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一章 到嘴邊的肉

中秋節過後,整個河東地區兵馬洶洶,四股大軍都仿若箭在弦上,情勢日漸變得兇險而複雜。

東京來的一股禁軍渡過黃河,至河東潞州,具體兵力不詳、陣仗很大。從各方消息獲知,此番東京任命的主帥不是老帥大將,主帥卻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董遵誨,副將周通、鄧飛、李繼隆,李繼隆乃開國公李處耘之子,才十幾歲大。但這也從另一方面證明東京朝廷十分防備內亂,不敢啓用威望太高的大將!

河東軍楊業下令從雲州撤軍退守雁門,將主力數萬聚代州,反跡昭然;潞州的大許禁軍應該就是衝他來的。

遼軍則部署於豐州、雲州,北院樞密使蕭思溫、駙馬蕭咄裡(遼帝耶律賢的姑父)率主力進駐雲州,逼雁門。

而武州(張家口)的高彥儔部也大肆聚兵,蠢蠢欲動,目的不明。

情勢錯綜複雜,但代州的主要人物心裡都有一些線索判斷。

在範忠義等人看來,就差進入雁門協助河東軍起事,大事可成。楊業他們則只等遼軍入雁門好關門打狗。

“八月二十八日!”

楊業與範忠義等二人約定,“八月二十八日,本將下令二弟楊崇勳,以換防爲由從雁門撤軍,遼軍定要在當日趁機入雁門!”

不料楊袞忽然說道:“在下建議,八月二十六晚將前營軍府的人全部殺掉,以免起事時節外生枝。”

楊業聽罷頓時一愣,不動聲色道,“事成後再殺如何?”

楊袞卻一言不發,饒有興致地端詳着楊業的神情,好一會兒才道,“大帥把事情做到了這一步,東京平叛人馬已至,臉面早就撕破了,遲早都要殺的,還留着隱患作甚?”

就在這時,楊業忽然“哈哈”大笑,撫掌道:“楊將軍所言極是,差點百密一疏。”

楊袞也面露笑容,卻是笑得十分刻意,簡直是皮笑肉不笑。範忠義也陪笑起來,“大帥放心,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矣!”

送走二人,楊業立刻去前院上房見等在那裡的盧多遜、楊崇勳。

“楊袞要求殺掉前營軍府官吏。”楊業見面沒有任何別的話,開門見山就說道。

盧多遜和楊崇勳都是一驚,楊崇勳忙問:“長兄答應他了?”

楊業點頭稱是。

楊崇勳馬上一拍大腿:“這下豈不是要露陷?”

“不馬上答應他,當場就要露陷!”楊業皺眉道,“楊袞一說這事,我忽然就明白了,他果然早已起疑,且此事早有預謀。之前就做了兩件事爲先手:其一,先看被羈押的軍府官吏,不僅爲了驗明官吏真假,而且記住了他們的大致長相,以便殺人時對照;其二,送信時,信裡有一句輕描淡寫的話,要他們二使回雲州見蕭思溫後,遼軍再入雁門。”

楊崇勳道:“這麼說來,殺不殺人都要露出破綻?”

“正是。”楊業道,“不殺必被楊袞認定是計,而照原來的計謀殺那些死囚湊數也會被識破。”

楊崇勳不甘心地問:“萬一蕭思溫沒看出信裡那句話(人回了,軍隊才入關)哩?”

“唉,咱們疏忽了送信的人,那廝恐怕帶了楊

袞的口信。”楊業仰頭長嘆一聲。

三人面面相覷,十分沉悶地坐在那裡一動也不動。

盧多遜總算開口道:“楊袞這廝,套路不作痕跡,不顯山露水……”

楊崇勳罵道:“他|娘|的!難道眼睜睜看着到嘴邊的肉飛了?”

