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四章 桓王之再生(一)

說起來,這位皇帝登基七年以來,一直大病小病不斷,多次傳出病危的消息。但他又一次次頑強的挺了過來。但是這一次,老天也對他不耐煩了,似乎是下定了決心要帶走他!

“呵~~呼~~呵~~”,破風箱般的聲音開始在東吳皇宮的內殿響起。到了這一年的七月,孫休已經說不出話來了。他現在唯一的能做的,就是在宰相濮陽興和左將軍張布前來探視他的時候,用手指了指這兩位親信,再用手指了指自己牀旁還不到十歲的太子……

客觀的說,孫休是一個仁慈的皇帝。他的幾個兒子的名字,全都是現代電腦打不出來的生僻字,就是怕以後自己的兒子登基爲帝后。如果皇帝的名字太過常用,會導致很多人犯忌諱——休字就是常用字,他的登基,導致東吳國內休字無法使用,造成了極大的不便。

除了這一點之外,孫休在位期間,基本維持了國內的穩定,沒有主動發動大的戰爭。國家得到了寶貴的七年修養時間,東吳雖然未能縮短和曹魏的國力差距,但至少,已經把蜀漢遠遠的甩在了身後……

不過,也就是這樣了。

他是一個好人。除了登基之後爲了消滅隱患,讓他的前任孫亮暴斃身亡之外(無證據,但基本公認兇手是他。因爲那時候孫綝已經被他幹掉很久了)。他沒有朝自己的兄弟、侄兒動過刀。除了夷滅孫綝的三族外,他也沒有朝東吳的世家們動過刀。

可惜,皇帝這個職業,好人是做不來的。

他念舊情,重用以前的老朋友濮陽興和張布兩個庸才,整個東吳的國家機器在這兩個庸才的帶領下效率變得越來越低。他心慈手軟——抑或說做事情下不了決心。對國內本來就膨脹得極爲厲害的世家大族基本沒有有效抑制。由此導致他執政的七年,國家戶口生生不見了五十萬……

也就是這樣了。

永安七年七月二十五日,東吳第三任皇帝孫休駕崩,終年三十歲。諡號爲景皇帝。諡法上說,由義而濟曰景;耆意大慮曰景;布義行剛曰景;致志大圖曰景;繇義而成曰景;德行可仰曰景;法義而齊曰景;明照旁周曰景……總而言之,算是美諡。

皇帝走了,東吳還在,所以活着的人們,還要繼續操心這個國家的未來。

毫無疑問,大行皇帝臨死前的意思很清楚:希望濮陽興和張布兩個老夥計扶持自己的兒子上位。而這兩個人本來也是想按照孫休的遺志來辦。

可是,可是東吳的大臣們不答應!

徵北將軍陸凱表示:目前,魏晉禪代近在眼前。而司馬昭在西蜀那邊大敗後,肯定急需在我們這邊找回場子來。就算司馬昭老了打不動了,一旦魏晉禪代,新的晉皇爲了立威,必然會攻打我國。這個時候你們立一個十歲的小孩子想幹嘛?

上大將軍施績表示:現在,西蜀的一代英傑關彝關子豐已經崛起。可以預見的將來,西蜀定會再次興盛。那時候我們的荊州防線將面臨來自西、北兩個方向的壓力。這個時候你們立一個十歲的小孩子想幹嘛?

徵西將軍留平表示:當前,交州的叛亂仍然沒有平定。老子接手之後才曉得這是多大的一個爛攤子。還好去年曹魏伐蜀西蜀頂住了。要不然,得到外部勢力支持的交州就不是我們的了。你們立一個十歲的小孩子想幹嘛?

武昌都督魯淑表示:現在,曹魏這邊剛剛更換了北荊州方面的司令官。新接任的司馬亮是個年輕人,一天到晚都在邊境搞各種摩擦。老子應付起來極爲吃力。你們立一個十歲的小孩子想幹嘛?

……

陸凱,是吳郡人。留平,是會稽人。施績,是丹陽人。他們代表的就是江東本土世家的意見。而魯淑是魯肅的遺腹子,他代表的,是已經衰弱,但在吳國政壇仍有一定分量的淮泗派的意見。

而東吳政權,本來就是江東本土派和淮泗派的聯合政權……

當然,皇帝年紀小、國際環境惡劣什麼的只是藉口——皇帝年紀小你們不正好繼續擴大自己的領地,充實自己的莊園麼?國際環境哪兒惡劣了?沒看見漢魏兩國都傷痕累累,急需時間舔舐傷口麼?

