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哪裡去

在陽光明媚的宮室內,二人重逢後掩不住短暫的喜悅和衝動。但稍稍恢復了點理智,巨大的局勢壓力又重新回到郭紹的心頭。

沉默片刻,郭紹便道:“目前借皇后、中樞的大義和恩賞,應該能穩住禁軍大部。但最要緊的還是要部署起更大的兵力優勢……高懷德右廂可以先期借用,然後集結解散休整的另一半虎捷軍左廂兵力。”

他想了想又道:“我想請旨,馬上開國庫兌現給高懷德右廂的獎賞;讓樞密院的人帶着錢、軍令去見高懷德,以便讓他更快集結兵馬。”

符金盞的臉蛋紅撲撲的,輕輕說道:“我都依你。接下來還有更要緊的事,官家那裡不能出差錯。”

郭紹聽罷心裡頓時又生出了一絲壓迫感。哪怕柴榮躺在牀上起不來,照樣叫人不敢忽視,他忍不住問道:“官家的寢宮不會有意外?”

符金盞說道:“我手裡還有‘北國彩面’數十人,調到皇帝的寢宮了。這些人戰陣上或許不太有用,但也是從小訓練武藝,近身‘護衛’很堪用。”

郭紹這才微微點頭:“我再派盧成勇帶親兵守在金祥殿外面。”

柴榮實在是積威太盛,他在時沒人敢亂動;此前趙匡胤遲遲沒有動手,估計就是怕柴榮還能出面、認爲時機不成熟。郭紹這次壓力很大,除了對付趙匡胤,也有皇帝柴榮的原因;柴榮臥牀不起,但還能說話。就算現在郭紹都有點後怕,論威望權威、他和皇帝根本不是一個等級,這一回他所作所爲真是膽大包天!

五代以來,郭威建立的周朝應該是最得人心、文治武功最盛的朝代。柴榮名正言順從太祖手裡接過江山,立刻靠他的能力穩定了帝位。內部政|治較爲清明、進行了涵蓋各方面的改革,國家逐漸強盛;對外逐漸奪得了蜀國、南唐等大國的要害之地,對遼國、契丹陸續發動攻勢。柴榮登基以來,基本還沒打過敗仗。在短短四年內,文治武功成效巨大,柴榮不愧爲一代強主!

但堅固的堡壘往往從內部開始崩塌,就算郭紹不動手、趙匡胤同樣不會收手。郭紹忍不住再尋思了一番,覺得柴榮沒辦法翻盤,肆無忌憚的瘋狂心理讓郭紹不會再給他機會。

這時郭紹告辭,從金祥殿內走了出去。

很快見到了一衆部將,郭紹帶着一衆大將到金祥殿正門旁邊的偏殿裡議事。這地方本來的用處應該是皇帝召見大臣,大臣等待面聖的時候休息的地方。

郭紹徑直說道:“剛剛我進宮見了皇后。目前要做的事,一是調高懷德部集結向皇城方向靠攏,二是召集虎捷軍左廂餘部形成軍力。”

李處耘建議用傳令兵進行傳令,先下令各指揮使,然後叫指揮使各自派人通知底層武將、一層層傳達下去,估計到明天之後可以陸續聚集成軍。郭紹這個幕府組織在他看來已經算效率很高,禁軍別的軍隊要從遣散的狀態動員起來更麻煩;畢竟沒有廣播一類的快速

信息傳遞方式。

就在大夥兒說好怎麼辦後,左攸忽然提道:“主公以爲,趙匡胤現在會怎麼做?”

衆人頓時沉默了稍許。羅彥環開口道:“會不會調集手下的鐵騎軍和咱們幹一仗?”

郭紹對趙匡胤的矛盾芥蒂已經非常大,聽到這裡一臉冷意道:“他現在和我打,那倒更好!趁機以謀逆之罪對他的人進行名正言順的清洗!”

