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八章 萬勝王

東京清晨大霧瀰漫,天上灰濛濛一片。夏季日長,此時仍不見朝陽,則雲層很厚。

郭紹穿着紫色的官服、頭戴烏紗襆頭,來到了議政殿,面對的仍是那二十幾張熟悉的面孔。朝拜罷,衆人都有短暫的安靜,看看皇帝是否有話要先說。

果然郭紹徑直問道:“交趾那個大瞿越國是怎麼回事?”

衆文官面面相覷,然後把目光聚在王樸臉上,因爲大夥兒都知道王樸見多識廣,最愛收集各種消息。王樸抱拳道:“大許立國後忙着一統諸國,彼時交趾郡也正處‘十二使君’的軍閥混戰,而最近其中一個軍閥名丁部領者,攻滅諸部,一統交趾,建國號‘大瞿越’。”

郭紹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又問:“聽說此前吳氏在交趾稱王,朕想聽聽其中的具體來龍去脈。”

王樸捋了一下下巴的山羊鬍,沉吟道:“交趾遠離中原,形勢混亂,除原南漢國外,無人理會。老臣一時間不能說得清楚,陛下不如等老臣整理一番,寫成卷宗上奏。”

郭紹聽到這裡以爲然,不料又有一個聲音道:“交趾先是南漢國之地,設靜海節度使……”

說話的人是昝居潤,郭紹馬上轉頭看向昝居潤,見昝居潤泰然自若的樣子。片刻後他下意識猜到王樸可能不高興,便微微側目,果見王樸面有不悅。

昝居潤道:“後靜海鎮然後被楊廷藝攻陷,南漢國被迫承認楊廷藝爲靜海軍節度使;此時交趾已幾乎不受南漢國節制。

不久,牙將矯公羨殺楊廷藝,並向南漢國求救。未及援兵至,矯公羨被楊廷藝部將吳權所殺。此吳權便是陛下所問之人。

吳權擊敗南漢國援軍,稱王、封官、定禮儀制度,自立之勢已成。”

昝居潤侃侃而談:“吳氏後發生外戚之亂,威望實力衰微,接着就是‘十二使君’割據混戰。近年丁部領攻滅十二使君,建國,定國號‘大瞿越’。”

昝居潤頓了頓又道:“交趾郡數十年來,經過一個過程。從南漢國一個方鎮,到稱王設官,然後建國號。此乃日漸脫離中原,自成一國的形勢。”

郭紹聽到這裡,讚道:“昝侍郎論析得十分明瞭。”

郭紹十分有興趣,偏偏此時別的大臣對交趾瞭解不多、無從說起,於是郭紹和昝居潤二人談得十分火熱。郭紹又問:“丁部領是怎樣的人?”

昝居潤道:“此人乃交趾土人,本來勢力很小,後投靠了一個沒有子嗣的軍閥爲養子,繼承其勢力後,實力大漲,其人作戰也頗有本事,有‘萬勝王’之稱,據說攻伐諸部時無一敗績。”

郭紹聽到這裡,只覺天下形勢有某種微妙的相似。中原這個時期由戰亂走向一統,交趾也是如此;而丁部領這個一統交趾諸部的“萬勝王”,與自己何其相似!郭紹要不是在戰場上常勝,根本無法這麼快促成現在的大勢。

就在這時,昝居潤提及了高守貞的“觀星儀”,建議若要攻交趾,可仿效東島方略,從海上出擊。

今日昝居潤大出風頭,郭紹也客觀地對其大加賞識。但郭紹不願意急着繼續談論,此事僅僅昝居潤支持,撐不起大略。郭紹打算先穩一陣,待大臣們準備,自然會陸續表明各自的主張。

“改日再議,若無它事,先散了。”郭紹下旨道。

衆人遂起身執禮告退。

……一羣人出得議政殿,在走廊上時,王樸便直言不諱對身邊的人道:“居廟堂之高,不應只爲逢迎上意,最重要還是要從國家大局上着眼。”

