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口之役(5)

京口戰場西南面,六百餘里外,南唐軍南都大軍剛剛抵達皖口。

雖然大軍尚遠在六百里外,但只要突破這道防線,順江而下數百里並不需要太長的時間。這道周軍佔據的防線,主要有連個據點:江北的皖口,即皖水入江口,有周軍經營的水陸據點;江南的池州,有周軍佔領的城池和水寨。一旦度過這段路,則可一路暢行,首先衝破周國的採石浮橋,然後威脅其水師腹背。

南唐軍的這股援兵號稱十五萬,從湖口(鄱陽湖)出發過來,聲勢十分浩大。南唐國的國都在版圖的東北角落,西面、南面大量土地離都城較遠;南都(南昌),是一個很重要國防中樞,那裡囤積了重兵;現在這股人馬,是南唐國的核心武力之一。

長江南岸,如林的刀槍旗幟在風雪中豎立,並行的幾條大道上車馬如龍、兵馬無數,車轔轔馬蕭蕭,數條黑壓壓的長龍沿江蜿蜒爬行,不見首尾。江面上,千百樓船如洪水席捲起的黑潮。

……一處寬敞的船艙內,一箇中年文官正坐在案前。他就是南唐國光政院輔政陳喬,端正的五官、下巴修剪得飄逸的鬍鬚,他是個長得還不錯的男人,伸手拈着鬍鬚的動作十分儒雅。

陳喬拈着鬍鬚,擡起頭“唉”地嘆息了一聲,眉目之中的愁緒揮之不散。前面是一扇從下方撐起的雕窗,雕窗外,動盪的水面在起伏,白色的雪花紛紛在水上消失。“譁、譁……”一陣又一陣水浪聲不斷傳來,其間還夾雜着船槳木頭摩擦的嘰咕之音。

他低下頭,繼續細觀手上拿的一封書信。邊看邊搖頭嘆息。

江寧城的好友寫給他的信,信中告知了最近發生的一些大事。特別是國君瞞着大臣的刺殺策劃,借議和之名,在歌妓裡安插刺客,在周軍中軍大帳行刺!

陳喬已無言以對。這世道雖然靠的是武力,但道義也十分重要。這樣的行爲,不僅世人會離心離德,就連陳喬也很迷茫:老夫拼命維護國家,如果不義,那究竟爲了什麼;僅僅爲了升官發財,保有自己的榮華富貴?

還有那個劉澄,爲何還用他掌握如此重要的兵權?皇甫繼勳的事,還不夠教訓嗎!

這仗,打得不僅僅是兵將強弱,更爭的是內部權謀的智慧手段。

洞開的雕窗,溼冷的寒風灌進來,吹得桌案上的紙張亂晃,吹在陳喬的臉上。他身上打了個寒顫,覺得心裡的一團火焰彷彿也在寒風中在漸漸冷卻。

就在這時,一個穿着布袍梳着髮髻的人走到敞着的船艙門外,沉聲說道:“主公,前方發現了敵軍!”

陳喬聽罷急忙收了書信,起身向外疾步而去。

上了甲板,陳喬看了一眼遠處,一片蘆葦。又轉頭看,見朱令贇正站在上面的欄杆後面,一手遮在額前,專心地眺望遠方。

於是陳喬也從樓梯爬了上去,站在朱令贇的身邊。朱令贇看得專注,完全沒顧得

上陳喬。

陳喬也不計較這等小節,站在高處跟着眺望前方。這艘座艦船樓高大,不過並未在最前方,順着方向看去,前面還有一大片自家的戰船。

更遠的地方,先看到的是江心一大片陸地,那是一塊江心洲。江心洲北邊是夾江(長江被隔開的一條水道),夾江北岸有一個河口,便是皖水匯流大江的河口,所以這地方叫“皖口”。

皖口那一片,全是蘆葦……大片蘆葦的深處,許多如木杆一樣的東西立着。彷彿是桅杆?

