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空着的龍椅

遼國上京對南院出兵的消息也纔剛知道沒兩天。北城上時不時傳來“砰砰砰……”的爆炸聲,一直沒消停過,那是宮帳軍在訓練戰馬;遼人找南城工匠調製火藥塞在硬竹筒裡拿泥巴夯實,一點就炸,營帳那片硝煙瀰漫,像是在放火一般。

耶律斜軫在蕭思溫府上見面就說:“那年蕭公爲南院大王時,急出兵南下,大汗便多加猜忌。而今耶律休哥大舉叩邊,卻不知是功是過?”

蕭思溫道:“當初周國境內三李欲反,我自當作出反應策應。”

耶律斜軫聽罷點頭道:“雖覺大汗有些不公,但耶律休哥攻破周國城池還是很解氣,報了年初的一口惡氣!南人愈發囂張,北上撩|撥幾次,真是沒把大遼放在眼裡?”

“郭鐵匠便不懼大遼。”蕭思溫不動聲色道,“這次大汗狩獵歸來,我要上書勸誡他別再出巡,得留在上京應對南邊之事。”

耶律斜軫聽罷沉吟片刻道:“郭鐵匠會北來幽州?”

蕭思溫道:“誰說得準?不過防着點總沒壞處。”

耶律斜軫拜道:“蕭公深謀遠慮。”

蕭思溫道:“倒也無須過於憂心,年初郭鐵匠打不下幽州,這才過了半年多,情形沒什麼不同;據說南漢國被周國滅了,周軍新增十萬大軍,不過那些人打南漢那等昏庸小國尚且可用,調上來與大遼作戰就是笑話!

這些年大遼也不安生,我不主張無事襲擾招惹周國,但事兒已經出了,咱們也不必懼怕。草原上的規矩照樣適用於南人,終究還是要用武力說話!”

耶律斜軫拜服道:“蕭公所言極是。尚若大遼不堪戰,草原諸部又豈能服咱們?”

蕭思溫站了起來,來回踱了幾步:“咱們暫時別攻訐耶律休哥,萬一周軍趁機北上,耶律休哥用兵尚可,此人在戰場上有些頭腦。”

因爲當年蕭思溫率兵南侵,沒有攻破過河北重鎮,也就是在郊野劫掠一番就回來了。而耶律休哥成功賺開了易州城門,卻不是蠻打蠻撞之輩。

蕭思溫想到這裡又道:“一切以大局爲重。郭鐵匠若要再度北伐,失敗一次他的處境就更糟。老夫便等着他先死!”

……

宣仁二年九月初一,晝愈短,夜愈長。

龐大的東京大都市在已早早甦醒。宣德門城樓上,一隊將士整齊地走上來,在黯淡泛白的天幕下,只見高矮一致的影子。一員武將上前報上官職姓名,拿上兵符與夜值武將覈對,二人面對着抱拳一拜。便聽得一聲短促的軍令:“換防!”

不多時,一聲長聲幺幺的喊聲:“時辰到,開城門……”

鼓聲一通響,頓時驚擾了四周大片街坊尚在沉睡中的清夢。女牆邊上,衣甲整肅的將士拿着櫻槍,跨腿昂首站在上面,黃色、紅色、青色的錦旗在半空飄揚,一員武將按劍在上面走動,轉頭看着外面的光景。

城樓外面,長長的御街上又是另一番光景,一條長長的亮光向遠處延伸,彷彿一條龐大的燈龍,分外壯觀。今天是大朝的日子,沒有特殊的原因,在京五品以上官員都要進宮朝拜,這些人便是前來上朝的官員,加上隨行的侍衛隨從,御街上天還沒亮就車水馬龍,人非常多。

“譁……”厚重的城門磨蹭着磚地,緩緩開啓,城內的燈光煞是照射出來。

人們下車下馬,整理衣冠,大步向宣德門走去。

文武百官陸續來到了金祥殿大殿,依高低秩序站立在殿上,等待着上朝。

但是今天上面的龍椅寶座久久空着,等了很久,殿外的天色已大亮,太陽都快出來了,皇位上依舊沒動靜。宦官站在臺階的兩側,也沒人上來解釋或者傳旨。

漸漸地有的人終於察覺到了今天的異樣,前排好些位置空着,一些重要的大臣沒上朝。

不過京官們相當沉得住氣,大家察覺氣氛不對,反而沒有人喧譁交頭接耳,只是呆站在那裡等着。這些人在某些時候就算不吃不喝站三天三夜都可能扛得住,拼的就是毅力和忍耐力。

……郭紹當然不是睡過了,他已經不在宮廷。

禁軍軍營校場上,營寨門大開,一身甲冑頭戴高冠的郭紹帶劍騎着馬走進來,左側是鬢髮鬍鬚已經花白的樞密使王樸,右側是一嘴黑|濃鬍鬚的紅臉李處耘。後面一隊衣甲鮮明的內殿直騎兵。