盧多遜道:“下官以爲,趁事情還沒走到最後一步,立刻稟奏官家!先放信鴿,然後派人快馬加急送信。”

楊業道:“爲今之計,別無它法。”

……雲州城頭(大同市附近),蕭思溫坐在牆上的椅子上,久久地看着南邊一望無際的曠野,不說話也不動彈。成片收割過的莊稼地、荒草,偶有村莊,南面的地勢十分開闊平坦。但視線看不到的盡頭,蕭思溫知道有一道高大的山脈屏障,便是雁門山;河東與北方最重要的關隘就在此山之中。

旁邊站着的是蕭咄裡,駙馬在蕭思溫跟前也只能站着,如今大遼必蕭思溫權位高的就只有耶律賢了。

蕭咄裡已過世的結髮妻是大遼先帝耶律璟的姐姐,從皇室派系看,此人算是遼太宗一系的人;不過他本人畢竟也是蕭氏族人,而且妻子已過世,上京政變時立刻投了蕭思溫一黨,所以蕭思溫還是很信任他的……曾與耶律璟家的人,反而有利於拉攏安撫太宗一脈。

大遼內鬥很難扯清楚,其中原因之一就像蕭咄裡這樣的處境,聯姻十分複雜。

城外荒地上,一陣馬蹄聲十分明顯,便見一股遼軍騎兵正在奔走回城。蕭思溫饒有興致地看着那羣馬兵,開口道:“雲州這地方,丟得輕巧,拿得也輕巧。”

蕭咄裡道:“那時幽州大敗,大遼皇帝被刺,人心惶惶,雲州守將不戰而逃。蕭公仁厚,竟饒恕了他。”

蕭思溫道:“無論哪國內亂時,丟城失地豈不尋常?”

他說話從容鎮定,顯得很安靜,但心中早已是千頭萬緒。武州高彥儔的動靜,應該衝河東楊業去的。細作報來許國平叛大軍至潞州,之後定會經晉陽,圖謀突破忻州,至少得十天以後;但時間也很急了,楊袞和範忠義還沒進一步的消息回來。

蕭思溫對楊業寄予極大的期待,但他沙場官場那麼多風浪過來,又豈能不知兇險?至今他還沒下定決心,只等楊袞回來……並且一定要等他們二人都到雲州了才入雁門關!

……八月下旬,河東諸城全部戒嚴,人們未見敵軍,但氣氛已十分急迫了,彷彿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楊崇勳不能再繼續逗留代州,只得離開前往雁門統兵。

及至八月二十六日晚上,一堆人馬帶着統帥楊業的軍令到達雁門關內,並護送楊袞和範忠義出關。楊崇勳先見了送信的武將,接過漆封的書信。

打開一看,裡面只有短短几個字:放人、照計行事。

楊崇勳見送信的武將是楊業的親兵武將,便沉聲問道:“大帥殺了人?殺的是什麼人?”

武將小聲答道:“原來想殺的那些人。”

楊崇勳聽罷心裡明白了,前營軍府大小官吏好幾十人,官員都是朝廷命官,楊業還是不敢殺的;恐怕連皇帝都不敢輕易濫殺無辜官吏,人太多,造成的影響

太大。

楊崇勳又問:“那倆人親眼見到了?”

武將答:“關起來殺的,不過那倆人去看了屍體。大晚上的,血肉模糊……”

“什麼?”楊崇勳頓時吃了一驚。既然楊袞早有預謀,豈能輕易矇蔽了他?

楊崇勳將信紙瞅到燈下,又重讀了三遍,就只有那麼幾個字,實在是看不錯!

他從城樓裡走到女牆邊上,正好要出城的人馬正在大路上,等着下令開城門。楊崇勳遠遠地瞧了兩個遼國使者一番,終於下令道:“自己人,開門放行!”

守軍聽到楊崇勳的命令,很快便傳來了厚重的開門聲音。下面的人馬繼續前行,那楊袞騎在馬上,一邊走一邊擡頭看城頭的楊崇勳。倆人隔着朦朧的火光對視許久,直到楊袞走進甬道。

事到如今,恐怕已無計可施……長兄在賭楊袞沒看出蹊蹺來?

楊崇勳離開南邊的女牆,走到北邊城頭,繼續盯着正在漸行漸遠的一串火光。他心裡簡直十分不甘心!這誘敵之計折騰了近一個月,就這樣了麼?

楊袞不太可能看不出端倪,遼軍怕是不會再來了!