朱令贇和部將正在關注的就是那些“桅杆”。良久之後,朱令贇才收回目光,轉頭看了陳喬一眼,沒有多言;這武夫本來就看陳喬不是太順眼……當然陳喬也看不慣這廝,只不過這廝此前就在鎮南節度使的位置上,後|臺也很深厚,一時要奪他的兵權比較麻煩,牽扯太多;爲了顧全大局,陳喬沒有打算和他爭吵。

“那邊是桅杆,周國人在蘆葦裡設了伏兵?”朱令贇面有怯意。

陳喬道:“周軍水師在大江上並不多,現在正攻打京口,哪裡還有能戰的水師?皖口和中原腹地沒有水路相通,必無水軍精銳,最多是一羣臨時聚集的烏合之衆,弄了幾條破船而已。我看,那些桅杆根本就是疑兵,嚇唬咱們,拖延東進的時間。”

他這通言論,連武夫們也沒駁斥,大夥兒覺得頗有道理。

但陳喬馬上又道:“朱將軍要是懼怕,現在派人去瞧瞧不就行了?”

此言一出,武夫們立刻露出了輕蔑的嘲笑。其中一個脫口道:“皖口是周國人據點,周圍都是他們的人,臨時怎麼派人過去?陳公說得倒是輕巧。”

陳喬心道,軍隊在你們手裡,早幹嘛去了?

他還是挺有心胸的人,並未因爲一句嘲弄就動氣……他有自知之明,本來就是個文官,從未有過軍旅經驗,這些行軍打仗的具體細則不懂很正常,沒啥丟人的。

旁邊的一個人開口道:“皖水上全是蘆葦,不好看清楚狀況。咱們還是別走北邊的夾江,從南面那條水道走何如?”

朱令贇冷笑道:“萬一皖口真有大量伏兵,咱們丟下不管直驅池州,不是把後面留給別人打嗎?”

他扶着欄杆踱來踱去瞧了許久,這麼看實在瞧不出什麼東西。陳喬也只看到一片蘆葦和蘆葦叢中隱隱露出來的桅杆,這麼瞧根本看不出花兒來。

“把船開到前面去,下令前面的船隊更緊。我靠近一些看看。”朱令贇下令道。

陳喬不再多言,他來督戰,但打仗還是武將朱令贇說了算,他並不想過多幹涉。於是座艦加快速度,越過前面的戰船,向前方行駛。航行速度一塊,陳喬站在樓上有種乘風破浪的感覺,雪下得不大,風向是東北風,刮的身上的袍服緊緊貼在身體上。

一衆船隻漸漸進入了夾江。長江雖寬,但這地方被江心洲一隔,江面漸漸狹窄。

久後才靠近皖口,已看清蘆葦叢中的木杆在緩緩移動,果然很像桅杆。陳喬也納悶,周軍把大量船隻埋伏在了皖水上?

就在這時,忽然就見一張張大帆向桅杆上升了起來,通常船帆比船體還要高大,一時間彷彿無數的大船從水底下忽然冒了起來了一般。

朱令贇見狀,臉色都變了,脫口道:“果然有伏兵!”

陳喬沒打過仗,卻更沉得住氣一點,提醒道:“朱將軍勿急,就算有伏兵,也是衝咱們正面來。朱將軍手裡戰船千艘、大軍十餘萬,有什麼可怕的?”

朱令贇聽罷稍稍鎮定,忙道:“擂鼓備戰!”

“咚咚咚……”的鼓聲在四下裡大作,這邊許多弓弩手都爬上樓來,在將帥們身邊列陣以待。朱令贇又下令:“咱們的座艦,調轉方向往回走。”

陳喬皺眉,本未打算干涉軍務,但總覺得不對勁,便忍不住了,開口道:“最大的帥旗在這艘船上,若將軍調頭而奔,必造成前方軍心動盪!你既然發現敵軍就要跑,就不該過來……”

“老子自有分寸!”朱令贇大怒,“你一個文官,在戰場上能不能閉嘴?!我現在在號令諸軍,耳邊一羣烏鴉呱、呱、呱,你能,你來!”

