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十二 八千將士

火勢滔天。

放眼而望,面前起伏不定的山巒,此刻都成了一片火海,火苗躥得老高,讓人不由得擔心它會不會把天燒破。

萬里蒼穹下,本是青山綠樹千里,此刻這碧綠的海洋裡頭,卻有一片火紅的湖泊,畫面之震撼,膽細的人只是看過去,雙腿都會顫抖。

即便是隔着好幾裡地的距離,撲騰的火光仍舊能夠照耀到李從璟的臉上、甲冑上,他負着雙手,幾近面無表情的佇立在道路中間,他的身影,給在他身後站立的衆人,一種冰冷的感知,與火山判若兩間。

但李從璟此刻心頭的滋味如何,唯有他自己知曉。

火是他放的,是他令軍情處和君子都,準備了十多日的結果。此刻縱火的兩部銳士,將會從不同的地方,向不同方位撤離,以求避免被火勢殃及。但饒是如此,李從璟也知道,這場大火,也會燒死一些縱火者——那是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這是戰爭。

火光中有黑影。

那是山巒的身影,草木的身影,敵軍將士的身影。

火光中有聲音。

那是草木燃燒的聲音,軍士掙扎的聲音,慘叫咒罵的聲音。

李從璟身旁,站着軍情處和君子都的統率——孟平,桃夭夭,李榮,吳長劍。除此之外,便是嚴陣以待的騎兵。

所有人都望着火山,靜默無言。

天色漸漸晚了。

“我需要一杯水。”桃夭夭嘀咕了一聲,轉身走到路邊,自顧自去折騰水喝。

“都指揮使,有賊軍衝出來了!”張小午出聲道。

聞聽此言,所有人眼神一凜,凝視往山口的道路看去。

無邊無際的火光中,果然有三五成羣的軍士衝出,這些軍士大多衣衫焦黑,不成樣子,一出火圈就倒在地上,或者打滾撲滅身上的火,或者狼狽坐在地上喘着粗氣。

大火燒不死所有人,這是衆人早有預料的事,雖然李從璟已將火線拉得很長,力求將李董聯軍都放在火勢中央。

越在行軍隊伍後面的人,越能有機會跑出來,傷勢也會越輕——從這羣軍士完整的甲冑兵器中就可以看出來。如今,看樣子,這樣的人不少。

最先衝出火海的,無疑是李董聯軍後隊騎兵。

李從璟轉頭,翻身上馬,手持馬鞭不動,沉穩的聲音從他口中發出來,“李紹城,帶一個指揮將士,殺過去!”

“得令!”李紹城拔出橫刀,輕夾馬肚,大喝一聲,“馬軍前指揮,出!”

五百百戰軍精銳騎兵,踩着鼓點,悠忽衝出,沉重的馬蹄踏在大道上,轟隆作響,殺氣捲起陣陣塵土,直奔火山口。

黑甲黑袍的騎兵身影,逐漸被火光映照成紅色。

道路險阻,李董聯軍後隊僥倖衝出的騎兵,早已經沒有陣型,建制也不再完整,出火山口之後,稀稀落落往前奔。乍然看見百戰軍騎兵,怎麼不知這是敵人?當下反應不一,有憤怒百戰軍火燒大軍的,吼叫着招呼身邊的人徑直衝殺過來,有大驚失色的,忙不迭招呼身邊的人往四野逃竄。

百戰軍騎兵衝殺過去,首先碰上的,是被怒火衝腦,迎上來拼命的。在距離對方尚有些距離的時候,百戰軍勁弩端起,弩箭齊

出。當頭一些李董聯軍,被射落馬下。

大隊疾馳而過,弩箭交替射出,三五成羣的李董聯軍騎兵哪裡能抵擋,無不身中利箭,滾落馬背。

碰上大批騎兵時,齊射一陣,收了勁弩,衆百戰軍將士,齊齊拔出橫刀。五百把橫刀依次出鞘,悅耳的金屬摩擦聲,隱約傳來,如同一首樂章。

兩軍相接,揮刀砍殺,當頭騎兵,間或有人落馬,屍體重重摔在地上。百戰軍馬速不減,五百人大隊疾馳而過後,留下的便是一羣沒有騎士的戰馬,或者停在原地嘶鳴、晃盪,或者不知所措的奔跑。

