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五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4)

取滑州時,李從璟的方針是出其不意,以快破敵,取濮州,這樣的方針就用不了。不能出其不意,所以沒法直搗黃龍,加之銀槍效節和李守敬都非長劍軍與徐永輝能比,出於這種認知,李從璟這才秘調百戰軍東行。

李從璟手中有兵符,按理說可以調遣其他藩鎮、州的駐軍,以爲己用,然則大唐才改頭換面,對其他軍隊李從璟實在不敢抱有希望,所以也只打算用百戰軍。

天下藩鎮林立,但藩鎮卻並非完全分割整個天下,大唐有一些州縣,並不隸屬某個藩鎮,而是直屬朝廷,這些州謂之直屬州,譬如汴州。

自安史之亂,天下藩鎮日益增多,而直屬州日益減少,以至於寥寥無幾。這些姑且不言,僅是藩鎮,黃巢之亂前,多者轄下十餘州,小者也轄三四州,到了如今,藩鎮數量更多,相應的各藩鎮轄下州的數量在減少,以一州爲一節度的情況雖然不多,卻也並非只滑州、濮州這些個例。

滑州是個爛攤子,要處理的事務一大堆,文事武事皆有,徐永輝昧了朝廷撥下的錢糧,各縣官吏又不願接收流民,所以諸縣情況幾乎一致。

他一面讓秦王府繼續處理手頭事務,一面給李嗣源上書,要他趕緊派遣縣官下來。

好在秦王府不是空架子,李從璟節度幽州四年,秦王府別的不多,甲士與能吏不缺。

論及處理民事,李從璟不由得想起耶律敏來。

這小妮子在幽州數年,起初無所事事,後來不知爲何,向李從璟要了官身去幹實務,不料成績非凡,整個盧龍九州的屯田事,起初由衛行明負責,後來竟然幾乎全都轉到了她手裡。

幽州之富強,說來也有耶律敏一份大功。

後來西樓會戰結束,耶律敏要求回契丹,李從璟雖未作阻攔,卻並不知道緣由。在他看來,大概故國終究難離。他不知耶律敏爲何會回契丹,就如他當初想不明白,爲何耶律敏願意留在幽州,又爲何願意爲幽州出力。

如今想起,剛入幽州的耶律敏,尚是一個小姑娘,天真無邪卻也不諳世事。待她離開幽州時,不說飽經滄桑,卻也歷經沉浮,出落得心思玲瓏、才幹出衆了。

時間並不奇妙,奇妙的是經歷。人的改變,亦或成長,都仰仗於經歷。

就在李從璟回想起耶律敏時,林英進門來向李從璟稟報,百戰軍已到達指定位置,府衛已經集結完畢,隨時準備進入濮州。

滑州的事要處理,濮州的事也等不得,李從璟將這裡的事務丟給王樸主持,帶着莫離進入濮州,這是既定行程。

得了林英稟報,李從璟起身,由孟松柏爲他穿戴甲冑,讓人通知莫離,準備啓程。

莫離來得很快,進門看了一眼正在穿戴鎧甲的李從璟,面色不太友好,道:“恐怕殿下今日去不得濮州了。”

李從璟

敏銳的意識到不妙,不等他發問,莫離繼續道:“白馬縣有人聚衆鬧事,圍攻秦王府官吏,事發突然,當場見血!”

李從璟大怒。

......

wωω¤ тт κan¤ C〇

契丹,西樓。

年初西樓會戰後,契丹與大唐簽訂城下之盟,以此爲標誌,耶律倍開始執掌大權。因耶律阿保機殯天,戰後,身爲皇太子的耶律倍依仗身份之便,與麾下將士之利,強勢繼位爲契丹皇帝。

攻伐渤海雖說失利,到底契丹佔據了扶余、長嶺兩府,然則與大唐之戰,契丹戰敗,卻是沒有半塊遮羞布。戰爭既敗,自然需得有人承擔後果,揹負罵名,耶律倍繼位後,將一部分罪責推到耶律德光身上,奪其兵馬大元帥之職,發配北地戍邊,讓女真等部好好折磨。

因忌憚述律平威望,原本耶律倍打算將述律平軟禁,免得她插手國事,不料述律平自願隨耶律德光戍邊,不願呆在西樓。耶律倍在憎恨述律平對他刻薄寡義的同時,樂得周遭清靜。

耶律倍對耶律德光、述律平並非不忍殺之,而是兩人勢力本就很大,殺之容易引起動盪,而眼下的契丹,經不起這種動盪。

西樓會戰時,渤海大明安趁機進軍長嶺、扶余,因人心動盪,被大明安得手。事後耶律倍與大明安簽訂和議,均表示願以戰前疆界爲準,熄兩國之刀兵,以求相安無事。

至此,耶律倍着手整頓內政。韃靼部、黑車子室韋重新獨立,耶律倍奈何不得,但其他先前起軍諸部,耶律倍先是假意媾和,在國政稍穩時,便出兵血腥鎮壓,這才使得契丹國沒有名存實亡,他作爲新皇帝的威望,也算確立下來。

