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寢食難安

晉陽北漢朝廷內,這陣子上書議論大周要進攻北漢的人很多。人們拿各種跡象作爲憑據,有說周軍的主攻方向已經轉向北面。也有說大周沒有收回禁軍大將兵權的動靜,就是想繼續窮兵黷武。

總之大周相繼吞併蜀國、南唐、南平、武平等大片土地之後,如今已是南方超級大國,國力人口已有與大遼抗衡之象;相比之下,北漢這點地盤就實在太小了……地盤太小,人、糧、錢、物資全都很睏乏,支撐不起大規模的長期戰爭。而且那大周皇帝郭鐵匠是純粹的武夫,名聲在外。

北漢主劉鈞面對的武力威脅很大,寢食難安。

大臣們紛紛想爲國主分憂。有人建議和大周國談談,可是說來說去連劉鈞自己都覺得沒法談。

河東和中原的積怨實在太深;北漢國和周國也積怨太深。周太祖郭威起兵造反,滅掉了(後)漢朝;而北漢國開國皇帝又是(後)漢高祖的弟弟,北漢主一向認爲是郭家謀奪了他們劉家的江山,完全是世仇。北漢國向大遼自稱“侄皇帝”,向遼國尋求庇護,站的陣營也是完全敵對的。加上還有更多的舊恨:柴榮登基時的高平之戰,北漢國一向支持蜀、南唐等的敵對行動……以及多年來雙方廝殺的仇恨。

有時候兩國之間爲了利益,就算是敵國也能談。可是,有些國家之間確實沒法談,北漢和大周就是沒法談的關係。只有靠打了……

於是有大臣建議重用趙匡胤,覺得趙匡胤是一員良將,又熟悉周國的軍政、戰術。但劉鈞很快就婉言拒絕了,說北漢國並不缺良將,比如“楊無敵”(楊業)這些都是千里挑一的沙場戰將……其實劉鈞也不完全信任楊業,因爲楊業的弟弟在大周做防禦使;相比趙匡胤和郭鐵匠結怨,立場上楊業還比不上趙匡胤。

但劉鈞認爲,趙匡胤這廝比楊業難駕馭的地方在於:楊業是純粹武將,趙匡胤是和郭紹一類人。劉鈞打心眼裡不願意看到趙匡胤在北漢勢力坐大。

劉鈞雖然提心吊膽,但還沒到火燒眉毛的地步……畢竟周軍是否要對北漢用兵,尚停留在猜測階段,東京內外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周軍在調動兵馬準備動武。

……況且,北漢國雖小而強,也不是好欺負的國家。劉鈞忙着想辦法武備,聽說趙匡胤的人捉回來了造甲的工匠,便派人接手了俘虜,負責此事。

劉鈞親眼見過那種盔甲,對此事尤爲重視,派遣的人是樞密院事李信。

李信是個頗有才幹的文官,及至看押俘虜的地方見了一面,就知道那姓盧的工匠肚子裡沒貨,這人連個名字都沒有,人稱盧大。

李信心裡“咯噔”一聲,知道這差事難辦了。若是一個人肚子裡藏着東西,只要落到了手裡、有一百種辦法讓他吐出來;可要是那人肚子裡沒東西,叫他怎麼吐?

“李府事,咱們要不要拿刑具進來?”一個胥吏頭子問道。

盧大聽着身體一顫,臉“唰”一下白了。

李信微微擡頭,明

亮的小眼睛從盧大臉上掃過,說道:“暫時不用了。”

“喏。”胥吏抱拳應答。

李信不慌不忙地翻看着手裡的卷宗,看了一遍上面記錄的有關此人的事兒。盧大爲了保命,將一個姓孫的造甲坊坊頭出賣,害死了那坊頭的全家……看到這裡,李信又想起剛纔盧大的表情,心裡已經確信,此人並非骨頭硬的人,已經被逼得窮途末路,逼迫得太甚也是毫無作用。

“孫坊頭一家的死,是不是與你有關?”李信開口問道,語氣並不兇狠。

盧大哭喪着臉,點了點頭。旁邊的胥役罵道:“沒長嘴?”盧大急忙答道:“是,有關……”

李信轉頭看了胥役頭子一眼,那人忙彎腰不開口了。李信又道:“你現在若是逃回周國去,官府是不是要找你算賬?”