“打仗還得從正面拼實力!”楊崇勳心情複雜地感嘆了一聲。

他情緒低落地在雁門關又住了兩晚,整天都在想那事兒,反正還是不太放得下。

八月二十八日,楊崇勳起牀後,撕開了縫製在內衣中楊業簽押的密令:雁門關換防,山中道路狹窄通行擁堵,令守備將領楊崇勳先從雁門撤離主力。

他正待要徒勞地將部署進行完,忽然一拍腦門:棄守雁門之後,遼軍會不會有反計?

遼人此時應該從楊袞口中知道是誘敵之計,但他們極有可能將計就計,佯作沒有識破,調兵進關尋機襲擊一些河東軍……特別是剛剛從雁門撤走的楊崇勳部,不僅腹背面對遼軍,而且山溝裡軍隊無法展開,這時候被進攻簡直是場災難!

楊崇勳越想越有可能,反正遼軍進雁門後,關隘在他們手裡,只要小心防備,很難有啥危險;而且遼人知道中計後,難不保惱羞成怒,趁機幹上一仗!

但是,這計謀不僅是他長兄楊業謀劃,上面主持的人是皇帝。如果楊崇勳抗命,那責任就得他一個人擔着!而只要按照軍令行事,就算出了事也與他無關。

楊崇勳捏着軍令,站在房屋門口,一時間十分猶豫。

他知道不能猶豫太久了,如果拖延下去,等到遼軍按照約定好的時間到了雁門關下,這時才決定棄守,將士們會怎樣?會發生什麼楊崇勳心裡沒底……畢竟一般的將士並不知道什麼誘敵之計。

是走,還是留?

……

……

(厄夜怪客新書《最強妖孽》火熱發佈,都市類的老作者,文筆和故事都不錯。

簡介:當其他人盲目的追尋真相的時候,記住萬物皆虛.當其他的人被道德和法律所束縛,記住萬事皆允.我們行走於黑暗,服務於光明。我是徐陽逸,我是……斬妖者

連接:http://book.zongheng.com/book/524571.html)

(本章完)