校場上一大片鐵盔,刀槍旗幟如同樹林一般。

郭紹拍馬衝進軍營,衆軍見到他,紛紛舉起刀槍,頓時吶喊起來。郭紹受氣氛鼓舞,從腰間拔出劍來,斜指向人羣向將士們致意。

氣氛更加熱鬧,萬衆高呼:“萬歲!萬歲……”

四下的武將們紛紛騎馬聚過來,在郭紹馬前單膝跪地拜見。

“諸將平身。”郭紹的聲音大聲有力、中氣十足,向人們表現他身體的健康強壯。

衆人道:“末將等叩謝皇恩!”

郭紹踢馬奔出,衆將急忙爬起來翻身上馬,追上去。一股馬羣沿着軍隊的前方橫奔,喊聲和馬蹄聲如同激流一樣叫人熱血奔涌。

他勒住戰馬,大聲道:“國家百姓有難,唯有朕與大周猛士願意爲天下血戰到底!”

董遵誨的聲音大聲道:“血戰到底!”

衆軍譁然,個個瞪眼吶喊怒吼,軍營裡比鬧市還要熱鬧。

史彥超跳下馬來,抱拳徑直道:“正當遼人入寇,臣請爲前鋒!”

諸將見狀,紛紛表態:“陛下劍鋒所指,縱是刀山火海,末將決不皺一下眉頭……”“陛下要用兵,臣等隨時準備追隨陛下。”“臣受陛下溫衣飽食之恩,唯死戰報國……”“願爲陛下前驅,性命一條以報皇恩……”

郭紹坐在馬上,感受着軍中的態度和氣息。不管怎樣,他至少能確定自己是得到軍方支持的。

以大周目前的制度,武夫相當支持戰爭,有戰爭他們才能上升和得到封賞,才能被倚重,否則話語權和地位都會下降。還有中低層的武將,誰都知道打仗會死人,但從伍十年不如打一次大仗,十年底層將士都老了!便如前朝高平之戰,多少人一戰起家。

只有很多文官可能不太支持,他們和武將不同,打仗對他們沒好處,要維持朝廷各方面的運轉,資源耗費太大、加重賦稅徭役、徵發民壯等不利於穩定統治,是他們不願意看到的事。

時機也非常恰當,通常剛通過武力立國這段時間,皇帝親自帶兵取得天下,在軍隊裡威信和熟悉度比較高,更容易親自調動軍隊發動戰|爭。若是後代皇帝,沒法直接帶兵,兵權分化在大臣手裡,想要開戰就沒如此容易了,將是一件非常複雜麻煩的事。

而且郭紹身邊的實權大臣如王樸、魏仁浦以及王溥、李谷等宰相,甚至參政的內閣大臣,都已經拉攏凝聚在他身邊,他一定要幹某件事,也容易得到心腹大臣的支持。

擺在郭紹面前的情況便是如此,他一句話就能調動整個禁軍,掌控力依舊很強。

郭紹帶着人馬一連巡視了幾個禁軍軍營,軍隊士氣和情況都比較好。經過半年的休整,禁軍基本恢復了戰鬥力。

日上三竿,郭紹纔回到皇城。

他先到東殿與二十幾個大臣最後商議,魏仁浦掛上地圖向諸大臣大將交代朝廷先期拿出的方略。議事一直進行到中午。至於大殿上的文武百官,依舊在那裡站着,整整站了半天。

中午時分,皇帝終於一身戎服走上了龍椅。大殿上百官高呼萬歲。

郭紹叫宦官頒詔。遼軍入寇,河北百姓水深火熱盼望王師,皇帝決定率禁軍北上巡邊;出京期間,西殿(符金盞)監國,樞密院、政事堂共掌國政。

皇帝直接下旨,而且明顯今天上午缺席的那一幫最有實權的大員都商量好了,下面一衆官員沒有人反對……照唐末以來的格局,普通官員也無力反對,因爲這段時間爲了軍事目的、朝廷格局十分集權。這次與上次北伐不同,上次的結果完全是未知數,但這回有了經驗、局面比較清晰了,很多人都不太看好近期的北伐。

