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五世之澤

金祥殿三天大宴,歌舞昇平,君臣同慶。早朝時論功行賞,上至文臣武將、東京留守,下至各部將士,都有封賞,自然皇城內庫的金銀銅錢絲綢是一車車往外流,至今已空了一大半。

郭紹百日宴飲,晚上依次去皇后嬪妃那裡,一人也沒落下。

數日盡情歡愉後,郭紹竟感到十分疲憊,比在前線打仗還累。這就像過年放假似的,年過完人都虛弱了。

金祥殿的宴飲氣味還沒散盡,郭紹也不上朝,回到了他平素呆的東殿養德殿。桌案上一堆一年來處理過的重要奏章存檔,以及諸事卷宗。

郭紹很久沒經手國內具體政事,一看到這些東西頗感頭痛。

他決定不看,回頭見當值的宦官是曹泰,便道:“去樞密院,把王樸叫來,陪朕說說話。”

曹泰忙道:“奴婢遵旨。”

於是郭紹便在一張几案後面的榻上坐着等待要見的大臣。這地方沒有當值的官員,連宮人也遠遠地站在門外,四下安靜下來,浮躁的心境也似乎漸漸沉澱。

曾經無數的風浪平息,郭紹沉下心,在紛亂的頭緒中,有兩件事他不能釋懷……是時候嘗試去掌控世界的了!如今沒有任何人再能阻擋他的意志,他可以讓這個天下都按照他認爲正確的方式運轉。

除此之外,他還要兌現對一個人的承諾。那不僅是個承諾,也是他甘願做的事。

符金盞在他的心底最深處,對郭紹是最重要的人。沒有金盞,郭紹完全不可能有今天。當年她已是出身世家貴胄、貴爲皇后,郭紹什麼都不是,但金盞還是把一切寄託在他身上……如果現在金盞想要什麼,無論什麼都是她該得的。

如果郭紹不能讓一切與金盞分享,不能補償她,恐怕郭紹就算做了球長,內心也是空虛的。

就在這時,王樸走進來了,他目光下移,看了一眼郭紹手裡把玩的紅綢,躬身道:“老臣奉旨覲見。”

郭紹道:“不必拘禮了,王使君請坐。”

王樸走過來,又瞧桌子上擺放的一堆卷宗,小心地坐下來,說道:“陛下,朝中有兩件事。”

“哦?”郭紹道。

王樸道:“大事是不久前吳越國主錢俶上奏朝廷,欲親自前來東京朝貢。政事堂已議決準錢俶所請,恰逢陛下已行至東京城外,奏章便送金祥殿東殿了。”

“吳越國要投降了。”郭紹頓時驚喜。

王樸從容道:“恐怕確是如此。吳越國一面臨海,三面皆爲大周之地,孤立東南;天下一統大勢已不可違,大周必取吳越。今陛下挾收復幽雲十六州之威,連遼國也不是大周對手,吳越國豈敢與大周爲敵,若武力頑抗,其國必生靈塗炭。錢俶請降,乃無奈之舉,別無選擇。”

郭紹道:“吳越國向來奉中原正朔,姿態謙恭,攻南唐時又與大周軍並肩作戰,勞苦功高。今日其國主以軍民免遭戰禍爲念,主動放棄祖宗基業,朕必善待之,保其子孫萌君子五世之澤。”

王樸拜道:“陛下英明仁厚。”

王樸又道:“另有一事,陛下此前下

旨,要大食人航行至南漢國之造船、航海法子。臣已令李信獲得,而今江寧港正在仿造改進海船。”

郭紹聽罷大喜:“王使君與李信十分得力!這李信何許人也?”

王樸道:“原東漢國(北漢)樞密院事,當年東漢國人試圖抓捕我國造甲工匠,並令李信負責仿造。東漢國滅,李信因此罪下獄,數月前才得釋。”

郭紹今天聽到的兩件事稟報都是好事,心情甚好,當下便道:“河東本是九州之地,而今歸復中原,其臣民皆無罪也。李信立功,必得重賞。”

王樸立刻道:“臣自作主張,事前已承諾李信,事成之後,請旨授他客省使……而今便爲之請旨,不知是否妥當?”

