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涿州

涿水南岸軍營。

“上曰,教侍衛馬步司都虞候郭紹率虎捷軍左廂六軍固守涿州。欽此。”一個白胖宦官念道。同行的還有樞密副使王樸,前來視察軍務。

郭紹聽到欽此這個詞,意思好像就是如同皇帝親自駕臨,當下只得跪拜雙手接旨。王樸上前來扶:“官家的意思說完了,郭將軍起來罷。”

郭紹真是不想爬起來,給他們跪了!

他最後還是站了起來,擡頭觀望着前面緩緩流淌的涿水。有兩騎周軍士卒正從對岸奔來,眼下虎捷軍防禦的地方、正是河流清淺之處;那兩騎衝至河邊便緩下速度,然後徑直策馬下河,騎馬涉水至河心。馬兒卻是不懂憂愁,到了河裡便飲水擺頭,把水甩得在河面上濺起朵朵水花。

郭紹見狀又回頭南邊,一片綠茵茵的原野……拒馬河在遠處,視線內看不見。

“唉。”郭紹嘆了一口氣,一時無話可說。

王樸見狀,情知防守涿州城不是什麼好地方。前面的涿水水淺、擋不住大軍;後面的拒馬河又深,反而給增援和糧草運輸帶來不便。

王樸便道:“你且守着。無論官家近期會不會再度北伐,我朝既與遼國開戰端,邊境就得留人防備。自古兩國交戰,沒有隻準自家打別人、不準別人反攻的道理。”他想了想,又道,“趙匡胤進言大軍休整後,會另尋戰機北伐;是他舉薦的郭將軍守涿州,將此地作爲拒馬河北岸的據點……當然最後也是官家認爲可行,纔會下旨。”

郭紹一聽心裡啥都明白了,趙匡胤要不是故意的,他根本不信!

他目光下移看着河面、尋思了一會兒,便轉頭道:“我去瞧過固安縣城,城牆低矮、與涿州隔着河;分兵把守恐怕難成掎角之勢,反而分散兵力……

我欲放棄固安,集中兵力守涿州,一心保有西線;並請龍捷軍左廂至岐溝關駐守,進可策應涿州不成孤城之勢,退可守備浮橋糧道,保障我部補給線。如此集中兵力積極攻防拒馬河北岸,比被動死守城池要來得安穩。這番請示,還望王副使在官家面前美言,予以支持。”

王樸聽罷沉吟片刻,道:“郭將軍之策頗有戰守之方,老夫回去後定稟報官家。”

等王樸離開了軍營。郭紹召集部將,下令全軍向涿州撤退,提防步軍被分割包圍在野外……不等朝廷回覆,他便直接放棄固安;反正已經和樞密院官員王樸說過意圖,王樸也說有道理。

遼軍主力數量龐大,郭紹不清楚究竟有多少;但知道前幾天周軍決戰時動用了精銳騎兵六萬多人,如此軍中還宣稱“遼人馬兵多”,可以猜測遼軍主力應該不下十萬騎。十萬契丹騎兵,一般還會有契丹人最信賴的僕從軍奚兵,力量十分雄厚……萬一被這麼多人分割包圍是什麼後果可想而知。

不過只要依靠涿州城,倒也不怕。周軍在拒馬河南岸總兵力估計達到了二十萬,十餘萬禁軍精銳,還有不少節鎮地方兵;涿州只要守住,柴榮沒有隔岸

觀賞郭紹被長期圍攻的道理……虎捷軍精銳說到底又不是郭紹的私人;若柴榮真不信任他了,一句話就能撤換兵權。

大軍進駐涿州城,郭紹準左攸的建議,首先努力保有民心。於是在城中各處張貼軍法,將士欺凌百姓者從鞭刑到斬首十分嚴厲。軍隊也不強佔民宅,分駐在四門內搭建帳篷;以及佔用官方州府衙門。

果然效果不錯,周軍駐城不僅沒有被襲擾,還得到河北漢兒的支持、很容易便能召集民壯修築工事。

但究竟要在涿州守多久?郭紹想起了符皇后給自己的叮囑:北伐後,“不惜代價”回京!