現在開局得比較低調,名義上並未號稱北伐與遼軍決戰,似乎一開始的意圖是把遼軍驅逐出易州。

不過,戰爭由此拉開序幕。

……符金盞到西殿,在後門的石階見到了等在那裡一身盔甲佩劍的郭紹。她擡起頭看着他,彷彿看到了當年那個衛兵的身影。

她輕輕提起裙襬,一步步走上石階。一塵不染的繡花鞋子,輕輕踏在陳舊的石板上,符金盞的心緒有些起伏。

聽到大臣們的言論,連同符金盞也對這次戰爭信心不足,因爲短短半年,周軍的實力並未有多少改觀。

有些失敗,後果很嚴重,不是輕易能承擔得起的。

短短的一段石階,符金盞彷彿走過了這些年的風風雨雨,多少次死裡逃生的風浪,都是上面的紹哥兒陪着她走過來的。他們能走到今天,並不容易。

“陛下。”符金盞的身子微微一矮,率先款款作禮。她的聲音依舊那麼舒緩,波瀾不驚。

郭紹抱拳道:“朕始終還是一個衛士。”

符金盞擡起頭,豔美的臉上帶着淺淺的微笑。

郭紹沉聲道:“朕深知生離死別的感受,天下人也各有其家,讓人們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至親被劫掠、殺戮,是朕無法忍受的事。權衡再三,朕決意再度出征,將士們也願意爲天下人上陣拼殺。”

符金盞露出嫣然一笑:“陛下定能旗開得勝,你從不讓我失望。”

郭紹聽到這裡果然一臉欣慰,抱拳道:“此番出征,端慈皇后只需在東京等朕的捷報!”

符金盞點點頭,說道:“我會每日沐浴齋戒,爲陛下及前方將士祈福,靜待禁軍早日攜勝歸朝。”

她走了上來,伸手握住郭紹的劍柄,輕輕一按,聽到“鐺”的一聲金屬輕響,便緩緩抽了出來。劍鋒嶄新、光亮如鏡,十分鋒利。敢在郭紹拿着出鞘劍的人,恐怕只有符金盞了。郭紹卻沒有動彈,他那樣子,恐怕就算符金盞真要刺他,他也不會躲。

符金盞從容微笑的臉往下看,垂眼看着劍柄,低頭的瞬間卻露出了一絲溫柔羞澀的感覺。

她十分輕柔地從袖子裡拽出了一塊繡着金線花紋的紅綢,如玉的手慢慢將紅綢纏繞在郭紹劍柄,然後打了個係扣繫住,重新把劍放進郭紹的劍鞘。

符金盞做完這件事,擡頭看着他,臉上緋紅,十分緊張。

身後還有不少彎着腰的宮人,這是她第一次當衆在郭紹面前做這等親近的事。郭紹默默地看着劍柄上的一抹鮮豔的紅色,在古樸厚重的大殿後面,它看起來分外漂亮。

此番在祝願的言辭中,卻不知怎地、氣息莫名有點悲壯。

(本章完)