而這種種大事之所以能有條不紊進行,都離不開一個女人的功勞,這個人就是西樓會戰後回到契丹的耶律敏。

耶律敏去幽州當了幾年漢官,如今算是鍍金歸國。耶律倍向來與耶律敏感情甚篤,又見耶律敏今非昔比,逐漸重用、依仗,到而今已是大事事事不離了。

與耶律敏商討完如何復興地方民政之事,放下手中筆墨,如今愈發顯得有威嚴的耶律倍,靠在椅背上長長舒了口氣,望着耶律敏嘆道:“若非有你幫襯,這些事還不知何時方能理出頭緒來,也不知你在幽州這些年都經歷了些什麼,竟然變得如此精明強幹!”

腦海中閃過在幽州數年的畫面,耶律敏露出純澈笑意,就如大人回憶起無憂無慮的童年一般,“幽州是個神奇的地方,也有一羣神奇的人,那裡的陽光明媚耀眼,那裡的麥香清新-四溢。”

“幽州雖好,畢竟他國,草原縱使景緻單一,終究故土!”耶律倍嚴肅的說了一句,又覺得犯不着如此,搖頭笑了笑,說起正事:“如今契丹軍國大事,皆有你出謀劃策之功,你之才幹如今已經舉國皆知,依朕看來,北院宰相之位,該由你來坐。”

耶律敏好

笑道:“宰輔之位,也能女子擔任?”

“有何不可?你本就是契丹公主,如何不能擔任?”耶律倍認真道,想起耶律敏在幽州多年,皺了皺眉,“契丹不比大唐,可沒有那麼多迂腐規矩,你莫不是在大唐呆的久了,入鄉隨俗了?”

耶律倍白了耶律倍一眼。

從皇宮出來,回到公主府,耶律敏卻未歇息,而是在書房處理各種政務。待政務處理完,天已完全黑了下來。用過晚膳,耶律敏開始秉燭夜讀。快入冬的時節了,西樓早已冰寒徹骨,桌前的火盆燃燒正旺,不時發出輕微的刺啦聲。

不知不覺將近子時,耶律敏這才放下手中書冊,起身來到窗前。推開窗子,冷風席捲而進,耶律敏的長髮隨之向腦後飄舞,屋內的沉悶也被一掃而空,她兩頰微紅,擡頭望月,雖有倦色,眼神卻依然清明。

冷風終究寒人骨,不知過了多久,耶律敏打了個冷顫,趕緊關上窗戶。回到桌前,從桌底下一個極難找的暗格裡翻出一本厚厚書冊,打開擺在桌上,翻開新的一頁,開始書寫。

“今日皇兄意欲以我爲相,慎思之,以爲可。既要熟稔契丹軍國政務,此職正合我用。不出君之所料,契丹重新穩定之後,草原現已成韃靼、黑車子室韋、契丹三足鼎立之局。然則黑車子室韋弱小,恐不能久。”

“此等局勢,當在君意料之中,無需贅言。唯獨耶律德光、述律平,戍衛北地,以數千殘兵,與女真數戰,竟屢屢大勝,甚爲憂之。耶律德光乃是虎子,如今放虎歸山,假以時日必定成爲大患,奈何皇兄不聽我言,不能殺之,實爲婦人之仁。”

“他人不足恃,道路需己行。皇兄到底志大才疏,我必日夜勤政,以求掌握國之大權,君請勿憂。”

寫到此處,耶律敏停下來,咬着筆頭沉吟半響,怔怔出神,不知在想些什麼。

少頃,她面頰更紅了些,繼續往下寫。

“君之父既已得大唐天下,想必君現今之憂思,較之以往更甚。卻不知當此之時,君在何處,在謀何事,正與何人相談。然君之側有盧龍四俊傑分憂,想必萬事可解,不似我孤身一人......”

“與君不見已逾半載矣,至今回想當日分別之景,情難自已,君到底心狠心硬,徹夜相談,竟未勸留一句......”

“聽聞任姐姐已誕下公子,甚爲之喜......望君珍重,敏思之念之,但願相見有期......”