他一時想不什麼好辦法來,擔心柴榮會把自己長期留在河北邊防。按照以往的慣例,禁軍只有侍衛司的兩支軍隊纔會時常分兵駐外;殿前司屬於皇帝真正的近衛,除非皇帝親征,不然基本都在東京。

侍衛司只有兩支軍隊:虎捷軍、龍捷軍。郭紹部本來也在涿州駐紮,所以讓他留下駐邊的概率非常之大。

……不知道是不是因爲心情低落之故,可能也是住帳篷受涼;郭紹爲了表明與將士同甘共苦的決心,自己也住的帳篷打地鋪。剛進涿州不兩天,他生病了。

高燒不退,不用郎中把脈他也知道自己是重感冒。衆將派來郎中探視,多噓寒問暖,不過郭紹都沒有理會。他壓根不在乎一點感冒,心裡依舊掛念着怎麼回京的問題。

現在藉機稱病麼?但就怕柴榮讓他渡過拒馬河養病,把軍隊留下;這是最可能的情況,兩萬大軍沒必要調來調去……換一個人來涿州,比如高懷德就行了;高懷德的軍職是侍衛步軍司都指揮使,前來接手虎捷軍左廂兵權是再恰當不過的事。

因此郭紹決定不輕舉妄動,只這樣耗着看情況。

生病的身體難受加劇了他的情緒低落,他覺得這回北伐表現得很糟糕。在東京義憤填膺鬥志昂揚,結果到了河北未立寸功,果然怎麼痛斥憤恨外寇敵人都是沒有用的,打不過一切都是扯淡。而且還陷在這裡可能回不去!

“溼毒侵體,偶感風邪……”一個郎中在塌前診脈唸唸有詞,又道,“將軍不能再住帳篷裡,得找一處舒適乾燥的房屋靜養。”

“州衙、官員家裡都安置了前幾日留下的大量傷兵,每天慘叫吵鬧恐怕難以靜養。主公,咱們只能就近徵用民宅。”左攸輕輕說道。

郭紹沒開腔,這點事任由他們安排便行。

這時郎中說道:“唉,周朝大軍主將竟無居所,實叫我涿州人臉上無光。老朽有陋室一處,雖是蓬壁,卻也安靜,內外只有兩口人;若是將軍不嫌,不如到老朽家住下。”

左攸聽罷當即說道:“如此甚好,正好叫老先生方便探視病情……一點酬勞,不成敬意。請你定要盡力讓主公快快痊癒。”

郭紹便稀裡糊塗被送到了軍營附近的一座宅子裡,果然環境乾淨幽靜,很普通的瓦房宅院、不是大富大貴之家看起來倒也不窮。

這時代沒有特效藥,

身體素質不好的得個感冒都可能死人。郭紹一點都不逞強,住在民宅裡也毫不反對,給藥就喝。就是房間比較少,只好親兵將領羅猛子和盧成勇輪流守候照顧;衛士都只能在外面駐守。

晚上郭紹出了一通汗,次日一早發現自己竟然退燒了,頓時感到這民間的郎中還真有些本事。發燒感冒在後世也可能要住院打針打吊瓶;這郎中熬了一鍋草藥讓他喝了,居然一天一晚就好。

當下便讓羅猛子把那郎中找來感謝了一番,又問:“老先生尊姓大名?”

郎中拜道:“不敢,老朽姓陸,將軍只管喚我陸老兒便是。”他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涿州百姓常叫老朽陸神醫,哈哈,有高擡之嫌,不過對付一些小病小痛、老兒便是藥到病除。”

郭紹見自己的隨身包袱放在牀頭的櫃子上,便起身把包袱拿了過來,摸到了一枚黃金做的腰帶鑲扣。當下便放在屋裡的桌案上,說道:“出征在外,身上沒什麼值錢的東西,一件小玩意感謝陸神醫,還請笑納。”

那陸神醫急忙推辭。

郭紹見狀拿起鑲扣,把老頭的手拉了過來,一把拍在他的手裡:“本將一介武夫,確是沒什麼客氣話。說送東西感謝你,便是一定要給你的,收了罷。”

他起身收拾了一番,便起牀穿衣。郎中便道:“將軍病情雖有好轉,倒應該養利索了。可在此住下,不必再住帳篷。”

郭紹沉吟片刻:“陸神醫家中可有家眷?”