第六百三十四章 滋味第四百七十五章 仁者無敵(1)第五百三十章 利害第五百四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四百一十八章 只要穩一點第二百一十八章 木牌子第六百八十一章 國號第八百二十章 天誅許寇第二十二章 想當年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貴險中求第五百章 既壽永昌第七百三十章 祭祀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桑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答第五百二十八章 放風箏第六百六十八章 荒嶺之狼第五百二十七章 銅罄之音第一百四十五章 桃花林第七百五十四章 忠孝兩全第八百二十四章 盛世太平第五百六十五章 再聚晉陽(5)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義第三十九章 佛曰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生難得一知己第八百零九章 旗開得勝第一百九十二章 用力的一聲嘆息第五百零二章 一夜化爲烏有第二百七十二章 哀愁(4)第八百三十二章 正義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口(1)第二百九十七章 還給我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七十二章 哀愁(4)第六百七十五章 所有的罪第二百三十章 雜家無處可去第五百五十三章 伏擊(5)第七百九十章 哭窮第八十三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七百五十二章 人世浮華第一百九十六章 短暫的寧靜第一百六十六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五百八十二章 等你很久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木牌子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染陰霾第二百八十三章 欲哭無淚第一百五十章 偶遇第四百三十二章 采石之役(1)第五十七章 非等閒之輩第八百五十五章 一生的執念第六百七十九章 蚊子也是肉第八百九十三章 舞曲第一百三十四章 邀請信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常簡單的道理第五百九十九章 心境第二百五十九章 秘聞第八百五十五章 一生的執念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府的驚變第四十一章 糾葛第六百一十四章 激戰第六百四十四章 精貴第七百四十九章 時昏時不昏第七十七章 威武城(3)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得不服老第六百四十章 雨季第三十一章 青天大官爺第三百一十六章 信念第一百八十三章 便宜了紹哥兒第七百一十章 磨損痕跡第七百零三章 對峙第七百零一章 決戰不易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費一矢第四百三十八章 采石之役(7)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物復甦的春色第五百一十八章 報恩第六百四十四章 精貴第二百五十四章 荒誕的啼哭第六百零一章 沿路走下去第八百九十五章 無聲的掙扎第四百九十八章 從容與瑣碎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瓦匠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口之役(5)第六百零四章 簡單的事第六百七十六章 草蒿第四百二十七章 池州的烽火訊息第七百三十三章 頭陣第三十七章 機智的男人第五百九十七章 心氣第一百六十九章 勿失朕望第八百二十章 天誅許寇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四十三章 海底針第八百三十七章 公道第二百一十五章 讒言第二百五十九章 秘聞第四百零九章 長亭外第二百八十五章 梅花第六百七十五章 所有的罪第八百三十章 董去病第八十九章 淮南第五百零一章 占卜
第六百三十四章 滋味第四百七十五章 仁者無敵(1)第五百三十章 利害第五百四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四百一十八章 只要穩一點第二百一十八章 木牌子第六百八十一章 國號第八百二十章 天誅許寇第二十二章 想當年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貴險中求第五百章 既壽永昌第七百三十章 祭祀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桑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答第五百二十八章 放風箏第六百六十八章 荒嶺之狼第五百二十七章 銅罄之音第一百四十五章 桃花林第七百五十四章 忠孝兩全第八百二十四章 盛世太平第五百六十五章 再聚晉陽(5)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義第三十九章 佛曰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生難得一知己第八百零九章 旗開得勝第一百九十二章 用力的一聲嘆息第五百零二章 一夜化爲烏有第二百七十二章 哀愁(4)第八百三十二章 正義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口(1)第二百九十七章 還給我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七十二章 哀愁(4)第六百七十五章 所有的罪第二百三十章 雜家無處可去第五百五十三章 伏擊(5)第七百九十章 哭窮第八十三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七百五十二章 人世浮華第一百九十六章 短暫的寧靜第一百六十六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五百八十二章 等你很久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木牌子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染陰霾第二百八十三章 欲哭無淚第一百五十章 偶遇第四百三十二章 采石之役(1)第五十七章 非等閒之輩第八百五十五章 一生的執念第六百七十九章 蚊子也是肉第八百九十三章 舞曲第一百三十四章 邀請信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常簡單的道理第五百九十九章 心境第二百五十九章 秘聞第八百五十五章 一生的執念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府的驚變第四十一章 糾葛第六百一十四章 激戰第六百四十四章 精貴第七百四十九章 時昏時不昏第七十七章 威武城(3)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得不服老第六百四十章 雨季第三十一章 青天大官爺第三百一十六章 信念第一百八十三章 便宜了紹哥兒第七百一十章 磨損痕跡第七百零三章 對峙第七百零一章 決戰不易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費一矢第四百三十八章 采石之役(7)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物復甦的春色第五百一十八章 報恩第六百四十四章 精貴第二百五十四章 荒誕的啼哭第六百零一章 沿路走下去第八百九十五章 無聲的掙扎第四百九十八章 從容與瑣碎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瓦匠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口之役(5)第六百零四章 簡單的事第六百七十六章 草蒿第四百二十七章 池州的烽火訊息第七百三十三章 頭陣第三十七章 機智的男人第五百九十七章 心氣第一百六十九章 勿失朕望第八百二十章 天誅許寇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四十三章 海底針第八百三十七章 公道第二百一十五章 讒言第二百五十九章 秘聞第四百零九章 長亭外第二百八十五章 梅花第六百七十五章 所有的罪第八百三十章 董去病第八十九章 淮南第五百零一章 占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