盧大道:“是。”

李信招了招手:“把他的腳鐐手鐐取了。”

盧大忙感恩戴德,千恩萬謝。

李信又道:“你暫時就呆在這裡,現在回想一下,在造甲坊都看到了些什麼。只要說的東西有一點用,今天就有飯吃、有水喝。你聽明白了嗎?”

盧大急忙點頭,想了想,比劃着手勢道:“一個大錘子,鐵的!哐哐哐……”

李信眉頭一皺,仍舊提起筆記錄下來。

盧大伸手揉着太陽穴,冥思苦想道:“有這麼大一個,起碼幾千斤重!鐵鏈子拉上去,又落下來,下面有鐵砧……鎧甲就在下面捶出來!”

李信問道:“究竟幾千斤,九千,三千?”

“兩三千斤,或是一兩千斤?反正很重!”盧大皺眉道。

李信問道:“還記得什麼嗎?”

盧大道:“牆上有輪子,鐵鏈通隔壁,隔壁我沒去過……”

李信點點頭,不再多問,說道,“你們倆看着就行,一會給他水喝。”說罷起身離開,走到門口,又對手下吩咐道:“先去僱一些鐵匠回來。”

……

“駕!”帶着襆頭的郭紹吆喝了一聲,帶着一行人在皇城北苑策馬。前面一道城牆出現在草地盡頭。

那裡彷彿是一座小城,有磚包的牆,上面還修建了牆垛,不過城牆不考慮軍事防禦功能,比較薄而矮,那便是軍器監設立的試驗作坊。如今郭紹對保密工作已經做得很好了,這小城只有一道城門,裡面幾乎與外隔絕;而且小城本身在皇城的城牆內,更與外界很難聯繫。

而且世人完全沒地方知情,知情的只有軍器監、內侍省兩個衙門。

這地方現在在按照郭紹的意願,研製火器。

火器已經進行了第一次試驗,軍器監昝居潤今天寫了一份奏章上來,但郭紹心裡不太滿意……並非昝居潤能力不足,或者文章寫得不好,實際上奏章寫得十分漂亮,也很詳盡;但是總是缺點嚴密的邏輯性,古人的思維習慣沒有那種分論別類的方法,可能是沒見識過的原因。

於是郭紹打算親自跑一趟看

看情況。

一進去有些臨時修建的房屋,是工匠們的生活區,然後又進了一道門,不久後就到達了作坊區。裡面各種鐵匠用的工具、鐵料、木炭、風箱一應俱全,郭紹一到來倒是有一種熟悉親切感。

一羣幾十人跪伏在地,大呼道:“陛下萬壽無疆。”

“起來。”郭紹隨口道。

昝居潤和兩個文官躬身站在郭紹身邊,帶着他去看東西。到了一間屋子裡,只見案板上大大小小一排顏色不同的金屬管狀物擺在那裡。

昝居潤說道:“陛下,都是照您的旨意製作的。您請看,這一枝是鑄鐵管,同樣的鐵管一共鑄造了五枝。先鑄造後,把內壁慢慢鑽磨光滑,不過鐵水冷得慢、有砂眼氣泡沒辦法;鐵管比較狹小,試銃時鉛丸大小正合適……炸膛了。鑄鐵實在太脆,內壁也不太光滑。”

郭紹微微點頭。

昝居潤又指着另一根更大的:“這枝也是鑄造的鐵管,不過管壁更厚、口徑更大,又短|又粗。試銃倒是沒壞,不過只能發十步遠,且不能穿木板。臣竊以爲,這玩意不實用,比梭槍(標槍)還不如,而且麻煩。”