陳喬聽得臉上青一陣白一陣,在朝裡連皇帝也不會和他這樣說話,險些沒吐出一口血來。眼看前方一片風帆,他咬住牙才忍住沒有發作。

這艘船上,一面十分高的旗杆,方形的中軍大旗掛在上面,兩側還有好幾面旗幟在迎風飄蕩。船身已緩緩調頭,漸漸橫在江面上。遠近自家的戰船上也是一片紛亂,能看到許多人在跑動。

就在這時,蘆葦叢紛紛傾倒,前面兩處巨大的船帆逐漸從裡面飄了出來。很快那兩艘船的“真身”終於出現在視線內。

頓時,陳喬的眼睛都瞪圓了!

那不是船,最多算是粗製濫造的木筏,後面掛着帆而已。皖口這邊恐怕真造不出像樣的大戰船,這木筏雖然簡陋,卻足夠大……陳喬目測,起碼幾十丈寬、幾十丈長!

江寧城那樣的大城,高大的城牆也就兩三丈高。而那兩隻木筏,長度起碼是城牆的十倍!巨大的體量,忽然從蘆葦叢中冒出來,讓人覺得好像是遠古怪獸從水底下冒出來了一般。

木筏上沒看見人,可能後面操|控船帆的地方有人。整個木筏上,堆滿了蘆葦、茅草、柴禾,看上去就好像兩座小山在移動一般。

周國人能聚集搗鼓出這麼多燒料,肯定挺不容易的,恐怕老早就有預|謀了。他們想幹什麼?此時瞎子都看得出來,是想用火燒南唐軍……長江上發生過赤壁之戰後,一遇水戰,彷彿不想着火攻就沒有別的戰術似的。

不過這麼多燒材堆在上面,也真夠恐怖的,關鍵現在是東北風,周軍過來正好順風!戰船上的南唐軍將士都驚呆了,所有人的目光都望着那邊的“怪物”,驚懼之色溢於臉表。

(本章完)