郭紹笑道:“朕豈能讓堂堂樞密使失信於人?即刻便可給予任命狀,派人嘉獎其功。”

他說罷又翻桌案上的一堆卷宗,“造船圖紙在何處?”

本來看見這麼多東西頭疼,但郭紹一時間就對更先進的船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王樸道:“李信只上了奏章,未有船圖。據說建造圖紙比較繁雜,三言兩句怕是奏明不清。”

郭紹道:“叫李信派個懂的人進京面聖,朕與之談談。”

王樸道:“遵旨。”

郭紹又大方地說道:“先建造數艘海船海試,若堪用,造船坊儘可上奏戶部或內庫,請撥錢糧,朕全力支持此事。”

而今北伐耗費糜大,內庫日漸空虛。但郭紹對這等技術進步十分捨得,畢竟觀念與古人極爲不同。

……王樸從金祥殿回到樞密院衙門,立刻派人以聖旨的名義去有司辦任命狀。又派人去叫李信來樞密院見面。

等到李信在樞密院官吏的注意下,進入王樸的書房見面時,王樸直截了當地拿出任命狀道:“此前說讓你做客省使,這是任命狀。”

大周依舊是做官這條路最受人追捧,封官對沒有門路的人是難如登天。王樸卻輕描淡寫地兌現了官位,客省使的官位已是不低了!

李信急忙千恩萬謝。

王樸又道:“改日朝裡應會派官員嘉獎李使君,官家還會賞一筆錢財。”

“不敢不敢。”李信聽到稱呼,急忙回答。

王樸這人聰明外露,做事也是以實利爲手段驅使別人,但有個好處是說話算數,他說客省使,事後必定不會找藉口而推諉。

李信被王樸從牢裡撈出來,很快就察覺了王樸是怎樣的人,所以辦事還是很上心的……這樣也好,沒那麼多彎彎繞繞,老子們做官辦事,不就是爲了升官發財光宗耀祖,說那麼多沒用幹甚?

就在這時,王樸看了一眼房門,遞了個眼色。

李信躬身看了一眼門口,愣是沒明白他啥意思,走到門口,想了一下便要掩上房門,回頭見王樸點頭,便趕緊把房門小心關上。

他走回來,便聽得王樸沉聲道:“官家對你辦好的事,十分滿意,好好幹,前程無量。李使君可知本朝的客省使不一般,昝居潤以前便是客省使,現在內閣輔政,官家身邊隨時召見的大臣,他日爲宰

相也有望……”

李信瞪眼道:“下官不敢自不量力,下官本是罪臣,能求得一官半職已是萬分慶幸……”

王樸冷笑道:“封侯拜相,想想並沒有錯。”

李信沉吟片刻,“王使君有何吩咐?”

王樸道:“等下次大朝,你當着文武百官上奏,奏請官家改國號,另興社稷朝廷。”

李信聽罷大駭,袍袖都顫抖起來。

王樸道:“唐朝之後,前後有樑、唐、晉、漢、週五朝,天下裂土分疆,契丹入寇佔據河山。今上滅諸國,定天下於一,驅逐契丹,恢復正統,大功蓋於古今,理應重興萬世基業。”

李信顫聲道:“今上不……不是認大周開國皇帝爲太祖麼,這樣說不會被滅九族?”

王樸道:“周太祖並非今上一脈,雖爲同族,實爲兩家。今上受大周朝恩惠,受封許國,若非有如此文治武功,大功於後世,老臣也不支持此舉。但今日今時之業,堪稱聖人,已有資格重振華夏大統。”

李信嚇得一臉蒼白,因爲這種事太嚴重來了!

