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殉葬

東京市面,有一些鋪子開張得晚,賣布料之類的商鋪早上一般沒生意。路邊鑲嵌在門面上的木板(在郭紹眼裡相當於捲簾門)正在被取下來,一天的經營還沒開始;但這時郭紹已經處理完了殿前司一天的事務,正騎着黑馬向皇城走去。

金祥殿御書房內,郭紹走到里門外面,只見符金盞還在處理奏章。墊着黃色桌布的案上放着很多奏摺,但是都整整齊齊地放在那裡,金盞穿着紫色的圓領袍、頭戴襆頭,看起來十分從容,動作優雅不慌不忙。

旁邊一個宦官看到了郭紹,在金盞身邊彎腰說了一句話,然後就和幾個人一起退出來了。符金盞也擡起頭微笑着看着郭紹。

“臣叩見太后。”

“平身。”

郭紹走到桌案跟前,符金盞指着旁邊的腰圓凳:“坐下說話罷。”郭紹道:“謝太后。”當下在凳子上坐了下來,“昨日臣派人進宮稟報一件私事,太后聽說了?”

符金盞輕輕把手裡的毛筆擱到硯臺上,然後拿鎮紙壓住面前的一張紙,她的手指上帶着一枚黃燦燦的戒指,手指玉白修長,細處卻十分圓潤渾然一體,若這個時代有輸液這回事的話,她的血管一定很難找。窗戶的陽光透進來,在某個角度,戒指的反光閃亮了一下。

“不是二妹和李圓兒都有了麼,如果能生男,你們郭家就後繼有人了。”符金盞說這事時沒有多少情緒,淡然地敘述。

郭紹欠了欠身,低聲說道:“要是金盞哪天也有了……”

符金盞的臉上閃過一絲羞意,目光從內門看出去,輕聲道:“我並不想。”

“爲何?”郭紹道。

符金盞道:“郭將軍後繼有人,你便爲郭家祖上盡責了;我們符家有男丁的。我現在不需要承擔這種責任。”

“只是盡責嗎?”郭紹若有所思。

符金盞道:“我一直都不喜歡小孩兒。”

郭紹想了一會兒,開口道:“據說武則天要傳位時,想傳給武家的人。狄仁傑進言,皇上百年之後,若是您的子孫在位,會把母上的牌位擺在太廟裡。由是武則天就打消了傳孃家人的念頭……”

“我不需要別人記着我,你記着我就行了。”符金盞道。

郭紹聽罷一怔,又道:“我要是不在了呢?”

符金盞看着他的臉道:“你不會讓我和你一起去麼?”

郭紹道:“那麼做就太過分了罷,如同殉葬。”

符金盞臉上的表情似笑非笑:“我曾在鬼門關走過兩回,那時就想讓你陪我殉葬。”

郭紹一時間竟沒想明白符金盞的話。他常常覺得自己的見識更超前,一直惦記着古人可能聽不懂他的一些言論,倒很少遇到自己不理解古人思想的事……只要他們說口語,而不是文言書面語。但現在,他卻發現自己也不一定理解符金盞的話。

“王樸也上書,建議先對南方繼續用兵。”符金盞轉移話題道,“攻滅蜀國後,朝廷嘗

到了大量的好處。如果繼續攻打南唐,舉國上下文武都會支持這種方略。”

郭紹回過神來,說道:“大周以武立國,只要軍隊不強烈反對,我們不需要聽從天下人的意思……真理,有時候會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符金盞聽罷最後那句話,潔白肌膚上清秀的黑眉毛微微一挑,說道:“郭將軍的意思,先北後南?”

郭紹道:“不是,我之前也表明過態度,也支持下一步對付南唐國;剛纔所言,意思是我的態度不是爲了順應衆人。”

符金盞拿手腕撐住下巴,明亮的眼睛看着郭紹的臉,饒有興致地問道:“那郭將軍爲何要作出這種判斷?”

