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十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7)

塗山下,百戰軍面對兩倍於己的吳軍,不僅穩住了軍陣,左翼精騎更是將吳軍馬軍殺散,這樣的戰況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塗山上的安重誨、趙弘殷所部,則在吳軍山營前,與劉信本部慘烈廝殺。

劉信自打在轅門處將潰卒攔住後,就與潰卒一道殺出轅門,與趕到營前的百戰軍激戰。吳軍潰卒的士氣本已跌落谷底,爲劉信所感,絕境反擊,殺氣大盛。

戰場之上,軟的怕硬的,硬的怕彪悍的,彪悍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怕瘋了的。眼下,吳軍士卒明知沒有退路,殊死反擊,那些個驍勇之士,便將悍不畏死的一面展現了出來。

安重榮此時已與趙弘殷雙雙殺至營前,他們本以爲吳軍會就此潰敗,讓他們尾隨殺入營中,不曾想方纔還是待宰豬羊的吳軍,忽然就換了面孔,雙目通紅,大吼着如狼似虎一般轉身撲殺上來,前陣頓時有些措手不及,被連殺數人。

遭此創傷,前陣百戰軍卻並不慌亂,在隊正、伍長的喝令下,因追殺略顯鬆散的陣型,再度恢復到嚴整狀態,不留半點縫隙,給吳軍任何可趁之機。

然則陣腳雖穩住了,吳軍的衝擊之勢卻不曾消減,廝殺在此刻變得異常慘烈,吳軍將士甚至不惜以傷換傷、以命換命,完全是打瘋了的狀態。

傷亡急速加劇,沒多時吳軍轅門前就倒下了許多屍體。

而在這時,劉信率領親兵來到陣前。

相比較而言,劉信的親兵無論是軍備還是悍勇程度,都非尋常吳軍將士可比,此時又是隨同劉信出戰,很快便展現出其戰力卓絕的一面。這批士卒養精蓄銳已久,正是力氣旺盛的時候,兀一出現在轅門外,就狠狠衝撞進百戰軍軍陣中。劉信則一馬當先,一柄大刀攜雷霆之勢,舞得虎虎生風,殺進百戰軍人羣中,左右開弓,遇盾開盾、遇人殺人,一時無人能擋。

吳軍將士見劉信轉眼間連殺數人,面前的百戰軍皆不能抵擋,傷的傷退的退,空門大開,立即士氣大漲,高呼不停,然後奮力殺向面前百戰軍,狀若奔牛,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與劉信成相互呼應之勢。

因是之故,轅門之外,竟是叫吳軍打出一波反攻,百戰軍的進攻勢頭叫吳軍給扼制住。

安重榮與趙弘殷對視一眼,雙目同時一凜。

百戰軍進攻吳軍山營,本就是逆勢而上,最要講究一鼓作氣,若是被吳軍扼制住攻勢,經對方猛攻猛打,就很難繼續站穩腳跟,而一旦被打回去,吳軍順勢而下,百戰軍勢必傷亡慘重,便是連潰不成軍的可能性都有。

戰場勝負走向,往往取決於瞬間。安重榮一躍而起,提着雙捶就向劉信迎過去,呵退身前甲士,“閃開!讓某來!”

此時的安重榮,怒目圓睜,渾身充血,活脫脫一隻被抓傷熊瞎子,揮動鐵錘,帶起一股颶風,當頭砸向劉信腦袋,“安重榮在此,老賊安敢逞兇?!”

蒙他這一聲大喝,百戰軍衆將士紛紛側目,待看見他龍虎之姿,都是心頭一振,渾如看到了主心骨一般,人心大定。

劉信正殺得興起,看見一員勇將龍驤虎步殺過來,又聽了對方那一聲大吼,果真是兇猛非凡,他心頭一震:此乃何人,竟有如此威風?

不過劉信也是久經沙場之輩,斷然不會被敵將的兇惡面目給嚇到,連忙舉刀迎上。鐵錘、大刀相擊,爆發出刺耳的金屬相擊聲,兩人都是全力施爲,剎那間誰也不曾奈何了誰。

劉信不願被安重榮在氣勢上壓倒,得空大喝:“豎子小輩,聲名不顯,也敢到某家面前來討死?!”

