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壯士(二)

弓箭手在戰場上本來只是用做防禦的輔助力量。主要用來對付敵軍的大規模衝擊,或者在攻城時負責壓制防守一方的同行。在今日之前,大食人從來未曾嘗試過將弓箭手派到戰場最前方,充當進攻的主力。更沒有人會想到,安西軍主帥封常清,會在兩軍交戰之初,就選擇了這樣一個不合常規的打法。

八十步左右的距離,對於大多數經過嚴格訓練的弓箭手而言,命中目標幾乎是十拿九穩。只要他能平心靜氣地瞄準,只要他能不受身邊的慘叫聲和對面刀盾手的干擾。

換句話說,是封常清以一種幾乎瘋狂的戰術,將兩軍的第一回合,從傳統的互相試探實力,直接變成了雙方弓箭手之間的“單挑”。面對面互相射擊,誰堅持到最後,誰就是勝利者。

很顯然,大食人在這方面不佔上風。即便有人數和信仰力量作爲支持,他們身上的頹勢也越來越分明。

雙方的訓練程度本來有一定差距。唐軍最前方那一面面分散開來,在陽光下不斷閃爍的盾牌,又嚴重影響了大食聖戰者的視覺。大食聖戰者手中的彎弓,是由他們自己掏錢購買,弓臂材料從桑木、柞木到山毛櫸,五花八門,弓的力道大小不一。而對面唐軍手中,卻是由兵部統一打造,清一色的朱漆角弓。講究的是“冬析幹而春液角,夏治筋,秋合三材,寒奠體”。同樣呼嘯而來的羽箭,唐軍的破甲錐可以輕鬆撕裂大食人護甲,入體半尺。大食人的弓箭卻只能貫穿唐軍弓箭手身上的皮甲部分,一旦遇到護心鏡、鐵護胸等物,威力就要大打折扣。

上述幾項,大食人和唐人在每一項之間的差距都不算很大。然而數項加起來,卻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後果。被聖戰者發出的羽箭射中,唐軍多是傷而不死。只要能及時撤回本陣醫治,活下去的把握至少有六到七成。所以受了傷後,唐軍弓箭手往往是不喊不叫,默默地倒下,默默地由自家袍澤將自己擡向陣後。而被羽箭射中了的大食聖戰者,重則當場喪命。輕者,也會撲到在血泊當中,來回翻滾,慘叫不止。

整個弓箭對射的時間其實並沒有進行多久。從搭箭、開弓到把弓弦鬆開,訓練有素的弓箭手只需要一個到一個半呼吸時間。前、中、後三排弓箭手循環往復三輪,總計也不過是十幾個呼吸。但是,對於戰場中處於下風的一方而言,這十幾個呼吸的時間,卻比從日出到日落還要漫長。在在鋼刀的逼迫和誦經聲鼓舞下,聖戰者們前仆後繼,一波接一波往缺口上填。每一波人填上去頂多堅持三兩息,就又被唐軍的弓箭手射成了篩子。終於,對信仰的虔誠再也抵擋不住對死亡的恐懼,有名全身包裹着黑甲的聖戰嘎嗞突然大叫一聲,掉頭就跑。恐慌以他爲核心如同洪水般迅速蔓延,剎那間,大部分與唐軍對射的弓箭手都丟下了兵器,轉身逃命,任由唐軍的羽箭將自己的後背當成靶子,卻再也不敢回頭看上一眼。

“回去,回去!安拉在天國看着你們!”負責督戰的大食老兵們氣急敗壞,揮動彎刀,剁翻慘叫最大聲的幾個弓箭手。然而,在絕對的數量面前,屠殺起不了絲毫作用。逃命者只是胡亂伸手一推,就將督戰老兵推翻在地,然後數雙沾滿血漿的皮靴子踩了上去,將可憐的老兵踩成了軟軟的一團。

見到此景,大食聖戰東征軍主帥艾凱拉木不敢再猶豫了。瞪着通紅的雙眼高高舉起右臂,同時聲嘶力竭地命令:“近衛營,全體出擊。將對面的唐人給我殺光。出擊!安拉在天國見證你們的榮耀!”

