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十二 軍入潞州(第一更)

三月春日好時節,萬物復甦,鳥語花香,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淇門李府,李從璟正在設廳招待衛道父子三人,四人四案相圍而坐。陽光鋪灑地面,別有一番暖意,廳中有水汽嫋嫋蒸騰,那是董小宛在爲衆人煮茶。

李從璟今日着一襲青袍,很好的掩蓋了他的殺伐之氣,讓人瞧着多了幾份柔和,青袍說不出的合身,這還是董小宛爲他訂做的。自打李從璟在淇門開府之後,董小宛總領府上各項事務,在她的照料下,李從璟的生活品質直線上升,有回到十年苦讀時期的趨勢。

衛行明道:“前日將軍截得李繼韜送樑軍款十萬,這可是一筆大數目,將軍有了這筆軍款,可保百戰軍年內糧餉不愁啊!”

李從璟笑着迴應:“晉王不要求上繳,這筆錢才能落到我頭上,你我除了感謝李繼韜,還得感謝晉王纔是。”

衛道道:“聽說李紹城將軍本來俘虜了一個安義軍,但歸程中竟然讓他走丟了?”

“是有這回事,一個小卒而已,不值一提。”李從璟不以爲意,那名郭姓安義軍不過一個隊正,他沒放在心上。

陽光輕輕有些晃眼,李從璟微微眯着眼睛,對衛行明等人道:“淇門諸事這半年來幸得有諸位操勞,各方面都有不少起色,尤其是子平掌管百戰軍內務以來,營中事物莫不井井有條。今日以茶代酒,敬諸位。”

衛行明謙遜道:“我等分內之事罷了,將軍何須客氣。若不是將軍提攜,我等現在不過是鄉野山民,哪裡能爲天下百姓謀事。”

小宛爲衆人斟上茶,眨眼間瞧了李從璟一眼,只聽李從璟又道:“衛先生不愧是真君子,從璟感佩。”

廳中雖無絲絃管竹之樂,但幾人以茶會友,倒是相談甚歡。

“將軍,桃統領來了。”有府上僕役來稟報。

衛行明三人這便起身告辭,“將軍有公務要忙,我等不便打擾,就此告辭。”

李從璟起身相送到門口。

衛道等人前腳走,桃夭夭後腳就進了月門,滿院春色裡綠衣羅裙的桃夭夭彷彿也充滿活力,不過當李從璟看到對方那一雙散發着慵懶,彷彿永遠不曾睡醒過的眼眸,立即就否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不用李從璟招呼,桃夭夭就在小宛的注視中徑直走進門,在方纔李從璟坐的位置隨意坐下來,掏出一封信甩給李從璟,道:“這是軍情處最新的情報。”

李從璟接過信,不得不另外挑了一個位置坐下,吩咐小宛給桃夭夭遞一碗茶,看着長髮散亂的桃夭夭道:“莫離送來的?”

小宛瞥了桃夭夭一眼,粉腮鼓起,氣呼呼道:“茶水沒了!”

對這位曾今將她擄上山寨的山賊大當家,小宛明顯對桃夭夭缺乏好感。

“我不喝茶。”桃夭夭大氣的一擺手,淡淡道,“給我來杯水就可以。”

小宛冷哼一聲偏過頭,假裝沒聽見。

桃夭夭又對李從璟道:“信不是莫離送來的,他已經無法送信過來了。”

“哦?”李從璟眉頭輕挑。

桃夭夭沉聲道:“澤州已經開戰!”

李從璟展開信,將內容快速瀏覽了一遍。

信中寫道:李繼韜率安義軍,聯合懷州董璋的樑軍,圍城澤州,於今日巳時展開攻城……

看完之後,李從璟將信交給小宛,讓她燒掉,隨即喚來駐在府上的百戰軍銳士,掏出另一封信交給他,道:“這是最新軍情,火速送往魏州,十萬火急,請晉王定奪!”

戰士接過信件,裝進木盒中,以硃砂封好,這才領命而去。

看李從璟有條不紊處理完這一切,桃夭夭好奇道:“澤州之戰開打,你打算何時發兵,又準備如何行動?”

李從璟走到桃夭夭跟前,將她面前案几上的茶碗拿過去,坐下後喝了一口,慢條斯理道:“不着急,晉王令百戰軍出征的調令還沒有下來。等晉王下令之後,再緩緩圖之。”

桃夭夭翻了個白眼,突然想起什麼,對坐在一旁的小宛“喂”了一聲,“小娘子,我的水呢?”

小宛回瞪了桃夭夭一眼,這才起身去給她盛水。

在小宛出門的時候,桃夭夭認真的對李從璟道:“你府上的丫鬟不怎麼懂事嘛,給客人端個茶水都這麼慢,要不要我給你在淇門新物色幾個?”

小宛一隻腳已經踏出門,這時候收回來,轉身作氣勢洶洶狀,惡狠狠盯着一臉雲淡風輕的桃夭夭。

李從璟有些頭疼,擺擺手讓小宛趕緊去,沒好氣看了桃夭夭一眼,岔開話題道:“澤州城防堅固,堅持三五個月沒什麼大礙,我着急什麼?”

