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佛曰

兩天後趙匡胤纔回家,他先去見長輩問安。趙母便說:“你三弟昨天在我跟前說了件事,彰德軍節度使王饒的一個親戚向老三提起,王饒有個女兒賢惠恭勤,又會彈箏鼓琴,非常不錯。”

“彰德軍節度使?剛加的侍中,那可是三朝元老。”黑臉趙匡胤立刻產生了濃烈的興趣,“王侍中有意把女兒下嫁我們家三弟?”

趙母搖頭:“話下之意,那王家女不是想嫁老三,或是看上你了。”

趙匡胤忙道:“那可不行,王侍中比我位高,女兒嫁趙家已是下嫁……當然不可能做妾;但我已婚娶,結髮妻尚在,如何另娶別婦?”

“我也是這樣對老三說的。”趙母便道。

趙匡胤拜別長輩,便回自己屋見夫人賀氏,在院子裡碰到了三弟,便隨口說了兩句話,進屋去了。

不料剛見賀氏,賀氏就神色有異道:“夫君,你可一定要對三弟留個心眼……”

話還沒說完,趙匡胤伸手就扇了過去,“啪”地一個耳光把賀氏扇翻在地,罵道:“好的不學,學到了讒言!”他頓時便十分生氣,轉身出來,見趙匡義還在院子裡。

趙匡義忙上來招呼:“二哥息怒。”

趙匡胤瞪了他一眼,鼻子裡哼了一聲,不作理會,心道:三弟做事常常沒有分寸,不過只因年紀還小,到底是我的親兄弟,本性也差不到哪裡去。

就在這時,門房來通報,說是外面有人求見。趙匡胤問有名帖沒有,門房又答:“沒有,來的是個女道士,自稱是主人的義妹。”

趙匡胤一聽,立刻就叫門房請進來見客。但來的是個中年黑婦,皮膚比趙匡胤還白不了多少,她送了一封信,說玉貞觀的觀主有要事約見。

趙匡胤拆開信一看,果然是京孃的親筆。

(玉貞觀便是玉蓮住了好幾個月的道觀,在東京內城。)那觀主號玉貞,其實名字叫京娘,是趙匡胤早年遊歷天下時結識的一個江湖女子。

那女子裝作被山匪劫持,讓趙匡胤英雄救美。後來趙匡胤才知道,她根本不可能被幾個山匪劫住,因爲她武藝很高強;論單打獨鬥或少數人棍棒鬥毆,比趙匡胤也差不了太多,還需要救她?

趙匡胤好意不辭辛苦送她回家,她卻非要想託付終身,沿路幾度暗示,最後又表明心跡。但被趙匡胤拒絕了,表示只當她是義妹。不料她一哭二鬧三上吊,假意又要跳湖唬趙匡胤……結果還是沒和趙匡胤好成,趙匡胤以爲這事就算了結了;竟不想這女人如此難纏,跟了好幾年,跑到東京來建個什麼道觀,算來她的年齡都二十好幾了還不出嫁,難道想跟定我趙匡胤?

他是不會娶一個江湖女子的,自有緣故。

趙匡胤尋思了一下,下令僕從備馬,然後便進屋找出收藏的幾錠金子,拿布包好。

約見的地方在大相國寺齋房,一個道士居然跑到佛寺見客,

趙匡胤只覺得非常好笑,京娘做什麼道士一定也是胡鬧!還有那個道觀也不是真正的道教。

趙匡胤把隨從人馬留在寺外,獨自清淨地進寺見客。在這大相國寺是不能胡來的,上到官家、大內貴胄下到文武家眷都曾貢獻過香油錢,寺廟關係很廣,一般人不敢在這裡鬧事。

再次見到京娘,趙匡胤更不覺得她真的看破紅塵出家了,一個道士,畫了眉塗了胭脂,這像是出家人麼;而且她雖然穿着寬大的道袍,胸前卻高聳,把又厚又寬的袍服都能撐起來。這樣的身段相貌,怎麼看怎麼不像道士。

