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紅喜蛋

明沅跟澄哥兒是第二日才見着這個剛出生的哥兒的,明潼一夜未睡,卻滿面是笑,府裡一夜之間掛起了紅綢,紀氏的房門外頭懸起小弓箭,整個府裡都知道二太太生下個哥兒來,這是顏家第二

個嫡出的兒子!

梅氏袁氏那裡都送了採生禮來,兩個妯娌備的東西一模一樣,只梅氏那一份裡,還有一件顏明蓁親手做的嬰孩童帽,額上紮了個虎頭,頭頂還立了一撮毛扎就的虎尾巴,尾巴尖兒還掛了個金鈴鐺,很是精緻細巧,瞧得出是下了功夫的,這樣一件活計沒個一月且出不來。

袁氏看着那娃兒就差捂着心口叫肝疼了,心裡泛着酸意,先是看一眼白嫩嬰兒,再拿眼兒去打量澄哥兒跟灃哥兒,這一府就有三個兒子,往後還不得自這裡頭過繼。

想到這些袁氏腸子都悔青了,早知道就該撿灃哥兒,這會兒不是一樣能坐能走會喝人,養得不見生人,長個幾年知道誰是親孃,她一面憂心後院裡的通房不生養,一面又想着萬一領過來後又有人懷上了,心裡拿不定主意,眼睛直往灃哥兒身上瞟。

明沅心頭一個激靈,她知道袁氏打的什麼主意,左不過是過繼,可她也知道紀氏心裡是個什麼想頭,如今有了嫡子,澄哥兒能過繼纔是最好的一條路,若叫灃哥兒插一腳去,明潼就先饒不了他們。

趕緊立過去掩一掩灃哥兒,引着他去看小娃娃,灃哥兒頭回見着比自個兒還小的孩子,稀奇的不得了,含了手指頭流了一圍兜的口水,看的袁氏直皺眉。

紀氏累了一夜早早睡去,這時候還不曾醒,袁氏瞧見一盆盆的香花捧進去散血腥味兒,咬了牙笑不出來,倒是梅氏,她自個有個兒子,看別人的兒子說一聲生的肥壯有福相。

見着那些花還道:“我那邊倒有臘梅開了,這花最香,叫人剪幾枝開的盛的來,也不必拿這些雜味兒的擺着了。”

她這話還是不中聽,黃氏臉上便不好看,這些個話可是她吩咐了搬進來的,可誰不知道顏家這個玻璃美人,也不反口,還是明潼謝過了她:“備的急,倒不曾想着,多謝大伯母。”

等孩子裹了抱到堂前細看,梅氏張頭一瞧,抿了嘴兒笑:“生的還是像二弟妹。”

像紀氏那就是像明潼,明潼臉上的喜意怎麼也掩不住,一疊聲的吩咐了回禮,叫廚房預備紅雞蛋跟喜錢,先讓黃氏帶了回去報喜,那邊孃家還得備百家衣作回禮送了來。

連袁氏那牙疼似的笑也不能叫明潼的笑意收去半分,黃氏一等着紀氏生下孩子來,分完了賞錢就急着要走,天才矇矇亮,就急着回去報喜,等到要走了,這纔想紀舜英來。

紀舜英是睡在明沅房裡的,按理不該這麼排,可明潼不在,除了澄哥兒能安排到她屋裡頭,別個哪兒都不得空,一個明湘也長得知道事了,只好安排到了明沅這裡的西梢間裡。

身邊竟連個侍候的丫頭婆子都不帶,采薇采菽哪裡侍候過少爺,俱都束手束腳的乾站着不知道怎麼辦纔好。

明沅都已經散了頭髮要睡了,見幾個丫頭交頭接耳,知道是那邊事未定,沒人理會得,明潼又未說明紀舜英要怎麼料理,只好仗着自個兒是還是小娃,去照顧這個“表兄”。

她往那屋裡去,是沒人攔着的,采薇還鬆一口氣兒,剛纔是她往裡屋去送茶送水的,紀舜英卻板了一張臉,她說話,連應都不應一聲。

掀了簾子出來就啐一聲:“還少爺呢,那張臉跟塊磚頭似的,刀都劈不進去。”唬得采苓九紅兩個端了托盤不敢進去。

紀舜英直了背挺坐在牀沿邊,只坐了半個身子,不曾捱到引枕上頭鬆快鬆快,明沅知道他晚上也不曾用過了多少飯食,眼睛一轉,自個兒坐到他身邊。

“采苓去燒熱水,九紅去廚房烘一付軟餅來。”明沅一本正經的吩咐,又拍拍他:“你別急,等我太太生了孩子,你太太就帶你回家了。”