昝居潤就在後面,聽到這裡臉上十分尷尬,只能佯作聽不懂。

這座宏偉的建築,是天下幾百個州的中心,在此地的人言行都很慎重。王樸就可以這樣說話,地位高的人在大夥兒面前說幾句重話不算什麼。但昝居潤並不敢公然與王樸擡槓……因王樸並沒有說錯,昝居潤一開始確實就是抱着逢迎聖意,想脫穎而出的心思。

王樸並不是個謙遜圓滑的人,沒打算點到爲止,接着又道:“澶淵之盟,官家第一次邀請四方邦國部族聚盟,唯獨交趾郡的人不理不問、連表面的恭敬都沒有,官家難免對交趾郡丁部領格外不滿。有些人別的才智稀疏平常,揣摩心思卻是十分獨到,大夥兒都沒想到的,他想到了,哼哼!”

昝居潤依舊裝聾作啞。

魏仁浦不動聲色地問:“王使君可否主張對交趾用兵?”

王樸道:“此事要從長計議,無論官家是否決定用兵,臣等都要憑公心進言,看明對國家朝廷之利弊。”

魏仁浦附和道:“王使君所言極是。”

就在這時,一聲冷笑傳來,“萬勝王?那老子乾脆自號‘萬勝爺’!”

大夥兒不用看,聽得出來是史彥超的聲音,一個個面面相覷,並不搭腔。

……等大臣們各回衙門,宦官楊士良便來到了養德殿,俯首在郭紹耳邊小聲說了起來。

郭紹聽罷道:“朕知道了。”

楊士良道:“奴婢正巧要出去,大臣們當衆嚷嚷的話,也沒想着瞞着誰。那昝侍郎一直沒吭聲,顯是被王使君說中了,支持南伐交趾不過是爲了逢迎官家。”

郭紹道:“朕起初就明白。昝居潤的見識眼光,根本比不上王樸和魏仁浦,見解豈能比他們高明?”

楊士良忙躬身道:“官家英明,文武大略豈是大臣能知?”

郭紹看了他一眼,道:“也不怪王樸等人。在他們看來,除了交趾,大理國、西南山區土司、吐蕃諸部、河西西域諸國都不受朝廷節制,沒一個地方比不上交趾重要;交趾雖不與朝廷往來,相比之下至少沒有威脅。他們不主張先攻交趾,有其道理。”

如果郭紹不是站在後世通觀歷史全局的角度,恐怕也和大夥兒一樣的看法。因爲僅在此時,根本看不出交趾與諸多土著的割據政權有什麼區別,現在除了建國號的地方,連稱帝的都還有。

但是,郭紹明白交趾與其它地方的區別。此時

是一個獨立民族形成的關鍵時期,建國後,他們會逐漸形成習俗、文化和認同感……如果錯失時機,中原王朝在百姓心裡就是侵略者,等以後想再收復,統|治就會變得十分困難。

“天下最難得到的是人心。”郭紹沉吟道。

等他回過神時,見楊士良正用十分敬畏的眼神偷偷看自己。或許楊士良以爲郭紹在想什麼非常深奧玄虛的東西,一個宦官無法理解的事物。

但郭紹想的很簡單,就是當地人的認同感。

他不想和一個宦官繼續談論治國,起身離開養德殿,來到書房開始處理一天的奏章。

一整天皇城裡辦公的大臣無人上書談交趾之事。郭紹認爲他們需要時間來清理自己的主張……但可以預料大臣們對此事並不會積極促進。

郭紹又尋思,自己下定決心後,激烈反對的人也會很少。因爲這種事不僅在於道理的說服力,還有威望和權力的牽扯;現在郭紹只要決策一件事,一般都能靠威信壓服羣臣,而不需要說服和博弈。

