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章 盛世太平

樞密院軍令,東海指揮解散休整。俞良部諸將士屬於衛軍,無傷殘者交付清楚甲冑兵器、領賞之後便可以回家了,他們原屬衛軍開封府指揮,家離並不太遠,一個月後俞良和張大又來到了東京城晃悠。

“我說話算數。”俞良拍着胸脯對張大道,“東島那娘們不算,今日便請你去逛青樓長長見識。”

張大嘴上佯作客套一番,但他一個莊稼漢作起戲來實在很容易被看破,俞良已從他臉上看出了興致勃勃的樣子……畢竟尋歡作樂還不花錢。

張大道:“讓俞十將破費,俺過意不去哩。”

俞良嘿嘿笑了一聲:“成,你要不願意就算了,反正只此一回,老子的錢也是命換來的!”

“那……那……”張大臉已紅了,“那青樓得花多少錢?”

“娘|的!”俞良罵了一聲,“這倒不好說,內城裡的甚麼閣甚麼樓,一般的也得一貫罷;不過要是找個窯姐,小娘也不過三五十文……那種小巷裡的年老丐女十二三文便算了。”

俞良出口成章,顯是對花柳之地十分熟悉,這廝從軍之前家資就算殷實。

“一貫!”張大使勁搖搖頭。

一貫理論上是一千枚銅錢,銅幣成色好的也有幾百文算的,在大許貨幣緊縮下,吃個餅喝杯茶也才一二文,一貫錢已屬大額。

於是二人直奔望春門外,到城廂尋窯子,此時的東京城牆外也仿若都市,皆因多年沒有被攻城圍城之故;先是一些富貴人家在城外有莊院,外來百姓附城而居,人口一多,官府便修建道路、設官鋪管理治安,時日稍長便繁華熱鬧起來了。他們一看城外諸鋪子應有盡有,難怪很多人搬遷在這裡紮根。

張大扭扭捏捏地挑了個長得最好的,鴇|兒要五十文,俞良大方地先把錢付了,便坐在木樓下喝茶等着。張大叫他一塊兒,俞良搖頭道:“我對這裡的娘子無甚興趣。”

不出一炷香工夫,張大便出來了,卻有些悶悶不樂地和俞良離開。二人走在東京城外人口日漸稠密的城廂街巷,俞良問道:“張大,不樂意?”

張大這才罵道:“剛一進去,那娘們就催趕緊的,就想着錢……五十文,買糧都得買多少!可惜哩!”

俞良哈哈大笑:“既然是窯姐,不想錢還想甚?”

就在這時,張大忽然有點失落,喃喃道,“美子挺好的……”

俞良不動聲色地轉頭看了他一眼,仰着頭瞧着路邊綠幽幽的柳枝,問道,“從軍前,你覺得怎樣才舒坦?”

張大摸了摸腦袋,愣愣道,“吃飽。”想了一下又道,“穿暖,冬天哩屋子不漏風,晚上偶爾想娘們。”

俞良笑道,“這裡的窯姐便是爲了這個。不過每個人都不能容易滿足,連你這廝目不識丁也會得隴望蜀。現在你知道爲何有窯姐一夜能值一貫了麼?”

張大一臉迷糊,似乎明白又似乎不明白。

就在這時,忽見望春

門外的驛道上許多人在圍觀,二人便快步走過去瞧稀奇。便見一隊筒帽皁靴的官差胥吏護着幾架大車從驛道上經過,隨行的還有拿着節杖的曰本國使節……那東島官吏的裝束乍看與漢兒有幾分類似,但也很容易分辨,難怪百姓們覺得稀奇。

大車上的人更讓人們感興趣,一車車穿得紅紅綠綠的娘們!那些女子也不害臊,敞開車廂四周,好奇地東張西望。

俞良瞧了一會兒,便道:“必定是曰本國進獻給皇室的歌舞姬。”

張大等在東島呆過好幾個月,頓時說道,“俺瞧着東島婦人也不咋。”

俞良笑道:“你不懂,官家圖的就是遠道送來這回事,要的是四方賓服的威儀。”

話音剛落,忽然聽張大脫口喊道:“美子!”