王樸冷道:“我是給你機會,富貴險中求,一般人想摻和,還沒有機會門路。”

“是,是。”李信不置可否。

王樸問道:“你是怕我把你當馬前卒,上前送死?”

李信忙道:“下官不敢,下官絕無此意!”

這王樸,說話實在太難聽了,稍微修飾一下都沒有!

王樸從容道:“你大可不必有此念。是老夫把你從牢裡撈出來推薦給端慈皇后,又替你求官;今日老夫招你來書房,單獨密談,樞密院的人都看着哩。你在別人眼裡,與老夫的黨羽何異?若此大事是個火坑,老夫讓你跳了,也會牽連於老夫。”

“是,是……”李信說不出話來。

王樸說話十分犀利直接:“李使君安心,老夫看得很準,咱們不上,也會有人上。老夫不親自上陣,是因大事必有個過程,不能失了章法,以你的官位身份上書,正好恰當……官家的臉面也好看,不知道的人,以爲李使君這等人是求官心切、急欲在朝廷立足,固鋌而走險,絕非官家示意。”

李信的臉上特別難看,自己怎麼也是讀書人,被說得如此不堪實在難受,好在這裡沒別人,人王樸又貴爲樞密使,說兩句輕賤他的話也有資格。

反正就算受了王樸的恩惠升官發財了,李信內心也不是對王樸很有好感!

王樸又道:“今日說得急,你且回去安心準備,一面到客省上任,一面想想此事。”

李信忙道:“下官多謝王使君提點。”

王樸揮了揮手。李信當即告退。

等他從樞密院出來,又出皇城,上了馬車還有點恍惚,回頭竟想不起自己怎麼出皇城的!

(本章完)