安重榮大吼一聲,虎嘯一般,重重向前踏步,鐵錘當頭又向劉信揮過去。劉信趕忙去擋,大刀被鐵錘差些掃到一邊,感受到對方的巨大力道,他心頭暗暗叫苦。

原本鐵錘乃是沉重之物,一旦揮舞起來,勢若千鈞,尋常兵刃抵擋不得,故而能用鐵錘者,無不是軍中勇將。劉信久經沙場,自然清楚這個道理,他原本想擋下對方几擊,再利用對方動作遲緩的空檔,給予對方重創,卻不曾想,安重榮鐵錘舞動起來,卻沒個間隔,打的劉信虎口發麻,手臂微顫,腳下更是一退再退,也奈何對方不得。

“老賊,束手就擒,留你全屍!”安重榮見壓制了劉信,力道又憑空大了兩分,口中大聲呼喝。

“豎子安敢如此!”劉信大怒,滿面通紅,與安重榮廝殺不休。倒不是劉信不識時務,而是此時此刻,他已不能後退,若是此番他在安重榮面前退卻了,好不容易士氣回升的吳軍將士,將再度人心渙散,也就不復能與百戰軍相戰。

劉信的親兵見他應對安重榮愈發吃力,無不大急,都想殺過來相助,然則安重榮亦有親兵,這下兩相捉對廝殺,好不慘烈。雙方誰都知道不能讓對方靠近己方主將,否則一旦主將有甚麼閃失,他們這些親兵首先就要被軍法問罪,故而分外敢戰。

郭廷謂眼見劉信被安重榮殺得氣力不支,就要敗北,連忙衝過來,“將軍,某來助你!”

然而郭廷謂還未靠近安重榮,就被斜刺裡衝出來的一員將領攔住,“鳥廝休狂,先過了某這一關!”正是趙弘殷。

到得這時,兩軍前陣將士已經陷入混戰,彼此軍陣交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戰陣已經不再是依仗,衆將士唯一能夠依靠的,便只有自己身上的甲冑與手中的兵刃。

戰不多時,劉信被安重榮一錘掃倒,他到底年事已高,多年來又少有徵戰,後勁不如安重榮。

“將軍!”劉信的親兵大驚,奮不顧身撲過來,以血肉之軀擋住安重榮,將吐血的劉信拖走。

“擋我者死!”安重榮雙捶如風,瞬間輪倒面前攔路的吳軍兩人,帶親兵追殺劉信。

眼見劉信敗陣,吐血而走,吳軍將士莫不大駭,先前強提的戰心,在百戰軍的猛攻下步步崩潰,再也堅持不住,隨着傷亡增大,眼看着同袍接連倒在血泊中,吳軍開始向營中敗退。

郭廷謂看見大事不妙,虛晃一槍逼退趙弘殷,也連忙奪路而走,去營中尋找劉信。他心中記掛劉信傷勢,走的時候沒有留下甚麼斷後佈置——有佈置也難以起到作用,吳軍見兩員大將都敗回營中,旋即大潰。

