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二章 西城攻防戰(一)

十月二十三日,北荊州,南鄉郡,筑陽縣。

“末將胡烈拜見汝陰王。”

“玄武免禮。”

“謝大王。大王,由於西陵的陸抗近期頻繁調兵,所以鎮南將軍(羊祜)坐鎮襄陽無法離開,不能前來此地拜見。還請大王見諒。”

“無妨,雖說此次我大晉出兵,需要吳狗的配合。但天曉得這羣瘋狗到底打的什麼主意。應有的戒備還是有的。”

“末將多謝大王寬宏。”

“呵呵,我們不說這些了。玄武,這次你北上與本王會師,帶了多少兵馬?多少物資?”

“末將按照洛陽的指令,帶了一萬荊州軍來和大王會師。此外,叔子還讓末將帶了兩千民夫搬運糧草,一千工匠隨同大王一起進軍。”

“兩千人搬運糧草?會不會太少了一點?”

“大王,應當不會少了。此次上庸平叛,朝廷一共就只派了三萬兵馬,此其一。其二,從筑陽開始,一直到西城乃至漢中,都有漢水流過,我軍的兵糧、兵器、各類物資可以全程水運。所以,叔子讓末將轉告大王,現在重要的不是民夫多少,而是如何保障水運的通暢。”

“嗯,此事本王在洛陽,得大將軍教誨已是很清楚了。本王的意思是,北軍不習水性,不能操舟。所以這輸送、護衛糧草的事情,就都交給玄武好不好?”

天啊,誰說這位王爺最是寬厚的?一見面就把這種幹好了看不到丁點成績,出點事情就特別顯眼的苦差交給了我?而且貌似說得極有道理,我完全無法反對?

“諾,謹受命。”

“嗯,如此,本王可就把後背交給玄武哪。”終於安排好了此前最讓司馬駿憂慮的後勤事宜,此時的汝陰王也心情大好:“傳令全軍,今日休息一天,晚上殺豬宰羊,明日進軍上庸郡!”

“嚯~~~!”

……

第二天,司馬駿全軍從筑陽出發,沿着漢水逆流而上。

“玄武啊,本王聽說,三十多年前,蜀賊的前任大司馬,叫蔣公琰的,曾經制定過一個戰略。說是從漢中上船,沿着漢水一路攻佔上庸三郡,然後襲取荊州?”

“確有此事,因爲當年諸葛亮五次入侵都鎩羽而歸,而且翻越秦嶺轉運兵糧實在是太過艱難,所以蜀賊當年有此議。不過順流而下,進攻倒是方便了,可要回來就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當年蜀賊也就是想想,根本不敢實施。而且漢水到了下游,水量劇增,水道也變得極爲繁複。若是不熟悉當地水情,根本無法作戰。”

“嗯,此事我也聽說了。據說叔子主政荊州這段時間,其主要工作就是治理漢水?”

“是的,大王。漢水下游十年九災。不把漢水治理好,荊州百姓根本無法安心耕作。他們一天到晚想的就是逃到東吳掌控的南荊州去。所以不把漢水治理好,我北荊州就得不到大治。百姓若不能安定,北荊州的一切,諸如養兵、戰備、進攻敵國等,都無從談起。”

“善,但願漢水早日馴服,北荊州能夠變得安居樂業。”

在剛剛啓程的前兩日,司馬駿的心情還是比較輕鬆的,經常拉着胡烈聊這聊那。但是隨着晉軍船隊的深入,自司馬駿以下,所有將領,連帶普通的小兵,其面色都變得越來越不好看。

無他,因爲一路行來,不要說敵人了,便是一個普通百姓都沒有見到。在漢水及其支流旁邊立城的四五個縣城,全都成了空城。

……

十一月五日。魏興郡,木蘭塞。

“大王,我等沿着漢水的支流赭水一路南下抵達上庸縣,那裡也是一座空城。人、糧皆無不說。城外的麥田也全部被燒燬。”

“大王,斥候前出人員回報,據此木蘭塞以西一百二十里的西城縣,倒是旌旗招展,人影重重。”

“嘿!總算是知道這上庸三郡裡還是有活人的了……看來曹賊是把所有兵力全都集中在西城想要籠城對抗我方大軍啊。你們可曾探明西城有多少人馬駐守?”

