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九十一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2)

歸義軍處境如何,曹義金有何打算,眼下李從璟並不太關心,河隴魚龍混雜,幾乎是化外之地,李從璟對它的瞭解也少得可憐,而今帝國新政方在推行,內政待穩,孟知祥懷司馬昭之心,蜀地動盪,李從璟並無分心之念。

就目下而言,帝國北方的草原上,仍舊是羣雄並立,契丹雖說元氣大傷,無力南顧,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依然不可姑息,加之耶律德光在東境混得風生水起,大有死灰復燃之勢,也不可不察,此外,耶律倍繼位爲契丹皇帝后,勵精圖治,野心漸大,也頗有了攻伐四方、想要繼承耶律阿保機大業的念頭。

韃靼部圖巴克汗,中人之姿而已,公主阿狸雖說給人眼前一亮之感,畢竟女流之輩,就如同耶律敏一樣,縱能掌握一部分實權,卻不能真正左右國家機器。

唯一讓人省心的,大概就只剩渤海國了。如今海東盛國有中興之象,前些時候大明安遣使朝貢,尊卑拿捏得很有分寸,讓李嗣源甚爲開懷。至於渤海國是否有圖謀高麗之念,李從璟現在也不太關心。

河隴、西域之地不必說,一盤散沙,唯一個字能形容:亂。其鄰地吐蕃,也亂得很。

其餘各地,則多不值一提,西南、南詔本就一隅之地,亂則亂矣,定也易耳。

念及於此,李從璟難免沉吟不語,劍子見李從璟完全不理會他,眉頭大蹙,很是不開心,“李從璟,戰與不戰,你倒是說話!”

李從璟瞥了劍子一眼,懶得跟他廢話,擡腳就走,丟下一句:“不戰。”

他這個態度,將劍子氣得柳眉倒豎,傾城之顏瞬間覆上一層寒霜。然而他畢竟授人以柄,怒不能發,糾結之下,直欲吐血,最終也只能恨恨跺腳。

丁黑屁顛屁顛跟上李從璟,腆着臉試探着道:“殿下莫要怪罪劍子,他也是身不由己,再者他的確有與殿下一戰之念......”

李從璟停下腳步,上下打量丁黑幾眼,眼神怪異,“丁黑,孤看你這些年變化很大啊,難不成你已然不記掛當初劍子敗你之事了?”

豈止是變化大,簡直是換了一個人,往年滄桑憂傷,如今活潑如孩童,看來-經歷與處境纔是決定一個人面貌的東西,如今丁黑家庭圓滿,妻子賢惠,一對兒女都已能提着木劍打架,本身又是秦王府客卿一流,身份尊貴,怪不得他如今這般容光煥發。

在丁黑訕訕的時候,李從璟搖頭道:“出世劍入世劍誰更強?這世上可真有所謂出世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先是爲耶律德光脅迫,如今又爲歸義軍驅使,說起來劍子也算一個可憐人。”

雖是可憐人,李從璟卻沒有憐憫之心,至少不會因此就給人當陪練,跟人去打架。得道高僧如齊己,也不可避免受他李從璟“脅迫”,之前乖乖跑到江陵爲李從璟分憂不說,如今被裹挾到洛陽,往後更要爲李從璟去整肅佛門。

很多時候,逍遙自在不是一種心境,而是一種實力。

桃夭夭在李從璟身旁問道:“歸義軍來人,如何處置?”

