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翻山越嶺來相見

北漢國立國比大周還稍短,當年郭威進軍東京後,劉家纔在晉陽稱帝;但晉陽城的年頭就太長了,包括這座作爲皇宮的建築羣,都不是北漢國建造的,他們沒錢,僅有的國力全部都用在了軍事上。

宮殿中陳舊斑駁的牆壁,連地上的鋪地磚石都是破的,用一些邊角石料拼鑲修葺過,整座房屋的顏色基調灰黑。

唯有一些絲織品、擺設增添了幾分鮮豔,還有國主劉鈞身上的衣冠較爲體面。劉鈞在暖閣裡面走來走去,門外的司空大臣郭元、大將楊業馮進珂等都彎腰躬身侍立,他們不能擡頭東張西望或去看劉鈞,只能看到破損磚地上的黑色人影在晃動,那影子的手一會兒揹着、一會兒又在前面搓。

周國皇帝御駕親征!劉鈞此時心裡帶着恐懼,感覺今年周國是要下血本動真格;大臣們議論周朝此時的形勢,也是這麼判斷,北漢國應該已成爲周朝的主要目標。

劉鈞此刻忽然有點後悔,他惋惜在二李謀反等機會下,沒有全力對付當時動盪的周朝;也許那時也不一定能成,但起碼爭取過……今天他才真正認識到,在弱肉強食的世道,自保的唯一出路是讓敵人滅亡。人便是如此,無論別人講多少道理、講一百遍,自己沒有領悟都是白搭。

以前他不想進取,是因既沒有信心、也沒有動力。高平之戰後,周國柴榮帶兵圍了晉陽一個多月,劉鈞親身感受到難以戰勝周軍;加上他沒有親生兒子,所以只想自保。而今卻發現自保也非易事。

就在這時,他走出門來,說道:“漢軍不能不戰而退,得派出大軍迎戰周軍,嘗試在晉陽之外就擊退來犯!”

郭元躬身道:“敵兵來勢洶洶,恐大漢兵力不足。”

劉鈞正色道:“自古沙場上不一定是誰的人多,誰就一定贏。不然比人數就斷輸贏,何必再打?”

幾個大臣聽罷便答不上來。

劉鈞當即下令楊業爲主帥、馮進珂爲副帥,另派了監軍,叫他們調集侍衛司精銳南下拒敵。

……楊業領旨走出宮城,在臺基上不禁稍稍駐足眺望了一番周圍的景象。入眼處是一座古城的景象,天空蔚藍,地上卻是又土又黃,高大的城樓與下面的山脈成輝映之勢。(此時的晉陽不在太原城區,在太原南面、晉陽湖以南,西側靠山。)

這裡就是“龍城”,因爲唐朝滅亡後很多皇帝都是在此發家。這座城的繁華程度與中原的大城無法相比,但在楊業看來也是人口很稠密的都市了……相比他出身的麟州,着實是一個能施展的廣闊地方。

楊業的思緒彷彿又回到了成長的故土麟州,那個長城附近的邊陲小城。滿眼的黃土溝壑,黃沙漫天,周圍人口稀少。他出身不低,家父便是麟州刺史,但他從小就想走出那個地方,期待更大的天地。龍城晉陽便是曾經的夢想之地,弱冠則到了晉陽投奔北漢主;顯赫的戰功讓他在晉陽佔住了腳跟,贏得了北

漢皇帝的信賴。

楊業收住心神,當即便回家與妻妾道別,準備率軍出征。

最與他兒女情長依依不捨的,卻是跟他時間最短的小妾紅鶯。紅鶯淚眼婆娑彷彿生離死別一般捨不得。

楊業好言道:“我本就是武將,出征打仗乃本分,你無須擔心。”

紅鶯拿絲絹抹了一把眼淚,哽咽道:“北漢國的人投靠了契丹,本就不是什麼好人,郎君可不用太拼命了,一定要股息自己……”

楊業聽罷心下一怔,但片刻後想起紅鶯被契丹人殘害過,故有這種說法也情有可原,便沒多想。

一個女子都明白和遼國勾結不是什麼大義所在,楊業哪能不明?不僅楊業,恐怕北漢國主和絕大多被漢人都對遼國沒什麼好感,不過北漢不靠遼國如何與中央對峙?

“咱們和遼國不是一回事,這是國與國之間的來往,一句兩句話說不清楚。”楊業寬慰道。

紅鶯又梨花帶雨,溫柔地說:“以郎君的大名和本事,無論投了誰都會得到重用的。”

楊業“哼”了一聲,已不想再與一個婦道人家多說了。

這婦人倒是說得輕巧,投主可以隨便投?有本事的人如趙匡胤,在北漢國能得到重要麼?楊業能身居北漢國大將之職,不僅是他能征善戰,也是弱冠就追隨北漢開國皇帝的緣故。

又從大義來看,當然北漢國會被詬病,人們沒有誰會認爲與異族敵國勾結合乎大義,打畢竟北漢國並非遼國……相比大義,楊業覺得對君主個人的忠誠度更讓世人看重。無論是哪個君主,首先看的恐怕並不是一個人明不明大義,而是忠心是否靠得住。現在大周強,楊業要是立刻就“棄暗投明”,他覺得不是什麼好事。

……

北漢軍還沒出徵,郭紹已經得知了北漢軍要出來迎戰的主將是楊業。

他把手裡的紙交還京娘保管,回顧身邊的武將和大臣道:“一入北漢國境就要有仗打了,我們第一戰要對付的人是楊業。”

王樸立刻說道:“此人名聲不小,有‘楊無敵’之稱。”

李處耘笑道:“幾年前北漢國不是還有個大名鼎鼎的第一猛將張元徽,被官家一箭射死。今日又來了個楊無敵,正好給大周軍開戰祭旗!”

