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紅杞珍珠丸子

明沅一路出去,一路問卷碧:“可說了是甚病?”光是身子不爽利,紀家也不會這麼巴巴的過來送信,想必是真有什麼不好,她皺了眉頭,想着生病總要送藥材的,轉頭提點一句:“太太那兒可說要帶些什麼不曾?”

卷碧一怔,立時回過味來,衝着明沅一福,拎了裙角往上房跑去,往庫裡支了一匣子高麗蔘,點心不及細備,只帶了自家醃了醬玫瑰醬梅子。

紀氏已經在車上等着,見着卷碧提了東西過來還不立了眉毛要訓斥,等看見食盒問一聲,知道是拿了參片,眉頭更是擰了起來,卷碧細聲細語:“我怕咱們姐兒吃不慣,這是拿蜜漬過的。”

坐在車上一路都心神不寧,女兒纔去住了幾日,怎麼就病了,澄哥兒既擔憂明潼,心裡又存着事,乾坐着一言不發。

只好由明沅開口:“太太別急,三姐姐許是着了風寒,這天兒一時晴一時雨的,最易感了。”

瓊珠卷碧跟了一道,聽見明沅這般說也道:“太太忘了,纔剛過的臘八,姐兒每年這時候都要病一場,也不過咳嗽兩日就好了的。”

明潼卻是每年到這段時候都要病的,或是傷風或是咳嗽,吃藥發了汗便好,若不是瓊珠提起來,明沅還真沒注意。

“等這年過去了,非得替她往廟裡寄個名兒不可,也不知是屋子住的不慣,還是底下人慢怠了。”紀氏長眉一皺,恨不得立時就飛去紀家,來報信的小廝叫她連聲問了幾句,答不出半個字兒來,紀氏又怎麼不急。

進得二門,下人還不及去請了黃氏出來,紀氏就帶着澄哥兒明沅兩個熟門熟路往老太太院子裡去,有機靈的小丫頭子先去報信,紀老太太還撐了柺杖出來迎。

紀氏一把扶住老太太的手:“祖母趕緊進去,大囡是怎麼的了?”

紀老太太一把拉了她:“你也太急了些,不知道的還當是火上房了,她這是病裡撒嬌想娘了,跟我這兒住着,還能怎麼着。”

紀氏腳下一軟,還是澄哥兒扶住她,她原當明潼病重,聽說只是想娘了,鬆了一口氣,到底沒忍住埋怨起來:“大嫂子可真是,既打發人來報信兒,總該說得出子醜寅卯來,一問搖頭三不知,急的我立時就趕來了。”

明潼就住在紀老太太院子的後罩房裡,她每年到臘八必要生場病,今歲確是更重些,卻也不是甚個大毛病,紀氏把這話一說,老太太拍拍她:“便是知道她這麼個毛病,這才往圓妙觀裡去求張仙人的妙方,早些時候帶了大囡囡一道去請張仙人看過,拿了一張方子,如今正吃着,不過騰了地方住,總歸有些想娘,夜裡發了層汗,到好些了。”

紀氏聽見是去圓妙觀求了方子,知道也只有老太太有這個體面,挨着紀老太太:“倒要祖母爲着小輩兒操心。”

澄哥兒跟明沅兩個已是去看明潼,她穿一件家常小襖,正靠軟枕上,散了頭髮蓋着被子,說是說好了,臉色卻白紙一般,澄哥兒上去叫一聲姐姐,她這才收回目光,似是覺着冷,身子顫了一下。

明沅上前去給她掖掖被角,摸着茶是燙的,桌上還有個食盒子,裡頭擱了軟爛麪食,還沒漲發開來,想是纔剛盛上來的,屋裡設了碳盆,點着安息百合香,木扇窗子開了一道縫透氣兒。

雲箋蹲了個禮,她跟小篆兩個跟了來侍候姑娘的,此時姑娘病了,總是沒擔好差事的緣故,把頭埋的更低:“二少爺六姑娘坐。”

說着搬了個繡墩來,紀氏掀了簾子進來,明潼已經緩過了神,見着紀氏很有些委屈,她心裡實是又驚又怕,夜裡發了一場噩夢,譬如回到前世,一顆心擺在火上煎,出了一身大汗,起來又灌了一碗涼茶,這才鬧起肚子來,接着又發熱,燒得說起胡話。

這些俱叫紀老太太瞞下去,她怕孫女兒傷心,聽那些個胡話,竟也是有些緣故的,尋常人可說不出那樣的胡話來。

紀氏撫撫女兒的鬢角,手摸到肩上:“這是怎的了,前兒還送信說曾外祖母帶了你出去上香的,怎麼這病了,可是貪涼玩雪了?”