以前讀過的一段歷史上,趙匡胤統一中國南部地區後,想收回幽雲十六州,但一直都沒動手,他設立過一個積蓄倉庫,宣稱要向遼國把幽雲十六州買回來……也有說是暗中積蓄錢財,拿來獎賞將士斬首的首級價錢。無論那個倉庫是幹嘛用的,至少可以說明趙匡胤對和遼國開戰非常慎重,能充分認識到遼國的實力。

否則趙匡胤不願意收回幽雲十六州?那是不可能的事,估計他做夢都想收回來。這種能流放百世的豐功偉績,如果可以做到沒有皇帝會拒絕。

趙匡胤雖然是郭紹的死敵,但郭紹並不會在心裡故意詆譭他的能耐,趙匡胤是有真本事的梟雄……這種人都認爲遼國難打,不敢輕舉妄動,必定有他的見識。

郭紹想罷說道:“遼國現在是最虛弱的時候,時機比較恰當,但也不能太急躁……其一,如果一擊不中,我們給予遼國的外部壓力,極可能會對其內部動力產生影響;接連的無功而返(去年柴榮北伐佔了幾個外圍州)更會削弱我國戰勝的信心。”

符金盞微微點頭:“言之有理。”

郭紹又道:“其二,風險。蜀國戰爭勝利後,大周國內稍安,朝廷權威上升,內部矛盾得到了緩解;但並非穩如泰山,仍舊經不起太大的失敗。一旦戰敗,可能導致內部動盪;還會削弱大周多年積攢的精銳實力。

善戰的精兵非常不容易積攢。我就是小卒下級武將出身,很清楚一個有戰鬥力的士卒的難得;不是隨便一個男丁就可以成爲精銳的。一般人臂力也就拉二三十斤,合格的精兵至少應該拉開一石二的強弓並且作戰,體力根本不是一個級別。需要身強力壯的身體,還需要長期的訓練以及實戰經驗的積累。不是隨便幾個月一兩年訓練就能打硬仗的。蜀國一二十萬大軍,面對我東路兩萬多人,仍然弱得都不敢對陣,原因就在這裡。”

郭紹繼續說道:“其三,咱們自身的準備也不足,還需要點時間。攻南唐本身也是準備的一種,打這種軍力不如大周的國家,不會虧本還會賺錢,能繼續擴充軍備;接連的戰爭勝利也會繼續拉高我國朝廷的地位,佈局更加穩固局面,到時候咱們承受損失的韌性就會增大。”

符金盞道:“郭將軍說的三個理,都是很實在的,我贊成你的主張。”

郭紹點頭

道:“所以咱們得事先準備妥善,集中力量之後,再動手,需要全力以赴。”

符金盞輕聲道:“萬一實在收不回幽雲十六州,強求也是無用。還會有別的辦法繼續維繫下去。”

“太后所言極是,如果實在無能爲力,那誰也沒辦法。”郭紹道,“但我想試試。現在大周朝是太后在執政,如果在太后執政期間,取得了如此大的功績……世人會記住太后,千秋萬代的青史也會記下這一筆。”

他看着符金盞的眼睛,低聲道:“不止我會記着太后,億兆的人都會記着你。”

符金盞的臉上立刻露出了笑容,“我離開的那一刻,大概不會再那麼害怕了。”

倆人沉默了一會兒,沉浸在剛纔的憧憬之中。郭紹開口道:“打南唐可以先打武平(湖南),從上游逼近南唐。武平節度使原來屬於楚國,楚國被南唐攻滅後又反叛。殘楚餘孽,實力不行,不用太費勁。羅彥環駐紮在荊南的侍衛司一廂兵馬,加上蜀國返回的部分水師,足以對付武平。”

符金盞點點頭。

郭紹沉吟道:“讓李處耘掛帥,前往荊南調兵,負責武平之戰何如?”