京娘腿長個子高,完全不像那良家中的小婦人,可能比有的男子還高大;身子不瘦也不胖,看起來結實圓潤。一張臉的表情很冷清,眼睛十分有神……只看一眼就知道這婦人絕非溫順好對付的女人。

趙匡胤抱拳道:“義妹。”

京娘作齊眉一揖,神情舉止倒也端端正正的,兩人入座。寒暄罷,她便說起事兒:“朝廷近來要拆各地佛寺道觀,殃及到玉貞觀了,開封府的官差說我們玉貞觀非佛非道,是邪門外道!要我們限期遣散門人,拆除道觀房屋……”

趙匡胤把包着金子的布袋先放在腳邊,問道:“那你們是敬什麼神的?”

京娘眼神無辜道:“王母。我們稱王母教。”

“王母……教?”趙匡胤頓時皺眉,“義妹離家遠行,平素要讀讀史。漢朝黃巾賊,就是傳天師教,人一多就喊‘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你們自稱什麼教,非道非僧,那你們想做什麼?官府要拆道觀算是客氣的。”

京娘道:“客氣?當官的還污衊我們是蜀國的細作!”

趙匡胤驚道:“怎會污衊你們是蜀國細作,不是南唐細作?”不怪趙匡胤如此一問,官家近期就是想先對蜀國用兵,恰逢此時,說她是蜀國細作就撞到風頭上了,“難道你真的和蜀國的人有往來,被官府軍隨眼線察覺了?”

京娘低聲道:“不敢有任何欺瞞義兄,我確實和蜀國花蕊夫人費貴妃有來往。去年我在峨眉山上修行,籌建道觀但缺錢,便結識了花蕊夫人,好讓她資助……”

“這……”趙匡胤的眉頭舒展不開了,當下就提起腳邊的布袋放到桌子上,“這裡有些金子,當是義兄給你添的一份嫁妝,你回家找個歸宿好生過日子罷!聽義兄一言,軍機國事,婦人千萬別稀裡糊塗攙和進去了!”

“義兄的話我沒聽懂。”

趙匡胤道:“官家早就在厲兵秣馬,事到如今,也不怕說出來。不出半年,我朝就要對蜀國大舉用兵;你在東京,卻和蜀國貴妃有來往,豈不叫人生疑?官府懷疑你是細作奸細,倒不是完全捏造事端。”

京娘推拒金子,臉上微微一紅,小聲道:“要我還俗也可以,但我的心思你還不懂麼?”

趙匡胤有點生氣:“你的心思我懂,我的心思你不懂?這都幾年了

,如若我要娶義妹,爲何要白白讓你耗費青春華年?趙某一直都拿你當義妹,別無邪念。”

京娘委屈道:“但是我心裡只能有一個人,你進來了,便再也裝不下別人……義妹又不是親的,有什麼關係,當今皇后還是官家的義妹呢。”

趙匡胤惱了:“我醜話說在前頭,早和義妹說清楚了,你現在白費光陰、今後人老珠黃了別賴我身上!當年趙某護送你,絕非見色起意,更不是看上你了!那時我正尋機投明,做點義事不過爲了積攢名聲聲望和品行,而且不止做了這一件善事。若是讓你產生誤會,那真是抱歉得很!”

京娘道:“那你名聲有了,官位也有了,現在再娶我有什麼關係?”

趙匡胤站了起來:“我怎麼娶你?我有夫人,娶義妹做小妾?同僚會怎麼看我趙匡胤的爲人!”他看起來惱怒,其實忍了一些心裡話,這京娘成年拋頭露面在外面亂晃、不是什麼良善女子,還會武藝,又那麼難纏,娶回家的話是生怕家裡不起風浪?

京娘道:“做妾我也願意!你怕別人說你,那我可以等,等你夫人走了……”

“我竟想不到你是這樣的婦人!”趙匡胤已經很不客氣了,“就算你咒死了賤內,我也只會續絃門當戶對的人家,與你何干!”