第五百三十二章 心都亂了第八百七十八章 功在千秋第七百六十章 饑荒論第三百五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四十三章 嘴和咽喉第四百四十三章 風雪中的臘梅第四百零六章 項莊舞劍(1)第二百二十五章 尚可醫治第六百七十二章 箭下留人第十六章 晉陽之役(1)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開大朝第四百七十章 江寧(1)第十七章 晉陽之役(2)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義第八百五十四章 悲痛震怒第五百二十七章 銅罄之音第五百九十二章 未問願不願意第八百三十二章 正義第一百一十二章 軍令狀第二百四十三章 驚豔手段第四十七章 朦朧的飛花第七百六十四章 無不感懷第六百八十二章 薔薇中的重逢第二十八章 綠肥紅瘦時節第八百零八章 遙遠的海面第七百四十四章 梔子花第七百四十章 寶鞘存利劍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止那一次第八百七十二章 魚我所欲也第五百零七章 奸細第九十五章 天下沒有對手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生難得一知己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費一矢第七百七十八章 無定河之役(3)第八百五十八章 迷迭香第五百一十七章 戰爭的痕跡第一百五十四章 什麼都沒發生過第三百九十六章 萬福宮的牆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人之夢想第四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4)第五百七十四章 虎口(4)第一百零八章 壽州(4)第七百六十六章 恐懼與勇氣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在遇見你後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王的陰影第五百三十五章 料錯第八百零一章 好東西第六百零三章 舊地故人第四百四十六章 無言的重逢第九十二章 發酵第六百六十五章 初見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后的傷第三百二十三章 背後說壞話第六百八十九章 無慾無求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世來還債第一百八十六章 白綢與紅燭第三百六十六章 夔州(1)第四百二十七章 池州的烽火訊息第八百八十二章 願賭服輸第七百七十四章 欲拒還迎第十六章 晉陽之役(1)第五百章 既壽永昌第八百一十九章 跑路的楊袞第五百四十八章 翻山越嶺來相見第二百二十五章 尚可醫治第三百零二章 一萬六與六萬第三百二十一章 百鍛成鋼第四百一十六章 踩深了第七百一十五章 眼皮跳第四百一十章 敵人第八百一十五章 鬼魅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高興第七百八十七章 拆臺第八百一十六章 黑潮第一百七十一章 那把陽光照射的椅子第六百九十九章 皮大衣第八百三十八章 風暴雷雨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聚晉陽(2)第八百七十一章 到嘴邊的肉第三百六十四章 黃曆第八百零九章 旗開得勝第二百四十二章 很早就說過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府的驚變第七百九十七章 敵國的敵國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重進渡劫第八十八章 輕言細語如在耳際第三百二十九章 蜀國焉有名將第二百九十五章 迷茫與紛亂第三百三十一章 尷尬境地第五百五十章 伏擊(2)第七百八十五章 風景第八百六十二章 反賊周端第七百六十二章 入鄉隨俗第三百二十章 有力的心跳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會有盡頭第六百二十八章 抱不平第八十一章 拍馬腿者史彥超第七百六十一章 錢荒論第一百三十五章 萬不如一第一百五十章 偶遇
第五百三十二章 心都亂了第八百七十八章 功在千秋第七百六十章 饑荒論第三百五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四十三章 嘴和咽喉第四百四十三章 風雪中的臘梅第四百零六章 項莊舞劍(1)第二百二十五章 尚可醫治第六百七十二章 箭下留人第十六章 晉陽之役(1)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開大朝第四百七十章 江寧(1)第十七章 晉陽之役(2)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義第八百五十四章 悲痛震怒第五百二十七章 銅罄之音第五百九十二章 未問願不願意第八百三十二章 正義第一百一十二章 軍令狀第二百四十三章 驚豔手段第四十七章 朦朧的飛花第七百六十四章 無不感懷第六百八十二章 薔薇中的重逢第二十八章 綠肥紅瘦時節第八百零八章 遙遠的海面第七百四十四章 梔子花第七百四十章 寶鞘存利劍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止那一次第八百七十二章 魚我所欲也第五百零七章 奸細第九十五章 天下沒有對手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生難得一知己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費一矢第七百七十八章 無定河之役(3)第八百五十八章 迷迭香第五百一十七章 戰爭的痕跡第一百五十四章 什麼都沒發生過第三百九十六章 萬福宮的牆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人之夢想第四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4)第五百七十四章 虎口(4)第一百零八章 壽州(4)第七百六十六章 恐懼與勇氣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在遇見你後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王的陰影第五百三十五章 料錯第八百零一章 好東西第六百零三章 舊地故人第四百四十六章 無言的重逢第九十二章 發酵第六百六十五章 初見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后的傷第三百二十三章 背後說壞話第六百八十九章 無慾無求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世來還債第一百八十六章 白綢與紅燭第三百六十六章 夔州(1)第四百二十七章 池州的烽火訊息第八百八十二章 願賭服輸第七百七十四章 欲拒還迎第十六章 晉陽之役(1)第五百章 既壽永昌第八百一十九章 跑路的楊袞第五百四十八章 翻山越嶺來相見第二百二十五章 尚可醫治第三百零二章 一萬六與六萬第三百二十一章 百鍛成鋼第四百一十六章 踩深了第七百一十五章 眼皮跳第四百一十章 敵人第八百一十五章 鬼魅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高興第七百八十七章 拆臺第八百一十六章 黑潮第一百七十一章 那把陽光照射的椅子第六百九十九章 皮大衣第八百三十八章 風暴雷雨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聚晉陽(2)第八百七十一章 到嘴邊的肉第三百六十四章 黃曆第八百零九章 旗開得勝第二百四十二章 很早就說過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府的驚變第七百九十七章 敵國的敵國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重進渡劫第八十八章 輕言細語如在耳際第三百二十九章 蜀國焉有名將第二百九十五章 迷茫與紛亂第三百三十一章 尷尬境地第五百五十章 伏擊(2)第七百八十五章 風景第八百六十二章 反賊周端第七百六十二章 入鄉隨俗第三百二十章 有力的心跳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會有盡頭第六百二十八章 抱不平第八十一章 拍馬腿者史彥超第七百六十一章 錢荒論第一百三十五章 萬不如一第一百五十章 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