第七百七十六章 無定河之役(1)第四百四十三章 風雪中的臘梅第四百六十七章 勸降書第五十九章 盛情難卻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降與擴地第一百二十四章 二妹第六百八十四章 陰晴不定第五百九十九章 心境第三百八十八章 服不服第三百五十八章 舊城暗香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師來了第五百七十章 還不遲第三十八章 挑撥離間第三百八十章 那難堪的一面第五百八十四章 歸期第四百零八章 項莊舞劍(3)第二百八十八章 人間滄海桑田第一百八十六章 白綢與紅燭第二百七十六章 揭開遮羞布第一百八十一章 秘事第八百二十一章 悲慼第七百六十一章 錢荒論第三百六十五章 山谷中的風雨第八百四十九章 不爭則亡第二百五十八章 銅雀春深鎖二週第五百七十五章 虎口(5)第七百一十二章 象徵之地第七百八十九章 驚喜第八百三十一章 螻蟻第七百三十一章 粉黛顏色第三百七十五章 金甲與佳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帽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無法調和第七百八十七章 拆臺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七十章 滿意表現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聚晉陽(2)第四百二十五章 驕陽中的箭第二百二十一章 從不讓人失望第三百四十章 施主第七百四十八章 胸懷大志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口(2)第四百七十八章 打心眼裡謝恩第六百零三章 舊地故人第三百四十章 施主第七百一十章 磨損痕跡第七百二十七章 版圖第八百五十七章 堅韌的李公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全感第六百七十四章 裝甲軍第八百九十二章 戲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爭寵與爭霸第八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七百八十二章 風起北方第十九章 晉陽之役(4)第五十五章 殘忍的惡作劇第二百八十一章 無奈的假戲第三百七十章 晚了第八百二十五章 茶水代酒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詩第三百八十三章 蜂蝶第二百六十七章 霸道的婦人(2)第三百九十四章 無趣地旁觀第一百二十九章 龐大的橐駝第三十一章 青天大官爺第四百八十七章 通天第四百八十三章 宋州(1)第七百一十三章 草原之虎第二百九十七章 還給我了第八百四十二章 風滿樓第七百六十四章 無不感懷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段距離第四十一章 糾葛第八百零九章 旗開得勝第八百二十七章 看清楚方向第九十一章 陰霾第二百六十四章 釜底之火第一百五十五章 尸位素餐者第四百三十一章 當塗第五十九章 盛情難卻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帽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皇城的戰慄(1)第六百四十三章 香油第六百六十八章 荒嶺之狼第八百零六章 動刀第八百七十六章 天波府第五百九十章 念想幽州第七百六十九章 仁義道德第五百九十三章 戰爭車輪第七十六章 威武城(2)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煎熬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馬灰不拉幾第五百三十章 利害第四百九十三章 挑錯了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龍城(3)第七十五章 威武城(1)第七百六十三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六章 祈福吉符第六百三十二章 識大體
第七百七十六章 無定河之役(1)第四百四十三章 風雪中的臘梅第四百六十七章 勸降書第五十九章 盛情難卻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降與擴地第一百二十四章 二妹第六百八十四章 陰晴不定第五百九十九章 心境第三百八十八章 服不服第三百五十八章 舊城暗香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師來了第五百七十章 還不遲第三十八章 挑撥離間第三百八十章 那難堪的一面第五百八十四章 歸期第四百零八章 項莊舞劍(3)第二百八十八章 人間滄海桑田第一百八十六章 白綢與紅燭第二百七十六章 揭開遮羞布第一百八十一章 秘事第八百二十一章 悲慼第七百六十一章 錢荒論第三百六十五章 山谷中的風雨第八百四十九章 不爭則亡第二百五十八章 銅雀春深鎖二週第五百七十五章 虎口(5)第七百一十二章 象徵之地第七百八十九章 驚喜第八百三十一章 螻蟻第七百三十一章 粉黛顏色第三百七十五章 金甲與佳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帽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無法調和第七百八十七章 拆臺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七十章 滿意表現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聚晉陽(2)第四百二十五章 驕陽中的箭第二百二十一章 從不讓人失望第三百四十章 施主第七百四十八章 胸懷大志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口(2)第四百七十八章 打心眼裡謝恩第六百零三章 舊地故人第三百四十章 施主第七百一十章 磨損痕跡第七百二十七章 版圖第八百五十七章 堅韌的李公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全感第六百七十四章 裝甲軍第八百九十二章 戲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爭寵與爭霸第八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七百八十二章 風起北方第十九章 晉陽之役(4)第五十五章 殘忍的惡作劇第二百八十一章 無奈的假戲第三百七十章 晚了第八百二十五章 茶水代酒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詩第三百八十三章 蜂蝶第二百六十七章 霸道的婦人(2)第三百九十四章 無趣地旁觀第一百二十九章 龐大的橐駝第三十一章 青天大官爺第四百八十七章 通天第四百八十三章 宋州(1)第七百一十三章 草原之虎第二百九十七章 還給我了第八百四十二章 風滿樓第七百六十四章 無不感懷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段距離第四十一章 糾葛第八百零九章 旗開得勝第八百二十七章 看清楚方向第九十一章 陰霾第二百六十四章 釜底之火第一百五十五章 尸位素餐者第四百三十一章 當塗第五十九章 盛情難卻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帽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皇城的戰慄(1)第六百四十三章 香油第六百六十八章 荒嶺之狼第八百零六章 動刀第八百七十六章 天波府第五百九十章 念想幽州第七百六十九章 仁義道德第五百九十三章 戰爭車輪第七十六章 威武城(2)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煎熬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馬灰不拉幾第五百三十章 利害第四百九十三章 挑錯了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龍城(3)第七十五章 威武城(1)第七百六十三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六章 祈福吉符第六百三十二章 識大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