旁邊的人紛紛側目。

俞良循聲看去,果然認出一輛馬車上正興高采烈的女子,不就是美子!美子聽到喊聲,轉頭也發現了兩個熟人,臉上興|奮的笑容僵在那裡,她神情複雜地看着他們。周圍很吵鬧,俞良和張大也無話可說,默默地目送那輛馬車而去。

良久後俞良才哼哼道:“這曰本國朝廷送的都是什麼玩意……”

張大卻有些納悶,“美子不是在大森小城,怎麼能被選中?”

俞良道:“那娘們拼了命想盡辦法要來大許,誰知道她用了什麼手段。”

……

不久後,金祥殿三日大宴。這次大宴分外不同,諸文武、誥命夫人觀賞到的節目更加豐富了。有來自數千裡海外的曰本國歌舞,還有上次高麗使者進獻的美|女,還有歸義軍進貢的西域胡姬,除此之外一度比較荒廢的中原皇室教坊司也新增了不少人,急着排演了歌舞雜戲。

大殿上絲竹管絃,一派繁華。

文官上表大吹特吹:今上威服海內,四方來歸,開盛世,興太平,強勝大漢,遠邁大唐……

除了歌舞姬,赴宴的還有各國使節官吏,高麗、曰本都派遣了人,甚至還有“駐東京大遼驛館”的使節,吐蕃諸部、河西西域回鶻、党項等等,大殿上奇裝異服,什麼人都有,叫東京貴族貴婦大開眼界。

皇帝郭紹和兩位皇后分別賞賜了韓通以下諸文武馬鞍、綬帶、袍服、玉筆等物,肯定他們在東島立下的戰功。至於在場的曰本國使節什麼感受,那便顧不得了。

郭紹一臉笑容,興致勃勃的樣子,這讓辛苦準備大宴的無數官吏宮人十分欣慰。

等東島舞姬上臺表演,果然郭紹對她們的來源毫不在意,只要有地方特色就成,看個稀奇罷了……反正他也不懂。

郭紹對各國甚至大許的藝術都懂得不多,但他覺得自己天生善於觀察,看了一番節目,大抵能分辨出各國進獻女子的優劣來。勤於訓練的歌舞姬在細節動作上的精妙是不同的,曰本國獻的女子顯然比不上高麗國,或許是剛剛發生了戰爭他們還不太服氣?

大殿上其樂融融,郭

紹時不時與大臣舉杯祝詞慶賀,時不時側頭與兩個皇后笑着談論。

符金盞轉頭從容地微笑道:“吐蕃、回鶻這些人,以前從不來中原朝貢。而今陛下的聲威已遠傳四方,妾身以爲他們現在很擔心陛下繼續向西征伐。”

郭紹讚道:“皇后頗有見地。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朕倒覺得這遠方的朋友有興趣前來,無非兩樣,一是有利可圖,二是感到有威脅,不然就沒勁了。”

符金盞拿團花綾羅寬袖輕掩朱脣,眼睛笑得如月亮一般。

舞臺上最大氣的舞蹈,反是大許朝廷教坊司的舞姬,宏大的編鐘鼓聲中,那羽衣長袖如同大片的雲彩,又如春天絢爛的花瓣奔放地盛開。

大臣們祝賀時滿朝的“萬壽無疆”大呼,都讓郭紹真正感受到國勢皇權的膨|脹!

從西到東,從北到南,他覺得自己的力量還沒有完全釋放!大許還有更多的欲|望和活力需要擴張,一時間郭紹心中浩蕩,忽然有點理解當年秦始皇爲何非要尋長生不老之藥,因爲太多的霸業還未完成!

