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礪鋒(六)

就你?還跟欽差大人有過交情?程掌櫃歪起腦袋看着万俟玉薤,根本不相信對方說的任何一個字。放眼疏勒程記商號,有誰不知道莫大雖然長了一幅好身板,卻生就了一個兔子膽兒。遇見麻煩能躲就躲,實在躲不開了也會想方設法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如果他真的跟欽差大人有交情的話,這兩年多來又何必天天夾着尾巴做人?

誰料齊大嘴和儲獨眼二人此刻也好像吃錯了藥,非但不幫着程老掌櫃勸阻莫大,反而相繼拱了拱手,信誓旦旦地說道:“好漢子,你儘管放心去。疏勒城中如果有什麼需要照應的人,包在我們哥倆身上!”

“是啊,包在我和老齊身上。要是我們老哥倆再年輕個十來歲,說不定也跟你一道去了!”

這都叫什麼事兒?!程老掌櫃氣得呼哧呼哧直喘粗氣。依仗爲左膀右臂的家將要去投軍,高薪禮聘來的刀客跟着煽風點火。倘若其他刀客再跟着起起鬨,後半段路程莫非我老漢還得自己拿刀保護貨物不成?

還沒等他想出幾句合適的話來勸說衆人不要胡鬧。万俟玉薤已經越衆而出,遠遠地衝着王洵以抱拳,大聲喊道:“恭賀王將軍旗開得勝。万俟玉薤受衆商販之託,特帶了禮物前來犒勞您和您麾下的弟兄。萬望王將軍不要嫌棄我等寒酸!”

幾句話說得不文不白,好歹大致意思沒什麼差錯。程老掌櫃先是被弄得一愣,然後趕緊追上前來,雙手將禮單舉過頭頂,“小老兒受同行之託,特來爲欽差大人賀勝。些許禮物,不成敬意,還請欽差大人代將士們收下!”

早在長安時,王洵就不是個貪財的性子。經歷了若干風雨之後,更不把這些身外之物看在眼裡。聽完了万俟玉薤和程掌櫃的客套話,跳下坐騎,上前攙住程老掌櫃,“大夥的心意王某領了,但這份禮物,還請老人家給大夥帶還回去......”

“那怎麼行?”沒等他把話說完,程老掌櫃已經跪了下去,“欽差大人帶着弟兄們跟馬賊拼死拼活,我等幫不上什麼忙,出點小錢,總是應該的。否則,接下來的道路,怎好意思再受大人的保護!”

“老人家快快請起,大夥賺的都是血汗錢,王某絕對不能收!”王洵聞聽此言,趕緊用力將程掌櫃拉起來,同時笑着向對方交底兒,“至於保護你等安全,乃我大唐將士應盡之責。您老人家只管讓大夥放心跟着我走就是了。別的不敢保證,至少河中這段路,王某會一直護送着大夥走完它!!”

“多謝欽差大人,多謝欽差大人!”程老掌櫃心裡終於有了底兒,再度向王洵跪拜致謝,“可是這份禮物,您老人家.....”

“行了!”万俟玉薤見程老掌櫃沒玩沒了地爲禮物之事糾纏,大聲出言打斷,“欽差大人乃開國侯爺之後,不稀罕你那仨瓜倆棗。真的有犒勞弟兄們的心思,您老人家不如回去跟大夥商量商量,多爲大人湊點兒乾糧、熟肉出來。或者找熟人在沿途購買些糧草補給!別跟我說爲難,這條路上,你們肯定有辦法!”

“呃......”程老掌櫃被嚇了一哆嗦,旋即明白莫大的話有道理。纔打了第一仗,欽差大人的部屬就翻了番。照這樣發展下去,軍中攜帶的糧草補給肯定不夠用。而商販們的目的地雖然不在河中,跟沿途的地商卻或多或少有些瓜葛。即便當地貴族下了禁令,大夥偷偷跟城裡的老客聯繫上,也能弄出些糧食來。

想到這兒,他便不再於禮物一事上糾纏。順着王洵的攙扶站起身,衝着對方輕輕拱手,“小老兒不會說話。但今天卻可以向欽差大人保證。只要您一聲令下,就是挖門盜洞,小老兒也能幫您挖出足夠的軍糧來!”

還甭說,這個許諾,真的歪打正着。王洵剛纔還在跟宇文至、宋武兩人爲保證大軍的補給而犯愁,沒想到有人會主動把任務攬過去。當即,他點點頭,鄭重向程掌櫃拱手還禮,“如此,就拜託給老丈了。眼下軍糧還不缺,但用不了太久,王某就會請老丈出手?”

“不敢,不敢。能爲大人做事,是小老兒幾輩子修來的福分!”程老掌櫃趕緊側開半邊身子,滿臉自豪地承諾。“大人放心好了。若是做不到,小老兒就把這身老骨頭拆了給弟兄們熬湯喝!” “你那身骨頭,再熬也熬不出幾兩油來!”万俟玉薤笑着又插了一句,將程老掌櫃推在一邊,旋即衝着王洵再度抱拳,“王將軍,這兩天,万俟羨慕你跟宇文將軍的英姿,天天都睡不着覺。万俟自問還有把子力氣,想給將軍當個馬前小卒,請將軍一定要給万俟這個機會!”