這倒是趙匡胤的心裡話了,侍中王饒三朝元老,威望很高樹大根深,王家似乎有意……若賀氏萬一壽盡,趙匡胤不迫不及待地娶王饒女,和這江湖婦人糾纏什麼?

趙匡胤又道:“我當年一番好意,又始終恪守禮數,連一根手指頭都沒碰你,你還能說我忘恩負義不成!我真沒想到你會如此不依不撓!”

京娘咬着牙忍着,說道:“難道爲了富貴,你可以拋棄所有?”

“不是富貴,是建功業做大事、是佐君安民的志向!婦人之見,懂大丈夫的抱負?”趙匡胤冷冷道,“何況趙某拋棄誰了?你我曾結爲兄妹,我現在給你錢勸你好生過日子,難道有錯?”

京娘哽咽道:“我知道你胸中只有大事,我也不計較你心裡沒我,只要我心裡有你就行了……我又不要你什麼,也不會阻攔你去做大事。”

趙匡胤冷道:“你想想自個的樣子,是那麼輕巧的?你的事我不會管!道觀封了最好,封了你沒地方容身,回家去反是好事。言盡於此,你好自爲之。”

“什麼好自爲之,你威脅我?”京娘也生氣了。

趙匡胤道:“我與你無冤無仇,威脅你什麼?你只要不再纏着我就行了。告辭!”

等他拂袖而去,京娘呆呆地坐在木桌前,良久纔想起桌子上的金子留下了。她猛灌了一口茶,“哐”地把杯子拍在桌子上。

這時進來了一個和尚,合十道:“阿彌陀佛!佛曰:戒怒……”

“佛曰,佛曰!你眼睛瞎了嗎,沒見我是個道士!”京娘生氣地罵了一句。

(本章完)