“殺!”趙弘殷調度百戰軍,將面前敵卒殺倒,衝入吳軍營中。

“殺!”百戰軍將士氣勢如虹,喊殺聲如同潮水一般,隨同人潮攻進吳軍營地。

吳營轅門、角樓以及各處的將士,眼見劉信、郭廷謂相繼敗回,同袍

倉惶奔逃,百戰軍大舉殺來,無不臉色大變,心驚膽戰,再也顧不得堅守崗位,紛紛向後營奔逃。

在混亂的營地中,郭廷謂總算找到了劉信,兀一見到劉信的模樣,郭廷謂咽喉就硬如磐石。劉信被人攙扶着,人事不省,嘴中血涌不停,胸甲凹陷了一大塊,觸目驚心。

郭廷謂喚了幾聲,劉信虛弱的不能迴應,左顧右看都是驚慌敗逃的士卒,後面百戰軍正大舉掩殺而至,他急得滿頭大汗。

“郭將軍,營地難守,我等該當如何?”有士卒惶急的問。

郭廷謂方寸大亂,正不知該如何應付眼下不可收拾的局面,然而放眼看去,周圍將士們看向他的眼神,充滿期待與不安,如同驚疑不定的孩童。

將士們的眼神,觸動了郭廷謂的內心,他猛然意識到,值此大軍敗亡、生死攸關而劉信又昏迷不醒的時候,他就成了這羣將士的主心骨,是唯一可以指望的人。

然而郭廷謂心亂如麻,眼前局勢糜爛至此,他也是迴天乏力,根本不知有何措施能夠力挽狂瀾。他本沒經歷過太多戰事,此時哪裡知道該如何應對眼下形勢?

但郭廷謂更加知道,這等時候他必須有所指令,哪怕是錯誤的指令,也比甚麼都不做要好。

“唐軍已然破營,這裡守不住了,我等唯有取道後山,護送劉將軍先走,與山下部曲匯合,再作打算!”郭廷謂一咬牙,下達了命令。

衆將士聞言,都點頭不已,很是贊同他的這個決策,畢竟眼下已經無法再戰,退走是唯一出路。衆將士們的反應,讓郭廷謂心頭稍定。

山營後面只有一條山道,或許不能稱之爲道路,不過是連接一個又一個山包的山線,但卻可以通向塗山東部,然後下山。

當下郭廷謂帶領自己與劉信的親兵,揹着劉信奪路而走。

郭廷謂這一走,吳軍營地羣龍無首,士卒們只顧着逃命,爭相跑到後營,卻因爲山道不便,通行艱難,衆人你推我攘,不知多少人沿着山坡摔下去。那沿着山線跑步的,爲了加快速度,丟盔棄甲,混亂不堪。

安重榮、趙弘應殺到後營,見吳軍已經無法再戰,遂舉刀大喝:“降者不殺!”

一批又一批吳軍士卒,丟了兵刃,跪倒在地,束手就擒。

趙弘殷衝到後營,看見一個山頭上,郭廷謂正揹着劉信疾走,立即領兵追殺出去。

安重榮見趙弘殷已經追殺出營,便不好也深追出去,他指揮將士點燃吳軍軍營,向塗山下的兩軍傳遞消息。

山下的百戰軍看到塗山上的煙火,無不精神大振,在隊正、都頭的喝令下,齊聲大喊:“劉信已死,吳軍敗了!”

奮戰中的吳軍將士,本就作戰艱難,這下聽見百戰軍的呼喝,回頭去看山營,只見彼處一片火光,哪裡還不知道發生了甚麼,再也沒有了繼續戰鬥的慾望,相繼潰退,旗幟丟了一地。

百戰軍步卒尾隨追殺,精騎則迂迴包抄,將吳軍圈在陣中,不讓對方逃竄。

望樓上,眼見大局已定,孟平深吸一口氣。

當此之時,他那雙一直平靜無波的眸子,終於變得炙熱。

孟平,孟平——公子,我來爲你平定天下!

(本章完)

