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妄動兵戈

夏州,古稱“統萬城”,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池。西平王李彝殷居住的王宮對外稱定難軍軍府,實則和宮城差不多。

此時李彝殷住的地方正傳來“篤篤篤”的木魚聲。一個頭戴五彩圓帽的年輕女子拿着三枝香在蠟燭上點燃,然後交到李彝殷的手裡。

李彝殷接過香來,便對着一尊泥菩薩虔誠地閉上眼睛,嘴裡小聲念着經文。

周圍侍立的幾個人都十分安靜,殿室內只剩下木魚單調的敲擊聲。

李彝殷的鬢髮已經斑白了,面相與中原人差別不是很大。他們家在唐末平叛有功,才由拓跋氏改姓李,據說祖上父系本來就姓李。

他很專注地背誦着經文,又彷彿在禱告着什麼。

就在這時,一個頭上戴着錐形高帽的人急匆匆地走到了門口。旁邊的女子回頭一看,把食指輕輕放在朱脣上,輕輕發出“噓”的一聲,然後眼睛看向正背對着門口的父親。

女子的眼睛十分明亮靈動,彷彿會說話一般。來人立刻就看懂了,急忙彎下腰,小心地走進來侍立在一旁。

不料就在這時,李彝殷忽然說話了:“有什麼事麼?”

來人忙上前幾步,在李彝殷耳邊小聲說道:“周朝官員到夏州了,請求王上接見。”

李彝殷卻一點都不驚訝,淡然道:“周國皇帝西巡,自然會派人來的。”說罷睜開眼睛,對着菩薩拜了三拜,然後將香插在香爐了,在旁邊的蒲團上盤腿坐下來。

剛進來的貴族道:“咱們還沒回應契丹人那邊,王上是否要見周國使節?”

“要見。”李彝殷毫不猶豫道,“你叫人安排一下,稟報於我。”

那貴族聽罷沉聲道:“王上英明。契丹使者是大遼北院樞密副使蕭思溫派來的,我聽說蕭思溫是當今周國皇帝的手下敗將……”

李彝殷發出一個聲音,不置可否。

貴族見狀,便鞠躬拜退。這時旁邊的女子道:“我送送沒藏叔叔。”

二人一前一後出了宮殿後,神情便輕鬆了一頭。

沒藏露出笑容:“我進宮之前,岺哥還問起月姬郡主。”

名叫李月姬的小娘膚白,臉上泛出一絲紅霞便分外顯眼,她目光閃爍,左顧而言它:“契丹人和漢兒都想與父親結盟,沒藏叔叔更喜歡哪邊的人?”

沒藏道:“要說喜好,兩邊我都不喜歡。漢兒面貌忠厚,實則奸猾無比;契丹人卻野蠻暴戾,都靠不住。還是咱們自己人好。”

李月姬點頭稱是。

沒藏道:“不過部族來往,不能看喜好;我更傾向於周國人來往。蕭思溫派人來的意思,周國皇帝西巡,盯着的是定難軍,不信任咱們;要咱們起兵反周,遼國願意借兵相助……”

李月姬道:“父親信佛,不願意妄動兵戈。”

沒藏不置可否,又道:“那遼國人自顧不暇,蕭思溫本是南院大王,在幽州打退了周軍北伐,被調回上京,反而成了樞密副使;可見這裡頭內情很多。而周國自郭

榮起,武力日盛,現在機會不妥當。”

……

此時的上京,蕭思溫見到了從夏州派回來的信使。信使帶回消息,談判很不順利。

党項人先是質疑遼國是否能真正派出兵馬幫助他們,然後認爲遼國所言周國禁軍西巡要攻打夏州不實。

漢官範忠義徑直說道:“党項人的理由不過是藉口,實則是見風使舵之輩,見周國|強盛,便向周國稱臣。”

蕭思溫以爲然,嘆息道:“終究還是大遼勢微,威信下降了。”

範忠義進言道:“此時周國武力日漸強盛,目標又是咱們大遼,不會對党項逼迫太甚。此時要說服党項起兵造反恐怕不易,不如改變方略,約他們在周軍無暇西顧時再擴張地盤、遼國願意鼎力相助……那邊只要有動靜,至少能牽制周軍,有利無害之舉。”

蕭思溫道:“此計甚妙,我立刻叫人儘快趕往夏州。還要叮囑使臣,提醒夏州李家看明白,一旦周國主騰出手來,不會信任党項人,讓他把目光看遠一些!”