最末一句,卻是看着雲箋說的,雲箋打了個抖,立時曲了膝蓋:“回太太的話,姑娘是穿着大毛衣裳出去的,只怕是道觀裡的風野,叫吹着了,這才着了風寒。”

怎麼也不敢說喝了涼茶,紀氏聽見臉上依舊不好看,伸手給女兒墊墊枕頭:“才叫我安心幾日,你偏又病了,若實住不慣,等你養好了,咱們便家去。”心裡倒後悔起來,左便左着些,往後挑女婿,撿個脾氣稟性軟順的便罷,非叫女兒擰過來,倒累她生病。

明潼卻不是爲着這個生病,她在圓妙觀中,見着了太子。

太子如今二十出頭,正是他最得意的日子,看着就意氣昂揚,對人彎着眼笑,也藏不住眼睛裡的鋒芒。

明潼扶着紀老太太的手,自偏殿出來,眼睛往院裡一掃,便瞧見太子跟成王兩個,正立在三清殿前的百年茶樹下邊,兩個正細細說些什麼,他眼睛一掃,目光落到明潼身上。

明潼身子一抖,紀老太太還當是她小人家家受不得風,還把她往大毛衣裳裡藏了藏,這一動,便把太子的目光遮了去,穿過小門,前後隔開,便再見不着了。

上輩子太子便有個求仙問藥的嗜好,越往後那幾年越是如此,到後來還開始煉起丹藥來了,不獨自個兒服食,連帶着還把人往上頭薦。

頭先服食這些個,總覺得氣壯身強,越是往後越是掏空了底子,明潼原只當他把這些送上去,是爲着大位,後來才知道,連他自個兒都在食用。

若是牀榻之間強起來,那便是吃了藥,一枚兩枚的煞不住性子,落後竟吃到三枚,東宮裡頭沒一個不知道的,卻都縮了脖子裝相,連太子妃都勸不住,別個哪裡還能勸呢?

明潼一向把這些個當作是下頭人讒侫,不止一次勸解過,硃砂牛□□片麝香,哪樣都是好物,可是藥三分毒,日積月累,他的身子一天不如一天。

那恍惚的一瞥,只見成王伸手指點殿前的寶珠山茶花樹,太子微笑點頭,難不成?難不成是成王把這起子藏奸小人薦上來的!

太子自個兒作不得主,尤其喜歡能作得主的人,性子越是辣,就越是偏愛,明潼得着青眼,爲的也是這股子辣勁。可這些私密事他卻一個字都不肯吐露,夜裡睡時常常磨牙,些許吐露兩個字出來,還會伸手隔空抓上一把。

他自家也知道夜裡夢魘,到了天亮還會一句句的刺探,明潼裝着睡得實,一次也未驚醒過,可他還是不放心,有了這麼一回,隔得五六日纔會再來,他在別人那兒一樣是睡不好的。

夢裡都怕把心思說出來,明潼曉得他手不乾淨,可哪一個大位上坐着的能幹淨得了,太子在她跟前也會提兩句前朝的事,卻沒想到在太子死後,這些秘密會從太子妃嘴裡漏出來。

她住得兩年,早已經半瘋,指點着院子裡的樹也能罵將起來,一院子妃妾縮在屋裡不敢出來,明潼越是聽越是心驚,再後來,她便不能說話了。

爐丹道房裡頭煉出來的藥,一半兒是供給太子,一半兒是供給聖人,父子兩個彼此都沒安什麼好心,硃砂一日重似一日,太子年輕底子經得起耗,聖人最後卻已是半盲。

榮憲親王是七竅流血暴斃而亡,別個都當是太子下的手,卻原來,正主在這兒,明潼披了鬥蓬往廊裡去,小篆頭一回替她辦了事,這後頭的不辦也得辦了:“我瞧着,那像是大姐夫,可是也觀裡來打譙了?”