李處耘沉吟道:“我倒覺得,趙匡胤可能會提前準備逃跑。”

郭紹覺得有道理,這會兒別說其他禁軍毫無內戰的心思,就是鐵騎軍將士也恐怕沒什麼士氣。趙匡胤毫無勝算,先跑路未必不是沒辦法之下最好的選擇。

郭紹當下便道:“若是趙匡胤要跑,應該跑到哪裡去?”

“吳越、荊南這等地方,他肯定不敢去。大周朝廷一道詔書就叫國主給捉了獻上來。”李處耘摸着下巴的大鬍子道,“大國中,南唐是最不可能的地方,淮南之戰時,趙匡胤數次大敗南唐軍、積怨不淺,況且現在南唐也沒多少與中原爭霸的野心,趙匡胤去同樣不太安穩。

依我看,趙匡胤是個很在乎名聲的人,投契丹雖然是最能保命的去處,但畢竟是胡虜之國,對他的名聲不利。

蜀國倒是桀驁不馴,對官家也很不尊敬,多次武力威脅之下蜀國主仍然自稱皇帝。但蜀國一向沒有大多進取的跡象……就看趙匡胤是隻想隱性瞞名求得活路,還是還想東山再起?若是還有野心,蜀國不是什麼好去處。”

“北漢?”郭紹道。

李處耘點頭道:“我也認爲趙匡胤最可能跑的地方就是北漢。”

郭紹立刻說道:“趙匡胤若是要拼,或許還能召集起來一點人馬;但要是跑,肯定沒多少人願意拋棄妻子跟着他走。咱們現在可緊急派兩路馬隊,設伏在北面陳橋驛、西面滑州道上,預先進行堵截部署。另外讓中樞下令潞州李筠、河東向訓捉拿趙匡胤!”

向訓肯定會幫郭紹,他沒太大的立場,但和郭紹的交情比較好。李筠已經內定和皇室(柴宗訓)聯姻,對周朝比較忠心;但眼下郭紹等並未號稱反叛周朝,短時間內李筠也搞不清楚東京究竟發生了什麼,應該也會遵從東京的聖旨。

郭紹等遂忙碌起來,再次開始各項部署。

……

高懷德正在南外城的一個右廂駐地,他和部將們得到了樞密院的“嘉獎”之後,心下稍安。大概可以揣測,郭紹部已經進入皇城並控制住了中樞;如此一來,高懷德的腦袋起碼是保住了。

他當然希望郭紹贏!高懷德的姐姐是郭紹的義姐,並且來往密切有恩情;外侄投到郭紹麾下,一口一個舅舅。這種情況下,只要郭紹贏了他不僅毫無危險、反而會因此時來運轉,肯定不像以前一樣被打壓;反過來若是趙匡胤得勢,他能有好日子過?

淮南時,趙匡胤在皇帝面前說他疏於治

軍、不像是帶兵的人,這些積怨還沒消除;加上趙匡胤又是郭紹的死敵……各種事在高懷德的腦子裡盤旋,他完全可以肯定:一旦趙匡胤得勢,自己就算僥倖保住了性命,這輩子的前程也肯定完了。

還好現在情勢不錯,高懷德剛鬆了一口氣。但他還是調不動兵馬,他不像郭紹、趙匡胤那樣在一支軍隊裡經營很深;沒有軍令他根本無法說服部將調動各軍。只能照着規矩來。

沒多久,忽報樞密院來人了。高懷德忙率部將出營觀看,只見一行數十騎馬兵緩緩而行,中間還有幾輛大車。

“高將軍。”一個身強力壯卻穿着官袍的人策馬上前作禮,樞密副使魏仁溥!

高懷德忙道:“拜見魏副使。”

魏仁溥從馬上跳下來,二話不說,喝道:“掀開!”