章一百九十六 賊性難改當如何 恩威並重固後院章八十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7)章六十六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1)章七十五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2)章一百一十一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下)章三 生我所戀 死我所惡章一百零三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上)章三十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4)章一百六十九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3)章一百三十三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上)章八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裂(1)章六十四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7)章二 最是真誠少年心 邊軍功過憑誰說章六十二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5)章三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3)章二十六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10)章五十六 攻伐的方向章六十七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2)章六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3)章四十五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二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2)章兩百十八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下)章四 酒逢知己千杯少 月黑風高殺人夜章三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4)章六十三 所謂兒皇帝【第二更】章二十一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8)章六十八 利民何必惜自身 有福自當從相助章二十五 陣戰(上)章四十四 忠誠章三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7)章九十二 兩人閣樓聞雨聲 兩年之內平淮南章七十九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上)章一百七十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上)章六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3)章八十九 東風過江春不遲 荊南事了當北歸章十七 可敢一戰章一百零三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上)章兩百四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3)章四 水寨(2)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1)章八十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7)章三十九 爲我王說天下章六十九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1)章十九 當年明月仍皎潔(上)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三十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4)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十七 故佈疑陣引人亂(中)章一百一十五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上)章四十四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5)章六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7)章二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4)章一百六十二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2)章一百零五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下)章六十七 去迎接他們【第三更】章一百三十九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下)章十四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1)章兩百二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2)章三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3)章五十九 邊軍過長城章八十三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0)章三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7)章六十一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中)章五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2)章五十七 初回懷州會莫離 大軍整編一萬八章兩百三十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7)章兩百三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2)章五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5)章八十二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8)章一百二十四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7)章三十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4)章八十一 燈火處是歸處【第三更】章五一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2)章九十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3)章十八 故佈疑陣引人亂(下)章五十九 邊軍過長城章六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5)章三十一 主對僕拳腳相加 君與臣相得益彰章七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下)章七十 龍爭虎鬥章十四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1)章八十二 帝室正統如雲煙 能飲三碗鮮血否章五十一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應天府雙傑(下)章四十五 世間有美味 胃大可盡嘗章二十七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1)章兩百三三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0)章五五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2)章七十五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2)章四十四 相親(下)【第三更】章一百四十七 同光二年將去盡 行遠何處覓歸程(下)章八十七 是非成敗由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下)章十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5)章七十一 強一地也強一國 最是諜鬥能驚心章五十六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6)章十三 淇門之變(5)章兩百一十 定國安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上)章九 他的屠刀章十九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0)章十五 淇門之變(7)
章一百九十六 賊性難改當如何 恩威並重固後院章八十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7)章六十六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1)章七十五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2)章一百一十一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下)章三 生我所戀 死我所惡章一百零三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上)章三十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4)章一百六十九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3)章一百三十三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上)章八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裂(1)章六十四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7)章二 最是真誠少年心 邊軍功過憑誰說章六十二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5)章三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3)章二十六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10)章五十六 攻伐的方向章六十七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2)章六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3)章四十五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二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2)章兩百十八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下)章四 酒逢知己千杯少 月黑風高殺人夜章三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4)章六十三 所謂兒皇帝【第二更】章二十一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8)章六十八 利民何必惜自身 有福自當從相助章二十五 陣戰(上)章四十四 忠誠章三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7)章九十二 兩人閣樓聞雨聲 兩年之內平淮南章七十九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上)章一百七十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上)章六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3)章八十九 東風過江春不遲 荊南事了當北歸章十七 可敢一戰章一百零三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上)章兩百四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3)章四 水寨(2)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1)章八十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7)章三十九 爲我王說天下章六十九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1)章十九 當年明月仍皎潔(上)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三十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4)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十七 故佈疑陣引人亂(中)章一百一十五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上)章四十四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5)章六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7)章二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4)章一百六十二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2)章一百零五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下)章六十七 去迎接他們【第三更】章一百三十九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下)章十四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1)章兩百二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2)章三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3)章五十九 邊軍過長城章八十三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0)章三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7)章六十一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中)章五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2)章五十七 初回懷州會莫離 大軍整編一萬八章兩百三十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7)章兩百三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2)章五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5)章八十二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8)章一百二十四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7)章三十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4)章八十一 燈火處是歸處【第三更】章五一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2)章九十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3)章十八 故佈疑陣引人亂(下)章五十九 邊軍過長城章六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5)章三十一 主對僕拳腳相加 君與臣相得益彰章七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下)章七十 龍爭虎鬥章十四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1)章八十二 帝室正統如雲煙 能飲三碗鮮血否章五十一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應天府雙傑(下)章四十五 世間有美味 胃大可盡嘗章二十七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1)章兩百三三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0)章五五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2)章七十五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2)章四十四 相親(下)【第三更】章一百四十七 同光二年將去盡 行遠何處覓歸程(下)章八十七 是非成敗由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下)章十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5)章七十一 強一地也強一國 最是諜鬥能驚心章五十六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6)章十三 淇門之變(5)章兩百一十 定國安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上)章九 他的屠刀章十九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0)章十五 淇門之變(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