小篆面作難色,卻不敢拒,往外頭一問,小道童卻不知道,兩個原是微服來此,明潼只怕隔得遠瞧不真,思來想去,那付神態卻再沒錯,隔這幾年,面目雖不相同了,可太子在得意自矜的時候,確是一手在前一手在後,側身微笑的。

可哪裡知道,她這裡探聽不成,那邊成王卻送了點心來,八層的食盒,裝的俱是圓妙觀外的圓妙樓拿手的道家點心。

麻姑道姑麻仁粟子糕、全真菟絲餅、首烏饅頭、道家茯苓糕、仙人紅杞珍珠丸子,擠擠挨挨的擺了一桌子,當中擺了個白米黑米糕蒸出的八卦飯來。

連着太子都有表示,他是爲着成王纔有這一賞,卻叫明潼如驚弓之鳥,又驚又懼,夜裡回來便病了,原來這一切開始的這麼早,原來太子這時候已經響了喪鐘了,這打鐘的還是他一意相信的弟弟成王。

紀氏溫言軟語,撫了女兒的面頰,端了雞湯細面喂她,明潼實吃不下,可母親遞過來的,她卻一口口吃了,原來蒼白的臉色多些紅潤,一碗麪下肚看着好了許多。

“能吃就好。”紀氏笑一笑,拿了茶盅兒給她漱口,明潼收拾了心緒:“娘,我想吃家門口擺的那家子辣糊湯了。”

“等你身子好,便接了你回去,這個吃口也不知道像誰。”紀氏笑眯眯的,又扯過澄哥兒來:“你弟弟知道你病了,奔了一腦門子汗。”說着又看看明沅:“沅丫頭也是好的,還惦記給你帶醃梅子來。”

紀氏心一定,便知道醃梅子是明沅吩咐的,拉了她的手輕拍兩下,很是滿意的模樣,明沅也抿了嘴笑:“三姐姐快些家去,大姐姐舅舅家的表兄來了,咱們今兒還在遠香堂玩鶴格呢。”

明潼虛應一聲,她十三歲進的宮,早已經不記得梅家表兄的事,此時聽見也不以爲意,只衝明沅一笑:“多謝六妹妹記着。”

“可不是她記着,連我都急忘了,你趕緊好了,回去同你妹妹們耍。”紀氏看着女兒目光柔的能滴出水來,倒是澄哥兒不說話,引得明潼瞧他:“怎麼幾天不見,這小話簍子還封上口了?”

澄哥兒嚅嚅不開口,半晌才說:“我想姐姐了。”一句話說的紀氏明潼都笑起來,連明沅都颳了臉皮羞他。

黃氏小胡氏兩個一併來了,就在外堂說話,紀氏聽見聲音,再不滿意黃氏辦事不妥當,也還得出去續禮,摸摸女兒的頭:“澄哥兒跟我出去,沅丫頭陪着姐姐坐會。”

這兩個一出去,屋裡立時冷了下來,明沅把明潼當作中二少女,給她掖了被子,說些家裡的趣事,明潼不在,三姐妹倒似出籠小鳥,成日在香洲打混,明湘的針線籮兒都常備着,腳一擡就串起門子,吃喝都在一處,樂的沒人管。

只這些卻不能說給她聽:“三姐姐來了幾日,倒錯過許多熱鬧,季明表兄可會打雙陸,聽二姐姐說,他打這個再沒錯的,咱們原來還要賭彩頭,也不知道四姐姐五姐姐兩個是輸是贏。”

“季明?梅季明?”明潼倏地瞪大眼睛,明沅叫她一唬,慢一拍才又笑:“是叫季明,說是家裡頭,最小的。”