李紹城橫刀揮舞了兩下,五百人中分出一部分,去追殺四下逃跑的騎兵。大隊仍舊前行,殺向前方李董聯軍騎兵。但凡有照面的敵軍,無不被百戰軍斬殺。

李從璟瞧着,聽到身旁的李榮感嘆道:“李紹城將軍,真乃猛將也!”

李從璟嘿然一笑,這話聽着熟悉,細細回想,記起是當日衛道稱讚吳鉤的,說他是智將。

再次凝神望去,李紹城等已經衝至山口,幾百人的隊伍,分成幾隊,在山口前來回穿梭,如梳子梳頭一般,但凡有敵方騎兵衝出,必被砍死。

眼見李紹城控制了山道,騎兵出來的少了,過了些時分,裡面跑出一羣羣步卒來,這些步卒,不乏持長槍、有長弓的,和還沒戰死的騎兵一起,配合着攻擊百戰軍騎兵,造成一些威脅,當下有百戰軍將士相繼落馬。

李從璟眼神凜然,回頭將孟平叫過來,令道:“帶一指揮騎兵,補上去!”

孟平得令,召集一指揮馬軍,策馬衝出。

上到戰場,在距離李董聯軍步卒百步時,李從璟看見孟平橫刀左右一揮,他身後的五百騎兵,從中間分開,向敵步軍兩翼奔去,成兩道弧線。奔近後,保持離敵軍三十步左右的距離,取下短弓勁弩,對準包圍圈中的敵軍,齊射而出。

箭矢撲進敵軍羣中,那最外圍的軍士,立即像被收割的麥子,倒下去一層。

孟平指揮騎兵來回奔馳,並不靠近,就在騎兵勁弩最有效的殺傷位置上,不停往李董聯軍陣中放箭,一圈圈敵軍軍士,一層層倒下去。

中間或有悍勇之士,意圖衝上來,然而都是隻到半途,就被射成刺蝟。

不斷有李董聯軍倒下,也不斷有人從火山中衝出來,他們本以爲脫離火海,便撿回了一條性命,看見山口陣勢,嚇得腿軟,進退兩難,唯有硬着頭皮,鼓譟向前,嘶吼着爲自己壯膽。

山口,已經倒下了一堆堆死裡逃生的李董聯軍。

爲逃離火海,他們大多丟棄了盾牌,沒有好的防禦手段,這會兒哪裡經受得住騎兵勁弩射擊,絕望的倒下。間或有三五成羣的弓箭手出來,面對五百勁弩,亦是無濟於事。不等前面的弓箭手,彙集後面的弓箭手,百戰軍就將他們一一射殺。

終究是有敵軍拖着盾牌爬出來,他們被讓到軍陣前面,組成一道簡單防線。有了盾牌,這些軍士頓時向前猛衝,意圖靠近百戰軍騎兵。

只是可惜,不停奔馳的百戰軍,他們的打擊方式呈圓形,箭矢從各個角度射下來,這些個樑軍根本抵擋不住,一個個倒下。

有敵方將領機靈的,命軍士托起屍體,擋在體外。

因爲弩箭射擊路線是直的,如此一來,倒是減少了不少傷亡。

眼看敵軍彙集的越來越多,雖然是潰兵,而且越後面出來的,本身傷勢就越大,但李從璟沒有輕敵的意思,不打算讓他們成勢,他揮手召來傳令兵,令道:“讓李紹城以角弓攢射步軍,令孟平適當放開缺口,讓敵軍爭相逃命,務必不能使他們聚集太多!”