那麼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

第一、濮陽興和張布是什麼鬼?!不過是孫休那個病癆鬼上位之前的玩伴罷了!你們在那個病癆鬼在位的七年裡官位一個勁的往上升,爬到了我們這些世家子弟和元從後裔的頭上也就夠了啊!怎麼着,你們還想着扶持一個兒童皇帝,好繼續掌控國家大權?哪有這麼美的事兒?!

這第二嘛。哼哼,如果濮陽興和張布稍微對歷史有點了解的話就會發現,這個時候表示強烈反對的,他們本人或者他們的父輩,統統都是當年南魯黨爭裡面的太子黨!

可惜,當年南魯黨爭的時候,濮陽興和張布都還是東吳官場上的渣渣,根本沒有資格加入這場遊戲。因此對陸凱等人心裡打的小九九根本不瞭解。還有就是,這兩位真的是TM的庸人!

想當年,孫權死的時候,繼任的孫亮年紀也很小。也沒見這些大臣們說什麼少年人不適合做皇帝之類的混賬話呀?這是因爲,當時的顧命大臣是諸葛恪和孫峻,全都是一頂一的狠人!那時候誰敢在這兩個人面前炸刺?活得不耐煩了麼?

可惜,現在的濮陽興和張布,哪裡比得上諸葛恪和孫峻呢?

“怎麼辦,滿朝文武都表示反對,我和他們爭辯了多次。希望他們能夠感念大行皇帝的恩德,讓大行皇帝的子孫保有皇位。可是他們都說,大行皇帝有恩德於國家。將來新帝即位,各自分封王爵,充實采邑也就夠了……總之,堅決反對太子繼位。”

“哎,我這邊也是一樣啊。無難督周處(1)、解煩督沈瑩全都是吳郡人。大行皇帝在的時候還好,可是現在,我根本指揮不動他們。若是強行扶持太子上位,下面的那些世家們發起狠來。這無難、解煩能保持中立就是蒼天庇佑了!到時候,只怕會有不忍言之事啊。”

“那該如何是好呢?大行皇帝對你我二人恩同再造,我們絕不可辜負了他啊!”

“我豈不懷念大行皇帝的恩德。哎,大行皇帝什麼都好,就是身體不好。才三十歲啊!別的不說,只要再多活十年…….哎!”

“呵呵呵呵,兩位大臣有何煩惱的?我有一位人選,可以保證讓所有的世家大族全都滿意。也能保證兩位的榮華富貴!”

“嗯?你是何人!”

“在下乃是新任的朝廷左典軍萬彧。兩位,何須爲新君之選煩惱。我大吳的真命天子早就做好了準備,只待兩位決定,聖天子將帶領我大吳重現大皇帝在位之時的興盛!”

“左典軍所言何人?”

“大皇帝之長孫,先太子之庶長子,現烏程侯孫皓孫元宗!”

“此人……我等實不瞭解,可與那位先人相類比?”

“呵呵呵,依我之見,我大吳歷代先人,只有長沙桓王(孫策)才能與之類比!”

“什麼?!居然可比長沙桓王!”

可以說,雖然孫權是東吳的開國皇帝。但在這個國家裡,最具聲望,最有傳奇色彩的,肯定是二十歲渡江,只花了五年時間就疾風暴雨般掃平江東的孫策孫伯符了。所以當萬彧說孫皓可比孫策的時候,濮陽興和張布的嘴裡,都可以塞下一個雞蛋。

東吳已經建國三十多年了,有識之士都很清楚,這個國家正在逐漸的腐爛、發臭。誰都希望有一個如同孫策一般的少年英雄出來帶領他們,再次走向輝煌。但是三十多年來,沒有任何人可以讓人將他與孫策發生聯繫。

“兩位,對於今天的太子來說,這個皇位本來就是他的。現在羣臣反對,兩位就算費盡千辛萬苦將太子扶上寶座。太子會感激你們嗎?待得太子年長,他必然會提拔自己的近侍來取代兩位……最近兩年,大行皇帝可是派了不少人到太子身邊啊。到時候兩位要是運氣好,倒是可以安然榮養。要是運氣不好,被新的權臣所嫉恨,呵呵……至於烏程侯就不一樣了,若不是兩位點頭,他這輩子想都不要想這皇位!所以烏程侯登位後,必然對兩位感恩戴德!而且烏程侯這些年根本就沒有自己的班底。他進了建業,還不是要依賴兩位才能掌控這個國家。所以,這何去何從,還用再遊移不定嗎?”