雖然有信心能辦成,但郭紹忽然並沒有多少高興的感受。

明明是在辦一件功在千秋的大好事,卻沒有人歌頌,甚至沒人理解它的意義……這和當初力戰爲了收復幽雲的心情完全不同。

郭紹漸漸覺得有點失落。

酉時的鐘聲敲響了,郭紹這才注意到,陰了一整天的天空,這時候終於下起了下雨,滴滴答答的雨點慢慢變成“沙沙沙……”的一片。

郭紹通過後殿的走廊,走到門檻前看雨景。見車駕儀仗在臺階下面等着,一個宦官拿着一把傘正急步向上面跑來。

天地間被雨幕籠罩,景物變得朦朧。郭紹出行的時候很厭惡雨天,因爲此時的道路普遍不好,雨天意味着泥濘;但若宅在家裡時,卻並不反感雨天。晴天有其明媚豁然的好處,但雨天很涼快,能心安理得地呆在屋子裡,心也變得閒適寧靜安穩。

王忠已經跑上來了,十分高興地給郭紹撐起雨傘。郭紹注意到,大夥兒要等着他上來幹這活,似乎爲皇帝打傘是一種親近寵信的表現。

王忠靠近走在後面,無論郭紹走得快慢,總是淋不到雨。

“陛下想去哪?”王忠問道。

郭紹隨口道:“照規矩,朕應該去哪?”

王忠道:“回陛下,今天該去周夫人那邊。”

郭紹吭了一聲,便不多說了。

後宮有規矩,雖然郭紹並不完全遵守,但爲了減少女人間的矛盾,有一個輪流侍寢雨露均沾的規矩……宮廷那麼多嬪妃,只有一個皇帝,矛盾是客觀存在的,如果完全隨意,便會更加混亂。

能在規則中得到關心的人,也只有二皇后、四夫人,以及周憲和花蕊夫人兩個進宮前就有身份地位的女子;別的在宮裡沒什麼地位的女官,照周天子的禮制,有時候很多人一起服侍天子,不然一個個真的輪不過來了。

(本章完)