傳令兵得令而去,疾馳入戰場,李紹城對戰敵軍騎兵的戰事基本上已經結束,正準備去支援孟平,接到李從璟的命令,左右招呼,他那一指揮將士,將角弓手集中,加入到孟平的行列,以鐵箭攢射。鐵箭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落入敵軍陣中央,立即造成不少殺傷。

孟平身邊的旗官令旗揮動,包圍山口的騎兵,立即變幻陣型,讓開一條道來。那些正苦苦掙扎,在箭雨中絕望的潰兵,看到缺口,立即蜂擁而上,拼命逃竄。就此,他們好不容易有點樣子的陣型,頓時沒了形狀。

陸陸續續跑出火海的李董聯軍,加起來已是不下千人,若是千人齊整,對陣百戰軍兩個指揮,本不至於如此被動挨打,但因爲火路漫漫,逃生路上不知有多少同伴喪生,跑出來的都是零零散散的,被百戰軍一股股撲殺,是以根本無法形成有效的反擊力量。

草木終究有燒完的時候,這一片山巒,火勢減小,露出黑乎乎的山體,殘煙嫋嫋。

火攻最是無情,當年陸遜火燒劉備,六十萬蜀軍付之一炬,劉備因此病死,火攻勢猛,由此可見一斑。

相比較而言,李從璟這把火一點都不大。

焦黑如墨,碳、灰密佈的山林中間,大道上衝出大羣樑軍,看起來有幾百人,這些人,應該就是在大火中倖存的李董聯軍主力了,讓李從璟驚歎的是,當先一羣人,竟然還都騎着馬。

到底綿延十幾裡的火線,不乏巨石檐、大坑之處,輔以水車之水,能讓人免於一死。

當先兩人,明光甲還頗爲鮮亮。

李從璟雙眼微微眯起,觀其陣仗、位置,該是兩名主將董璋和李繼韜。

擡起手,李從璟給剩餘的近千騎兵下令,“所有人等聽令:隨本使出擊!”

軍情處、君子都以及百戰軍所有騎兵,隨李從璟,奔馳向前。

最後一擊,原地再無一人。

董璋和李繼韜,帶着身後數百人,衝入百戰軍騎兵陣中,猛烈廝殺。這幫人已經積蓄了太多戾氣,雖是殘敗之身,卻是殊死相搏,一時間頗有氣勢。

李從璟隨即殺到。孟平指揮着騎兵讓開道,讓李從璟等人殺入陣中,直撲董璋和李繼韜。

長槊龍騰虎躍,李從璟所到之處,血肉模糊,轉眼間突入李董聯軍潰兵陣中,手下幾無一合之敵。

殘兵雖勇,只憑一口氣吊着,在真正的實力面前,不要命又能如何?

不要命,那就讓你送命。

李從璟低喝一聲,長槊直出,貫穿一名樑軍咽喉,隨着戰馬奔馳,李從璟將長槊從那樑軍後頸拔出,血濺如泥。

董璋看到李從璟,“啊呀”一聲,挺槊向他殺來,交手一招,董璋勒住馬繮繩,指着李從璟,面有淚水,挺身顫聲而呼,聲調悲愴:“八千將士,八千將士啊!你一把火,燒沒了我八千將士啊!”

(本章完)