近衛營都是精挑細選的老兵,素質還在被稱作嘎嗞的聖戰者之上。聞聽命令,立刻催動坐騎,吶喊着從本陣正中央衝出。寧可將潰退下來的弓箭手們踏翻,也要儘可能地將胯下戰馬的速度提高到更快。

看着不遠處持續加速的黑色洪流,大食人軍陣的正前方八十步位置,百戰老將李嗣業輕輕舉起手中陌刀,沉聲斷喝,“進!”

“進!”八百陌刀手,一千六百長槊手齊聲迴應。同時端平手中兵器,呈三個尖銳的錐形陣列,大步向前推去。

已經出色完成使命的刀盾手,弓箭手們在幾名郎將的指揮下,迅速變爲縱隊。沿着陌刀陣和長槊陣之間的空隙,迅速向後撤去。

一瞬間,陌刀陣和長槊陣完全暴露,如同猛獸的牙齒一般,亮在了大食禁衛營面前。

“咚,咚,咚!”鼓聲再度傳來,還是那個單調低沉的節奏。踏着鼓聲,三個錐形陣列穩穩前推。百戰老將李嗣業手舉陌刀,走在了整個隊伍的最前方。

轉眼之間,敵我雙方就撞在了一起。沒有發出任何聲音,黑色的洪流被雪亮的鐵錐硬生生刺出了三道巨大的豁口。紅色熱浪就沿着這三條豁口向西推去,如同火焰一般,迅速點燃天空與大地間的所有顏色。

“進!”李嗣業舉起帶血的陌刀,大聲高喊,劈落。將自己正對的大食武士連人帶坐騎,同時劈爲兩段。

“進!”身後的陌刀手和不遠處的兩隊長槊手齊聲響應。兵器並舉,將周圍蜂擁而來的大食人,砍翻,刺倒,變成腳下的屍體。

八十步的距離,根本不夠騎兵用來加速。沒有慣性作用,戰馬立刻表露出求生的本能,揚起前蹄,死活不願往刀叢和槊叢中硬衝。失去了坐騎的助力,人數足有唐軍前鋒五倍之多的大食近衛營,對着平行推進的三個鋼鐵叢林大聲喝罵,卻找不到任何下手機會。對面的唐軍則對此早有預料,在領軍核心將領和數名校尉的協調指揮之下,槊出,刀落,將靠近自己的對手殺得人仰馬翻。

“進!”李嗣業舉起陌刀,厲聲斷喝。

“進!”八百面陌刀同時舉起,同時落下,將敢於擋在面前的一切障礙掃成齏粉。

“進!”長槊向正前方刺出,無數黑衣大食人從馬背上掉下來,變成了一個又一個血葫蘆。

黑衣近衛紛紛後退,雙眼裡邊充滿了委屈和不甘。唐軍的步槊長達兩丈四尺,鋒刃部分完全由精鋼打造,然後由一條兩尺多長的套管,固定於硬木製造的槊身之上。而他們手中的彎刀卻只有五或六尺來長,連對方手中槊杆的木製部分都碰不到,更甭說是攻擊到對方身體。

這種既借不上坐騎的力氣,又無法靠近對手的滋味,憋得他們就像春天的公狗般,放聲嘶吼。嘶吼罷了,一肚子憋屈依舊無從釋放,只能順着自家人流,不斷向後退避。

東征軍主帥艾凱拉木將這一切看在了眼裡,禁不住大罵禁衛營主將白舍爾愚鈍,“繞到側面去,攻擊他們的側翼。攻擊他們的側翼。笨,笨得向石頭一樣。來人,給我下死命令,擋不住唐軍,我就將他們全家變成奴隸!“

沒等傳令兵把命令和威脅轉化成號角聲,禁衛營主將白舍爾已經開始嘗試攻擊唐軍的側面。在他的調度下,十數名低級將領分頭散開,各帶百餘名近衛,緩緩地在人流中兜了半個圈子,從不同角度撲向了陌刀和長槊陣。

長兵器的弱點在於不利近戰,萬一被對方貼身迫近,就無法進行有效回防。大食近衛軍中士卒以呼羅珊地區的百戰老兵爲主,反應速度遠遠高於普通聖戰者。發覺自己一方有新的應對舉措,立刻撥轉坐騎閃避,主動讓出數條縫隙,給側向撲上的同夥創造機會。

“進!”