他又換了一根,說道:“此物是熟鐵反覆鍛打之後,以鐵棍爲芯,鍛裹而成;然後鑽磨光滑。鉛丸大小合適。裝了火藥試了一下,鐵管鍛接處被撐開口了……”

昝居潤一連稟報了好幾種金屬管。都是郭紹的意思……因爲郭紹完全記不得火|槍槍管的工藝,於是採用了分類試驗法:只要能想到的法子,都試造一種出來,然後一一試驗性能。

鑄造、鍛打的技術,完全是這個時代鐵匠們能容易做到的手藝。唯一新奇的地方,是分類實驗的方法、以及設想。

昝居潤說了好一會兒,指着一根青灰色的管子:“它是青銅鑄造而成,也是最好的一枝。先用青銅鑄造成型,然後拿鐵鑽鑽磨光滑,青銅比鐵軟一些,鑽起來也容易……不過裡面常有一些雜物,仍然沒法做得太光滑。發火藥鉛丸時打得最遠,四十步能穿薄木板,二十步可穿鐵甲,也沒啥準頭……比弓|弩還是遜|色很多。”

郭紹聽罷是對比之下最好的東西,便拿起來看。一拿在手裡,覺得很沉,然後比較粗、也比較短;口徑倒是不大、管壁是很厚的。他看了一會兒,總覺得哪裡不對。他沒見過真的火|槍,但打鳥的火藥|槍是見過的,電視裡也看過模樣;完全和這個不一樣。他印象裡火|槍要細長得多,不是這麼一根粗棒子。

至於爲什麼這根銅管有點短,郭紹也幹鐵匠,是清楚工藝的,整體鑄造這麼小口徑的管子,沒法做太長的砂模。

而且聽昝居潤說,四十步才能穿薄木板,二十步的殺傷力才比較大,而且沒什麼準頭……郭紹心裡更是一涼,想想自己射箭,射一百步還能大概保持個準心!這差距也太遠了點。

不過一想,普通神射手用弓箭也沒自己厲害,要保持準頭和殺傷力也就幾十步遠,心裡才稍稍有些許寬慰。

(本章完)