範忠義欲言又止,終於忍不住道:“大汗如此對待蕭公,蕭公依舊對大遼忠心耿耿、勞心費神,胸懷着實讓人敬佩。”

蕭思溫不動聲色道:“咱們還是以大局爲重。”

範忠義低頭不語。他作爲一個漢官,蕭思溫也知道他不便多說。

此番調動,確實很多人都覺得不公!蕭思溫心裡何嘗不是有氣?年初他在幽州固守,雖然沒能打退周軍,但若不是他守住幽州,耶律休哥的人馬能有機會打退周軍?後來論功可好了,功勞全是北路軍的,連北路援軍副將楊袞都比蕭思溫功勞大。

蕭思溫被調到北院做樞密副使,連決策權都沒有……相比做南院大王,現在他的權力削弱很大,簡直是立了功還反被降職的處境!

蕭思溫忍下一口氣,說道:“你們可安心,我一向沒有什麼過錯,大汗不會拿我怎樣?”

……過了幾天,遼國大將耶律斜軫帶兵出巡回京,蕭思溫爲他接風洗塵。

晚上喝完酒,耶律斜軫與蕭思溫單獨在一起時,蕭思溫便道:“我卸任南院大王時,本想舉薦將軍爲主持南院,前思後想沒有上奏。若是我出面舉薦,恐怕反而對將軍不利。”

耶律斜軫頓時一臉惱怒,他是太祖阿保機心腹耶律曷魯之子,出身地位高,膽子大得多,當下便徑直道:“蕭公尚在幽州時,我便派心腹約你,你不答應,現在如何?”

蕭思溫道:“我若是答應將軍,現在幽州是否還是大遼之地,恐怕難說。”

耶律斜軫皺眉不語。

蕭思溫道:“幽州若失,大遼國運堪憂。如到了那般境地,不僅於大遼全局有害,咱們身爲大遼貴族,又豈能好過得了?”

耶律斜軫聽罷拜服,又憂心道:“本將只怕大汗會對蕭公不利,悔之晚矣!”

“若命該如此,我也只得認了。”蕭思溫嘆道,“不過我一心爲大遼作想,並未有損族人,諸部族人會有評說,還我一個公

道!”

蕭思溫在燈下欠了欠身,又沉聲道:“我料定周國主郭鐵匠必不會對幽州善罷甘休!他這番西巡,恐怕是爲了穩固後方。大遼此時若不早作準備,那才悔之晚矣!”

耶律斜軫大膽地低聲道:“當今大遼皇帝不似人主,要重振國威,得先換個人才行……”

蕭思溫搖搖頭:“恐怕沒那麼簡單。”

他心道:大遼此時的亂象,根本不是耶律璟一個人的責任,實在是皇室兩脈多次爭端埋下的禍根。如果只是把耶律璟趕下去,新上任的皇帝就能控制局面?

按照蕭思溫的考慮,要從根本上解決多年的恩怨。只有一個辦法……

讓耶律璟把所有的錯都扛下來!

等耶律璟做錯很多事,很多禍事都在他執政期間爆發,各族的怨氣累積到一定程度……那麼耶律璟就是真正的“暴|君”。

所謂否極泰來,只有取代“暴|君”的人,纔是撥|亂反正的賢君。那時候新君纔會被各方擁戴,大勢所趨,真正重整局面!