……宴席一連三天,當天晚上暫時停歇。

高麗諸赴宴使節回到“駐東京高麗驛館”,驛館官員催促剛到東京的使官,上書朝廷讓大許履行承諾,進軍東北。

使官卻頗有些猶豫。燈下的房屋充滿着高麗風格,使官沉聲道:“諸位有沒有想過曰本國離大許有多遠,大許徵|服曰本國又用了多久?”

幾個人面面相覷。

使官一臉憂色道:“本官個人以爲,許軍勢力至遼東不一定是好事,恐怕是驅虎引狼之策!”

衆人大驚,這種言論着實還沒聽過,驛館主官道:“高麗國與曰本國不同,我國一向未對中原有不敬敵對之舉。”

使官冷冷道:“許軍進遼東,好處是牽制遼國,但局面已今非昔比!當今四面擴張者已非大遼,恰是大許,如果他們的勢力擴至遼東,你們以爲中原真的會大方地將渤海國舊地拱手相讓,坐實高麗國壯大?”

使官所言有幾分道理,那驛館裡的人又問:“兄臺何以有這等想法?”

“今日本使觀之,赴宴者有河西、吐蕃、西域來的人,私以爲連遠至西域的人都嗅到了危險氣息。開京諸臣竟如此愚鈍,在虎狼臥榻之側,還想着虎口爭食!”

有人道:“我國曆代國君想恢復渤海國舊地,前後經營準備了數十年,一時間要前功盡棄着實難以接受。”

那使官長長地嘆息一聲,望着窗外的院落,裝潢得彷彿高麗院子似的,屋檐下的燈籠和值守的侍從服飾讓人有他鄉似故鄉之感。夜色已深,不過驛館外面的燈火通明,還隱隱傳來馬蹄噠噠噠的聲音,宵禁也難以掩蓋東京的繁華,相比之下,高麗國開京已相差甚遠。

他轉身說道:“高麗國向來不弱,但若不幸與大許開戰,必然不敵。我國應避免與大許衝突,尋找更恰當的求存之道。”.

(本章完)