第十四章 武訖鎮(4)第七百七十二章 永不陷落之堡第五百零一章 占卜第五百五十八章 龍城(2)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段距離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圖大事第七百九十四章 日出處天子第七百二十六章 風起草原第一百零五章 壽州(1)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入宮廷深似海第九百零九章 尚可爭取第八百二十六章 小窗之光第六百六十九章 趕集第八百六十二章 反賊周端第八百零五章 海風第四百八十三章 宋州(1)第八百六十六章 哪來的滾哪去第五百四十四章 神火都第三百八十八章 服不服第七章 高平(1)第六十八章 玄奘西天取經第一百五十四章 什麼都沒發生過第二百二十四章 短促低沉的話第一百五十章 偶遇第八百一十七章 有序之力第六百九十五章 回家罷第八百一十六章 黑潮第三百七十三章 心有戰意第二百四十六章 帶刺玫瑰第二百一十二章 雲裡霧裡第四百四十章 江寧風雲第三百九十一章 梅花圖第一百三十四章 邀請信第七百三十八章 薄涼第五百四十七章 落花與腰飾第五百零九章 兵曹司第七百五十七章 原來是真的第一百九十章 分享與炫耀第二百六十八章 匹夫之怒第六百八十九章 無慾無求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圖大事第八百四十六章 如果流血第五百五十八章 龍城(2)第八十一章 拍馬腿者史彥超第五百二十六章 講理的魏仁溥第八百二十九章 千年之路第五百一十七章 戰爭的痕跡第一百一十二章 軍令狀第六百三十六章 伴君如伴虎第七百三十章 祭祀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七百一十五章 眼皮跳第一百九十章 分享與炫耀第五百五十二章 伏擊(4)第三百六十七章 夔州(2)第六百零八章 無法交流第二百六十八章 匹夫之怒第八百七十六章 天波府第二百四十八章 可惜可嘆第二百七十七章 還管她願不願意第四百八十一章 無法掩飾的圖謀第二百零四章 誘敵深入第二十七章 發酵第二十三章 指揮使太小第一百五十七章 血光之災第三百一十三章 捍衛者第一百九十五章 誰對誰錯第二百五十章 欲言又止第十一章 武訖鎮(1)第五百四十一章 危險人物第七百四十三章 認了錯再說第七百八十七章 拆臺第一百八十三章 便宜了紹哥兒第一百二十九章 龐大的橐駝第四百三十一章 當塗第八百三十七章 公道第八百九十二章 戲子第九十二章 發酵第六百一十一章 等待最是磨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什麼都沒發生過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動第七百七十章 草木瘋長第四百三十章 難被信任的人們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五百二十一章 無法調和第八百三十二章 正義第八百四十四章 命運之手第四百六十七章 勸降書第一百零九章 壽州(5)第八百五十三章 危險動作第一百五十五章 尸位素餐者第四百二十九章 八十萬會獵於吳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重進渡劫第二百四十二章 很早就說過第四百二十一章 食魚的魚第八百四十七章 漢天子筆第七百五十二章 人世浮華第六十六章 軍用圖第七百五十八章 勿忘初衷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省事略
第十四章 武訖鎮(4)第七百七十二章 永不陷落之堡第五百零一章 占卜第五百五十八章 龍城(2)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段距離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圖大事第七百九十四章 日出處天子第七百二十六章 風起草原第一百零五章 壽州(1)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入宮廷深似海第九百零九章 尚可爭取第八百二十六章 小窗之光第六百六十九章 趕集第八百六十二章 反賊周端第八百零五章 海風第四百八十三章 宋州(1)第八百六十六章 哪來的滾哪去第五百四十四章 神火都第三百八十八章 服不服第七章 高平(1)第六十八章 玄奘西天取經第一百五十四章 什麼都沒發生過第二百二十四章 短促低沉的話第一百五十章 偶遇第八百一十七章 有序之力第六百九十五章 回家罷第八百一十六章 黑潮第三百七十三章 心有戰意第二百四十六章 帶刺玫瑰第二百一十二章 雲裡霧裡第四百四十章 江寧風雲第三百九十一章 梅花圖第一百三十四章 邀請信第七百三十八章 薄涼第五百四十七章 落花與腰飾第五百零九章 兵曹司第七百五十七章 原來是真的第一百九十章 分享與炫耀第二百六十八章 匹夫之怒第六百八十九章 無慾無求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圖大事第八百四十六章 如果流血第五百五十八章 龍城(2)第八十一章 拍馬腿者史彥超第五百二十六章 講理的魏仁溥第八百二十九章 千年之路第五百一十七章 戰爭的痕跡第一百一十二章 軍令狀第六百三十六章 伴君如伴虎第七百三十章 祭祀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七百一十五章 眼皮跳第一百九十章 分享與炫耀第五百五十二章 伏擊(4)第三百六十七章 夔州(2)第六百零八章 無法交流第二百六十八章 匹夫之怒第八百七十六章 天波府第二百四十八章 可惜可嘆第二百七十七章 還管她願不願意第四百八十一章 無法掩飾的圖謀第二百零四章 誘敵深入第二十七章 發酵第二十三章 指揮使太小第一百五十七章 血光之災第三百一十三章 捍衛者第一百九十五章 誰對誰錯第二百五十章 欲言又止第十一章 武訖鎮(1)第五百四十一章 危險人物第七百四十三章 認了錯再說第七百八十七章 拆臺第一百八十三章 便宜了紹哥兒第一百二十九章 龐大的橐駝第四百三十一章 當塗第八百三十七章 公道第八百九十二章 戲子第九十二章 發酵第六百一十一章 等待最是磨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什麼都沒發生過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動第七百七十章 草木瘋長第四百三十章 難被信任的人們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五百二十一章 無法調和第八百三十二章 正義第八百四十四章 命運之手第四百六十七章 勸降書第一百零九章 壽州(5)第八百五十三章 危險動作第一百五十五章 尸位素餐者第四百二十九章 八十萬會獵於吳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重進渡劫第二百四十二章 很早就說過第四百二十一章 食魚的魚第八百四十七章 漢天子筆第七百五十二章 人世浮華第六十六章 軍用圖第七百五十八章 勿忘初衷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省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