“進!”

陌刀手和長槊手們對敵軍的變化視而不見。依舊按照固定的節奏,高呼向前。迂迴撲上的大食禁衛喜出望外,用雙腳再次磕打了一下馬肚子,儘可能此從胯下坐騎上壓榨出一點兒速度來,然後高高地舉起彎刀,獰笑着劈落。

這一刻,他彷彿看到了天國的榮光。然而,一聲斷喝卻擊碎了所有美夢。

“進!”冰冷單調的吶喊聲中,後排的安西士卒猛然發力,將長槊向斜側前方刺出。前方緊鄰他的袍澤對身邊砍過來的彎刀不閃不避,以同樣的姿勢,刺向更前一排斜側偏上位置。再前排,長槊舉起,也是同樣一個角度。

錐形陣列的外圍迅速擴大,數百杆同時刺出的長槊,在烈日下,宛若一朵綻放的鋼鐵牡丹。紅光閃耀,一個個大食近衛難以置信地看着自己軟肋上的槊鋒,手臂一軟,彎刀無力地掉落於地。

迂迴到陌刀陣側翼的近衛們結局更爲慘烈。在志在必得的一擊當中,他們幾乎把自己整個肩膀和肋骨,暴露給了比目標稍後一排的唐人。隨着一聲斷喝,六尺餘長的刀鋒從側後凌空劈落,毫無阻礙地劈到了大食近衛的軟肋處。將他們的上半個身子連同高高舉起彎刀一併掃起來,躍起數尺,帶着血雨慘叫着跌落。

“進!”左右兩個長槊陣,同時發出斷喝。長槊手們互相照應,將正前和斜前方的敵人紮下馬背。

“進!”陌刀陣平推向前,剁碎周圍一切阻擋。

“進!”手起,槊出。

“進!”手起,刀落。

隨着單調冰冷的“進!”“進!”聲,身穿黑色鎧甲的大食近衛紛紛落地。領軍主將白舍爾憑着優勢的人數,不斷調整應對之策。但所有妙計都撞在了三個一成不變的鋼錐上,次第化爲一灘灘血肉。

“進!”

“進!”

“進!”

“進!”