郭紹不置可否,但他心裡卻對這個楊業有額外的關注……因爲楊家將!此時的楊業雖然名氣也不小,號稱無敵,但僅僅是因爲會打仗;這戰亂世道,會打仗的武將多了,現在的楊業恐怕名聲比不上後世。

楊家將給郭紹留下的形象主要來源於影視,是宋朝的抗遼英雄。不管怎樣,郭紹一點都不想殺楊業,在他的印象裡……連宋太宗那麼戒備和害怕武夫的人都能收楊業,自己爲何不行?

“繼續以史彥超爲前鋒北上。遇到楊業,正面擺開決戰!”郭紹道

他擡起頭一看,山谷間的人馬如同黑壓壓的山洪一樣,沿着蜿蜒的穀道在行進。

此時原本駐紮在遼州的張光翰部已經與郭紹軍主力匯合,總兵力達到五萬餘衆,現在正在北漢國境附近行軍。周圍都是連綿不絕溝壑層層的黃土低山,大致方位就在晉陽的正南面數百里;大概位於太嶽山和太行山東段之間,應該屬於太嶽山的餘脈,這片山區連綿不絕、不過相比之下還不算那麼險峻陡峭。

道路不是很好走,最好走的是太嶽山西邊那條沿汾水的路。但郭紹先期精兵選擇沁潞高原,是因爲路比較近,想要儘快進逼晉陽。大軍走的這條路,沿着一條幹涸的河谷。就是當年先帝在高平大戰大獲全勝後,乘勝攻打晉陽的路線,郭紹走過一遍……所以知道這條路的水源也是可靠的,幾萬人的隊伍行軍,若是路上沒有水源,那就真的是大問題了。

四下全是沉悶的馬蹄聲和腳步聲,隊伍在緩慢地爬行,郭紹騎馬而行,時不時與周圍的人說話。在這在路上,乘坐車架真不如騎馬來得輕鬆。

這山裡的自然條件和中原比起來就不如了,風裡帶着沙,很乾燥,景象除了溝壑就是山谷。而且此時的植被也似乎在衰減,反正二月間了,山上還是大片裸露的黃土,只有稀稀疏疏的灌木和蒿草。有時候山邊能看到開花的樹木,才能稍許感覺出春天的氣息,往往這時候將士們都要轉頭觀望一番。

一路上沒有遇到任何抵抗,走了好幾天都是這樣的景象。直到一天走到了一片大湖泊旁邊,郭紹回憶起來,便知山區已經到盡頭了。

郭紹到了下午,沿着湖畔的道路穿過這片湖畔後,前面便豁然開朗。

不過地形依舊不是平原,東側還是溝壑縱橫的山坡,前面和西邊則是比較平坦的土地,那些土地乾燥很少種着莊稼,遠遠看去叫郭紹想起了千層餅那種東西,因爲大地看上去一層一層的高低錯落。要再往北走才能到達晉陽南部的平原地區。

北漢軍是防守,楊業出晉陽後應該會在比較近的地方以逸待勞,可能相距不遠了。

郭紹找來斥候營的武將詢問,仍舊沒發現北漢軍大股。當夜又派人去前鋒傳旨,吩咐軍府內書寫軍令的官吏:“叫史彥超在前面多派遊騎,先打探清楚北漢軍的地方,然後切勿冒進。我軍遠道而來,人馬疲敝,先選擇地方駐紮修整,等待後續大軍跟進。”

郭紹捉摸了一番,史彥超在戰陣上還是挺守規矩和軍令的,但着實不是個沉得住氣的人;而且這廝比林仁肇還難控制,林仁肇起碼還聽劉仁瞻的,史彥超誰都不聽,只有皇帝才用的住他。

怕他輕敵冒進,先被楊業挫了士氣。郭紹不太放心,又叫董遵誨率第三軍騎兵和騎馬步兵在史彥超的右翼靠後部署,張光翰率兩個軍的龍捷軍騎兵在左翼。

(本章完)