“大王恕罪,我等還未抵近西城城牆就遭到弓弩勁射,所以……”

“罷了,你們辛苦了。下去休息吧。”

“多謝大王寬宏。”

揮退了斥候,司馬駿面色陰沉的召集隨軍大將們集會。

“諸位,本王不知兵,但是這麼明顯的局勢也是看得明白的。曹賊兵力不足,不能與我大軍正面野戰。所以只能集中力量龜縮一處。而之所以放棄漢水沿途諸多縣城而固守西城一城,無非是想拉長我們的補給線,好從中下手罷了。”

“大王高見!末將等拜服。”

“誒,不要說這些沒用的,如此簡單的計謀,差不多的人都能看破。但是看破歸看破,如何應對纔是關鍵,諸位有以教我?”

所謂的陰謀都是見不得光的,因爲見光了就失效了。而陽謀就不一樣了:你看破了又如何?大勢如此,你就是明知道是坑也得往裡面跳。

對於司馬駿來說,本次出征,如何纔算是勝利呢?拿到曹悌的腦袋是最完美的。至不濟,拿到張虎、張雄這些在如今的晉國朝堂裡仍然有着大量人脈的經年老將的腦袋也是不錯的。但若是一仗不打,直接接手上庸、新城兩郡,然後發報告說:經過我軍奮勇作戰,成功收復上庸、新城兩郡。敵人龜縮在魏興郡瑟瑟發抖可不可以呢?可以,但這樣做的後果就是讓中原的世家更加的鄙視司馬皇族。世家離心離德嚴重了,晉國還能存在麼?

再說了,現在上庸、新城兩郡真要說一個人都沒有倒不至於。但至少政府民冊上的人口是全部被集中到了西城。如果不拿下西城,光把上庸、新城的地盤佔了。沒有百姓提供糧食、賦稅,這兩個地方如何守衛呢?從荊州遷移人口填充這裡?那要是以後蜀賊在西邊挑起大戰,這裡的重兵被迫遷出。西城的曹魏餘孽又殺出來了怎麼辦?

所以,沒得選擇。明知道敵人要幹什麼,卻只有往坑裡跳。

“如此,中軍繼續前進,荊州軍注意守護糧道。”

“謹遵大王之命。”

十一月十日,曹悌率領兩萬洛陽中軍來到了西城城下。

一方面,水泥是目前季漢最重要的戰略物資之一。另一方面,前年關彝在郿縣把城堡修得太狠,導致無論司馬望還是石苞,大規模攻城一次之後就不肯再攻。由此導致晉軍主力在郿縣這個關彝預計的血肉磨盤裡沒有損失多少,並進一步導致姜維在茂陵的決戰差點功虧一簣。所以這一次,西城的城牆,並沒有水泥硬化。不過是按照郿縣的外型,在城牆的四周用夯土將其棱堡化。

看着熟悉的夯土城牆而不是傳說中灰白的石頭城牆,司馬駿等人無一不鬆了一口氣。

對着苟晞點點頭,苟晞越衆而出:“城上何人主事?出來答話?”

一陣盔甲碰撞的聲響之後,一個聲音響起:“魏王曹悌在此,晉逆是何人領兵,報上名來!”

“大膽叛逆,大晉汝陰王在此,賊子竟敢僭稱魏王?殊不知魏天命已終,禪讓於晉乎?”

“住口!何得如此無恥之言!”

……

城上城下,雙方很是爲所謂的正統對罵了一陣後,都覺得沒有啥意思。然後各自都不再言語了:用嘴說不清的事情,那就用拳頭來說話吧。

可是,這西城看起來防禦很是完備嘛。真的是兩萬人都能啃下來的麼?

“大王,末將今日在城下觀望了許久。城上旌旗招展就不說了,關鍵是東南西北四門上,人數都很不少。所以,若要蟻附攻城,恐怕……”

“嗯,逆賊畢竟是把上庸三郡所有的百姓都集中到了城內嘛。而且說不得,蜀賊那邊極可能也往城裡派出了援軍。秀初(楊肇),你這邊需要多少時間打造好投石機等攻城器械?”