在此之前,與其繼續內亂奪權,還不如擁護耶律璟,減少動盪。

蕭思溫想罷便急忙說道:“你們千萬不要輕舉妄動,此時決不能引發叛亂內戰,謹防周國人趁虛而入。

咱們得盡力化解內部恩怨,擁護大汗,方能與周國人一決高下!”

耶律斜軫皺眉道:“蕭公爲何如此忌憚漢兒?”

蕭思溫道:“因爲郭鐵匠在位。我觀之此人作爲,必是野心勃勃之輩!”

耶律斜軫若有所思地微微點頭。

蕭思溫道:“這些年大遼艱難,只要熬過去,等周國形勢一變,接下來又是咱們大遼的天下了。”

耶律斜軫被蕭思溫說服,執禮讚同。

次日一早,遼國皇帝耶律璟便迫不及待地在山崗上的大殿接見了剛回京的耶律斜軫。

人道是耶律璟嗜酒貪睡,但這會兒卻十分積極。

大殿之上,氣氛十分沉悶,諸貴族膽戰心驚。就在這時,耶律斜軫稟奏出巡之事,態度恭順,多次對耶律璟歌功頌德,衆人才鬆了一口氣。

後來蕭思溫也站出來稟奏夏州之事,口氣中對他的職位調動毫無怨言。大殿上的人們漸漸地也議論起事兒來,各抒己見少不得把漢兒和党項人一起唾罵了一通。

上位的耶律璟沉默寡言,目光從一個個貴族臉上打量,漸漸地他的神色也稍稍放鬆了。

這時蕭思溫把手按在胸上,鞠躬道:“大遼受神靈眷顧,契丹勇士勇猛善戰,只要萬衆一心,必能擊敗周國人。”

一旁的耶律休哥大模大樣地說道:“大汗只希望以前那些背叛的事不要再發生。”

蕭思溫道:“誰有二心,做出讓親者痛仇者快之事,臣等都不能放過他!”

一時間形勢似乎有所改觀。南方周國這幾年連續兩次北伐,對幽州念念不忘,外部的壓力反而促進了遼國內部,今年以來上京就從來沒有叛亂事發。

(本章完)