第五百零七章 奸細第八十三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一百二十八章 善於射箭第一百九十三章 鮮血淋淋上架感言第五百章 既壽永昌第八百零三章 不測風雲第八百一十章 兵力不足第七百八十一章 豹將軍第七百九十二章 千字文第八十二章 扶搖子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貴險中求第四百五十九章 京口之役(2)第三百九十章 貞節牌坊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生難得一知己第五百一十七章 戰爭的痕跡第五百四十六章 撥霧雲開第五百一十五章 暗香滋德殿(3)第一百零八章 壽州(4)第一百一十八章 手板煎魚第七百零三章 對峙第八百二十一章 悲慼第二百零二章 李處耘的預言第八十二章 扶搖子第七百五十四章 忠孝兩全第七百三十三章 頭陣第七百三十九章 請了尊佛第八百九十五章 無聲的掙扎第二百八十六章 萬劫不復第四百二十三章 勸進第十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八百五十一章 宣德門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意志第八百零一章 好東西第一百九十章 分享與炫耀第四百二十五章 驕陽中的箭第八百六十四章 霧裡看花水中望月第三百八十一章 在寒冬取暖第八百二十五章 茶水代酒第二百三十九章 皇城的戰慄(3)第七百六十七章 白高大第四百二十二章 連本帶利第三百二十二章 跨國商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哀愁(6)第一百八十二章 多年心結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存的面具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間樂土第五百九十八章 奇襲第六十三章 無法停止難受第八百零九章 旗開得勝第二百七十七章 還管她願不願意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開大朝第五百五十九章 龍城(3)第一百三十六章 廉頗老矣第五百一十一章 國力的轉化第二百五十章 欲言又止第三百零六章 晉州之役(1)第二百二十三章 紫微星弱第六十七章 唐倉第三十七章 機智的男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府的驚變第六百二十八章 抱不平第七百七十二章 永不陷落之堡第八百零一章 好東西第八百八十九章 兄弟之禮第六百六十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四百九十七章 李筠第七百一十三章 草原之虎第六百二十一章 有勇無謀第三百六十章 蜜蜂蟄人第二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2)第三十八章 挑撥離間第八百二十三章 憂傷飄蕩的雪第九百零一章 知人善用第五百九十六章 李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邀請信第四百四十四章 受傷的野獸第二百二十六章 殿前風雨聲第四百四十章 江寧風雲第八百八十五章 勇冠三軍第二百一十二章 雲裡霧裡第二百六十六章 霸道的婦人(1)第七十六章 威武城(2)第七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不同了第八百七十五章 意氣用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悄悄的第八百九十五章 無聲的掙扎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口之役(5)第八百八十七章 叫爹第九十章 要死了第六百六十六章 私奔第八百五十二章 複合之信第一百一十章 名聞全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物復甦的春色第八百二十七章 看清楚方向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慘雨第六十九章 戰爭的藝術第六百七十五章 所有的罪第二百三十八章 皇城的戰慄(2)第八百六十三章 心臟在左
第五百零七章 奸細第八十三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一百二十八章 善於射箭第一百九十三章 鮮血淋淋上架感言第五百章 既壽永昌第八百零三章 不測風雲第八百一十章 兵力不足第七百八十一章 豹將軍第七百九十二章 千字文第八十二章 扶搖子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貴險中求第四百五十九章 京口之役(2)第三百九十章 貞節牌坊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生難得一知己第五百一十七章 戰爭的痕跡第五百四十六章 撥霧雲開第五百一十五章 暗香滋德殿(3)第一百零八章 壽州(4)第一百一十八章 手板煎魚第七百零三章 對峙第八百二十一章 悲慼第二百零二章 李處耘的預言第八十二章 扶搖子第七百五十四章 忠孝兩全第七百三十三章 頭陣第七百三十九章 請了尊佛第八百九十五章 無聲的掙扎第二百八十六章 萬劫不復第四百二十三章 勸進第十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八百五十一章 宣德門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意志第八百零一章 好東西第一百九十章 分享與炫耀第四百二十五章 驕陽中的箭第八百六十四章 霧裡看花水中望月第三百八十一章 在寒冬取暖第八百二十五章 茶水代酒第二百三十九章 皇城的戰慄(3)第七百六十七章 白高大第四百二十二章 連本帶利第三百二十二章 跨國商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哀愁(6)第一百八十二章 多年心結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存的面具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間樂土第五百九十八章 奇襲第六十三章 無法停止難受第八百零九章 旗開得勝第二百七十七章 還管她願不願意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開大朝第五百五十九章 龍城(3)第一百三十六章 廉頗老矣第五百一十一章 國力的轉化第二百五十章 欲言又止第三百零六章 晉州之役(1)第二百二十三章 紫微星弱第六十七章 唐倉第三十七章 機智的男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府的驚變第六百二十八章 抱不平第七百七十二章 永不陷落之堡第八百零一章 好東西第八百八十九章 兄弟之禮第六百六十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四百九十七章 李筠第七百一十三章 草原之虎第六百二十一章 有勇無謀第三百六十章 蜜蜂蟄人第二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2)第三十八章 挑撥離間第八百二十三章 憂傷飄蕩的雪第九百零一章 知人善用第五百九十六章 李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邀請信第四百四十四章 受傷的野獸第二百二十六章 殿前風雨聲第四百四十章 江寧風雲第八百八十五章 勇冠三軍第二百一十二章 雲裡霧裡第二百六十六章 霸道的婦人(1)第七十六章 威武城(2)第七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不同了第八百七十五章 意氣用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悄悄的第八百九十五章 無聲的掙扎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口之役(5)第八百八十七章 叫爹第九十章 要死了第六百六十六章 私奔第八百五十二章 複合之信第一百一十章 名聞全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物復甦的春色第八百二十七章 看清楚方向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慘雨第六十九章 戰爭的藝術第六百七十五章 所有的罪第二百三十八章 皇城的戰慄(2)第八百六十三章 心臟在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