周處,就是初中語文課本里“除三害”的那個周處。在歷史本位面,周處擔任無難督是270年以後的事情了。這裡爲了故事更精彩(你們老說我虛構武將讓人不爽嘛),所以讓他提前出場了。

第一五零章 戰爭與和平(六)第七十一章 佈局江陽郡(三)第四四二章 幷州之會戰(三)第一七四章 桓王之再生(一)第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三)第四三九章 東吳再出兵第一四四章 復興殲滅戰(十一)第二九一章 關中大決戰(十六)第四一二章 惶恐的晉吳(三)第三一三章 關中的復甦(七)第二八六章 關中大決戰(十一)第一九七章 真彩雲之南(一)第五零七章 江山真如畫(一)(爲月半窗書友加更)第二零八章 羣鴉的盛宴(四)第一五二章 戰爭與和平(八)第三零六章 戰後的餘波(六)第一三三章 復興殲滅戰(一)第三四六章 一路向西行(一)第五一七章 記憶當長久第三四五章 五原的商路(三)第三七七章 處處是南中(一)第二九八章 異族的未來(一)第五三九章 漢室已復興第二三零章 晉國的應對(一)第四一一章 惶恐的晉吳(二)(爲書友王映翔加更!)第十八章 三代的理想(三)第一八四章 江南的新風(一)第四四四章 幷州之會戰(五)第一七八章 希望的田野(三)第九十章 天地已變色(四)第八十九章 天地已變色(三)第一八九章 魏晉之禪代(二)第一四二章 復興殲滅戰(九)第六十二章 請放馬過來(三)第四十一章 蝴蝶的翅膀(七)第二七二章 決戰的序幕(五)第四九零章 關東之精華(一)第四零九章 改元求一統(二)(爲書友逐日2005加更!)第四八五章 晉祚今終焉(二)第三五零章 一路向西行(五)第七章 求知涪陵郡(五)第二二八章 入場的東吳第一八二章 小冰河先兆第一七八章 希望的田野(三)第五零五章 小衛求學記(四)第二十二章 三代的理想(七)第一四四章 復興殲滅戰(十一)第一三一章 誰敢比我慘(二)第五二八章 橫掃如卷席(三)(爲書友怎麼什麼暱稱都被使用了加更)第三十二章 深耕涪陵郡(九)第三零一章 戰後的餘波(一)第五零六章 小衛求學記(五)第六十九章 佈局江陽郡(一)第四一零章 惶恐的晉吳(一)第二四六章 街亭爭奪戰(六)第一零二章 晉公司馬昭第二十八章 深耕涪陵郡(五)第二三七章 北伐進行時(六)第四零五章 東方的來信第二四一章 街亭爭奪戰(一)第二七七章 關中大決戰(二)第八十五章 風雲初涌動(三)第四六八章 大陸澤之戰(三)第一六七章 司馬家的人(一)第三六七章 不得不出兵(二)第三八五章 西城之反擊(二)第一五九章 權力的遊戲(三)第二零五章 羣鴉的盛宴(一)第二十六章 深耕涪陵郡(三)第四一四章 全國總動員(二)第五零六章 小衛求學記(五)第二八三章 關中大決戰(八)第一三三章 復興殲滅戰(一)第二二二章 吾乃司聞曹(三)第二三六章 北伐進行時(六)第四六二章 鍾會的謀劃(一)第五一五章 有人造反了(一)第二四九章 關彝的日常(一)第四四八章 匈奴與鮮卑第二四一章 街亭爭奪戰(一)第二三一章 晉國的應對(二)第四三零章 幽燕多壯士(三)第一六零章 權力的遊戲(四)第四一九章 由此向東渡第五二五章 第一次科舉(三)被荒草章推了……第五零四章 小衛求學記(三)第五四二章 一甲子之後第五十六章 輝煌的一年(一)第一六三章 抄家進行時(一)第四章 求知涪陵郡(二)第三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十一)第四四七章 幷州之會戰(八)第一六九章 司馬家的刀第八十五章 風雲初涌動(三)第四八四章 晉祚今終焉(一)第二五四章 糧食的問題第一一六章 反擊的準備(二)第一七六章 希望的田野(一)第四四六章 幷州之會戰(七)