部下立刻把蓋在大車上的麻布掀開來。“啊!哦……”高懷德手下立刻瞪圓了眼。

只見幾車滿滿的銅錢!魏仁溥笑道:“不久前,中樞下令嘉獎將士,這不我就帶着承諾的獎賞來了。你們把各營將士都召集起來,等進了內城聚集之後便分錢。”

“樞密院奉旨獎賞將士,咱們哪能不信,這……兌現得真是太快了。”高懷德隨口寒暄道。心立刻提起來,看這樣子是要讓他用兵了!

每次大軍出征之前,通常都會先犒賞全軍,然後才叫大夥兒心滿意足地出征。現在這狀況,和調兵出征太像了;但現在這錢更加容易,只要在東京聚集一下就能拿到……而出征打仗,步行一兩千裡還得賣命。

魏仁溥帶着人先進了軍營,在中軍外當着衆將的面宣讀了樞密院的命令。讀罷將軍令交給高懷德,讓他和副將、部將一起查驗。顯然沒什麼好驗證的,樞密副使(幾天前還是樞密使)親自帶軍令來,不可能有假。

“錢都是內侍省撥的內庫皇餉。”魏仁溥又加了一句,“現在分發給將士太費時了,你們先在中軍押送,到了地方纔分。虎捷軍右廂主力調動聚集到皇城西南角,然後分兵布控西面各路口;等安定下來了,再慢慢犒賞各軍。”

“末將等遵命!”衆將紛紛欣然應答。

高懷德狂喜,對於他來說,整個事件中,他目前的處境是最合適的一種。太早參與,風險巨大,且他不能約束部下進行兵變,對他來說很勉強;要是不參與,勝利果實他就沒份。

恰恰是這種大勢漸定的時候,他出面成爲一股重要力量……此時纔是最安穩、又獲益最大的時機。

郭紹真是太會用人了,而且很會替他作想!高懷德一時間覺得郭紹的作風、簡直和他的年齡有點不符,一個二十出頭的人能考慮得這麼細緻、恰當。

高懷德送走魏仁溥之後,當着衆人的面,臉都要笑爛了。

“爾等留下人馬守各門,餘部到崇明門外聚集,不得有誤!”高懷德仰起頭,從容地喊道。

(本章完)