紀舜英見着這麼點子大的小娃娃似模似樣的說着大人話,臉上微微顯出點笑意,扭頭看看她,見她腿短着碰不着蹋腳,伸手抱她往上坐一坐。

兩個人都沒甚個睡意,明沅原來也沒這樣早睡,安姨娘那裡卻不能叫他們等的太晚,擺完了晚飯就急急把她們都送回來。

“被子褥子都是乾淨的,你要想洗澡,我讓婆子擡水。”喜姑姑不在,她就得當一面,連採薇都排到後面去,看見紀舜英拿眼打量她,也還大大方方的笑。

紀舜英看看她,又望望窗子外頭明潼樓裡亮起的燈,覷着無人問她:“你想你們太太生個什麼?弟弟,還是妹妹?”

明沅一怔:“生弟弟。”她看見紀舜英臉上一閃而逝的冷笑:“你倒是個聰明的。”生一個弟弟,自然就沒更小的來跟她爭寵了,可澄哥兒的日子不就難過,說着他轉過臉去,不再搭理明沅。

明沅心裡真希望紀氏能生個兒子出來的,若她這胎不是兒子,她跟灃哥兒依舊還是明潼眼睛裡的砂子,只要這胎是兒子,所有人就都安定下來了,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采苓拎了銅壺進來,看見兩人幹坐,再看紀舜英臉色不好,心裡怕明沅吃虧,倒了水把毛巾子搭在銅盆上就上去哄她:“六姑娘來,咱們回去翻花繩。”

明沅只當沒聽見他那句話,走到門邊還轉臉問他:“你怕不怕黑的,要不要給你點個酥油燈?”當着丫頭,紀舜英不曾說什麼,搖搖頭,自家脫了鞋子燙腳,吃了軟餅漱過口,鋪開被子躺到牀上。

他身邊的奶孃嬤嬤季氏,叫黃氏打發回去了,走的時候季嬤嬤拉着他的手,把忍跟讓又說了一次,可他依舊不懂,要退到什麼地步,太太纔算是真的滿意。

紀舜英屋子裡原來有個季嬤嬤守着,大丫頭都不敢亂,季嬤嬤一走,黃氏把那些侍候他時候久的丫頭都發落出去嫁了,又給換上一撥人來,俱是沾親帶故的,屋子裡污七八糟沒個正經幹事的,季嬤嬤這些年幫着他攢來的私房,也是連偷帶換,牀底下的錢箱子,一半兒都折騰空了。

他闔了眼兒只覺得眼眶發熱,他原來是恨紀舜華的,若是沒有他,黃氏這輩子就只會待他一個人好,可做的越是多,他就越是心驚。

若沒有紀舜華,他恐怕還跟澄哥兒一樣,只看見眼前是一團團的堆錦疊秀,哪裡知道全是水中月鏡中花呢?這個娘,哪裡還是娘,倒似是志怪裡,披着人皮的虎狼妖怪。

他記性最好,也因着記性好,連原先那些好也得記得深切,若能忘了便又罷了,可他分明記得黃氏原先是怎麼待他的。

這一回帶了他來,不過爲着先生說他可勉力一試童生試,算一算到二月,還有三個多月,這幾個月裡,屋裡是絕不會消停了。

紀舜英翻身朝着牀裡,知道回去了又逃不脫一個貪玩耍不用功讀書的惡名,眉頭皺得死緊,黃氏越是想將他教成一個紈絝,他就越是不能如她的願。

安姨娘等梅氏袁氏走了,這才往上房去請安,紀氏睡着,安姨娘拿了自個兒做的小褂子敬上來,她嘴裡除了哥兒壯實,便再無別話,心裡卻着實鬆了一口氣兒,有了這個孩子,灃哥兒纔算是真正養住了。

她不會討巧宗,生的也只柔順,比不得另兩個姨娘會來事兒,並不得顏連章的喜歡,只好一味的老實聽話,敬着正房太太來討生活,這麼個哥兒譬如天上掉下來的,只要養得好了,連明湘往後都不必愁。

縱有親姐又如何,只跟他處出了母子情份,明湘就是他的親姐姐,男娃兒能讀書作官,再不濟還能分得產業,只要他是個有良心的,明湘往後就虧不了。

紀氏生了個兒子,一院子沒人不高興,顏連章那裡原就一船船的東西往金陵送,等生個哥兒的消息報過去,他還不知要樂成什麼樣。

澄哥兒扒着悠車想往裡看,紀氏這時候醒轉過來,知道自個兒生了個兒子,這一覺睡的又沉又香,轉身就想起女兒來,裡邊一叫,安姨娘立時事着簾子請了安,連灃哥兒都團着手拜了一拜。

澄哥兒跟了明潼一處進去,明潼抱了弟弟給紀氏看,紀氏側過臉去看着兒子,澄哥兒扒着牀沿也伸頭去看,紀氏解開襁褓,從裡頭握了兒子的小手,交到澄哥兒手裡:“弟弟骨頭軟,你可得輕着些。”

澄哥兒連呼吸都屏住了,輕輕碰一下小娃娃的手,張開自個兒的作比:“這樣小,我生下來也這樣小?”