章一百二十一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4)章七十八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5)章三十三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2)章八十五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1)章七十五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1)章兩百四一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6)章六十二 傾軍投大唐【第一更】章五十三 兩線(第二更)章八十五 緣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爲必成章五十二 軍入潞州(第一更)章九十七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4)章三九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1)章六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7)章一百二十七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上)章九十八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2)章二十四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2)章十二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3)章一百七十五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下)章九十二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中)章六 謀國數載彈指間(下)章八十六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2)章九十四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1)章一百七十七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中)章八十六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中)章三九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1)章四十九 彼如喪家犬【第三更】章一百零九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10)章三十九 爲我王說天下章六十九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3)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1)章九十八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5)章八十五 緣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爲必成章四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5)章兩百三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3)章一百五十六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2)章二十二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章一百零五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2)章四十三 相親(中)【第二更】章八十七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3)章八十九 指點江山大志顯 生子何如孫仲謀章四十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1)章六十八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2)章六十九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4)章一百六十九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3)章兩百零二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5)章五十八 折勢斷其角【第三更】章十八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5)章七十五 誰在謗新政【第三更】章五十八 折勢斷其角【第三更】章三十七 唐軍之北來章七十八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5)章三十七 秋意日遲遲 誰解君王心章一百零一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8)章一百九十九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2)章二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2)章七十五 誰在謗新政【第三更】章三十九 爲我王說天下章三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章七十四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2)章三十一 宴會風波章五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4)章一百四十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上)章二十四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2)章兩百三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2)章五十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6)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五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5)章七十九 少女的煩惱章一百七十一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中)章二十九 欲徵邊疆先存甲 從璟酒棚識民心章六十一 如何不相爭【第三更】章九十四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1)章兩百零三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上)章五四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1)章四十五 宿命章一百七十七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中)章七十二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0)章三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3)章一百一十二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上)章八十一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7)章三十二 大爭之世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3)章九十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6)章兩百十七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中)章四十八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3)章一百一十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中)章一百零八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9)章九十四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3)章兩百二九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6)章七十六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3)章二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4)章三十七 襲城章三十五 李繼韜之謀章九十七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4)章一百三十八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中)章六 一路北行入西樓 細細路遇杜千書急性腸炎今天無更章一百四十一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中)
章一百二十一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4)章七十八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5)章三十三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2)章八十五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1)章七十五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1)章兩百四一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6)章六十二 傾軍投大唐【第一更】章五十三 兩線(第二更)章八十五 緣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爲必成章五十二 軍入潞州(第一更)章九十七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4)章三九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1)章六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7)章一百二十七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上)章九十八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2)章二十四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2)章十二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3)章一百七十五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下)章九十二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中)章六 謀國數載彈指間(下)章八十六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2)章九十四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1)章一百七十七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中)章八十六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中)章三九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1)章四十九 彼如喪家犬【第三更】章一百零九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10)章三十九 爲我王說天下章六十九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3)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1)章九十八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5)章八十五 緣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爲必成章四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5)章兩百三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3)章一百五十六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2)章二十二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章一百零五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2)章四十三 相親(中)【第二更】章八十七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3)章八十九 指點江山大志顯 生子何如孫仲謀章四十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1)章六十八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2)章六十九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4)章一百六十九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3)章兩百零二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5)章五十八 折勢斷其角【第三更】章十八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5)章七十五 誰在謗新政【第三更】章五十八 折勢斷其角【第三更】章三十七 唐軍之北來章七十八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5)章三十七 秋意日遲遲 誰解君王心章一百零一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8)章一百九十九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2)章二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2)章七十五 誰在謗新政【第三更】章三十九 爲我王說天下章三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章七十四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2)章三十一 宴會風波章五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4)章一百四十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上)章二十四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2)章兩百三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2)章五十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6)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五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5)章七十九 少女的煩惱章一百七十一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中)章二十九 欲徵邊疆先存甲 從璟酒棚識民心章六十一 如何不相爭【第三更】章九十四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1)章兩百零三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上)章五四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1)章四十五 宿命章一百七十七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中)章七十二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0)章三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3)章一百一十二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上)章八十一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7)章三十二 大爭之世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3)章九十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6)章兩百十七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中)章四十八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3)章一百一十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中)章一百零八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9)章九十四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3)章兩百二九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6)章七十六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3)章二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4)章三十七 襲城章三十五 李繼韜之謀章九十七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4)章一百三十八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中)章六 一路北行入西樓 細細路遇杜千書急性腸炎今天無更章一百四十一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