“你要從軍?”王洵還記得万俟玉薤當年發覺王淮父子處境不妙,立刻找藉口逃離長安的過往,不太敢相信他真的有投軍報國的膽氣。聽對方說得熱切,忍不住低聲反問。

“請大人給我一個爲國出力的機會!”万俟玉薤見王洵好像不太想收留自己,心中大急,‘撲通”一聲跪倒於地。“万俟做了半輩子窩囊廢。今天不想再繼續做下去了。請大人給万俟一個做好漢子的機會!”

“前方的仗,可不會都像今天這般容易?!”王洵對万俟玉薤的武藝倒也很欣賞,只是不太喜歡他那種見到風險就躲的性格,想了想,笑着提醒。

万俟玉薤重重地磕了個頭,大聲迴應,“万俟知道!万俟心裡已經有所準備!”

“光是心裡有所準備還不行。如果膽小退縮的話,軍法可是不講情面!”有心激一激万俟玉薤的血性,宇文至從旁邊插言。

“万俟知道!”万俟玉薤紅着臉,再度叩頭,“如果万俟玉薤敢臨陣退縮的話,將軍自管派人砍了万俟的腦袋就是了。万俟絕對不敢有半句怨言!”

“那我就給你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王洵笑着拉起万俟玉薤,上上下下打量對方的身板,笑着鼓勵,“說實話,就憑你這幅骨頭架子,不在陣前博取功名,的確是虧得慌。”

“嘿嘿,嘿嘿嘿!”万俟玉薤笑着搓手,不敢接王洵的話茬。他之所以動了從軍的念頭,主要是被今天的戰場上的血氣所激。但還有一份考慮就是,跟着王洵比給程記當家將更有機會出頭。雖然當兵有戰死沙場的風險,可給人當家將,也不保證能永遠平安無事。特別是走在絲綢古道上,天天面對着一羣羣馬賊之時。同樣是提着腦袋賭命,何不將腦袋押在獲利最大的地方?

兩年來歷盡那麼多波折,王洵一直以爲自己厄運纏身。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在万俟玉薤這種真正的市井小民眼中,他的升官速度,已經足以用平步青雲來形容。見万俟玉薤一個勁兒地低頭傻笑,還以爲此人是因爲初來乍到而眼生,想了想,衝着背後呼喊:“十三,這個大個子交給你帶。讓他先到親兵隊裡歷練幾天,日後再安排具體差事!”

“好嘞!”難得被王洵注意了一回,親兵旅率王十三竄上前,一把扯住万俟玉薤的衣袖,“你就跟着我,先給大人當侍衛好了。大人的侍衛最容易當了,平時一般人根本近不了大人的身。打仗時,大人的主要責任是調兵遣將,不到危急關頭,也輪不到你我出手!”

王洵一聽,就知道十三抱怨他自己沒有機會施展才能。擡腿給了他一腳,笑着啐道:“再囉嗦,我就把你調到輜重旅去養馬。讓你天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做。”

“大人饒命,小的不敢了,小的真的不敢了!”王十三扯住万俟玉薤的袖子,輕飄飄地盪開去,躲過王洵的“襲擊”,“小的只是說了幾句實話而已。給大人這種身手的將軍做侍衛,實乃天底下最輕鬆的美差!”

他出生於東瀛,身子骨本來就比唐人短小。又拉了虎背熊腰的万俟玉薤做陪襯,更顯得像一隻猴子。衆人被逗得哈哈大笑,都覺得欽差大人這兩名侍衛選得巧妙。王洵憋不住笑意,又虛踢了一腳,低聲罵道:“去,哪學來的!剛做了唐人,就原形畢露!”

罵歸罵,此刻,他心中也覺得美滋滋的挺舒服。今天這仗雖然指揮調度方面乏善可陳,畢竟是個開門紅。況且這兩年來纏在頭上的厄運,好像也有了漸漸消退的跡象。至少,幾個馬賊頭目的運氣,沒比自己更好。

唯一的遺憾是,未能讓那些投降的馬賊們真正歸心。想到剛纔自己做的傻事兒,王洵又慢慢地收起笑容,正色命令,“十三,你先跟我過來,我有些話要問你!”

“諾!”親兵旅率王十三見好就收,快步走過來,衝着王洵肅立拱手,“請大人發問?”

“跟上我!”王洵將戰馬丟給親兵照顧,邁開雙腿,與前來迎接自己的程掌櫃等拉開距離。待周圍已經沒有了與軍旅不相干的外人之後,壓低聲音,很鄭重地問道:“十三,當初,你爲什麼非要選擇做唐人?”