桃夭夭伸手揉了揉有些發癢的頭皮,她一頭長髮本就散亂,給她這麼一揉更是亂糟糟一堆,快要成了殺馬特,“你又在打什麼鬼主意?”

“兵者詭道,不打鬼主意怎麼能佔便宜?”李從璟對桃夭夭的髮型有些不忍直視,猶豫了一下,還是覺得有必要提醒一二,“桃統領,你這滿頭長髮……”

“我滿頭長髮亂得跟鳥窩一樣?”桃夭夭立即瞪眼。

“……”李從璟十分認真的看着桃夭夭,用無比真誠的語氣道:“簡直美極了,真的,不騙你!”

…………………………

三日後,李存勖下令百戰軍出淇門,救援澤州的軍令到了李從璟手中。

李從璟接到軍令的時候,着實被李存勖的快速反應感動了一回。李存勖馬上就要稱帝,編修禮儀的事可謂繁文縟節一大堆,比起新婚男女要折騰得多,這個關口上他還能這麼快回復自己的奏報,不能不讓李從璟感嘆他的勤政。

晉王調令既出,李從璟隨即召集百戰軍,在軍營校場上作誓師大會,祭祀拜旗,而後出征。

有兩月前在神仙山樑子山俘虜後改編的安義軍,現今三千五百百戰軍首次以全建制出師,場面宏大,三千五百人的隊伍排成一條長龍,行走間塵土飛揚,大地震動。

李從璟遂令李紹城率一指揮騎兵在前開路,蒙三斷後,又以兩位指揮使分開作兩翼,其他所部並輔兵輜重隨行中軍。

又廣佈遊騎,一路上都有軍情處銳士接應,帶大軍行走,在預定地點扎營。

當日,大軍前行四十里,黃昏紮營。行必爲戰備,止必堅營壘。大軍於是掘土爲壕,立柵欄,豎轅門,布拒馬。

夜裡中軍大帳掌燈

,燈火通明,李從璟召集諸將、斥候都頭及軍情處負責人,詢問今日行軍情況,並向衆人下達明日行軍任務,通報宿營所在。諸事安定,並無意外,一夜無話。

如是行軍三日,到達潞州境內,斥候探報,前方發現潞州遊騎。

李從璟叫來斥候都頭孫二牛,令其帶隊開道,凡一切安義軍遊騎,就地捕殺一個不許放過,孫二牛立下軍令狀,召集部衆領命而去。

進入潞州境內當日,大軍並沒有在野外宿營,直奔一座小城而行,到得城下,城門依舊保持敞開之勢,而該鎮鎮將已在城門相迎。諸將見潞州鎮將迎接大軍入城,紛紛大感驚異,渾然不知此城何時背棄李繼韜轉投李從璟,由是對李從璟大爲敬佩。

李從璟下令大軍悉數入城,在城內駐紮,將士安定完畢吃過晚飯之後,李從璟召集軍中指揮使以上-將官,並斥候都都頭孫二牛及軍情處負責人,在李從璟所暫居民宅軍議。

軍議在正廳,房間頗大,經過臨時改造佈置,已經將屋中原有的桌椅一概移除,廳門對面牆壁上懸掛着軍情處繪製的詳細懷州、澤州、潞州地圖,地圖前只一張將按,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座椅。

諸將進門時驚訝的發現,在正廳中央,已經擺起了一座巨大的沙盤,沙盤中澤潞地形及諸鎮所在一覽無餘,但凡進門之將見此,無不稱奇。

衆人到齊之後,李從璟從內門而出。

此時應到軍議之人,皆已到齊,桃夭夭作爲軍情處隨行大軍負責人,並其麾下一名隊正列席其中。廳中除桃夭夭之外還有一名女子,此女豆蔻年華,卻着戎裝皮甲,生得嬌小可人,卻是那在長和城跟了桃夭夭的第五姑娘。

唐末以來,凡遇大軍出征某一地作戰時間長的,軍屬隨行。李存勖出征到黃河一線時,不僅時常帶有嬪妃劉氏,其子亦同行。

但百戰軍此番出征,李從璟嚴令,不帶一個家眷。桃夭夭和第五姑娘,作爲軍情處編制內人員,隸屬作戰序列,不在家眷範疇。便是如此,李從璟也要求桃夭夭和第五姑娘着戎裝,而不可衣其他之服飾,更不許施粉黛。

李從璟進廳之後,衆人見禮,隨着諸人動作,甲冑相碰發出金屬交接之聲,盡顯鋼鐵之色。屋中油燈十幾盞,將整間屋子照得很是明亮,雖趕亮如白晝依舊有所差距,卻已經看清一切事物。

李從璟略一抱拳,走到將按之後負手而立,諸人分作兩列站定,靜待李從璟訓令,一舉一動之間只有物聲而無人聲,一間屋子雖無戰事,卻一片肅殺之色。

環視衆人一圈,將諸將精神面貌看在眼裡,李從璟很滿意,開口道:“此番出征澤潞,意在馳援澤州,攻滅潞州擒殺叛國賊李繼韜。今日行軍至此,已入潞州地界。”

“叛將李繼韜領安義軍,並僞樑懷州刺史董璋,共領軍近萬正在圍攻澤州,戰事已持續七日。澤州守將裴約聚城固守,旬月之內可保無虞。李董聯軍勢大,且新出之師士氣正盛,我三千百戰軍驟然趕赴澤州,便是聯合澤州守軍,也不敢輕言取勝。爲取此番出征之勝,征伐之法不得不熟思之,諸位隨我來。”

————————

感謝天山下人的捧場!