“稟大王,逆賊把西城周邊的樹林全部砍伐焚燒乾淨了。末將估算了一下,從營地附近到最近的樹林伐木,來回起碼三十里地。所以,大概需要一旬左右的時間,才能打造出足夠的攻城器械。”

“無妨,本王已經瞭解到,漢水冬季是不會封凍的。只要漢水在手,我軍的後勤可保無虞。所以秀初你這邊努力做事就是了。我們這次帶來的兵力有限,能夠少一點傷亡總是好的。”

“末將多謝大王體諒。請大王放心,十日之內,至少攻城器械這邊,絕不會拖累全軍。”

“善,諸位,那麼接下來,就是擇一要地,安下營寨了。此事本王不太懂,所以,茂伯,此事就拜託你了。”

“請大王放心,末將一定辦妥此事。”

而另一邊,西城城內。

“衛將軍,晉逆開始紮營了,他們何時會攻城呢?”

“外末將今日在城牆上觀望了一下,這支軍隊的人數大約兩三萬左右。這點人數,是不可能蟻附攻城的。所以無論如何,都會花費大量時間去打造攻城器械。估算起來,要大規模攻城,起碼是十天以後了。”

“哦,那我們的守備?”

“呵呵呵,大王放心。兩三萬人就想攻下我羅憲鎮守的城池?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第四二九章 幽燕多壯士(二)第三四七章 一路向西行(二)第四一六章 潼關之佯攻第二一三章 羣鴉的盛宴(九)第四七六章 洛陽是雒陽(四)第三五八章 刑不上大夫(二)第四零九章 改元求一統(二)(爲書友逐日2005加更!)第三五八章 刑不上大夫(二)第七十二章 開始暴兵吧(一)第二零八章 羣鴉的盛宴(四)第五一七章 記憶當長久第四章 求知涪陵郡(二)第四二三章 太原糧食多第八十章 彈指三年間(三)第四零九章 改元求一統(二)(爲書友逐日2005加更!)第三六零章 刑不上大夫(四)第三五零章 一路向西行(五)第二三四章 北伐進行時(三)第一零五章 向承都進軍(一)第六十一章 請放馬過來(二)第七十六章 無愧於曹姓(二)第十九章 三代的理想(四)第三三九章 國家的未來(一)第三五八章 刑不上大夫(二)第三零八章 關中的復甦(二)第二四三章 街亭爭奪戰(三)第三五七章 刑不上大夫(一)第五三七章 橫掃如卷席(十二)第五三七章 橫掃如卷席(十二)第四八六章 晉祚今終焉(三)第一九零章 大司馬很忙(一)第二二八章 入場的東吳第四八八章 軍隊的重置第三六四章 金色的麥浪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四)第一六七章 司馬家的人(一)第二二二章 吾乃司聞曹(三)第一三二章 新聞直播間第三零四章 戰後的餘波(四)第一七七章 希望的田野(二)第二零九章 羣鴉的盛宴(五)第二二一章 吾乃司聞曹(二)第四八五章 晉祚今終焉(二)第二十二章 三代的理想(七)第四零五章 東方的來信第四九六章 不同的一代(二)第一六五章 抄家進行時(三)第三四九章 一路向西行(四)第五二二章 長遠的佈局(三)第七十七章 無愧於曹姓(三)第四六八章 大陸澤之戰(三)第一九零章 大司馬很忙(一)第三五零章 一路向西行(五)第一九八章 真彩雲之南(二)第二十一章 三代的理想(六)第二九一章 關中大決戰(十六)第七十章 佈局江陽郡(二)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二)第五零九章 江山真如畫(三)(爲天山唐門書友加更)第二九五章 晉國有新銳(四)第四八一章 洛陽是雒陽(九)第三一二章 關中的復甦(六)第四八零章 洛陽是雒陽(八)第三九三章 文明的交匯(三)第四十八章 步家的黑手(三)第二零零章 真彩雲之南(四)第二零九章 羣鴉的盛宴(五)第五三四章 橫掃如卷席(九)(爲書友~咚~加更)第一九九章 真彩雲之南(三)第二八一章 關中大決戰(六)第四零零章 如此之政變(二)第一零三章 前面是江油(一)第四七一章 大陸澤之戰(六)第一五四章 戰爭與和平(十)第四九二章 最強的敵人(一)第五零七章 江山真如畫(一)(爲月半窗書友加更)第一一六章 反擊的準備(二)第五零一章 魂兮歸來兮(二)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一三七章 復興殲滅戰(五)第三五九章 刑不上大夫(三)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五二六章 橫掃如卷席(一)(爲書友履誠加更)第三十章 深耕涪陵郡(七)第一九八章 真彩雲之南(二)第五十六章 輝煌的一年(一)第九十二章 沓中大轉進(二)第四五五章 焦點是冀州第一八零章 希望的田野(五)第四七一章 大陸澤之戰(六)第一三七章 復興殲滅戰(五)第二二零章 吾乃司聞曹(一)第二六四章 異樣的春耕(四)第二八五章 關中大決戰(十)第五零八章 江山真如畫(二)第一一五章 反擊的準備(一)第一六六章 抄家進行時(四)第三六五章 曹魏再揚旗第四五二章 一退和一進(二)第三六零章 刑不上大夫(四)