第一五零章 戰爭與和平(六)第七十一章 佈局江陽郡(三)第四四二章 幷州之會戰(三)第一七四章 桓王之再生(一)第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三)第四三九章 東吳再出兵第一四四章 復興殲滅戰(十一)第二九一章 關中大決戰(十六)第四一二章 惶恐的晉吳(三)第三一三章 關中的復甦(七)第二八六章 關中大決戰(十一)第一九七章 真彩雲之南(一)第五零七章 江山真如畫(一)(爲月半窗書友加更)第二零八章 羣鴉的盛宴(四)第一五二章 戰爭與和平(八)第三零六章 戰後的餘波(六)第一三三章 復興殲滅戰(一)第三四六章 一路向西行(一)第五一七章 記憶當長久第三四五章 五原的商路(三)第三七七章 處處是南中(一)第二九八章 異族的未來(一)第五三九章 漢室已復興第二三零章 晉國的應對(一)第四一一章 惶恐的晉吳(二)(爲書友王映翔加更!)第十八章 三代的理想(三)第一八四章 江南的新風(一)第四四四章 幷州之會戰(五)第一七八章 希望的田野(三)第九十章 天地已變色(四)第八十九章 天地已變色(三)第一八九章 魏晉之禪代(二)第一四二章 復興殲滅戰(九)第六十二章 請放馬過來(三)第四十一章 蝴蝶的翅膀(七)第二七二章 決戰的序幕(五)第四九零章 關東之精華(一)第四零九章 改元求一統(二)(爲書友逐日2005加更!)第四八五章 晉祚今終焉(二)第三五零章 一路向西行(五)第七章 求知涪陵郡(五)第二二八章 入場的東吳第一八二章 小冰河先兆第一七八章 希望的田野(三)第五零五章 小衛求學記(四)第二十二章 三代的理想(七)第一四四章 復興殲滅戰(十一)第一三一章 誰敢比我慘(二)第五二八章 橫掃如卷席(三)(爲書友怎麼什麼暱稱都被使用了加更)第三十二章 深耕涪陵郡(九)第三零一章 戰後的餘波(一)第五零六章 小衛求學記(五)第六十九章 佈局江陽郡(一)第四一零章 惶恐的晉吳(一)第二四六章 街亭爭奪戰(六)第一零二章 晉公司馬昭第二十八章 深耕涪陵郡(五)第二三七章 北伐進行時(六)第四零五章 東方的來信第二四一章 街亭爭奪戰(一)第二七七章 關中大決戰(二)第八十五章 風雲初涌動(三)第四六八章 大陸澤之戰(三)第一六七章 司馬家的人(一)第三六七章 不得不出兵(二)第三八五章 西城之反擊(二)第一五九章 權力的遊戲(三)第二零五章 羣鴉的盛宴(一)第二十六章 深耕涪陵郡(三)第四一四章 全國總動員(二)第五零六章 小衛求學記(五)第二八三章 關中大決戰(八)第一三三章 復興殲滅戰(一)第二二二章 吾乃司聞曹(三)第二三六章 北伐進行時(六)第四六二章 鍾會的謀劃(一)第五一五章 有人造反了(一)第二四九章 關彝的日常(一)第四四八章 匈奴與鮮卑第二四一章 街亭爭奪戰(一)第二三一章 晉國的應對(二)第四三零章 幽燕多壯士(三)第一六零章 權力的遊戲(四)第四一九章 由此向東渡第五二五章 第一次科舉(三)被荒草章推了……第五零四章 小衛求學記(三)第五四二章 一甲子之後第五十六章 輝煌的一年(一)第一六三章 抄家進行時(一)第四章 求知涪陵郡(二)第三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十一)第四四七章 幷州之會戰(八)第一六九章 司馬家的刀第八十五章 風雲初涌動(三)第四八四章 晉祚今終焉(一)第二五四章 糧食的問題第一一六章 反擊的準備(二)第一七六章 希望的田野(一)第四四六章 幷州之會戰(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