“晾着就是,眼下無暇理會他們。”李從璟隨口道,而今他的確還有許多要事亟待處

理。

翌日,李從璟進宮。此行去見李嗣源,李從璟將趙季良也捎帶在側,荊南已定,後續處理事宜並不複雜,接下來要對付的無非就是西川與吳國。

先前,朝廷調雲州大同軍節度使秦仕德,頂替李紹斌就任東川節度使,此舉試探意味居多,最終結果也沒出乎朝廷預料,李紹斌沒讓秦仕德入境。

李紹斌,曾爲從馬直都指揮使,乃莊宗心腹,郭崇韜伐蜀時,他跟着參戰軍機,立下不俗功勞,平蜀後,封劍南東川節度副使,知節度事,李嗣源入主洛陽後,李紹斌與孟知祥一樣,對朝廷詔令陰奉陽違,桀驁不馴。

李從璟記得,在原本歷史上,東川節度使乃是董璋,後隨孟知祥一同起兵反唐。同光元年澤潞之戰,董璋在懷州刺史任上,受樑帝之命馳援李繼韜,爲李從璟所敗,本身也被陣斬。

董璋既死,李從璟早先還期望東川之局能有不同,現在看來歷史的軌跡確有其必然性,兩川之局也沒因爲死了一個董璋而有本質改變,惜乎彼時李從璟遠在幽州,權勢未成,對兩川之事愛莫能助。

“早先孟知祥暗中支援高季興,蠱惑其謀反自立,用意便在以荊南吸引朝廷注意,進而消耗朝廷軍力、財力,使得朝廷無暇西顧。只是孟知祥不曾想到,荊南會被我兒如此輕易平定,荊南之役,我大唐非但未曾自耗軍力、財力,國庫反而因其得到補充,往後要用兵兩川,荊南之財足夠三成軍資。”

談及孟知祥,李嗣源免不了很生氣,對方不遵朝廷詔令,李嗣源當然很沒面子,可以說自繼位以來,李嗣源沒少在孟知祥那裡受氣,皇帝被臣子再三拂了面子,是可忍孰不可忍。

三成軍資云云,李從璟不置可否,

李從璟問道:“前些時候,孟知祥上書,請求朝廷準其將家眷接往成都,此事不知父皇如何決定?”

郭崇韜平蜀,孟知祥並未參與,他成爲西川節度使本就是猴子摘桃,他的兒子孟昶並及瓊華公主仍在洛陽——瓊華公主,乃是莊宗堂姐,孟知祥之妻。孟知祥野心膨脹,在蜀地胡作非爲,也算是“內恃帝威、外擁強兵”。

李嗣源氣憤道:“孟知祥先是私留財絹,後又殺我朝廷大臣,如今連家眷都不肯留在洛陽,叛國之心昭昭,朕豈能容忍此舉!”

“私留財絹”說的是孟知祥私自截留蜀國國庫的錢財,“殺我朝廷大臣”說的是孟知祥殺西川兵馬都監李嚴。

李嚴此人,李從璟有所耳聞,知曉對方乃是幽州人,弓馬嫺熟,辯才堪稱冠絕當世。其人初仕燕,爲刺史,同光年間,爲客省使,奉莊宗之命出使蜀國,此行不僅才驚蜀地,讓蜀主蜀臣大爲敬佩,他也窺破蜀國虛實,察覺到王衍失政,故知蜀地可取,還朝後如實奏報莊宗,史說“平蜀之謀,始於嚴”。

郭崇韜領軍伐蜀,李嚴爲三川招撫使,“嚴與先鋒使康延孝將兵五千,先驅閣道,或馳以詞說,或威以兵鋒,大軍未及,所在降下”,功在三軍之先,風采令聞者折服。王衍欲降之際,給康延孝遞信,明說若是李嚴先來,他即開城投降。

康延孝因爲討蜀之謀始於李嚴,擔憂

王衍這是要誘而殺之,故此不同意李嚴去,但李嚴卻是“聞之喜,即馳騎入益州”。王衍見了李嚴,毫無害他之心,反而“以母、妻爲託”,可見王衍對李嚴的認可程度。

此番李從璟南行荊南之際,李嚴自請爲西川監軍,當朝爲掌控西川虛實,加強對西川的瞭解,遂允之。李嚴臨行前,他的母親勸他不要去,對他說:破蜀之謀本就是由你而出,蜀人恨你入骨,如今你再入蜀,蜀人必定要害死你。並表示你要是執意入蜀,那就是永別了。

李嚴不聽,只說“爲人臣,食君祿,當爲國效力”,而後入蜀。

李嚴入蜀,孟知祥殺之。

一代風流人物,英才忠貞之士,本應再展才華,爲國立豐功,青史留美名,卻就此隕落,不得不讓人嗟嘆。

李從璟道:“武力平蜀,已不可避免,然要行此事,先需有‘四得’。”

“何謂‘四得’?”