第二百三十九章 皇城的戰慄(3)第四百章 水車景觀第七百二十九章 汝勿慮也第七百四十二章 春暖花開第二十九章 黃蓮第六百七十六章 草蒿第四百四十章 江寧風雲第四百四十六章 無言的重逢第四百八十七章 通天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口(1)第二十五章 都虞候第六百二十二章 報應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世來還債第二百七十三章 哀愁(5)第四百五十二章 犧牲(6)第八十章 廂都指揮使第七百八十二章 風起北方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止那一次第四百二十七章 池州的烽火訊息第八百九十三章 舞曲第八百九十七章 紫丁香第一百三十七章 味與聲第六百七十八章 旭日東昇第四百六十七章 勸降書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頭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馬灰不拉幾第六百三十六章 伴君如伴虎第一百一十一章 旭日第四十章 忠貞不渝的執念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染陰霾第三百三十九章 以理服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無法調和第四百三十六章 采石之役(5)第四百二十七章 池州的烽火訊息第六百四十二章 名聲第三百五十九章 焰火中的歡聚第三百七十九章 就像一個新娘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之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止那一次第八百一十五章 鬼魅第七百六十三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三百一十八章 大勢如同兒戲第三百七十二章 光景不敢想象第八百六十四章 霧裡看花水中望月第七百七十三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三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3)第四百二十四章 距離未遠第一百九十八章 很大的獎賞與驚喜第四百四十九章 犧牲(3)第八百九十三章 舞曲第九十九章 微笑第八章 高平(2)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零二章 秘密第四百三十章 難被信任的人們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詩第六百一十三章 風急第七百四十九章 時昏時不昏第六百零九章 一艘巨大的船第一百四十二章 風中的長髮第四百七十章 江寧(1)第三百九十六章 萬福宮的牆第六百一十章 塵霧籠罩第一百二十三章 劊子手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七百一十四章 兵火第二百六十章 垂簾聽政第一百一十一章 旭日第五百二十六章 講理的魏仁溥第八十六章 江水滔滔葬亡魂第四百六十九章 洞察入微第七百五十一章 你莫哄我第九十六章 深謀遠慮第一百一十七章 優雅的暴力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答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之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什麼都沒發生過第一百九十二章 用力的一聲嘆息第四百七十章 江寧(1)第五百零三章 弓弦的振動第四百七十九章 太皇太貴妃第七百零九章 最好的禮物第一百一十八章 手板煎魚第八百四十章 夏日暴雨第五百六十章 插翅難飛第五百九十六章 李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采石之役(4)第四十二章 走光第九百零六章 跑不了廟第一百零六章 壽州(2)第二百七十三章 哀愁(5)第一百七十八章 茶有胭脂花香味第六十七章 唐倉第四十一章 糾葛第七百零八章 春的訊息第四百六十三章 京口之役(6)第七百二十五章 燈火和夜風第七百五十五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二百四十八章 可惜可嘆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在弦上
第二百三十九章 皇城的戰慄(3)第四百章 水車景觀第七百二十九章 汝勿慮也第七百四十二章 春暖花開第二十九章 黃蓮第六百七十六章 草蒿第四百四十章 江寧風雲第四百四十六章 無言的重逢第四百八十七章 通天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口(1)第二十五章 都虞候第六百二十二章 報應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世來還債第二百七十三章 哀愁(5)第四百五十二章 犧牲(6)第八十章 廂都指揮使第七百八十二章 風起北方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止那一次第四百二十七章 池州的烽火訊息第八百九十三章 舞曲第八百九十七章 紫丁香第一百三十七章 味與聲第六百七十八章 旭日東昇第四百六十七章 勸降書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頭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馬灰不拉幾第六百三十六章 伴君如伴虎第一百一十一章 旭日第四十章 忠貞不渝的執念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染陰霾第三百三十九章 以理服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無法調和第四百三十六章 采石之役(5)第四百二十七章 池州的烽火訊息第六百四十二章 名聲第三百五十九章 焰火中的歡聚第三百七十九章 就像一個新娘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之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止那一次第八百一十五章 鬼魅第七百六十三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三百一十八章 大勢如同兒戲第三百七十二章 光景不敢想象第八百六十四章 霧裡看花水中望月第七百七十三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三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3)第四百二十四章 距離未遠第一百九十八章 很大的獎賞與驚喜第四百四十九章 犧牲(3)第八百九十三章 舞曲第九十九章 微笑第八章 高平(2)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零二章 秘密第四百三十章 難被信任的人們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詩第六百一十三章 風急第七百四十九章 時昏時不昏第六百零九章 一艘巨大的船第一百四十二章 風中的長髮第四百七十章 江寧(1)第三百九十六章 萬福宮的牆第六百一十章 塵霧籠罩第一百二十三章 劊子手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七百一十四章 兵火第二百六十章 垂簾聽政第一百一十一章 旭日第五百二十六章 講理的魏仁溥第八十六章 江水滔滔葬亡魂第四百六十九章 洞察入微第七百五十一章 你莫哄我第九十六章 深謀遠慮第一百一十七章 優雅的暴力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答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之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什麼都沒發生過第一百九十二章 用力的一聲嘆息第四百七十章 江寧(1)第五百零三章 弓弦的振動第四百七十九章 太皇太貴妃第七百零九章 最好的禮物第一百一十八章 手板煎魚第八百四十章 夏日暴雨第五百六十章 插翅難飛第五百九十六章 李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采石之役(4)第四十二章 走光第九百零六章 跑不了廟第一百零六章 壽州(2)第二百七十三章 哀愁(5)第一百七十八章 茶有胭脂花香味第六十七章 唐倉第四十一章 糾葛第七百零八章 春的訊息第四百六十三章 京口之役(6)第七百二十五章 燈火和夜風第七百五十五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二百四十八章 可惜可嘆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在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