陸老頭道:“賤內已過世數年,家眷只有小女一人。”

“有女眷在家,將士長住不甚方便。”郭紹道。

陸老頭道:“將軍在涿州城所作所爲、一看便知爲人如何,老朽並不擔心。”郭紹聽罷便道:“等回來再說,現在我得出去一趟。三弟,派人去把李處耘叫來中軍。”

郭紹出了門,乘馬車去往中軍行轅。待見了李處耘等部將,詢問城防、敵情,得知暫時沒有動靜才稍稍放心下來;又叫李處耘多派麾下的遊騎兵到涿水南北巡視,各處設哨。

不多時,報將領張英求見,郭紹便請入。

張英是新投郭紹不久的人。周軍前期全線向北推進時,諸城漢將聞風而降、契丹人少量駐軍倉促北逃;張英是瓦橋關附近的畜牧場主,等兵亂時,他趁機糾集鄉人、搶了契丹兵養在牧場的百匹軍馬來投獻。郭紹遂把那些馬再回賞給張英,任命他爲都頭,把他手裡的幾十個兄弟編爲一都,給予厚賞。

“拜見郭大帥。”張英是個身材粗壯的三十來歲的闊臉大漢。

ωωω●тт kán●co

郭紹好言道:“免禮了。”

張英道:“末將在固安有好友,上午好友派人悄悄送信來,說遼軍進佔固安城了,是幽州南院兵馬總管蕭思溫的人馬。末將覺得這是軍情,便趕緊來報主公。”

(本章完)

