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制度這個事兒(3)

實踐經驗豐富的“老政工”馮新民在復興黨內的外號叫馮半仙。其實在王書輝在經驗總結會上發完言之後,馮新民就知道這些幹部心裡會有什麼樣的想法了。所以當看到趙萬里拿着香菸找到自己之後,馮新民表現的非常的淡定。

煙癮很大的馮新民早就把自己帶過來的配給煙給抽光了。作爲一個老煙鬼,他迫不及待的拆開了趙萬里拿來的香菸,自己先點上一根兒美美的吸了一口。過完了煙癮之後,馮新民才悠然的對趙萬里說道:

“萬里同志,你別看我比你的年紀要小一歲,可是在九年前我就在老師身邊工作了。說來說去,還是我們這批人對於老師的想法最瞭解。”

趙萬里雖然在思想上有想不通的地方,可是實事求是仍舊是他的基本原則,所以他承認馮新民說的是事實。

看到趙萬里點了點頭,馮新民繼續說道:

“在老師身邊的時候,我記憶最深的事情就是,老師經常告訴我們,在工作中不要妄想追求那個最好的結果,能夠保證工作完成,做到能夠最低限度的保證工作不出現差錯就很不錯了。工作了這麼多年,我現在才覺得這話是真道理,硬道理。”

趙萬里和馮新民的不同之處就在這裡。趙萬里是個希望追求完美的人。然而問題是,不管他再怎麼想把工作做到最完美,可是現實卻冷酷無情的教育他,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轉移的。只要是工作,不管多麼簡單的工作,在執行的過程中總會出現各種問題,那個完美的結果似乎永遠也達不到。

趙萬里聽到了王書輝的實話感到思想上不舒服的原因就在這裡。他總覺得不管事情能不能做好,至少應該積極的去希望一個好的結果,而不是應該一開始就防範各種壞的結果可能會發生。

而王書輝老師似乎就像那種永遠也不放心學生的老師一樣,他不會用美好的結果來鼓動大家,反而總是使用一切手段,儘可能的制定各種各樣的工作手冊之類的東西來保證大家不犯錯誤。這種永遠也得不到信任的感覺,讓趙萬里這樣的完美主義者非常的不舒服。

所以聽了馮新民的話之後,趙萬里表現的不動聲色。

馮新民能夠理解趙萬里的想法,畢竟他也是從這個階段過來的。可是馮新民也知道,自己能被王老師信任,能夠被王老師安排到重要崗位上的原因,就是自己的思想已經經過了這個不成熟的階段。

所以無論是從一個領導幹部的角度講,還是從一個前輩的角度講,馮新民還是希望自己的這個副手和學弟,這個在業務上很出色,在復興軍的歷次軍演中都成績優秀的趙萬里能夠在思想上更加的進步。

馮新民語重心長的對趙萬里說道:

“萬里同志啊,作爲一個黨員,事物是在不斷的發展變化的這個概念你總是有的吧。王老師以前曾經說過一句話,‘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話是什麼意思,這話就是告訴我們事物是在不斷的發展變化的。我們只能隨着事物的發展變化不斷的改變自己,發展自己,讓自己進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不斷髮展變化的世界裡適應這個世界,做好相應的工作啊。”

“我給你舉個例子吧。農活你是幹過的。一年四季,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間,莊稼地裡的農活不一樣。這個事實你是知道的吧。”

“我們幹工作也是一樣的道理。同樣的工作,在不同的時間和階段裡是要採取不同的工作方法來應對的。就是在部隊裡吧,我們用復興一式步槍的時候,那是一種訓練方式,戰爭是針對復興一式步槍的一種打法。我們在使用復興二式步槍的時候,那就是另一個打法。現在我們用復興三式步槍了,我們打仗的時候,就有復興三式步槍的打法。步槍在發展,我們的戰略戰術也是在不斷的變化的。”

說起業務上的事情,趙萬里還是理解的很快的,可是趙萬里不明白這話和自己的想法有什麼關係。

馮新民繼續對他說道:

“在不斷變化的世界裡,我們追趕這種變化,應對這種變化,那就已經是一個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王老師就是知道這樣的事情我們這些學生幹起來不容易,所以王老師對我們的要求才很低。他知道能夠把工作完成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他只要求我們儘量的要把事情完成,不要犯錯誤就可以了。”

掐滅了香菸馮新民有些無奈的對趙萬里說道:

“其實王老師早就知道,我們這些弟子的能力是很有限的。在大多數時候,我們就是基本的能夠把工作完成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出現錯誤反倒是一種經常性的現象。所以,王老師纔會制定各種工作手冊,在我們黨內全面的完善和貫徹各種制度。”

“歸根結底,這是因爲王老師愛護我們,不希望我們犯錯誤。他是在用各種制度和原則來保護我們啊!”

