)第2章 初雪(八)第5章 異域(四)第5章 不周山(三)第6章 雪夜(一)第5章 紫袍(六)第3章 正氣(四)第5章 雙城(一)第2章 霓裳(五)第4章 破軍(二)第3章 早寒(一)第2章 初雪(四)第4章 英魂(九)第5章 紫袍(一)第1章 笳鼓(一)第2章 礪鋒(二)第6章 大唐(五)第2章 霓裳(五)
第3章 早寒(二)第4章 社鼠(二)第6章 大唐(三)第4章 霜降(六)第5章 春曉(二)第2章 初雪(二)第2章 初雪(七)第3章 壯士(二)第3章 早寒(一)第5章 不周山(九)第6章 驚蟄(六)第2章 初雪(三)第4章 霜降(五)第4章 樓蘭(二)第6章 大唐(六)第2章 礪鋒(一)第2章 天河(四)第5章 異域(六)第5章 紫袍(七)第6章 驚蟄(五)第3章 正氣(三)第3章 壯士(一)第6章 大唐(一)第5章 春曉(五)第6章 大唐(一)第6章 雪夜(三)第1章 秋聲(四)第6章 驚蟄(五)第5章 不周山(四)第1章 笳鼓(九)第5章 紫袍(三)第5章 春曉(一)第1章 看劍(五)第2章 天威(六)第3章 國殤(六)第3章 壯士(六)第4章 英魂(九)第2章 初雪(四)第5章 異域(七)第2章 霓裳(六)第4章 樓蘭(四)第1章 看劍(四)第4章 英魂(二)第3章 正氣(四)第2章 天河(八)第2章 天河(六)第3章 壯士(六)第4章 英魂(一)第2章 礪鋒(二)第2章 霓裳(五)第3章 早寒(二)第2章 天威(二)第1章 秋聲(三)第5章 春曉(二)第5章 雙城(四)第2章 霓裳(一)第4章 破軍(二)第6章 驚蟄(一)第1章 秋聲(三)第2章 天威(四)第4章 英魂(五)第3章 國殤(二)第3章 壯士(四)第5章 不周山(一)第2章 天威(六)第3章 壯士(四)第1章 長生殿(三)第4章 英魂(七)第1章 秋聲(二)第6章 雪夜(二)第1章 看劍(四)第1章 笳鼓(三)第4章 霜降(一)第5章 不周山(七)第2章 霓裳(一)第5章 紫袍(四)第6章 大唐(一)第3章 早寒(三)第2章 天河(八)第4章 破軍(四)第3章 霜刃(七)第3章 陽關(七)第2章 初雪(八)第5章 異域(四)第5章 不周山(三)第6章 雪夜(一)第5章 紫袍(六)第3章 正氣(四)第5章 雙城(一)第2章 霓裳(五)第4章 破軍(二)第3章 早寒(一)第2章 初雪(四)第4章 英魂(九)第5章 紫袍(一)第1章 笳鼓(一)第2章 礪鋒(二)第6章 大唐(五)第2章 霓裳(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