第八百六十九章 故地故人第五百四十八章 翻山越嶺來相見第四百零六章 項莊舞劍(1)第三十五章 向訓家的小二郎(1)第八百二十三章 憂傷飄蕩的雪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常簡單的道理第八百五十五章 一生的執念第五百一十八章 報恩第五百五十九章 龍城(3)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五百四十一章 危險人物第四百九十四章 李尚宮的驚喜第七百三十八章 薄涼第三百五十二章 三國第七百七十三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五百九十四章 宣仁功德閣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煎熬第九十二章 發酵第三百零八章 晉州之役(3)第四百三十章 難被信任的人們第三百一十三章 捍衛者第九十四章 折陽壽第三百九十八章 殉葬第六十八章 宮闈中的意志第四十章 忠貞不渝的執念第四百八十章 帝國之樹第十四章 武訖鎮(4)第八百九十四章 從沒覺得對第四百九十一章 停不住第七百九十三章 新的開始第六百五十一章 三番五次跳火坑第一百五十八章 夜來風急第五百二十四章 藥材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生難得一知己第一百六十章 活口第六百六十四章 討價還價的情意第八百六十五章 廢棄的長城第四百七十五章 仁者無敵(1)第六百二十一章 有勇無謀第四百六十九章 洞察入微第七百四十章 寶鞘存利劍第三百四十六章 爭寵與爭霸第一百一十七章 優雅的暴力第五百八十三章 自古多情傷離別第七百九十章 哭窮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城的戰慄(5)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府的驚變第八十三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想見的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七百七十一章 與子同袍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中臥龍第四十九章 傻笑第一百五十六章 踏青第四百九十七章 李筠第六百七十七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頭第九十三章 最關心最在意的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降表第五百八十六章 走馬觀燈第三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3)第五十章 鋪牀疊被第四百一十六章 踩深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再聚晉陽(1)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開大朝第五百五十七章 龍城(1)第六章 祈福吉符第二百一十九章 姐姐卻可以陪伴第七百一十章 磨損痕跡第五百三十章 利害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個痛快第三百一十一章 戰鼓雷鳴第八百四十二章 風滿樓第四百三十五章 采石之役(4)第四百五十三章 犧牲(7)第二百九十三章 孫子第十一章 武訖鎮(1)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頭六臂第六百零三章 舊地故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風風雨雨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得不服老第三十六章 向訓家的小二郎(2)第九十一章 陰霾第三百四十六章 爭寵與爭霸第六百七十七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七百零四章 王師巡狩第六百八十一章 國號第五百一十三章 暗香滋德殿(1)第三百八十五章 精貴的馬桶第二百九十六章 舊事第六百一十七章 天色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物復甦的春色第二百八十六章 萬劫不復第四百零一章 感謝天第三百八十一章 在寒冬取暖第三百七十八章 五百年必有聖人出第八百八十九章 兄弟之禮第七百四十九章 時昏時不昏第一百三十六章 廉頗老矣
第八百六十九章 故地故人第五百四十八章 翻山越嶺來相見第四百零六章 項莊舞劍(1)第三十五章 向訓家的小二郎(1)第八百二十三章 憂傷飄蕩的雪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常簡單的道理第八百五十五章 一生的執念第五百一十八章 報恩第五百五十九章 龍城(3)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五百四十一章 危險人物第四百九十四章 李尚宮的驚喜第七百三十八章 薄涼第三百五十二章 三國第七百七十三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五百九十四章 宣仁功德閣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煎熬第九十二章 發酵第三百零八章 晉州之役(3)第四百三十章 難被信任的人們第三百一十三章 捍衛者第九十四章 折陽壽第三百九十八章 殉葬第六十八章 宮闈中的意志第四十章 忠貞不渝的執念第四百八十章 帝國之樹第十四章 武訖鎮(4)第八百九十四章 從沒覺得對第四百九十一章 停不住第七百九十三章 新的開始第六百五十一章 三番五次跳火坑第一百五十八章 夜來風急第五百二十四章 藥材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生難得一知己第一百六十章 活口第六百六十四章 討價還價的情意第八百六十五章 廢棄的長城第四百七十五章 仁者無敵(1)第六百二十一章 有勇無謀第四百六十九章 洞察入微第七百四十章 寶鞘存利劍第三百四十六章 爭寵與爭霸第一百一十七章 優雅的暴力第五百八十三章 自古多情傷離別第七百九十章 哭窮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城的戰慄(5)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府的驚變第八十三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想見的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七百七十一章 與子同袍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中臥龍第四十九章 傻笑第一百五十六章 踏青第四百九十七章 李筠第六百七十七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頭第九十三章 最關心最在意的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降表第五百八十六章 走馬觀燈第三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3)第五十章 鋪牀疊被第四百一十六章 踩深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再聚晉陽(1)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開大朝第五百五十七章 龍城(1)第六章 祈福吉符第二百一十九章 姐姐卻可以陪伴第七百一十章 磨損痕跡第五百三十章 利害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個痛快第三百一十一章 戰鼓雷鳴第八百四十二章 風滿樓第四百三十五章 采石之役(4)第四百五十三章 犧牲(7)第二百九十三章 孫子第十一章 武訖鎮(1)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頭六臂第六百零三章 舊地故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風風雨雨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得不服老第三十六章 向訓家的小二郎(2)第九十一章 陰霾第三百四十六章 爭寵與爭霸第六百七十七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七百零四章 王師巡狩第六百八十一章 國號第五百一十三章 暗香滋德殿(1)第三百八十五章 精貴的馬桶第二百九十六章 舊事第六百一十七章 天色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物復甦的春色第二百八十六章 萬劫不復第四百零一章 感謝天第三百八十一章 在寒冬取暖第三百七十八章 五百年必有聖人出第八百八十九章 兄弟之禮第七百四十九章 時昏時不昏第一百三十六章 廉頗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