聽到這裡,趙萬里一下子感到,自己好像想明白了一些事情。可是這種感覺卻有些模模糊糊的不是很清楚。

在離開馮新民的房間之後,走在回宿舍的路上的趙萬里一直想着,最近兩年自己總是把過多的精力放在軍事理論的學習和研究上了。自己確確實實的應該好好的讀一讀黨的理論刊物,加強一下自己的理論學習了。

在趙萬里離開之後,馮新民卻陷入到了思考之中。

坐在辦公桌前,馮新民沒有像往常一樣寫自己今天的日記。他拿出一疊稿紙,在抽了兩支菸理清了自己的想法之後,準備寫一篇文章投到《復興日報》去。

復興黨治下,目前只有枝江和荊州地區建立了發電廠。而點燈這種東西,也不過是在枝江的部分的地區正在進行着試驗性的試用。

在復興軍西北第一軍團的駐地裡現在當然還沒有電燈。在昏黃的煤氣燈的燈光下,馮新民正在奮筆疾書。

馮新民的這篇文章標題像一切復興黨的文件材料一樣簡單直白。就是一句簡簡單單的《制度是保護我們每一個人的》。

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57章 工業的獠牙(1)第445章 孫元化的小藥丸兒第20章 起步(4)第33章 理念(1)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觀1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148章 簡單邏輯4第494章 軍事行動面具下的經濟目的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189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5)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138章 大炮機槍蒸汽機第465章 朝鮮滅國和反面教材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316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5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絕佳機會第59章 工業的獠牙(3)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62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2)第4章 穿越(4)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179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5)第372章 在山東(7)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136章 教學相長1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469章 後悔的陳新民第294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1)第452章 先死容易後死難第360章 建設新湖北(3)第208章 保民軍第一戰1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歷程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471章 南方局勢第241章 肖文龍的覺醒(1)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5章 準備(1)第278章 魏忠賢的疑惑(4)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346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7)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325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4)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94章 鍊鋼和鍋駝機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第91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6)第478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6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395章 光復遼南10第62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2)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絕佳機會第109章 第一次反圍剿2第175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1)第367章 在山東(2)第150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2第273章 承天事變(7)第320章 混亂與平靜(1)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425章 當家方知家難當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2)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186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2)第258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6)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125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6第153章 紅旗漫卷出枝3第99章 王書輝下鄉記3第498章 範·德佩爾生病了第490章 雲仙國王徐天草第235章 張知府的崛起(2)第124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5第276章 魏忠賢的疑惑(2)第60章 工業的獠牙(4)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395章 光復遼南10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216章 程紹之死1第261章 學員張兆歡(1)第306章 終結者3第284章 新的開始(1)第80章 大練兵(4)第192章 武昌起義(2)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第409章 無奈的朱由檢第293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2)第257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5)第234章 張知府的崛起(1)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347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8)第235章 張知府的崛起(2)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221章 馬祥麟的轉變(4)
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57章 工業的獠牙(1)第445章 孫元化的小藥丸兒第20章 起步(4)第33章 理念(1)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觀1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148章 簡單邏輯4第494章 軍事行動面具下的經濟目的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189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5)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138章 大炮機槍蒸汽機第465章 朝鮮滅國和反面教材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316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5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絕佳機會第59章 工業的獠牙(3)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62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2)第4章 穿越(4)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179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5)第372章 在山東(7)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136章 教學相長1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469章 後悔的陳新民第294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1)第452章 先死容易後死難第360章 建設新湖北(3)第208章 保民軍第一戰1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歷程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471章 南方局勢第241章 肖文龍的覺醒(1)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5章 準備(1)第278章 魏忠賢的疑惑(4)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346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7)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325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4)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94章 鍊鋼和鍋駝機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第91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6)第478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6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395章 光復遼南10第62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2)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絕佳機會第109章 第一次反圍剿2第175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1)第367章 在山東(2)第150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2第273章 承天事變(7)第320章 混亂與平靜(1)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425章 當家方知家難當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2)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186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2)第258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6)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125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6第153章 紅旗漫卷出枝3第99章 王書輝下鄉記3第498章 範·德佩爾生病了第490章 雲仙國王徐天草第235章 張知府的崛起(2)第124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5第276章 魏忠賢的疑惑(2)第60章 工業的獠牙(4)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395章 光復遼南10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216章 程紹之死1第261章 學員張兆歡(1)第306章 終結者3第284章 新的開始(1)第80章 大練兵(4)第192章 武昌起義(2)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第409章 無奈的朱由檢第293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2)第257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5)第234章 張知府的崛起(1)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347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8)第235章 張知府的崛起(2)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221章 馬祥麟的轉變(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