第四二九章 幽燕多壯士(二)第三四七章 一路向西行(二)第四一六章 潼關之佯攻第二一三章 羣鴉的盛宴(九)第四七六章 洛陽是雒陽(四)第三五八章 刑不上大夫(二)第四零九章 改元求一統(二)(爲書友逐日2005加更!)第三五八章 刑不上大夫(二)第七十二章 開始暴兵吧(一)第二零八章 羣鴉的盛宴(四)第五一七章 記憶當長久第四章 求知涪陵郡(二)第四二三章 太原糧食多第八十章 彈指三年間(三)第四零九章 改元求一統(二)(爲書友逐日2005加更!)第三六零章 刑不上大夫(四)第三五零章 一路向西行(五)第二三四章 北伐進行時(三)第一零五章 向承都進軍(一)第六十一章 請放馬過來(二)第七十六章 無愧於曹姓(二)第十九章 三代的理想(四)第三三九章 國家的未來(一)第三五八章 刑不上大夫(二)第三零八章 關中的復甦(二)第二四三章 街亭爭奪戰(三)第三五七章 刑不上大夫(一)第五三七章 橫掃如卷席(十二)第五三七章 橫掃如卷席(十二)第四八六章 晉祚今終焉(三)第一九零章 大司馬很忙(一)第二二八章 入場的東吳第四八八章 軍隊的重置第三六四章 金色的麥浪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四)第一六七章 司馬家的人(一)第二二二章 吾乃司聞曹(三)第一三二章 新聞直播間第三零四章 戰後的餘波(四)第一七七章 希望的田野(二)第二零九章 羣鴉的盛宴(五)第二二一章 吾乃司聞曹(二)第四八五章 晉祚今終焉(二)第二十二章 三代的理想(七)第四零五章 東方的來信第四九六章 不同的一代(二)第一六五章 抄家進行時(三)第三四九章 一路向西行(四)第五二二章 長遠的佈局(三)第七十七章 無愧於曹姓(三)第四六八章 大陸澤之戰(三)第一九零章 大司馬很忙(一)第三五零章 一路向西行(五)第一九八章 真彩雲之南(二)第二十一章 三代的理想(六)第二九一章 關中大決戰(十六)第七十章 佈局江陽郡(二)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二)第五零九章 江山真如畫(三)(爲天山唐門書友加更)第二九五章 晉國有新銳(四)第四八一章 洛陽是雒陽(九)第三一二章 關中的復甦(六)第四八零章 洛陽是雒陽(八)第三九三章 文明的交匯(三)第四十八章 步家的黑手(三)第二零零章 真彩雲之南(四)第二零九章 羣鴉的盛宴(五)第五三四章 橫掃如卷席(九)(爲書友~咚~加更)第一九九章 真彩雲之南(三)第二八一章 關中大決戰(六)第四零零章 如此之政變(二)第一零三章 前面是江油(一)第四七一章 大陸澤之戰(六)第一五四章 戰爭與和平(十)第四九二章 最強的敵人(一)第五零七章 江山真如畫(一)(爲月半窗書友加更)第一一六章 反擊的準備(二)第五零一章 魂兮歸來兮(二)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一三七章 復興殲滅戰(五)第三五九章 刑不上大夫(三)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五二六章 橫掃如卷席(一)(爲書友履誠加更)第三十章 深耕涪陵郡(七)第一九八章 真彩雲之南(二)第五十六章 輝煌的一年(一)第九十二章 沓中大轉進(二)第四五五章 焦點是冀州第一八零章 希望的田野(五)第四七一章 大陸澤之戰(六)第一三七章 復興殲滅戰(五)第二二零章 吾乃司聞曹(一)第二六四章 異樣的春耕(四)第二八五章 關中大決戰(十)第五零八章 江山真如畫(二)第一一五章 反擊的準備(一)第一六六章 抄家進行時(四)第三六五章 曹魏再揚旗第四五二章 一退和一進(二)第三六零章 刑不上大夫(四)