第一百九十三章 鮮血淋淋第五百五十六章 恩怨第一百三十一章 降表第二百八十三章 欲哭無淚第二十八章 綠肥紅瘦時節第一百七十四章 有一回便有二回第一百三十九章 她的顏色第五百一十一章 國力的轉化第四百九十三章 挑錯了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牡丹花一樣凋零第五十三章 惜字如金第七十章 滿意表現第六百一十章 塵霧籠罩第六百四十三章 香油第三百六十六章 夔州(1)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義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馬灰不拉幾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唱一和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聚晉陽(2)第四十四章 不同的輕鬆第八百三十四章 牽羊第三百三十六章 雪中沉寂的野心第三十章 貴人第八百四十章 夏日暴雨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答第一百零八章 壽州(4)第六百四十四章 精貴第八百一十二章 綻放的夜色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隻耳環第五百二十八章 放風箏第四百三十三章 采石之役(2)第四十二章 走光第十九章 晉陽之役(4)第一百四十八章 悄悄的第七百九十八章 迷宮與分享第八百二十九章 千年之路第六百三十七章 細枝末節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爲奴第五百零二章 一夜化爲烏有第八百零八章 遙遠的海面第七百一十八章 十八層地獄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高興第二百七十七章 還管她願不願意第三百八十六章 來時艱難去時易第三百五十七章 安息的魂魄第三百六十六章 夔州(1)第十六章 晉陽之役(1)第四百三十四章 采石之役(3)第四百一十五章 只可經營不可強迫第四百六十一章 京口之役(4)第八百零三章 不測風雲第三十五章 向訓家的小二郎(1)第三百零四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九十章 空着的龍椅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亡彈指間第三百二十四章 意志第二百八十八章 人間滄海桑田第二百三十章 雜家無處可去第三百六十章 蜜蜂蟄人第十七章 晉陽之役(2)第七百一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八百二十九章 千年之路第四百三十八章 采石之役(7)第四百七十六章 仁者無敵(2)第四百二十五章 驕陽中的箭第二百八十四章 輕盈若仙第四百六十九章 洞察入微第八百四十二章 風滿樓第九百零八章 宿命第一百八十章 較勁第七百一十六章 作了猴兒第三百一十三章 捍衛者第五百四十七章 落花與腰飾第六百七十四章 裝甲軍第一百零五章 壽州(1)第九十八章 麻繩第六百一十三章 風急第七百五十章 就是說說話第五百九十七章 心氣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戶兩命第五十五章 殘忍的惡作劇第五十四章 不嫌難受麼第二十六章 母儀天下第五百零六章 毫無邪念第三百八十四章 善變的女子第四百七十九章 太皇太貴妃第二百五十一章 臥薪嚐膽第七百九十八章 迷宮與分享第四百一十九章 恨相識太晚第七百四十四章 梔子花第八百九十二章 戲子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省事略第三百八十五章 精貴的馬桶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師來了第八百八十六章 流沙第一百六十章 活口第八百六十七章 好死不如賴活着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府的驚變第六百六十三章 聯姻第二百六十一章 軟弱的婦人
第一百九十三章 鮮血淋淋第五百五十六章 恩怨第一百三十一章 降表第二百八十三章 欲哭無淚第二十八章 綠肥紅瘦時節第一百七十四章 有一回便有二回第一百三十九章 她的顏色第五百一十一章 國力的轉化第四百九十三章 挑錯了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牡丹花一樣凋零第五十三章 惜字如金第七十章 滿意表現第六百一十章 塵霧籠罩第六百四十三章 香油第三百六十六章 夔州(1)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義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馬灰不拉幾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唱一和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聚晉陽(2)第四十四章 不同的輕鬆第八百三十四章 牽羊第三百三十六章 雪中沉寂的野心第三十章 貴人第八百四十章 夏日暴雨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答第一百零八章 壽州(4)第六百四十四章 精貴第八百一十二章 綻放的夜色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隻耳環第五百二十八章 放風箏第四百三十三章 采石之役(2)第四十二章 走光第十九章 晉陽之役(4)第一百四十八章 悄悄的第七百九十八章 迷宮與分享第八百二十九章 千年之路第六百三十七章 細枝末節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爲奴第五百零二章 一夜化爲烏有第八百零八章 遙遠的海面第七百一十八章 十八層地獄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高興第二百七十七章 還管她願不願意第三百八十六章 來時艱難去時易第三百五十七章 安息的魂魄第三百六十六章 夔州(1)第十六章 晉陽之役(1)第四百三十四章 采石之役(3)第四百一十五章 只可經營不可強迫第四百六十一章 京口之役(4)第八百零三章 不測風雲第三十五章 向訓家的小二郎(1)第三百零四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九十章 空着的龍椅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亡彈指間第三百二十四章 意志第二百八十八章 人間滄海桑田第二百三十章 雜家無處可去第三百六十章 蜜蜂蟄人第十七章 晉陽之役(2)第七百一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八百二十九章 千年之路第四百三十八章 采石之役(7)第四百七十六章 仁者無敵(2)第四百二十五章 驕陽中的箭第二百八十四章 輕盈若仙第四百六十九章 洞察入微第八百四十二章 風滿樓第九百零八章 宿命第一百八十章 較勁第七百一十六章 作了猴兒第三百一十三章 捍衛者第五百四十七章 落花與腰飾第六百七十四章 裝甲軍第一百零五章 壽州(1)第九十八章 麻繩第六百一十三章 風急第七百五十章 就是說說話第五百九十七章 心氣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戶兩命第五十五章 殘忍的惡作劇第五十四章 不嫌難受麼第二十六章 母儀天下第五百零六章 毫無邪念第三百八十四章 善變的女子第四百七十九章 太皇太貴妃第二百五十一章 臥薪嚐膽第七百九十八章 迷宮與分享第四百一十九章 恨相識太晚第七百四十四章 梔子花第八百九十二章 戲子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省事略第三百八十五章 精貴的馬桶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師來了第八百八十六章 流沙第一百六十章 活口第八百六十七章 好死不如賴活着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府的驚變第六百六十三章 聯姻第二百六十一章 軟弱的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