“一得國政穩如泰山,二得邊境不起烽火,三得兩川詳盡虛實,三得伐蜀之師五萬。”

“國政日趨平穩,藩鎮無不臣服,新政推行百姓歸心,再有二三載,可得穩如泰山;北境草原諸族自顧不暇,南境唯獨楊吳摩肩擦掌,然則而今你既俘得徐知誥,當可以交還徐知誥爲條件,與楊吳暫定互不興兵之約;兩川之虛實,以軍情處之能,假以時日,亦不難了解;唯獨伐蜀之師五萬,二三載不能得。”

“河陽有百戰軍兩萬。”

“吾兒之意是?”

“父皇,今秋若得豐收,朝廷當揀選中央軍,重塑朝廷侍衛親軍與天子六軍!百戰軍放之河陽,如若猛虎遊戲荒野,不得其用,不如編入禁軍,纔算是正得其所。”

“......然則百戰軍乃你之親軍,素由你統率,有你無數心血,爲父怎忍奪之?”

“父皇,天下諸軍,無屬個人者,皆爲國之利刃!藩鎮擁強軍,非帝國之福,百戰軍何能例外?百戰軍既爲精銳,當爲帝國禁軍,帝國擁強軍,方能內懾宵小,外徵不臣,利國政,使國強!”

“這......”

“父皇,揀選藩軍精銳之士,入中央爲禁軍,強幹弱枝,乃是國之大計,百戰軍既爲兒之親軍,自當先行一步,爲天下表率!一者,可使藩鎮無推托之詞、無不從之理,二者,百戰軍編爲禁軍,可威懾藩鎮,令藩鎮不敢不從,以保此計順暢!”

“卻也是這個理......”

“自府兵制崩潰以來,藩鎮各養其軍,藩軍只知有藩帥而不知有陛下,故能擁兵自重,貽害國家也。父皇,國庫稍充,重塑兵制之事,事關帝國長治久安,已刻不容緩。眼下孟知祥意圖叛國,朝廷欲往兩川用兵,此正帝國重塑兵制之不二良機。”

“重塑兵制,變藩鎮之軍爲帝國之軍,的確關乎帝國強盛。”

“不僅是重塑兵制,而是徹底改變軍政!”

在李從璟心中,有關於軍隊建設的一整套方案,那是後世先進思想與當世實際緊密結合的產物。

這套方案,唯李從璟能有,也唯有他能將其變爲現實!

(本章完)