“你是足月生的,比弟弟還小,弟弟早生了些,比你弱,你可得待他好。”紀氏伸手摸了澄哥兒的頭,眼睛還浮腫着,面色憔悴,眼睛裡卻有遮不住的笑意。

澄哥兒也跟着笑了,點一點腦袋:“我待他好。”

這個孩子是由着伯祖父給起的名字,就叫顏明灝,顏大伯的字才一送來,袁氏那裡就又叫進了人牙子來,這回她咬了牙,也不拘什麼處子良家了,只要是生養過男孩兒的,能有本事給顏麗章添個男孩兒,便悄悄買了進來。

到得洗三那一日,紀家能來的親戚都來了,紀家的老太太原也想來,叫兒媳婦們死命攔了,再不許她動彈。

香案上設了十三尊神像,自碧霞元君到出痘娘娘,壓了黃紙元寶當作敬神錢,灝哥兒雖不是長子,卻是嫡子,那香案下還擺了一隻整豬。

小几子上頭擺了十來樣小碟,除了一碟子銅錢,還有棗子蓮子桂圓荔枝,除開時鮮的,俱是乾貨,還都拿紅滷浸成了紅色。

這些個嬸孃伯母,挨着個兒的往喜盆裡撒東西,抓一把蓮子是連生貴子,抓一把桂圓是連中三元,樣樣都有口彩好討,還有拿了金銀四方如意錁子扔進去的。

淋過艾條菖蒲水,洗頭洗身再拿了大蔥往小娃身上拍三下,着人把蔥扔到最高的屋頂上去,這才裹起來,拿金頭玉身的如意筷子沾了黃連水餵給孩子吃,等吃得苦皺了眉,再沾蜜水給他吃,這一套禮行完了才又抱回紀氏身邊。

洗婆見着滿盆東西喜的合不攏口,除了敬神的那些個瓜果點心不曾拿去,几案上一溜兒都叫她收到,既收了東西,吉利話更是不斷口,又說灝哥兒聰明又說他響盆吉利,明潼又單單賞了她一個紅封。

一屋人熱熱鬧鬧,梅氏既是大嫂自然要交際,這回卻不能帶着女兒出來了,索性這些個親戚沒哪個不知道梅氏的性子,這會兒就是說吉利話的當口,也沒人找不自在,個個都給了喜錢又拿紅蛋走。

明沅自然也收着許多東西,她跟明湘兩個帶了灃哥兒,這些個嬸孃伯孃遠房親戚有的能喊出來,有的連明潼都要想一想才能記起來,卻都發了一圈兒的金銀錁子,還有往那預備好的碟子裡抓出來給她們的。

得了這個弟弟,明潼看的跟眼睛珠子似的,立時就動起動院子的腦筋來,她再沒精力去管一個庶妹,這個弟弟跟澄哥兒都得長在她跟前纔好。

紀氏院後的小院子急三趕四的理了出來,紀氏知道了卻皺了眉頭:“原把六丫頭安排在你那兒便是想有個人看着,如今這麼着,她一個人住的也太偏了些。”

回雁閣確是府裡最邊角的地方,明潼喜歡那兒就是喜歡那院子裡的樓,重檐掛了銅鈴鐺,風一吹很是悠遠,如今哪裡還管得那些,她一沉吟:“便把綠雲舫邊的湖心院子了她罷。”