第二百七十四章 哀愁(6)第九十一章 陰霾第六百三十三章 徘徊第三百零九章 刀口舔血第二百七十章 哀愁(2)第七十三章 鐵與桃花第八百九十八章 萬勝王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開大朝第三百三十一章 尷尬境地第三百一十八章 大勢如同兒戲第六十三章 無法停止難受第七八七十九章 無力感第四百五十六章 雪中的變化第六百零八章 無法交流第三百二十二章 跨國商人第六百四十七章 失德第七百六十一章 錢荒論第二十二章 想當年第二十九章 黃蓮第八百七十五章 意氣用事第六百一十三章 風急第三百零四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犧牲(7)第三百零五章 粗劣的腰飾第七百二十九章 汝勿慮也第八十六章 江水滔滔葬亡魂第二百四十二章 很早就說過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隻耳環第二百四十五章 追隨腳步節拍第三百三十三章 鍛錘第八百三十四章 牽羊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詩第一百九十一章 再抱一次第八百八十八章 澶淵之盟第八百六十九章 故地故人第五百二十七章 銅罄之音第四百九十七章 李筠第二百零六章 涿州第八百三十九章 王師歸來第一百二十三章 劊子手第八百六十三章 心臟在左第三百零二章 一萬六與六萬第四百九十七章 李筠第六百六十一章 妄動兵戈第一百三十章 郭破城第二百章 婦人之仁第六百零五章 簡單的情意第七百七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八百一十六章 黑潮第六十三章 無法停止難受第三百三十章 酒骨槽第三百一十三章 捍衛者第五十三章 惜字如金第五百四十一章 危險人物第七百一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七百九十章 哭窮第四百二十一章 食魚的魚第五百六十八章 再聚晉陽(8)第二百五十一章 臥薪嚐膽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詩第四百一十五章 只可經營不可強迫第九十三章 最關心最在意的人第六十六章 軍用圖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聚晉陽(6)第五百四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八章 高平(2)第八百五十章 三思第七百六十一章 錢荒論第一百三十六章 廉頗老矣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府的驚變第一百零二章 秘密第三十六章 向訓家的小二郎(2)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哪裡去第六百三十章 食不甘味第八百五十一章 宣德門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自古多情傷離別第一百八十一章 秘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人間滄海桑田第五百九十九章 心境第五十一章 夢裡花落知多少第六百三十四章 滋味第八百七十八章 功在千秋第三百八十五章 精貴的馬桶第二十二章 想當年第七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不同了第七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不同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雪中沉寂的野心第二百六十三章 餘香第二百四十章 皇城的戰慄(4)第六百五十章 祖墳冒煙第二百七十二章 哀愁(4)第七百七十六章 無定河之役(1)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動第一百八十三章 便宜了紹哥兒第九十三章 最關心最在意的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第五百五十七章 龍城(1)第三百五十四章 無可阻擋第五百四十四章 神火都第二百八十九章 散夥了
第二百七十四章 哀愁(6)第九十一章 陰霾第六百三十三章 徘徊第三百零九章 刀口舔血第二百七十章 哀愁(2)第七十三章 鐵與桃花第八百九十八章 萬勝王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開大朝第三百三十一章 尷尬境地第三百一十八章 大勢如同兒戲第六十三章 無法停止難受第七八七十九章 無力感第四百五十六章 雪中的變化第六百零八章 無法交流第三百二十二章 跨國商人第六百四十七章 失德第七百六十一章 錢荒論第二十二章 想當年第二十九章 黃蓮第八百七十五章 意氣用事第六百一十三章 風急第三百零四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犧牲(7)第三百零五章 粗劣的腰飾第七百二十九章 汝勿慮也第八十六章 江水滔滔葬亡魂第二百四十二章 很早就說過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隻耳環第二百四十五章 追隨腳步節拍第三百三十三章 鍛錘第八百三十四章 牽羊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詩第一百九十一章 再抱一次第八百八十八章 澶淵之盟第八百六十九章 故地故人第五百二十七章 銅罄之音第四百九十七章 李筠第二百零六章 涿州第八百三十九章 王師歸來第一百二十三章 劊子手第八百六十三章 心臟在左第三百零二章 一萬六與六萬第四百九十七章 李筠第六百六十一章 妄動兵戈第一百三十章 郭破城第二百章 婦人之仁第六百零五章 簡單的情意第七百七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八百一十六章 黑潮第六十三章 無法停止難受第三百三十章 酒骨槽第三百一十三章 捍衛者第五十三章 惜字如金第五百四十一章 危險人物第七百一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七百九十章 哭窮第四百二十一章 食魚的魚第五百六十八章 再聚晉陽(8)第二百五十一章 臥薪嚐膽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詩第四百一十五章 只可經營不可強迫第九十三章 最關心最在意的人第六十六章 軍用圖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聚晉陽(6)第五百四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八章 高平(2)第八百五十章 三思第七百六十一章 錢荒論第一百三十六章 廉頗老矣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府的驚變第一百零二章 秘密第三十六章 向訓家的小二郎(2)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哪裡去第六百三十章 食不甘味第八百五十一章 宣德門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自古多情傷離別第一百八十一章 秘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人間滄海桑田第五百九十九章 心境第五十一章 夢裡花落知多少第六百三十四章 滋味第八百七十八章 功在千秋第三百八十五章 精貴的馬桶第二十二章 想當年第七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不同了第七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不同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雪中沉寂的野心第二百六十三章 餘香第二百四十章 皇城的戰慄(4)第六百五十章 祖墳冒煙第二百七十二章 哀愁(4)第七百七十六章 無定河之役(1)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動第一百八十三章 便宜了紹哥兒第九十三章 最關心最在意的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第五百五十七章 龍城(1)第三百五十四章 無可阻擋第五百四十四章 神火都第二百八十九章 散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