李嗣業不知疲倦,安西將士也不知疲倦。隨着他們單調冰冷的呼喝,先前如同烏雲般涌來的大食近衛就像被陽光照到了般,不斷向後退,向後退,猛然發出“哄”的一聲,四分五裂。

第5章 不周山(八)第5章 春曉(五)第1章 白虹(二)第4章 破軍(二)第6章 大唐(三)第6章 驚蟄(六)第1章 看劍(一)第5章 不周山(八)第3章 早寒(二)第1章 白虹(三)第1章 長生殿(一)第6章 雪夜(三)第4章 社鼠(一)第5章 雙城(三)第2章 礪鋒(二)第2章 天河(一)第3章 正氣(三)第2章 霓裳(七)第1章 秋聲(六)第1章 秋聲(五)第2章 初雪(六)第5章 紫袍(十)第5章 不周山(十)第5章 不周山(八)第4章 破軍(四)第6章 大唐(五)第2章 天河(八)第3章 國殤(四)第6章 大唐(七)第3章 國殤(三)第4章 社鼠(一)第3章 霜刃(四)第4章 社鼠(四)第3章 早寒(二)第2章 初雪(六)第4章 英魂(四)第4章 破軍(二)第2章 天威(六)第1章 羽衣(一)第6章 大唐(四)第2章 礪鋒(六)第3章 霜刃(三)第1章 笳鼓(二)第3章 壯士(一)第4章 光陰(三)第5章 春曉(七)第3章 壯士(五)第1章 看劍(一)第1章 白虹(三)第4章 英魂(六)第2章 礪鋒(二)第2章 天威(四)第2章 初雪(六)第4章 樓蘭(五)第5章 異域(二)第5章 春曉(五)第2章 初雪(八)第1章 白虹(四)第1章 羽衣(六)第2章 初雪(三)第2章 初雪(五)第5章 異域(二)第5章 異域(五)第5章 紫袍(四)第5章 紫袍(八)第1章 羽衣(一)第1章 白虹(四)第6章 驚蟄(三)第4章 光陰(二)第1章 白虹(二)第3章 國殤(一)第6章 雪夜(四)第6章 雙城(中)第6章 大唐(五)第4章 社鼠(三)第5章 雙城(三)第6章 驚蟄(四)第4章 霜降(二)第1章 看劍(五)第4章 光陰(二)第2章 初雪(五)第3章 國殤(五)第4章 破軍(四)第3章 壯士(六)第6章 大唐(八)第5章 不周山(八)第3章 國殤(九)第5章 不周山(五)第2章 初雪(六)第4章 英魂(二)第1章 羽衣(一)第5章 不周山(四)第4章 光陰(二)第1章 秋聲(一)第4章 霜降(六)第5章 紫袍(三)第6章 大唐(七)第5章 雙城(一)
第5章 不周山(八)第5章 春曉(五)第1章 白虹(二)第4章 破軍(二)第6章 大唐(三)第6章 驚蟄(六)第1章 看劍(一)第5章 不周山(八)第3章 早寒(二)第1章 白虹(三)第1章 長生殿(一)第6章 雪夜(三)第4章 社鼠(一)第5章 雙城(三)第2章 礪鋒(二)第2章 天河(一)第3章 正氣(三)第2章 霓裳(七)第1章 秋聲(六)第1章 秋聲(五)第2章 初雪(六)第5章 紫袍(十)第5章 不周山(十)第5章 不周山(八)第4章 破軍(四)第6章 大唐(五)第2章 天河(八)第3章 國殤(四)第6章 大唐(七)第3章 國殤(三)第4章 社鼠(一)第3章 霜刃(四)第4章 社鼠(四)第3章 早寒(二)第2章 初雪(六)第4章 英魂(四)第4章 破軍(二)第2章 天威(六)第1章 羽衣(一)第6章 大唐(四)第2章 礪鋒(六)第3章 霜刃(三)第1章 笳鼓(二)第3章 壯士(一)第4章 光陰(三)第5章 春曉(七)第3章 壯士(五)第1章 看劍(一)第1章 白虹(三)第4章 英魂(六)第2章 礪鋒(二)第2章 天威(四)第2章 初雪(六)第4章 樓蘭(五)第5章 異域(二)第5章 春曉(五)第2章 初雪(八)第1章 白虹(四)第1章 羽衣(六)第2章 初雪(三)第2章 初雪(五)第5章 異域(二)第5章 異域(五)第5章 紫袍(四)第5章 紫袍(八)第1章 羽衣(一)第1章 白虹(四)第6章 驚蟄(三)第4章 光陰(二)第1章 白虹(二)第3章 國殤(一)第6章 雪夜(四)第6章 雙城(中)第6章 大唐(五)第4章 社鼠(三)第5章 雙城(三)第6章 驚蟄(四)第4章 霜降(二)第1章 看劍(五)第4章 光陰(二)第2章 初雪(五)第3章 國殤(五)第4章 破軍(四)第3章 壯士(六)第6章 大唐(八)第5章 不周山(八)第3章 國殤(九)第5章 不周山(五)第2章 初雪(六)第4章 英魂(二)第1章 羽衣(一)第5章 不周山(四)第4章 光陰(二)第1章 秋聲(一)第4章 霜降(六)第5章 紫袍(三)第6章 大唐(七)第5章 雙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