第1章 白虹(一)第5章 春 曉(一)第1章 看劍(二)第5章 春 曉(一)第4章 社鼠(七)第3章 早寒(一)第5章 紫袍(二)第2章 天威(二)第4章 破軍(三)第6章 驚蟄(八)第3章 壯士(三)第3章 陽關(六)第6章 大唐(二)第3章 國殤(二)第6章 雪夜(三)第1章 看劍(四)第4章 英魂(七)第4章 破軍(一)第3章 霜刃(二)第1章 羽衣(六)第3章 陽關(三)第2章 初雪(二)第3章 國殤(五)第5章 不周山(十)第1章 秋聲(一)第2章 天河(二)第6章 驚蟄(六)第1章 羽衣(二)第2章 天威(六)第2章 初雪(二)第5章 春曉(六)第1章 秋聲(六)第4章 霜降(四)第3章 霜刃(二)第2章 礪鋒(八)第4章 光陰(三)第1章 秋聲(五)第4章 霜降(六)第5章 不周山(八)第3章 壯士(三)第5章 雙城(五)第4章 光陰(二)第1章 笳鼓(六)第5章 不周山(六)第4章 社鼠(二)第3章 壯士(一)第4章 社鼠(七)第2章 天威(一)第6章 大唐(三)第3章 國殤(七)第1章 羽衣(一)第5章 雙城(四)第4章 霜降(六)第6章 驚蟄(一)第4章 英魂(一)第6章 驚蟄(十)第2章 礪鋒(一)第4章 破軍(四)第3章 國殤(九)第4章 光陰(三)第5章 紫袍(十)第3章 壯士(四)第2章 初雪(四)第3章 壯士(四)第1章 羽衣(二)第5章 紫袍(十)第2章 霓裳(七)第3章 國殤(七)第3章 國殤(三)第6章 驚蟄(五)第2章 初雪(四)第5章 春曉(四)第4章 英魂(四)第3章 霜刃(六)第6章 大唐(六)第5章 春曉(七)第3章 國殤(八)第6章 驚蟄(八)第6章 大唐(四)第4章 霜降(四)第4章 光陰(二)第1章 看劍(三)第1章 長生殿(二)第2章 礪鋒(五)第4章 樓蘭(四)第3章 陽關(七)第1章 笳鼓(五)第3章 壯士(六)第1章 笳鼓(一)第5章 紫袍(一)第4章 光陰(四)第3章 壯士(一)第1章 長生殿(二)第1章 羽衣(一)第2章 初雪(七)第4章 社鼠(三)第3章 壯士(一)第6章 驚蟄(七)第5章 異域(二)第2章 霓裳(五)
第1章 白虹(一)第5章 春 曉(一)第1章 看劍(二)第5章 春 曉(一)第4章 社鼠(七)第3章 早寒(一)第5章 紫袍(二)第2章 天威(二)第4章 破軍(三)第6章 驚蟄(八)第3章 壯士(三)第3章 陽關(六)第6章 大唐(二)第3章 國殤(二)第6章 雪夜(三)第1章 看劍(四)第4章 英魂(七)第4章 破軍(一)第3章 霜刃(二)第1章 羽衣(六)第3章 陽關(三)第2章 初雪(二)第3章 國殤(五)第5章 不周山(十)第1章 秋聲(一)第2章 天河(二)第6章 驚蟄(六)第1章 羽衣(二)第2章 天威(六)第2章 初雪(二)第5章 春曉(六)第1章 秋聲(六)第4章 霜降(四)第3章 霜刃(二)第2章 礪鋒(八)第4章 光陰(三)第1章 秋聲(五)第4章 霜降(六)第5章 不周山(八)第3章 壯士(三)第5章 雙城(五)第4章 光陰(二)第1章 笳鼓(六)第5章 不周山(六)第4章 社鼠(二)第3章 壯士(一)第4章 社鼠(七)第2章 天威(一)第6章 大唐(三)第3章 國殤(七)第1章 羽衣(一)第5章 雙城(四)第4章 霜降(六)第6章 驚蟄(一)第4章 英魂(一)第6章 驚蟄(十)第2章 礪鋒(一)第4章 破軍(四)第3章 國殤(九)第4章 光陰(三)第5章 紫袍(十)第3章 壯士(四)第2章 初雪(四)第3章 壯士(四)第1章 羽衣(二)第5章 紫袍(十)第2章 霓裳(七)第3章 國殤(七)第3章 國殤(三)第6章 驚蟄(五)第2章 初雪(四)第5章 春曉(四)第4章 英魂(四)第3章 霜刃(六)第6章 大唐(六)第5章 春曉(七)第3章 國殤(八)第6章 驚蟄(八)第6章 大唐(四)第4章 霜降(四)第4章 光陰(二)第1章 看劍(三)第1章 長生殿(二)第2章 礪鋒(五)第4章 樓蘭(四)第3章 陽關(七)第1章 笳鼓(五)第3章 壯士(六)第1章 笳鼓(一)第5章 紫袍(一)第4章 光陰(四)第3章 壯士(一)第1章 長生殿(二)第1章 羽衣(一)第2章 初雪(七)第4章 社鼠(三)第3章 壯士(一)第6章 驚蟄(七)第5章 異域(二)第2章 霓裳(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