這下符金盞沒有馬上回答,她一言不發,伸手把玩自己的戒指,似乎在想着什麼。

禁軍裡很多人以爲上位者會盯着史彥超,其實郭紹和符金盞都不管他的……去年郭紹就想過李處耘的事,現在看符金盞的猶豫,他明白過來,有些思維不是自己獨有,符金盞的心裡恐怕也是異曲同工;雖然他們倆從來沒說過李處耘的事。

符金盞終於低聲說道:“李圓兒要是生了男,而李處耘又勢大,你怎麼收場?”

郭紹道:“李處耘至少達不到我的程度。”

符金盞還是沒鬆口:“紹哥兒還是慎重再想想,朝廷能獨當一面的武將並不缺少……向拱不是也很堪用麼,雖然沒攻破劍南關,打下漢中也是如囊探物。”

郭紹道:“據我判斷,李處耘是難得的將才。但他在軍中沒有多少威信,帶兵很不順手。如果就這樣閒置,將來北伐就不能充分發揮他的本事。咱們北伐就不算是全力以赴。”

“少用一兩個人你也計較?”金盞道。

郭紹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咱們得先盡力而爲,才把裁判權交給上天……而且李處耘等不到成爲隱患的那一天。”

金盞挪了一下身子,輕聲問道:“此話何意?”

郭紹說道:“一旦朝廷的外部軍事壓力減小,現行的軍事制度就不再保險。樞密院、二司集中掌握軍隊的所有權力,好像劍一直出鞘的狀態……將來咱們得分化兵權,把統兵權、調兵權、後勤等權力分開牽制。削弱一部分戰爭能力,多加幾道保險;太平時期,當然就不該再用戰亂時代的制度,任何人都很難隨隨便便就動用武力。”

符金盞聽罷說道:“既然你話說到這份上了,這回姑且讓李處耘掛帥罷。”

(本章完)