第五百八十八章 舞臺第一百九十章 分享與炫耀第八百四十七章 漢天子筆第四百六十三章 京口之役(6)第六百八十一章 國號第七百五十四章 忠孝兩全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得不服老第一百六十章 活口第八十章 廂都指揮使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中臥龍第一百五十七章 血光之災第七百三十九章 請了尊佛第八百四十三章 散時容易聚時難第六百七十五章 所有的罪第五百三十六章 躬親第三百二十五章 欲加之罪第九十六章 深謀遠慮第一百三十一章 降表第七百四十五章 女紅第六百九十一章 貓鼠之戲第三百五十二章 三國第一百六十六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四百九十四章 李尚宮的驚喜第五百九十八章 奇襲第二百三十四章 挺講道理第七百四十九章 時昏時不昏第一百八十八章 高高在上第六百四十六章 頭緒第六百六十五章 初見第七百四十一章 叫聲爹第九章 高平(3)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國彩面第七百一十六章 作了猴兒第八百零二章 上弦月第八百三十一章 螻蟻第八百一十一章 狼藉的戰場第五百六十一章 再聚晉陽(1)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義第四百四十八章 犧牲(2)第一百五十八章 夜來風急第五百九十八章 奇襲第二百七十三章 哀愁(5)第一百零一章 只有一句話第九百章 羊全席第二百四十五章 追隨腳步節拍第五十五章 殘忍的惡作劇第五百四十四章 神火都第五百八十八章 舞臺第四百七十六章 仁者無敵(2)第九百零八章 宿命第二百一十九章 姐姐卻可以陪伴第四百三十章 難被信任的人們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神第四十七章 朦朧的飛花第五十章 鋪牀疊被第七百六十七章 白高大第一百一十九章 走了四趟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之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存的面具第七百三十五章 如鳥之翼第三百一十八章 大勢如同兒戲第四百五十六章 雪中的變化第三百九十三章 野馬第三百二十四章 意志第三百六十六章 夔州(1)第四百二十二章 連本帶利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圖大事第七百六十九章 仁義道德第六百一十二章 變化第七百八十五章 風景第二百九十八章 敞開閨閣第八百六十六章 哪來的滾哪去第二百零四章 誘敵深入第七百一十八章 十八層地獄第三十八章 挑撥離間第一百五十二章 索還鞋墊第二百七十六章 揭開遮羞布第七百八十五章 風景第八十三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二百四十章 皇城的戰慄(4)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六百八十七章 血火紅顏第四百五十五章 溫柔第四百零三 隱約的體溫第八十七章 童叟無欺第四百二十七章 池州的烽火訊息第七百六十六章 恐懼與勇氣第六百七十七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三百五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七百七十四章 欲拒還迎第六百一十一章 等待最是磨人第十三章 武訖鎮(3)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間樂土第一百七十章 不斷靠近的過程第八百一十九章 跑路的楊袞第六十六章 軍用圖第四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4)第二百二十二章 只是什麼都不願做第八百五十八章 迷迭香
第五百八十八章 舞臺第一百九十章 分享與炫耀第八百四十七章 漢天子筆第四百六十三章 京口之役(6)第六百八十一章 國號第七百五十四章 忠孝兩全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得不服老第一百六十章 活口第八十章 廂都指揮使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中臥龍第一百五十七章 血光之災第七百三十九章 請了尊佛第八百四十三章 散時容易聚時難第六百七十五章 所有的罪第五百三十六章 躬親第三百二十五章 欲加之罪第九十六章 深謀遠慮第一百三十一章 降表第七百四十五章 女紅第六百九十一章 貓鼠之戲第三百五十二章 三國第一百六十六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四百九十四章 李尚宮的驚喜第五百九十八章 奇襲第二百三十四章 挺講道理第七百四十九章 時昏時不昏第一百八十八章 高高在上第六百四十六章 頭緒第六百六十五章 初見第七百四十一章 叫聲爹第九章 高平(3)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國彩面第七百一十六章 作了猴兒第八百零二章 上弦月第八百三十一章 螻蟻第八百一十一章 狼藉的戰場第五百六十一章 再聚晉陽(1)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義第四百四十八章 犧牲(2)第一百五十八章 夜來風急第五百九十八章 奇襲第二百七十三章 哀愁(5)第一百零一章 只有一句話第九百章 羊全席第二百四十五章 追隨腳步節拍第五十五章 殘忍的惡作劇第五百四十四章 神火都第五百八十八章 舞臺第四百七十六章 仁者無敵(2)第九百零八章 宿命第二百一十九章 姐姐卻可以陪伴第四百三十章 難被信任的人們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神第四十七章 朦朧的飛花第五十章 鋪牀疊被第七百六十七章 白高大第一百一十九章 走了四趟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之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存的面具第七百三十五章 如鳥之翼第三百一十八章 大勢如同兒戲第四百五十六章 雪中的變化第三百九十三章 野馬第三百二十四章 意志第三百六十六章 夔州(1)第四百二十二章 連本帶利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圖大事第七百六十九章 仁義道德第六百一十二章 變化第七百八十五章 風景第二百九十八章 敞開閨閣第八百六十六章 哪來的滾哪去第二百零四章 誘敵深入第七百一十八章 十八層地獄第三十八章 挑撥離間第一百五十二章 索還鞋墊第二百七十六章 揭開遮羞布第七百八十五章 風景第八十三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二百四十章 皇城的戰慄(4)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六百八十七章 血火紅顏第四百五十五章 溫柔第四百零三 隱約的體溫第八十七章 童叟無欺第四百二十七章 池州的烽火訊息第七百六十六章 恐懼與勇氣第六百七十七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三百五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七百七十四章 欲拒還迎第六百一十一章 等待最是磨人第十三章 武訖鎮(3)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間樂土第一百七十章 不斷靠近的過程第八百一十九章 跑路的楊袞第六十六章 軍用圖第四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4)第二百二十二章 只是什麼都不願做第八百五十八章 迷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