厚厚一本書冊,密密麻麻的漢字已然佔據半本,耶律敏放下筆,從頭看了一遍今日所寫文字,眼中有淚光閃爍。咬咬牙,狠心將書冊放回原處,一溜煙兒跑到牀榻上,和衣鑽進了毯子裡。

那本靜靜躺在書桌角落裡的書冊,該是一封封書信。

只不過,卻是永遠都不會寄出去的書信。

(本章完)

章十九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6)章八 一載相識十載別(2)章五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1)章四一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3)章四十三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1)章十三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4)章二十一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8)章八十三 颶風過崗百草伏 謀大事者必影孤章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7)章六十四 誰在喊威武【第三更】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三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2)章四十七 算盤叮噹響章八十九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2)章十九 何衝章八十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6)章四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3)章一百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1)章八十六 過盡千帆皆不是 李從璟餓狼撲食章七 三個錦囊章四一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3)章十 三軍之事莫密於間章兩百十八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下)章五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2)章二十七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6)章十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章十四 陷陣之士章四十六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1)章五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1)章一百零二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1)章三十六 青袍與黑氅章二四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2)章七十二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4)章九十七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5)章七十六 既入檀州作虎行 山雨欲來風滿樓章七十四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2)章五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4)章一百六十六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3)章九十二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中)章兩百零五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下)章九十七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5)章二十一 都是我的東西章七十九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6)章六十一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中)章一百零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2)章一百五十三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2)章五十九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4)章十七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4)章四十四 忠誠章九十三 江淮王師入楚地 江南士子今北奔章五十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1)章六十 有人城上望【第二更】章九十 千萬人攔亦可殺 君不見妾妾見君章九十五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3)章三十九 爲我王說天下章七十八 不惜一身肝腸裂 願隨軍帥徵四方章六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1)章十五 誰是刀,誰握刀?章七十五 誰在謗新政【第三更】章兩百四五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0)章五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2)章七十一 強一地也強一國 最是諜鬥能驚心章四十八 帝國之軍威【第二更】章八十七 輕羅幔帳紅燭低 柔情蜜意兩人識章十七 故佈疑陣引人亂(中)章九十五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2)章六十九 你說對不對【第二更】章六十 伐謀伐交可得地 唯獨伐兵令人懼(上)章一百零一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8)章三十八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9)章九 淇門之變(1)章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5)章二十六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4)章九十七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4)章二十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0)章一百八十三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1)章一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1)章二十四 百戰安義(3)章十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0)章一百二十六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9)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4)章六十五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章八十九 東風過江春不遲 荊南事了當北歸章五十六 攻伐的方向章一百三十六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下)章十四 雲波詭譎章二十六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5)章九十五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2)章十七 棋至中盤局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4)章四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5)章八十七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3)章八十二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5)章三 生我所戀 死我所惡章二十七 百戰安義(6)章五十三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9)章七十七 世間安得兩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章十一 投靠章七十二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4)章二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中)章十一 一載相識十載別(5)
章十九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6)章八 一載相識十載別(2)章五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1)章四一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3)章四十三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1)章十三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4)章二十一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8)章八十三 颶風過崗百草伏 謀大事者必影孤章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7)章六十四 誰在喊威武【第三更】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三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2)章四十七 算盤叮噹響章八十九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2)章十九 何衝章八十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6)章四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3)章一百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1)章八十六 過盡千帆皆不是 李從璟餓狼撲食章七 三個錦囊章四一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3)章十 三軍之事莫密於間章兩百十八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下)章五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2)章二十七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6)章十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章十四 陷陣之士章四十六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1)章五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1)章一百零二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1)章三十六 青袍與黑氅章二四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2)章七十二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4)章九十七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5)章七十六 既入檀州作虎行 山雨欲來風滿樓章七十四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2)章五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4)章一百六十六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3)章九十二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中)章兩百零五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下)章九十七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5)章二十一 都是我的東西章七十九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6)章六十一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中)章一百零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2)章一百五十三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2)章五十九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4)章十七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4)章四十四 忠誠章九十三 江淮王師入楚地 江南士子今北奔章五十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1)章六十 有人城上望【第二更】章九十 千萬人攔亦可殺 君不見妾妾見君章九十五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3)章三十九 爲我王說天下章七十八 不惜一身肝腸裂 願隨軍帥徵四方章六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1)章十五 誰是刀,誰握刀?章七十五 誰在謗新政【第三更】章兩百四五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0)章五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2)章七十一 強一地也強一國 最是諜鬥能驚心章四十八 帝國之軍威【第二更】章八十七 輕羅幔帳紅燭低 柔情蜜意兩人識章十七 故佈疑陣引人亂(中)章九十五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2)章六十九 你說對不對【第二更】章六十 伐謀伐交可得地 唯獨伐兵令人懼(上)章一百零一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8)章三十八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9)章九 淇門之變(1)章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5)章二十六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4)章九十七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4)章二十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0)章一百八十三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1)章一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1)章二十四 百戰安義(3)章十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0)章一百二十六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9)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4)章六十五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章八十九 東風過江春不遲 荊南事了當北歸章五十六 攻伐的方向章一百三十六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下)章十四 雲波詭譎章二十六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5)章九十五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2)章十七 棋至中盤局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4)章四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5)章八十七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3)章八十二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5)章三 生我所戀 死我所惡章二十七 百戰安義(6)章五十三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9)章七十七 世間安得兩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章十一 投靠章七十二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4)章二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中)章十一 一載相識十載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