第二百七十三章 哀愁(5)第一百章 走夜路第二百九十二章 炙手可熱第四百一十六章 踩深了第七百四十二章 春暖花開第八百零二章 上弦月第八百零三章 不測風雲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師來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勿失朕望第四百零七章 項莊舞劍(2)第三百五十一章 推己及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黑路第七百九十章 哭窮第四百二十四章 距離未遠第五百六十八章 再聚晉陽(8)第六十八章 玄奘西天取經第三百四十章 施主第八百零九章 旗開得勝第七百三十八章 薄涼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世來還債第八百五十章 三思第一百三十九章 她的顏色第五十章 鋪牀疊被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生難得一知己第二百三十四章 挺講道理第七百三十九章 請了尊佛第六百六十五章 初見第五百四十二章 如同晨曦的流光第六百二十六章 因爲等待第五百五十六章 恩怨第三百七十章 晚了第六百四十八章 忽遠忽近第四百一十四章 有人惦記第四百七十六章 仁者無敵(2)第六百零七章 宮帳第八百八十七章 叫爹第八百九十章 黑鍋第五百四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二百二十三章 紫微星弱第四百零五章 殘留的氣味第二百六十二章 處心積慮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口(2)第四百六十七章 勸降書第一百六十三章 他爹第八百一十七章 有序之力第五百六十五章 再聚晉陽(5)第二百九十三章 孫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優雅的暴力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哪裡去第七百五十七章 原來是真的第五百七十三章 虎口(3)第四百一十七章 滿意爲止第九百一十一章 風景第六百二十章 天助主公第四百四十八章 犧牲(2)第四百三十章 難被信任的人們第八百七十七章 認錯第七百五十六章 世事人情第五百二十四章 藥材第五百一十六章 絲綢纏老樹第六百五十三章 不能喂得太飽第三百三十九章 以理服人第三十三章 你們都不是人第九十四章 折陽壽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止那一次第十七章 晉陽之役(2)第五百一十八章 報恩第八百二十五章 茶水代酒第七百五十二章 人世浮華第六百二十六章 因爲等待第六百七十五章 所有的罪第六十一章 無風搖曳的簾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連本帶利第十三章 武訖鎮(3)第三十八章 挑撥離間第七十七章 威武城(3)第二百五十章 欲言又止第七百零九章 最好的禮物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義第七百五十七章 原來是真的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哪裡去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物復甦的春色第五百六十八章 再聚晉陽(8)第七十七章 威武城(3)第六百九十一章 貓鼠之戲第八百九十四章 從沒覺得對第七百二十一章 舉頭望明月第七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六百六十六章 私奔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高興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圖大事第九百一十一章 風景第一百五十四章 什麼都沒發生過第四百四十七章 犧牲(1)第二百九十三章 孫子第六百五十七章 風風雨雨第九百零六章 跑不了廟第五百一十七章 戰爭的痕跡
第二百七十三章 哀愁(5)第一百章 走夜路第二百九十二章 炙手可熱第四百一十六章 踩深了第七百四十二章 春暖花開第八百零二章 上弦月第八百零三章 不測風雲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師來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勿失朕望第四百零七章 項莊舞劍(2)第三百五十一章 推己及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黑路第七百九十章 哭窮第四百二十四章 距離未遠第五百六十八章 再聚晉陽(8)第六十八章 玄奘西天取經第三百四十章 施主第八百零九章 旗開得勝第七百三十八章 薄涼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世來還債第八百五十章 三思第一百三十九章 她的顏色第五十章 鋪牀疊被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生難得一知己第二百三十四章 挺講道理第七百三十九章 請了尊佛第六百六十五章 初見第五百四十二章 如同晨曦的流光第六百二十六章 因爲等待第五百五十六章 恩怨第三百七十章 晚了第六百四十八章 忽遠忽近第四百一十四章 有人惦記第四百七十六章 仁者無敵(2)第六百零七章 宮帳第八百八十七章 叫爹第八百九十章 黑鍋第五百四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二百二十三章 紫微星弱第四百零五章 殘留的氣味第二百六十二章 處心積慮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口(2)第四百六十七章 勸降書第一百六十三章 他爹第八百一十七章 有序之力第五百六十五章 再聚晉陽(5)第二百九十三章 孫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優雅的暴力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哪裡去第七百五十七章 原來是真的第五百七十三章 虎口(3)第四百一十七章 滿意爲止第九百一十一章 風景第六百二十章 天助主公第四百四十八章 犧牲(2)第四百三十章 難被信任的人們第八百七十七章 認錯第七百五十六章 世事人情第五百二十四章 藥材第五百一十六章 絲綢纏老樹第六百五十三章 不能喂得太飽第三百三十九章 以理服人第三十三章 你們都不是人第九十四章 折陽壽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止那一次第十七章 晉陽之役(2)第五百一十八章 報恩第八百二十五章 茶水代酒第七百五十二章 人世浮華第六百二十六章 因爲等待第六百七十五章 所有的罪第六十一章 無風搖曳的簾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連本帶利第十三章 武訖鎮(3)第三十八章 挑撥離間第七十七章 威武城(3)第二百五十章 欲言又止第七百零九章 最好的禮物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義第七百五十七章 原來是真的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哪裡去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物復甦的春色第五百六十八章 再聚晉陽(8)第七十七章 威武城(3)第六百九十一章 貓鼠之戲第八百九十四章 從沒覺得對第七百二十一章 舉頭望明月第七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六百六十六章 私奔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高興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圖大事第九百一十一章 風景第一百五十四章 什麼都沒發生過第四百四十七章 犧牲(1)第二百九十三章 孫子第六百五十七章 風風雨雨第九百零六章 跑不了廟第五百一十七章 戰爭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