第159章 慶功酒第268章 血曼頭第207章 鹹酥酪第172章 野雞人蔘第390章 骨牌麻糖第341章 纓珞棗子第396章 湯糰圓宵第285章 珍珠魚丸第276章 羅漢酥第132章 烏米粥第293章 保命丸第203章 合巹酒第128章 麻餅第51章 內造玫瑰餅第98章 雪片糖拌青精第115章 酸筍第166章 佛手酥第129章 通心蓮第158章 鐵秤砣第98章 雪片糖拌青精第352章 八寶豆腐第325章 稱心糖第88章 嫩炒枸杞芽第129章 通心蓮第165章 金絲蜜瓜第184章 胡桃麻餅第247章 蟹釀金果第94章 蔥醬燒排骨第96章 血燕粥第144章 水八仙第183章 當歸第159章 慶功酒第65章 荔枝酒第207章 鹹酥酪第309章 虎眼窩絲糖第284章 一口糕第320章 金盞銀臺第92章 白魚火腿片第215章 三白第75章 涼拌魚皮第84章 嬰兒奶糕第131章 鼠麴餅團第38章 叉燒粉果第387章 燕窩鴨子第179章 豆粉紅糖糕第368章 片皮乳豬第162章 竹節鴨第180章 蓮心茶第92章 白魚火腿片第103章 清醬小松菌〔捉)第188章 凍葡萄第402章 奶糊糊第293章 保命丸第292章 棗生桂子第374章 繡球燕窩第114章 杏仁漿第86章 炸玉蘭片第204章 軟米飯第93章 四喜餃第179章 豆粉紅糖糕第46章 葛粉水饅頭第264章 香蕈第141章 水蜜桃第344章 翡翠蝦球第182章 紅棗胭脂粥第188章 凍葡萄第211章 酸菜黃魚豆腐湯第201章 珊瑚水晶卷第48章 麻醬紅糖餅第172章 野雞人蔘第209章 火腿鹹蛋糉第35章 柳芽拌豆腐第186章 羅漢素第86章 炸玉蘭片第327章 春橘第148章 酸梅漿第92章 白魚火腿片第168章 陶令酒第111章 荔枝冰淘第102章 龍鬚牛肉第101章 醬鵪鶉腿第339章 菘菜第282章 青梅子第115章 酸筍第313章 肉釀金錢第275章 白切水晶肉第404章 五毒餅第255章 冷泉面第113章 綠豆湯第165章 金絲蜜瓜第65章 荔枝酒第216章 桂花金糕卷兒第218章 芙蓉丸第192章 蘑菇燈籠湯第392章 米酒湯第397章 雞湯澆飯第247章 蟹釀金果第122章 金銀花露第358章 梨花湛白芫荽蟹肉餃
第159章 慶功酒第268章 血曼頭第207章 鹹酥酪第172章 野雞人蔘第390章 骨牌麻糖第341章 纓珞棗子第396章 湯糰圓宵第285章 珍珠魚丸第276章 羅漢酥第132章 烏米粥第293章 保命丸第203章 合巹酒第128章 麻餅第51章 內造玫瑰餅第98章 雪片糖拌青精第115章 酸筍第166章 佛手酥第129章 通心蓮第158章 鐵秤砣第98章 雪片糖拌青精第352章 八寶豆腐第325章 稱心糖第88章 嫩炒枸杞芽第129章 通心蓮第165章 金絲蜜瓜第184章 胡桃麻餅第247章 蟹釀金果第94章 蔥醬燒排骨第96章 血燕粥第144章 水八仙第183章 當歸第159章 慶功酒第65章 荔枝酒第207章 鹹酥酪第309章 虎眼窩絲糖第284章 一口糕第320章 金盞銀臺第92章 白魚火腿片第215章 三白第75章 涼拌魚皮第84章 嬰兒奶糕第131章 鼠麴餅團第38章 叉燒粉果第387章 燕窩鴨子第179章 豆粉紅糖糕第368章 片皮乳豬第162章 竹節鴨第180章 蓮心茶第92章 白魚火腿片第103章 清醬小松菌〔捉)第188章 凍葡萄第402章 奶糊糊第293章 保命丸第292章 棗生桂子第374章 繡球燕窩第114章 杏仁漿第86章 炸玉蘭片第204章 軟米飯第93章 四喜餃第179章 豆粉紅糖糕第46章 葛粉水饅頭第264章 香蕈第141章 水蜜桃第344章 翡翠蝦球第182章 紅棗胭脂粥第188章 凍葡萄第211章 酸菜黃魚豆腐湯第201章 珊瑚水晶卷第48章 麻醬紅糖餅第172章 野雞人蔘第209章 火腿鹹蛋糉第35章 柳芽拌豆腐第186章 羅漢素第86章 炸玉蘭片第327章 春橘第148章 酸梅漿第92章 白魚火腿片第168章 陶令酒第111章 荔枝冰淘第102章 龍鬚牛肉第101章 醬鵪鶉腿第339章 菘菜第282章 青梅子第115章 酸筍第313章 肉釀金錢第275章 白切水晶肉第404章 五毒餅第255章 冷泉面第113章 綠豆湯第165章 金絲蜜瓜第65章 荔枝酒第216章 桂花金糕卷兒第218章 芙蓉丸第192章 蘑菇燈籠湯第392章 米酒湯第397章 雞湯澆飯第247章 蟹釀金果第122章 金銀花露第358章 梨花湛白芫荽蟹肉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