第七百九十章 哭窮第五百五十八章 龍城(2)第八百五十五章 一生的執念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段距離第一百零二章 秘密第七百八十九章 驚喜第七十九章 跑得飛快第七十九章 跑得飛快第一百三十一章 降表第六百六十一章 妄動兵戈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三百五十六章 白日夢第六百五十七章 風風雨雨第一百三十九章 她的顏色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入宮廷深似海第六百五十二章 作死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爲奴第六百二十一章 有勇無謀第二十六章 母儀天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欲哭無淚第七百六十二章 入鄉隨俗第四百一十八章 只要穩一點第一百三十六章 廉頗老矣第一百四十五章 桃花林第一百五十三章 兇獸猛禽第三百零一章 說、想與做第七百四十九章 時昏時不昏第一百三十六章 廉頗老矣第七十五章 威武城(1)第六十章 附庸風雅第十三章 武訖鎮(3)第二百二十七章 怒不可遏第三百五十七章 安息的魂魄第二十二章 想當年第四百三十六章 采石之役(5)第七十八章 威武城(4)第八百零一章 好東西第二百九十四章 冷落第二百九十七章 還給我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風雪中的臘梅第五十七章 非等閒之輩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后的傷第四百零二章 生日蛋糕第五百八十五章 期待第八百八十章 明亮第二百五十六章 努力剋制中第八百七十九章 戰和第六百三十九章 嘆落花第五百二十八章 放風箏第二百零九章 動物世界第二百六十二章 處心積慮第五百九十四章 宣仁功德閣第六百零六章 太陽照得暖和第二百一十章 風雨飄搖第三百六十八章 夔州(3)第五百一十四章 暗香滋德殿(2)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后的傷第七百九十章 哭窮第五百九十九章 心境第二百一十五章 讒言第六百六十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五百章 既壽永昌第四百六十章 京口之役(3)第四百六十六章 所圖之物第四百一十九章 恨相識太晚第三百二十五章 欲加之罪第一百三十七章 味與聲第四百四十五章 深淵第四百八十七章 通天第二百七十五章 背叛與謊言第十九章 晉陽之役(4)第六百五十三章 不能喂得太飽第六百五十章 祖墳冒煙第七八七十九章 無力感第九百零四章 自古不變第七百一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八百三十五章 通路引子第七百六十二章 入鄉隨俗第六百八十八章 議款第二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2)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答第六百三十五章 難得知己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全感第一百八十八章 高高在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夔州(1)第一百一十四章 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第四百七十章 江寧(1)第二十五章 都虞候第七百五十五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九十一章 陰霾第八百八十章 明亮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動第三百四十章 施主第六百八十四章 陰晴不定第十八章 晉陽之役(3)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降與擴地第二百一十九章 姐姐卻可以陪伴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懂第五百章 既壽永昌
第七百九十章 哭窮第五百五十八章 龍城(2)第八百五十五章 一生的執念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段距離第一百零二章 秘密第七百八十九章 驚喜第七十九章 跑得飛快第七十九章 跑得飛快第一百三十一章 降表第六百六十一章 妄動兵戈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三百五十六章 白日夢第六百五十七章 風風雨雨第一百三十九章 她的顏色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入宮廷深似海第六百五十二章 作死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爲奴第六百二十一章 有勇無謀第二十六章 母儀天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欲哭無淚第七百六十二章 入鄉隨俗第四百一十八章 只要穩一點第一百三十六章 廉頗老矣第一百四十五章 桃花林第一百五十三章 兇獸猛禽第三百零一章 說、想與做第七百四十九章 時昏時不昏第一百三十六章 廉頗老矣第七十五章 威武城(1)第六十章 附庸風雅第十三章 武訖鎮(3)第二百二十七章 怒不可遏第三百五十七章 安息的魂魄第二十二章 想當年第四百三十六章 采石之役(5)第七十八章 威武城(4)第八百零一章 好東西第二百九十四章 冷落第二百九十七章 還給我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風雪中的臘梅第五十七章 非等閒之輩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后的傷第四百零二章 生日蛋糕第五百八十五章 期待第八百八十章 明亮第二百五十六章 努力剋制中第八百七十九章 戰和第六百三十九章 嘆落花第五百二十八章 放風箏第二百零九章 動物世界第二百六十二章 處心積慮第五百九十四章 宣仁功德閣第六百零六章 太陽照得暖和第二百一十章 風雨飄搖第三百六十八章 夔州(3)第五百一十四章 暗香滋德殿(2)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后的傷第七百九十章 哭窮第五百九十九章 心境第二百一十五章 讒言第六百六十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五百章 既壽永昌第四百六十章 京口之役(3)第四百六十六章 所圖之物第四百一十九章 恨相識太晚第三百二十五章 欲加之罪第一百三十七章 味與聲第四百四十五章 深淵第四百八十七章 通天第二百七十五章 背叛與謊言第十九章 晉陽之役(4)第六百五十三章 不能喂得太飽第六百五十章 祖墳冒煙第七八七十九章 無力感第九百零四章 自古不變第七百一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八百三十五章 通路引子第七百六十二章 入鄉隨俗第六百八十八章 議款第二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2)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答第六百三十五章 難得知己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全感第一百八十八章 高高在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夔州(1)第一百一十四章 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第四百七十章 江寧(1)第二十五章 都虞候第七百五十五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九十一章 陰霾第八百八十章 明亮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動第三百四十章 施主第六百八十四章 陰晴不定第十八章 晉陽之役(3)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降與擴地第二百一十九章 姐姐卻可以陪伴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懂第五百章 既壽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