第五百九十八章 奇襲第六百七十章 要多少有多少第六百零一章 沿路走下去第三百一十一章 戰鼓雷鳴第五百二十六章 講理的魏仁溥第六百一十三章 風急第八百七十章 空中之雀第八百六十四章 霧裡看花水中望月第七百六十四章 無不感懷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人之夢想第九十四章 折陽壽第四十一章 糾葛第一百三十一章 降表第七百六十一章 錢荒論第二百四十章 皇城的戰慄(4)第五百四十七章 落花與腰飾第六百六十二章 互通有無第七百三十章 祭祀第三百二十章 有力的心跳第七百二十二章 必死之人第七百零三章 對峙第三百三十章 酒骨槽第三百四十章 施主第三百八十六章 來時艱難去時易第一百六十七章 直面風雲第四十三章 破罐子破摔第八百二十七章 看清楚方向第八十八章 輕言細語如在耳際第六百章 風聲漸起第二百六十一章 軟弱的婦人第九百零一章 知人善用第八十一章 拍馬腿者史彥超第七百一十八章 十八層地獄第二百二十一章 從不讓人失望第六百八十章 東風徐來第七百五十六章 世事人情第三十二章 大人不記小人過第六百六十六章 私奔第五百零四章 皇子第四百八十三章 宋州(1)第五十二章 喧譁軍營第一百一十五章 劉公第一百七十八章 茶有胭脂花香味第六百零一章 沿路走下去第一百九十七章 戰爭烽煙味第八百八十六章 流沙第二百九十八章 敞開閨閣第五百零二章 一夜化爲烏有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答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詩第二百二十章 一嘴毛第二百八十四章 輕盈若仙第六百五十四章 江南本無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殿前風雨聲第四百二十二章 連本帶利第二百八十二章 可以反抗得更好第四百八十五章 宋州(3)第一百六十章 活口第四百七十四章 出石第七百九十三章 新的開始第五百三十六章 十萬精兵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想見的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聚晉陽(2)第六百六十一章 妄動兵戈第一百五十四章 什麼都沒發生過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七百五十四章 忠孝兩全第四十三章 破罐子破摔第七百四十三章 認了錯再說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中臥龍第四百七十五章 仁者無敵(1)第八百二十章 天誅許寇第四百九十二章 想要更多第七百六十二章 入鄉隨俗第一百八十二章 多年心結第七百八十八章 雷霆之勢第八百零一章 好東西第八百七十章 空中之雀第二百零五章 親兄弟第一百二十六章 家母的信第七百七十二章 永不陷落之堡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費一矢第一百五十二章 索還鞋墊第五百零五章 葉子戲第一百零一章 只有一句話第一百八十九章 冰涼的漠視第三百三十四章 霸王舉鼎第九百一十一章 風景第三百三十一章 尷尬境地第七百三十章 祭祀第一百九十章 分享與炫耀第三百零三章 老奸巨猾第一百八十九章 冰涼的漠視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桑第六百五十八章 初學乍會第一百四十二章 風中的長髮第八十九章 淮南第八百三十六章 沐浴光輝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口之役(5)第八百一十八章 最後一夜
第五百九十八章 奇襲第六百七十章 要多少有多少第六百零一章 沿路走下去第三百一十一章 戰鼓雷鳴第五百二十六章 講理的魏仁溥第六百一十三章 風急第八百七十章 空中之雀第八百六十四章 霧裡看花水中望月第七百六十四章 無不感懷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人之夢想第九十四章 折陽壽第四十一章 糾葛第一百三十一章 降表第七百六十一章 錢荒論第二百四十章 皇城的戰慄(4)第五百四十七章 落花與腰飾第六百六十二章 互通有無第七百三十章 祭祀第三百二十章 有力的心跳第七百二十二章 必死之人第七百零三章 對峙第三百三十章 酒骨槽第三百四十章 施主第三百八十六章 來時艱難去時易第一百六十七章 直面風雲第四十三章 破罐子破摔第八百二十七章 看清楚方向第八十八章 輕言細語如在耳際第六百章 風聲漸起第二百六十一章 軟弱的婦人第九百零一章 知人善用第八十一章 拍馬腿者史彥超第七百一十八章 十八層地獄第二百二十一章 從不讓人失望第六百八十章 東風徐來第七百五十六章 世事人情第三十二章 大人不記小人過第六百六十六章 私奔第五百零四章 皇子第四百八十三章 宋州(1)第五十二章 喧譁軍營第一百一十五章 劉公第一百七十八章 茶有胭脂花香味第六百零一章 沿路走下去第一百九十七章 戰爭烽煙味第八百八十六章 流沙第二百九十八章 敞開閨閣第五百零二章 一夜化爲烏有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答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詩第二百二十章 一嘴毛第二百八十四章 輕盈若仙第六百五十四章 江南本無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殿前風雨聲第四百二十二章 連本帶利第二百八十二章 可以反抗得更好第四百八十五章 宋州(3)第一百六十章 活口第四百七十四章 出石第七百九十三章 新的開始第五百三十六章 十萬精兵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想見的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聚晉陽(2)第六百六十一章 妄動兵戈第一百五十四章 什麼都沒發生過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七百五十四章 忠孝兩全第四十三章 破罐子破摔第七百四十三章 認了錯再說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中臥龍第四百七十五章 仁者無敵(1)第八百二十章 天誅許寇第四百九十二章 想要更多第七百六十二章 入鄉隨俗第一百八十二章 多年心結第七百八十八章 雷霆之勢第八百零一章 好東西第八百七十章 空中之雀第二百零五章 親兄弟第一百二十六章 家母的信第七百七十二章 永不陷落之堡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費一矢第一百五十二章 索還鞋墊第五百零五章 葉子戲第一百零一章 只有一句話第一百八十九章 冰涼的漠視第三百三十四章 霸王舉鼎第九百一十一章 風景第三百三十一章 尷尬境地第七百三十章 祭祀第一百九十章 分享與炫耀第三百零三章 老奸巨猾第一百八十九章 冰涼的漠視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桑第六百五十八章 初學乍會第一百四十二章 風中的長髮第八十九章 淮南第八百三十六章 沐浴光輝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口之役(5)第八百一十八章 最後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