第220章 蚌肉豆腐第130章 蓮花捲第344章 翡翠蝦球第121章 茉莉花酒第391章 玉竹鴿子第230章 盒飯第214章 壽桃包第128章 麻餅第250章 酸菜魚鴨肉包子第400章 芝麻糊第281章 炸巧果第405章 香餌第367章 炸桃瓤第244章 茶禮第140章 茯苓紅棗山藥粥第314章 川芎白芷燉魚頭第82章 富貴神仙餅(圖)第381章 金銀鴿蛋第307章 金豬第267章 佔鰲頭第115章 酸筍第94章 蔥醬燒排骨第156章 鶴年酒第181章 冬至團第290章 苦人蔘第342章 葷素豆花第180章 蓮心茶雀兒藥粥第132章 烏米粥第54章 茶油浸臘梅第397章 雞湯澆飯第284章 一口糕第206章 白朮湯第314章 川芎白芷燉魚頭第379章 菊花魚片第254章 什錦拌菜第187章 當歸羊肉湯第344章 翡翠蝦球第225章 膠牙餳第284章 一口糕第87章 茯苓餅第232章 羊酪幹第33章 牛乳蛋第391章 玉竹鴿子第174章 爆肝兒第101章 醬鵪鶉腿第340章 喜字餅第348章 烏玉珠第389章 紅白鴨肉絲第287章 添盆果第351章 寸心糖第35章 柳芽拌豆腐第417章 佛手第201章 珊瑚水晶卷第208章 蜂蜜涼米糉第112章 白酒楊梅第138章 河豚肉花醬蒸糕(捉)第266章 白魚火腿蝦圓湯第353章 烤柿子片第329章 四式湯圓第235章 梅花雙窨第117章 豬油渣拌飯第217章 黃羊肉第153章 刀魚圓第182章 紅棗胭脂粥第197章 三清湯第185章 豆腐腦第305章 喜茶喜果第209章 火腿鹹蛋糉第28章 棗錮飛燕(捉)第162章 竹節鴨第54章 茶油浸臘梅第326章 榛子松仁(捉〕第331章 海棠果第42章 蓑衣餅第53章 糖漬櫻桃第96章 血燕粥第29章 蜜裹核桃第172章 野雞人蔘第320章 金盞銀臺第266章 白魚火腿蝦圓湯第321章 鴨蛋黃〔修)第365章 烤翅子第349章 烤腰子第97章 炙蛤蜊第402章 奶糊糊第166章 佛手酥第193章 青橄欖第84章 嬰兒奶糕第25章 棗皮馬蹄卷兒第217章 黃羊肉第318章 竈糖第198章 紅棗茶第267章 佔鰲頭第62章 芝麻糖薄脆第158章 鐵秤砣第49章 紅喜蛋
第220章 蚌肉豆腐第130章 蓮花捲第344章 翡翠蝦球第121章 茉莉花酒第391章 玉竹鴿子第230章 盒飯第214章 壽桃包第128章 麻餅第250章 酸菜魚鴨肉包子第400章 芝麻糊第281章 炸巧果第405章 香餌第367章 炸桃瓤第244章 茶禮第140章 茯苓紅棗山藥粥第314章 川芎白芷燉魚頭第82章 富貴神仙餅(圖)第381章 金銀鴿蛋第307章 金豬第267章 佔鰲頭第115章 酸筍第94章 蔥醬燒排骨第156章 鶴年酒第181章 冬至團第290章 苦人蔘第342章 葷素豆花第180章 蓮心茶雀兒藥粥第132章 烏米粥第54章 茶油浸臘梅第397章 雞湯澆飯第284章 一口糕第206章 白朮湯第314章 川芎白芷燉魚頭第379章 菊花魚片第254章 什錦拌菜第187章 當歸羊肉湯第344章 翡翠蝦球第225章 膠牙餳第284章 一口糕第87章 茯苓餅第232章 羊酪幹第33章 牛乳蛋第391章 玉竹鴿子第174章 爆肝兒第101章 醬鵪鶉腿第340章 喜字餅第348章 烏玉珠第389章 紅白鴨肉絲第287章 添盆果第351章 寸心糖第35章 柳芽拌豆腐第417章 佛手第201章 珊瑚水晶卷第208章 蜂蜜涼米糉第112章 白酒楊梅第138章 河豚肉花醬蒸糕(捉)第266章 白魚火腿蝦圓湯第353章 烤柿子片第329章 四式湯圓第235章 梅花雙窨第117章 豬油渣拌飯第217章 黃羊肉第153章 刀魚圓第182章 紅棗胭脂粥第197章 三清湯第185章 豆腐腦第305章 喜茶喜果第209章 火腿鹹蛋糉第28章 棗錮飛燕(捉)第162章 竹節鴨第54章 茶油浸臘梅第326章 榛子松仁(捉〕第331章 海棠果第42章 蓑衣餅第53章 糖漬櫻桃第96章 血燕粥第29章 蜜裹核桃第172章 野雞人蔘第320章 金盞銀臺第266章 白魚火腿蝦圓湯第321章 鴨蛋黃〔修)第365章 烤翅子第349章 烤腰子第97章 炙蛤蜊第402章 奶糊糊第166章 佛手酥第193章 青橄欖第84章 嬰兒奶糕第25章 棗皮馬蹄卷兒第217章 黃羊肉第318章 竈糖第198章 紅棗茶第267章 佔鰲頭第62章 芝麻糖薄脆第158章 鐵秤砣第49章 紅喜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