章九十三 忠昭日月死何惜 布鞋未成人已去章六十八 郭威的壓力章二十八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6)章一百八十一 有人苦戰有人行 有人夢甜有人醒章八十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6)章四十五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3)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九十七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5)章四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3)章二十二 百戰安義(1)章一百九十六 賊性難改當如何 恩威並重固後院章四二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4)章兩百零七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2)章一百五十四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3)章七十九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6)章六十二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7)章七十七 世間安得兩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章五十一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7)章四十一 第五姑娘章五十五 李從璟的佈局章一百五十七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3)章五十九 三軍出征往河上 段王不和請攻李章九十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2)章一百零三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10)章三十一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0)章四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9)章五二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3)章八十四 一朝功成萬民頌 十年奔波何時休章一百七十六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上)章十七 故佈疑陣引人亂(中)章六十七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5)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4)章三十二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6)章六 一路北行入西樓 細細路遇杜千書章四十五 先聲奪軍心(2)【第二更】章八十 天下豈非無衛霍,怎奈人主不識君章七十四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章七 神仙山(6)章六十九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7)章二十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7)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2)章一百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5)章四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2)章二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2)章六三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章四十 要殺了這個人哦章一百七十八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下)章五十三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2)章八十九 走馬觀花過揚州 錢元瓘再會太子(下)章一百五十七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3)章一百一十一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下)章一百六十六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3)章一百九十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8)章三十一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0)章三十九 女豪鎮契丹章一百四十六 同光二年將去盡 行遠何處覓歸程(上)章一百七十五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下)章九十四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1)章六十八 太原小嬌娘【第一更】章三十一 宴會風波章七十一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9)章四十二 相親(上)【第一更】章九十八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3)章六十三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上)章一百八十三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1)章一百零一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6)章一百零五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下)章二十七 百戰安義(6)章九十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6)章一百五十四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3)章十八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9)章九十四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1)章五十八 折勢斷其角【第三更】章十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5)章十三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3)章三十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8)章一百五十七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3)章六十二 八千將士章一百八十 小魚大魚齊咬鉤 預設奇兵向北行章十五 淇門之變(7)章五十七 首戰懷州城章一百零三 一朝風雲變天下 羣雄側目緊綢繆章六十八 利民何必惜自身 有福自當從相助章三十一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5)章七十八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5)章三十四 亙古之真理章八十一 良禽擇木離暗主 堅心赴死慨而慷章十六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3)章四十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2)章六十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3)章九十八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7)章十四 陷陣之士章六十八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3)章十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7)章七十七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4)章兩百零五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下)章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5)章二七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5)章一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上)章九十四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1)
章九十三 忠昭日月死何惜 布鞋未成人已去章六十八 郭威的壓力章二十八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6)章一百八十一 有人苦戰有人行 有人夢甜有人醒章八十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6)章四十五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3)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九十七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5)章四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3)章二十二 百戰安義(1)章一百九十六 賊性難改當如何 恩威並重固後院章四二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4)章兩百零七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2)章一百五十四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3)章七十九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6)章六十二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7)章七十七 世間安得兩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章五十一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7)章四十一 第五姑娘章五十五 李從璟的佈局章一百五十七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3)章五十九 三軍出征往河上 段王不和請攻李章九十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2)章一百零三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10)章三十一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0)章四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9)章五二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3)章八十四 一朝功成萬民頌 十年奔波何時休章一百七十六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上)章十七 故佈疑陣引人亂(中)章六十七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5)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4)章三十二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6)章六 一路北行入西樓 細細路遇杜千書章四十五 先聲奪軍心(2)【第二更】章八十 天下豈非無衛霍,怎奈人主不識君章七十四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章七 神仙山(6)章六十九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7)章二十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7)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2)章一百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5)章四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2)章二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2)章六三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章四十 要殺了這個人哦章一百七十八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下)章五十三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2)章八十九 走馬觀花過揚州 錢元瓘再會太子(下)章一百五十七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3)章一百一十一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下)章一百六十六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3)章一百九十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8)章三十一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0)章三十九 女豪鎮契丹章一百四十六 同光二年將去盡 行遠何處覓歸程(上)章一百七十五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下)章九十四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1)章六十八 太原小嬌娘【第一更】章三十一 宴會風波章七十一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9)章四十二 相親(上)【第一更】章九十八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3)章六十三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上)章一百八十三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1)章一百零一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6)章一百零五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下)章二十七 百戰安義(6)章九十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6)章一百五十四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3)章十八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9)章九十四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1)章五十八 折勢斷其角【第三更】章十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5)章十三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3)章三十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8)章一百五十七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3)章六十二 八千將士章一百八十 小魚大魚齊咬鉤 預設奇兵向北行章十五 淇門之變(7)章五十七 首戰懷州城章一百零三 一朝風雲變天下 羣雄側目緊綢繆章六十八 利民何必惜自身 有福自當從相助章三十一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5)章七十八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5)章三十四 亙古之真理章八十一 良禽擇木離暗主 堅心赴死慨而慷章十六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3)章四十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2)章六十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3)章九十八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7)章十四 陷陣之士章六十八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3)章十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7)章七十七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4)章兩百零五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下)章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5)章二七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5)章一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上)章九十四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