(本章完)

章一百一十一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下)章一百四十六 同光二年將去盡 行遠何處覓歸程(上)章兩百三九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4)章三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4)章三十二 軍神章十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4)章四十六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1)章九十九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6)章一百七十五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下)章三十一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0)章兩百三十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7)章九十九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8)章九十五 調兵遣將上賭桌 不成虎狼便爲食章二十二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9)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2)章五六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3)章七十七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4)章三十五 漢唐之文明章一百零八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9)章七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7)章兩百四一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6)章四十二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3)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2)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1)章八十二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1)章一百零三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上)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八十六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中)章九十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3)章九十二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 (2)章五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4)章四十九 彼如喪家犬【第三更】章四四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1)章三十四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8)章四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3)章二 奮我軀兮章四十五 世間有美味 胃大可盡嘗章六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3)章一百八十 小魚大魚齊咬鉤 預設奇兵向北行章二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章五十五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5)章兩百四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1)章六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6)章四十七 序幕章八十五 緣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爲必成章一百零六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1)章三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3)章七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7)章十三 首陳大軍往邊境 天涯裡無限風情章四十二 相親(上)【第一更】章五十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1)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十四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5)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五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5)章六十三 我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1)章二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3)章九十三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下)章十六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3)章六十六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1)章八十七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3)章十八 攻克章四十三 給我砍死他章一百零一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8)章五十一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1)章六三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章七十六 既入檀州作虎行 山雨欲來風滿樓章五七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4)章兩百四五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0)章四 謀國數載彈指間(上)章三十四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2)章四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章五十六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2)章四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5)章兩百五一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下)章十六 心血灌帝國 不負爲男兒(下)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4)章三十 和泥刺史理滁州 除盡不平得民心章二十一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8)章五 神仙山(4)章一百四十一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中)章七 虎狼環飼亦前行章一百五十二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1)章七十二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1)章一百四十七 同光二年將去盡 行遠何處覓歸程(下)章兩百二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2)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七十四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1)章二十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0)章二 神仙山(1)章七十一 我比你強章一百八十二 各在苦戰各自忙 各自悲慼各自亡章六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6)章三十三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1)章四十一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2)章五十八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1)章六三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章一百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7)章二十一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8)章四 大廈將傾何人扶 天下蒼生問誰顧
章一百一十一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下)章一百四十六 同光二年將去盡 行遠何處覓歸程(上)章兩百三九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4)章三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4)章三十二 軍神章十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4)章四十六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1)章九十九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6)章一百七十五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下)章三十一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0)章兩百三十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7)章九十九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8)章九十五 調兵遣將上賭桌 不成虎狼便爲食章二十二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9)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2)章五六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3)章七十七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4)章三十五 漢唐之文明章一百零八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9)章七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7)章兩百四一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6)章四十二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3)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2)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1)章八十二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1)章一百零三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上)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八十六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中)章九十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3)章九十二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 (2)章五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4)章四十九 彼如喪家犬【第三更】章四四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1)章三十四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8)章四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3)章二 奮我軀兮章四十五 世間有美味 胃大可盡嘗章六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3)章一百八十 小魚大魚齊咬鉤 預設奇兵向北行章二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章五十五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5)章兩百四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1)章六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6)章四十七 序幕章八十五 緣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爲必成章一百零六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1)章三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3)章七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7)章十三 首陳大軍往邊境 天涯裡無限風情章四十二 相親(上)【第一更】章五十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1)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十四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5)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五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5)章六十三 我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1)章二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3)章九十三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下)章十六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3)章六十六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1)章八十七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3)章十八 攻克章四十三 給我砍死他章一百零一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8)章五十一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1)章六三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章七十六 既入檀州作虎行 山雨欲來風滿樓章五七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4)章兩百四五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0)章四 謀國數載彈指間(上)章三十四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2)章四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章五十六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2)章四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5)章兩百五一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下)章十六 心血灌帝國 不負爲男兒(下)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4)章三十 和泥刺史理滁州 除盡不平得民心章二十一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8)章五 神仙山(4)章一百四十一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中)章七 虎狼環飼亦前行章一百五十二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1)章七十二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1)章一百四十七 同光二年將去盡 行遠何處覓歸程(下)章兩百二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2)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七十四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1)章二十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0)章二 神仙山(1)章七十一 我比你強章一百八十二 各在苦戰各自忙 各自悲慼各自亡章六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6)章三十三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1)章四十一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2)章五十八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1)章六三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章一百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7)章二十一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8)章四 大廈將傾何人扶 天下蒼生問誰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